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些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学生盲目地重视形式。而忽视了一些本质的东西。学生为了使文章有文采。就盲目地堆砌华丽的词藻。大量引用名人名言。有的则开头采用排比句,中间写几个事例,结尾又是排比句。完全是无病呻吟的“八股文”。为了应付高考。而自身材料极度匮乏,有些学生就只能“拉古人说话”。从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有趣的文字:“一到6月7号。古代名人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跳下汨罗江,变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不停地自杀,剑放在脖子上拿不下来:韩信干脆赖在别人胯下不起来……”(何永康教授)从这些现象就可以窥见我们很多教师平时作文教学的内容。很多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更多偏重的是讲写作的方法技巧,而现在的许多学生依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埋在作业堆里,而没有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以致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而使生活的写作之源枯竭。为了应付考试,很多教师就准备几个古人,或者几则当前最热门的时事材料。教导学生一材多用。培养学生对于一则材料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抒写的能力,到考试时,只要根据作文题目来寻找与这些材料的契合点就可以了,这样只要学生准备一个或几个古人就可以应付很多作文题目了,教师不仅省事,而且还能美其名曰:材不在多,会用则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的《我想握住你的手》、江苏卷《人与路》、安徽卷《“读”读人生,读父母》,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湖南卷《诗意地生活》,2008年浙江卷《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上海卷《他们》等,从这些作文题目中可以看出高考也越来越关注生活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高考的评分也开始注重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现实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007年高考江苏一考生的《怀想天空》最初得分是37分,终审时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作文,反复读了三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理由是这篇作文“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有着“现实生活的质朴”。他还要求“中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此作为教学范例。进一步把握好作文导向”。虽然这不是评价当前优秀高考作文的唯一标准,但是这是一种“导向“。所以作文教学即使是为了考试也要开始关注社会生活了,何况现在有些高考题目是无法引用古人来写的。
很多学生抱怨自己生活枯燥,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普通的。但即使是普通的东西。你只要用心观察、感受,一定能体会到平凡生活诗意的一面。然而我们该从生活中选择哪些素材。怎样来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呢?
一、关心自己身边的生活,强化生活小事作材料的意识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奶奶的中指用着力。整只手也跟着微微颤动。每顶过一针。奶奶就麻利地抽紧棉线。伴着“哧哧”的声响。抽带出的尘埃也在灯光下有节奏地跳跃,屋子里弥漫着棉布干净清洁的味道。
通过一个很平常的动作。写出了生活的诗意。
无论是校园生活还是家庭生活,总会有些让人感动的事发生,虽然可能都是一些琐事。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重视自我心灵体验,并积累自己对这些事的独特感受,那么作文就不会成为“无米之炊”了。
二、关注社会生活
现在的学生不应只埋头读书,应该学会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如2008年的雪灾、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2009年的影响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等都可以成为作文材料。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把这些社会热点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会深入剖析材料,提炼出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三、关注自我,写出真情
作文应该做到“以我手写我心”,而现在很多学生作文中没有“我”。只有名人、伟人或者古人。他们写作时忘记了“我”也是一个很好的材料。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从小到大的各种各样的经历、自我的心路历程、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等写入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写作空间,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进而用文字去表现生活。并且在写作时鼓励学生找回自我,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让单调的课堂教学演变为丰富的社会课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的《我想握住你的手》、江苏卷《人与路》、安徽卷《“读”读人生,读父母》,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湖南卷《诗意地生活》,2008年浙江卷《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上海卷《他们》等,从这些作文题目中可以看出高考也越来越关注生活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高考的评分也开始注重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现实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007年高考江苏一考生的《怀想天空》最初得分是37分,终审时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作文,反复读了三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理由是这篇作文“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有着“现实生活的质朴”。他还要求“中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此作为教学范例。进一步把握好作文导向”。虽然这不是评价当前优秀高考作文的唯一标准,但是这是一种“导向“。所以作文教学即使是为了考试也要开始关注社会生活了,何况现在有些高考题目是无法引用古人来写的。
很多学生抱怨自己生活枯燥,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普通的。但即使是普通的东西。你只要用心观察、感受,一定能体会到平凡生活诗意的一面。然而我们该从生活中选择哪些素材。怎样来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呢?
一、关心自己身边的生活,强化生活小事作材料的意识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奶奶的中指用着力。整只手也跟着微微颤动。每顶过一针。奶奶就麻利地抽紧棉线。伴着“哧哧”的声响。抽带出的尘埃也在灯光下有节奏地跳跃,屋子里弥漫着棉布干净清洁的味道。
通过一个很平常的动作。写出了生活的诗意。
无论是校园生活还是家庭生活,总会有些让人感动的事发生,虽然可能都是一些琐事。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重视自我心灵体验,并积累自己对这些事的独特感受,那么作文就不会成为“无米之炊”了。
二、关注社会生活
现在的学生不应只埋头读书,应该学会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如2008年的雪灾、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2009年的影响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等都可以成为作文材料。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把这些社会热点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会深入剖析材料,提炼出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三、关注自我,写出真情
作文应该做到“以我手写我心”,而现在很多学生作文中没有“我”。只有名人、伟人或者古人。他们写作时忘记了“我”也是一个很好的材料。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从小到大的各种各样的经历、自我的心路历程、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等写入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写作空间,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进而用文字去表现生活。并且在写作时鼓励学生找回自我,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让单调的课堂教学演变为丰富的社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