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对看客的关注缘于1906年在仙台求学时那次“幻灯事件”。在幻灯片上,他看到了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军队杀害的同胞和麻木的看客们,此事对鲁迅刺激很大。“几个时事的片子……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间谍,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感慨到:“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的民众,其实不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拳匪’之乱,清末党狱,民二,去年和今年,在短短的二十年中,我已经目睹或耳闻好几次了。”在根深蒂固的中国封建社会,鲁迅的眼光往往精锐而独到:“暴君的臣民,只愿保证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安慰。”这种在血腥面前游戏人生、玩笑开心的看客群体可谓在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另类的狂欢,在人性上上升到了一个病态的极至,正是这些不觉醒的国民所构成的铁屋让鲁迅沉默则充实,开口则空虚,鲁迅在创作中对这种身患猎奇癖的民众给予了精辟的批判,并给予这一类冷眼的旁观者以特定的代名词:“看客”,使之成为另一类的艺术经典。这在鲁迅的作品中,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整个当代社会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美学影响力。
鲁迅知道,生活在下层的群众,他们长期受着封建制度和世俗观念的禁锢和奴役,只要有口饭吃,能够活下去,就会甘心做一辈子的奴隶,并且还会很开心,就不会起来造反,就不会成为“革命的追随者”。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作为政治力量的因素,农民至今在多数场合下只是表现他们的那种根源于农村生活隔绝状况的冷漠态度。”鲁迅是一位伟大的启蒙主义者,他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启蒙者,如果启蒙的对象持赞同的态度,可以催你上进;如果启蒙的对象持反对的态度,可以激昂你的斗志;如果启蒙的对象既不赞同也不反对,那么启蒙者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无物之阵”。当时像鲁迅这样的启蒙者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持“冷漠态度”的国民。但他们在赏鉴他人悲哀时,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祝福》中一系列看客的出现为祥林嫂哭诉阿毛的悲惨遭遇增添了许多气氛。当祥林嫂直着眼睛、不厌其烦地和大家哭诉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时,“男人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的话,便特意来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走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许多人都发生了新的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男人的没趣,女人陪出的眼泪,老女人的好奇都归结到一点上:满足,然而这些赚来的眼泪只能是奴性肉体的暂时释放,满足之后又发生了新的趣味:揭别人的“伤疤”。
像《祝福》中鲁镇这样的看客在鲁迅的小说中几乎篇篇都可以看到。《阿Q正传》中那些看阿Q和小D打架近半点钟之久的人们;《孔乙己》中取消孔乙己的咸亨酒店的酒客们;《肥皂》中一大圈的人只是打趣;《狂人日記》中无数双闪着吃人凶光的眼睛;《药》中茶客们一致斥骂革命志士是疯子;《长明灯》中吉光屯人把要熄掉长明灯的疯子关押起来;《头发的故事》人们对剪掉头发者的歧视和辱骂;《孤独者》中族人逼迫魏连殳遵守陈规陋习;《伤逝》中路人的轻视和亲友的绝交……
鲁迅为了看客这一艺术群体,还专门写了《示众》这篇小说,好似在给看客作结论。这篇小说没有情节,没有名姓,所有的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看”。钱理群在分析这篇小说时说:“小说中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而形成一个‘看\被看’的模式。”进而说这是“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人与人的基本关系”。这是何等的悲哀!
“看\被看”的模式是鲁迅的深刻发现。在鲁迅的小说中,“被看者”往往在“看者”贪婪的眼光中消失。孔已己是在酒客的讥笑中丧生的,祥林嫂是在鲁镇人的咀嚼中走完一生的,子君是在路人的轻蔑和亲友的绝交中走向坟墓的……难怪在《阿Q正传》的结尾处鲁迅将“吃人”与“被吃”的封建文化的本质再一次凸现出来:“……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由以上不难看出,看客表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体无意识。
马克思说过:“人们是互相需要的,并且过去一直是互相需要的。”也就是说没有纯粹的个人,一个人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和他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的互相牵制,就无法生存下去的。阿Q是被一片喝彩声给断送的;孔已己是被笑声淹没的;狂人是被无数双闪着吃人的凶光给弄死的……这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力量。
我们过去往往对那些直接写重大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直接写新的革命力量与旧时代势力发生尖锐的血与火的外部冲突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而对最根本的人的心灵的裂变及由此体现的社会历史的深层本质的变化却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祥林嫂的精神裂变等。其实,心灵深处无意识的裂变比性格与外部的尖锐冲突在反映人、反映社会历史时代的变化上更深刻,份量更厚重,更震撼人心。看客这一艺术经典承载的正是这样的内容。
鲁迅知道,生活在下层的群众,他们长期受着封建制度和世俗观念的禁锢和奴役,只要有口饭吃,能够活下去,就会甘心做一辈子的奴隶,并且还会很开心,就不会起来造反,就不会成为“革命的追随者”。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作为政治力量的因素,农民至今在多数场合下只是表现他们的那种根源于农村生活隔绝状况的冷漠态度。”鲁迅是一位伟大的启蒙主义者,他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启蒙者,如果启蒙的对象持赞同的态度,可以催你上进;如果启蒙的对象持反对的态度,可以激昂你的斗志;如果启蒙的对象既不赞同也不反对,那么启蒙者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无物之阵”。当时像鲁迅这样的启蒙者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持“冷漠态度”的国民。但他们在赏鉴他人悲哀时,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祝福》中一系列看客的出现为祥林嫂哭诉阿毛的悲惨遭遇增添了许多气氛。当祥林嫂直着眼睛、不厌其烦地和大家哭诉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时,“男人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的话,便特意来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走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许多人都发生了新的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男人的没趣,女人陪出的眼泪,老女人的好奇都归结到一点上:满足,然而这些赚来的眼泪只能是奴性肉体的暂时释放,满足之后又发生了新的趣味:揭别人的“伤疤”。
像《祝福》中鲁镇这样的看客在鲁迅的小说中几乎篇篇都可以看到。《阿Q正传》中那些看阿Q和小D打架近半点钟之久的人们;《孔乙己》中取消孔乙己的咸亨酒店的酒客们;《肥皂》中一大圈的人只是打趣;《狂人日記》中无数双闪着吃人凶光的眼睛;《药》中茶客们一致斥骂革命志士是疯子;《长明灯》中吉光屯人把要熄掉长明灯的疯子关押起来;《头发的故事》人们对剪掉头发者的歧视和辱骂;《孤独者》中族人逼迫魏连殳遵守陈规陋习;《伤逝》中路人的轻视和亲友的绝交……
鲁迅为了看客这一艺术群体,还专门写了《示众》这篇小说,好似在给看客作结论。这篇小说没有情节,没有名姓,所有的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看”。钱理群在分析这篇小说时说:“小说中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而形成一个‘看\被看’的模式。”进而说这是“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人与人的基本关系”。这是何等的悲哀!
“看\被看”的模式是鲁迅的深刻发现。在鲁迅的小说中,“被看者”往往在“看者”贪婪的眼光中消失。孔已己是在酒客的讥笑中丧生的,祥林嫂是在鲁镇人的咀嚼中走完一生的,子君是在路人的轻蔑和亲友的绝交中走向坟墓的……难怪在《阿Q正传》的结尾处鲁迅将“吃人”与“被吃”的封建文化的本质再一次凸现出来:“……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由以上不难看出,看客表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体无意识。
马克思说过:“人们是互相需要的,并且过去一直是互相需要的。”也就是说没有纯粹的个人,一个人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和他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的互相牵制,就无法生存下去的。阿Q是被一片喝彩声给断送的;孔已己是被笑声淹没的;狂人是被无数双闪着吃人的凶光给弄死的……这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力量。
我们过去往往对那些直接写重大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直接写新的革命力量与旧时代势力发生尖锐的血与火的外部冲突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而对最根本的人的心灵的裂变及由此体现的社会历史的深层本质的变化却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祥林嫂的精神裂变等。其实,心灵深处无意识的裂变比性格与外部的尖锐冲突在反映人、反映社会历史时代的变化上更深刻,份量更厚重,更震撼人心。看客这一艺术经典承载的正是这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