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任何语言表达行为的实施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而初中阶段又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关键阶段,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语文批判性思维及培养现状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客观性、主动性、反思性和建设性特点的思维形式。只有具备了批判性思维,学生们才能在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性的认知态度,不受“权威”观点的束缚,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在自主思考和谨慎判断中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主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无论是对渗透语文核心素养而言,还是对发展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特有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优势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师方面
1.教学重形式轻文本
在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开始将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理念融注到语文文本解读中。但遗憾的是,他们大都将全部精力都投注到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忽视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从而让阅读课堂空有新课堂的形式,没有新课堂该有内容,语文阅读训练对学生批判思维养成的促进作用自然也就无从实现。
2.重效率而忽视独立思考
基于对教学效率、教学进度的考量,有些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的尊重不够,导致学生的认知积极性下降。比如,当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时,教师为了快速进入下一教学阶段而敷衍了事,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3.语文教学缺少思维训练
语文是极具人文性的,但当下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喜欢设定“标准答案”,使得原本极具探究性的文本解读过程,变成了对教师意图及“标准答案”进行揣摩的过程,違背了文本解读的宗旨,无法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二)学生方面
1.思维惰性强,不愿思考
批判性思考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初中生又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群体,故在自主思考过程中,他们稍遇困难就会轻言放弃,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也更喜欢等老师公布“答案”。
2.阅读基础差,知识碎片化严重
初中生正式接触语文学习的时间不长,且受“微阅读”模式影响较大。他们掌握的知识大都是断断续续、难成体系的。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他们是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的。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巧设疑问,力促主动认知
在解读语文文本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文本内涵的多样性,并适当地加以利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对《记承天寺夜游》进行文本感知的过程中,我为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者心情曲线图”的绘制任务,打算以作者心情变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对文本内容进行仔细的揣摩和客观的分析。
首先,我带领学生略读文本,感受作者心情变化的整体特点;然后,让先学生从具体文段中解读作者的心情,揣摩文本描述背后隐藏的情感状态;最终,让学生对“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无以为乐”“相与步于中庭”等具体词句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看法,找到细小的“心情转折点”,在不断推翻个人观点和他人看法的过程中优化“心情曲线图”,深化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这一教学设计有效地激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平等对话,鼓励学生质疑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必须消除学生的顾虑,建立平等的课堂对话关系,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能够从主动质疑中感受到求索和对话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不断的质疑中树立理性思考的理念,在教师的支持与帮助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在解决了基础知识问题之后,有学生问我:“老师,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吗?”我笑着回答道:“这是一个千古谜题,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我觉得桃花源是存在的,因为作者用了很多现实案例侧面证实了它的存在,比如很多人纷纷寻找桃花源。”“我觉得不尽然,若真的有这么个村子,那村里会有很多近亲结婚的人,然后会有很多畸形儿,不会这么美好。”“可是,作者又没说是一家人,如果他们有很好的通婚制度呢?”……学生们纷纷讨论着。
在该教学中,我通过肯定学生的疑问,确立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学生们在观点的碰撞中,发展了自身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客观分析能力,提升了思维发开放性。
(三)分析论证,掌握推理技巧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除了要唤醒学生自主思考的热情之外,还要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攻克难度较高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推理技巧,让学生在分析论证中掌握有效信息,在对信息的不断获取和深入感知中,提升利用论据论证个人观点的能力。
例如在《岳阳楼记》一课的教学中,我问学生,本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继续问道:“在文本写作过程中,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引出个人观点的?”“由写景到抒情。”学生答。“写的什么景,又抒的什么情呢?”我继续问。“先写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然后引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进而引出关于忧乐观的论述,最后阐述古人的忧乐观,以经典名句点睛。”学生在交流探究后回答道。
就这样,学生们在对上述问题的论述中感知了《岳阳楼记》一文严密的写作逻辑,掌握了逻辑推理技巧,学会了在文本解读中提出并论述个人观点的方法。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攻克这一教学难点,既是构建初高效语文课堂的需要,也为学生的上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保障。
一、语文批判性思维及培养现状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客观性、主动性、反思性和建设性特点的思维形式。只有具备了批判性思维,学生们才能在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性的认知态度,不受“权威”观点的束缚,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在自主思考和谨慎判断中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主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无论是对渗透语文核心素养而言,还是对发展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特有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优势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师方面
1.教学重形式轻文本
在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开始将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理念融注到语文文本解读中。但遗憾的是,他们大都将全部精力都投注到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忽视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从而让阅读课堂空有新课堂的形式,没有新课堂该有内容,语文阅读训练对学生批判思维养成的促进作用自然也就无从实现。
2.重效率而忽视独立思考
基于对教学效率、教学进度的考量,有些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的尊重不够,导致学生的认知积极性下降。比如,当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时,教师为了快速进入下一教学阶段而敷衍了事,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3.语文教学缺少思维训练
语文是极具人文性的,但当下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喜欢设定“标准答案”,使得原本极具探究性的文本解读过程,变成了对教师意图及“标准答案”进行揣摩的过程,違背了文本解读的宗旨,无法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二)学生方面
1.思维惰性强,不愿思考
批判性思考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初中生又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群体,故在自主思考过程中,他们稍遇困难就会轻言放弃,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也更喜欢等老师公布“答案”。
2.阅读基础差,知识碎片化严重
初中生正式接触语文学习的时间不长,且受“微阅读”模式影响较大。他们掌握的知识大都是断断续续、难成体系的。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他们是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的。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巧设疑问,力促主动认知
在解读语文文本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文本内涵的多样性,并适当地加以利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对《记承天寺夜游》进行文本感知的过程中,我为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者心情曲线图”的绘制任务,打算以作者心情变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对文本内容进行仔细的揣摩和客观的分析。
首先,我带领学生略读文本,感受作者心情变化的整体特点;然后,让先学生从具体文段中解读作者的心情,揣摩文本描述背后隐藏的情感状态;最终,让学生对“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无以为乐”“相与步于中庭”等具体词句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看法,找到细小的“心情转折点”,在不断推翻个人观点和他人看法的过程中优化“心情曲线图”,深化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这一教学设计有效地激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平等对话,鼓励学生质疑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必须消除学生的顾虑,建立平等的课堂对话关系,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能够从主动质疑中感受到求索和对话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不断的质疑中树立理性思考的理念,在教师的支持与帮助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在解决了基础知识问题之后,有学生问我:“老师,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吗?”我笑着回答道:“这是一个千古谜题,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我觉得桃花源是存在的,因为作者用了很多现实案例侧面证实了它的存在,比如很多人纷纷寻找桃花源。”“我觉得不尽然,若真的有这么个村子,那村里会有很多近亲结婚的人,然后会有很多畸形儿,不会这么美好。”“可是,作者又没说是一家人,如果他们有很好的通婚制度呢?”……学生们纷纷讨论着。
在该教学中,我通过肯定学生的疑问,确立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学生们在观点的碰撞中,发展了自身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客观分析能力,提升了思维发开放性。
(三)分析论证,掌握推理技巧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除了要唤醒学生自主思考的热情之外,还要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攻克难度较高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推理技巧,让学生在分析论证中掌握有效信息,在对信息的不断获取和深入感知中,提升利用论据论证个人观点的能力。
例如在《岳阳楼记》一课的教学中,我问学生,本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继续问道:“在文本写作过程中,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引出个人观点的?”“由写景到抒情。”学生答。“写的什么景,又抒的什么情呢?”我继续问。“先写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然后引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进而引出关于忧乐观的论述,最后阐述古人的忧乐观,以经典名句点睛。”学生在交流探究后回答道。
就这样,学生们在对上述问题的论述中感知了《岳阳楼记》一文严密的写作逻辑,掌握了逻辑推理技巧,学会了在文本解读中提出并论述个人观点的方法。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攻克这一教学难点,既是构建初高效语文课堂的需要,也为学生的上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