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是培养优质中职生的关键所在。在中职学校推行“实心、实行、实得”的“三实”德育过程,应从确定学生德育主体地位、明确德育目标、合理选取德育内容、正确采用德育形式、制定和完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让“三实”德育成功落地,培养真正徳技双馨的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三实德育,中职学校,实施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逐渐由“制造”大国向“质造”大国转变,服务“一带一路”,服务地方经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被赋予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社会在注重劳动者工作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作为当前一线劳动者生力军的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德育现状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非常重要的关键期,这使得中职生德育工作变得“复杂且关键”,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应该是当前中职德育的基本任务。但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普遍呈现出如主体倒位、目标不明确、内容缺乏生命力、方法非理性化,评价手段缺乏科学系统性等现状,把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被动接受者”,将德育目标设置成高大上的字眼,将一些与时代脱节的概念性的教条似的知识套用智育的方法或一些死板枯燥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缺乏系统规划的短暂功利性的德育并没有让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发生实质性改变。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立足学生实际的灵活的系列化的德育体系。
二、“三实”德育体系
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三实”德育,肯定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实心”、 养成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行”、 展示其良好品行的“实得”三方面入手,构建“三实”德育理论体系、行动体系和评价体系。它包含基于认识论的“实心”、基于方法论的“实行”和基于人才观的“实得”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三、中职学校实施“三实”德育的途径
“三实”德育,重点在“实”,落地在日常组织和管理。基于“三实”德育的三个目标和建设内容及当前的德育现状,中职学校德育活动可以沿以下途径进行:
(一)锁定德育主体
首先,一切德育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尊重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众所周知,中职生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传统教育的失败者”、“普高的弃儿”、“后进生”等一系列侮辱性的称呼加注在身,作为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的“双差生”,他们的成长过程体验绝对称不上美好。面对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他们的现状作为一切德育活动的基础,承认他们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研究群体共性也尊重个性,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德育方案、措施,进而开展德育。
其次,承认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德育无绝对权威,一切以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为目标,教师不应把自己当成德育工作中的权威,把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德行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的位置。
(二)明确德育目标
“三实”德育,要去除功利,忌空泛的高大上,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具体德育目标并分级分层细化,在总体目标下,设置可操作的短、中、长期目标,形成较为系统的德育目标体系。如针对学生的乱丢乱扔的现象,将不乱扔垃圾的“实行”作为入学教育的短期目标进行规范,以此为基础,将学生对环境的自发保护、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的“实心”作为中期目标,最终学生成长为会生存、会生活的快乐的人的“实得”作为长期德育目标。
(三)合理选取德育内容
德育是关乎生命的教育,归根结底是生命教育,“三实”德育就应该回归到生命、生存和生活。富于时代生命气息的德育内容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和社会热点,选择合适的“三实”德育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自媒体的盛行使得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远胜从前,虚拟世界俨然成了学生另一种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回归生活的“三实”德育,一方面要求我们从海量的网络数据资源里筛选学生的关注的德育兴奋点进行突破,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创设各种现实生活的德育情景,让学生真实的生存、生活在当下的世界,对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有自己的评判与认知,特别是生活中一些热点社会道德现象,教师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引导学生,助其形成较为正面的价值观,让“三实”德育工作真实收效。
(四)正确使用德育方式
合理正确选用德育方式,是让“三实”德育真正落地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如基于认识论的“实心”建设方面,当进行以“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内容教育时,可变传统的说教为主题班会、读书活动、朗诵会、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民族、国家、社会等“大道”的认知,对班级、寝室、社团等集体生活“法理”的认知。在基于方法论的“实行”建设方面,以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班集体建设、寝室文化营造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行为习惯。在基于人才观的“实得”建设方面,以主题演讲、优秀班级评选、优秀寝室评选、个人及集体展示、成长档案等为主要形式,展示学生融入集体、爱护集体、奉献集体、自我发展、不断进步的成果。
(五)构建与完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是促进“三实”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法宝。构建与完善科学系统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是构建完善学生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不同等级的短、中长期德育目标的达成情况从不同的维度予以多元评价,记录学生的成长档案。评价结果应用于后面德育目标的修订及教师的考核评价。另一方面,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考核评价,通过学生成长档案的记载以及学生在“三实”德育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其德育工作的效能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师的德育工作评优评先。
总之,中职学校要扎实有效开展“三实”德育工作,需要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德育目标,选合适的德育内容用正确的方式呈现并给予科学系统的评价。期待“三实”德育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周慧.新形势背景下中職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读与写杂志,2018,(03):241-241.
[2]王伟华.新形势新问题新路径:加强中职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J]. 职教通讯,2017,(13):1-6.
关键词:三实德育,中职学校,实施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逐渐由“制造”大国向“质造”大国转变,服务“一带一路”,服务地方经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被赋予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社会在注重劳动者工作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作为当前一线劳动者生力军的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德育现状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非常重要的关键期,这使得中职生德育工作变得“复杂且关键”,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应该是当前中职德育的基本任务。但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普遍呈现出如主体倒位、目标不明确、内容缺乏生命力、方法非理性化,评价手段缺乏科学系统性等现状,把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被动接受者”,将德育目标设置成高大上的字眼,将一些与时代脱节的概念性的教条似的知识套用智育的方法或一些死板枯燥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缺乏系统规划的短暂功利性的德育并没有让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发生实质性改变。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立足学生实际的灵活的系列化的德育体系。
二、“三实”德育体系
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三实”德育,肯定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实心”、 养成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行”、 展示其良好品行的“实得”三方面入手,构建“三实”德育理论体系、行动体系和评价体系。它包含基于认识论的“实心”、基于方法论的“实行”和基于人才观的“实得”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三、中职学校实施“三实”德育的途径
“三实”德育,重点在“实”,落地在日常组织和管理。基于“三实”德育的三个目标和建设内容及当前的德育现状,中职学校德育活动可以沿以下途径进行:
(一)锁定德育主体
首先,一切德育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尊重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众所周知,中职生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传统教育的失败者”、“普高的弃儿”、“后进生”等一系列侮辱性的称呼加注在身,作为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的“双差生”,他们的成长过程体验绝对称不上美好。面对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他们的现状作为一切德育活动的基础,承认他们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研究群体共性也尊重个性,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德育方案、措施,进而开展德育。
其次,承认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德育无绝对权威,一切以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为目标,教师不应把自己当成德育工作中的权威,把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德行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的位置。
(二)明确德育目标
“三实”德育,要去除功利,忌空泛的高大上,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具体德育目标并分级分层细化,在总体目标下,设置可操作的短、中、长期目标,形成较为系统的德育目标体系。如针对学生的乱丢乱扔的现象,将不乱扔垃圾的“实行”作为入学教育的短期目标进行规范,以此为基础,将学生对环境的自发保护、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的“实心”作为中期目标,最终学生成长为会生存、会生活的快乐的人的“实得”作为长期德育目标。
(三)合理选取德育内容
德育是关乎生命的教育,归根结底是生命教育,“三实”德育就应该回归到生命、生存和生活。富于时代生命气息的德育内容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和社会热点,选择合适的“三实”德育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自媒体的盛行使得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远胜从前,虚拟世界俨然成了学生另一种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回归生活的“三实”德育,一方面要求我们从海量的网络数据资源里筛选学生的关注的德育兴奋点进行突破,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创设各种现实生活的德育情景,让学生真实的生存、生活在当下的世界,对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有自己的评判与认知,特别是生活中一些热点社会道德现象,教师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引导学生,助其形成较为正面的价值观,让“三实”德育工作真实收效。
(四)正确使用德育方式
合理正确选用德育方式,是让“三实”德育真正落地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如基于认识论的“实心”建设方面,当进行以“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内容教育时,可变传统的说教为主题班会、读书活动、朗诵会、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民族、国家、社会等“大道”的认知,对班级、寝室、社团等集体生活“法理”的认知。在基于方法论的“实行”建设方面,以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班集体建设、寝室文化营造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行为习惯。在基于人才观的“实得”建设方面,以主题演讲、优秀班级评选、优秀寝室评选、个人及集体展示、成长档案等为主要形式,展示学生融入集体、爱护集体、奉献集体、自我发展、不断进步的成果。
(五)构建与完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是促进“三实”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法宝。构建与完善科学系统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是构建完善学生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不同等级的短、中长期德育目标的达成情况从不同的维度予以多元评价,记录学生的成长档案。评价结果应用于后面德育目标的修订及教师的考核评价。另一方面,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考核评价,通过学生成长档案的记载以及学生在“三实”德育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其德育工作的效能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师的德育工作评优评先。
总之,中职学校要扎实有效开展“三实”德育工作,需要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德育目标,选合适的德育内容用正确的方式呈现并给予科学系统的评价。期待“三实”德育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周慧.新形势背景下中職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读与写杂志,2018,(03):241-241.
[2]王伟华.新形势新问题新路径:加强中职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J]. 职教通讯,201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