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导学式”教学法(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x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有方法,但课堂教学又无定法。名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也应有自己的教学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不断总结,以“以学生为本,以自主合作为魂,以学生学,教师引,学生悟,教师导”为主要教学思路,在阅读教学中初步形成了“导学式教学法”,即按照“激发兴趣——运用学法——总结学法——交流提升”的步骤教学。
  一、激发兴趣,开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
  心理学家皮亚克说过:“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通过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使他们发展。”
  激发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
  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材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一种具有科学性、目的性、启发性、创新性、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此简介一二:
  1.故事简析式,即简介本课故事,或串编相关故事,以吸引学生。
  对故事性强的文章或具有一定故事背景的文章可采用此法。如教学《最后一课》一文时可从历史背景入手简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了解故事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去探索。
  再如教学《邓稼先》一文时可选取一个邓稼先的感人故事,或介绍旧中国的贫穷落后,遭人蹂躏,新中国的繁荣富强,扬眉吐气,特别是国防军事、科学技术都已达到世界前列,让学生感受我们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体会中国人民的骄傲和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欲望,从而自觉地阅读课文,学习知识。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去了解认识我们的这位科学巨人,也为学生们的人生指明方向。
  2.设置悬念式,即创设疑问,设置悬念,吊学生胃口。
  如教学《故乡》一文时可在读课文之后请学生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一个或几个修饰性的或限制性的词语,把这篇课文的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以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读课文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再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设疑:皇帝可谓世界上最富有,最不可一世的,那么他的新装一定也不错吧?再让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同时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最后,让学生准确认清这个“骗”局的本质。
  3.情景渲染式,即直观教具、情景诱导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情景中去,与作者一起进入真实的情感体验。
  如在《七根火柴》一文教学时,教师可先说明这是一个发生在紅军长征途中的故事。一位无名战士历尽千辛万苦,干粮袋中还有一块留有牙痕的骨头。他把卢进勇招呼到近前,伸开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他数不下去了,还差几个数才数到“七”,可是他还有很多话要说,因为奄奄一息的他要抓紧自己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向战友倾诉自己的心愿。可是此时他已经没有力气把这些话说出来了,他只能通过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地拨弄火柴这个动作和慢慢地数火柴的微弱声音表达自己的心愿。此时,他有多少话要对战友说啊,可是他已经不能说这些话了。同学们,这位战友要说些什么呢?有什么事这么重要呢?现在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再如教学《荒岛余生》一文时,可借助音乐和画面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现鲁滨孙在海浪中、孤岛上遭遇的艰难险阻,惊心动魄。引导学生随着主人公的艰险而担忧,胜利而兴奋,自始至终沉浸在作者的感情洪流中,身临其境地去品析文本,去体会主人公绝处逢生满怀希望的乐观英雄主义精神。
  4.点击学法,为学生准确导航。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趁学生激情未消时及时组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讨论学法。首先分清此类课文属于哪一类,特点是什么,再讨论这篇课文要完成些什么任务,引导学生借助“导读”和练习题,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最后讨论如何完成每一项任务,由字词到句段,由篇章到布局,由人物到事件,由内容到中心,都得有重点、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如:生字、新词可多联系上下文,多查字典、词典;理解课文内容,可抓住重点词句,联系收集的材料,归纳分析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文章中心,需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寻求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时代背景,品味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因此,教师要起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把好学习的方向。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当好“舵手”,掌好“帆船”,从而驶向胜利的彼岸。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英县象山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往往是学校里最忙、最累的,忙则思变。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师也一直在尝试着为解放自己而“偷懒”:上课“懒教”,让学生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班级“懒管”,使学生形成了民主自律的管理理念,而作文“懒阅”则不失为一个高效可行的法宝。所谓作文“懒阅”就是指语文教师在快速阅读学生作文之后,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对其进行高度评价,以收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当然,“懒阅”绝不是一种敷衍了事、没有责任心的
期刊
品读人生百味,成就学子梦想,打造诗意的语文课堂,做一个平凡而真实的语文人是幸福的,也是笔者从教以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然而理想非常丰满,现实十分骨感。时代在更迭,社会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中学生家庭环境、性格特质、兴趣爱好等迥异,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因此,教育教学的方式绝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空洞地说教更是收效甚微。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喜欢上语文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儿。  让学生爱上语文,进而学好
期刊
一  2015年5月31日上午,庆“六一”文艺节目汇演时,听了几位老师的谈论,我专门去关注了他——一个被我校几位90后女教师戏称为“男神”的小A。我终于看到了他,一位10岁左右的小男生——瘦削的身形,白皙的皮肤,清秀的面孔上带着一副墨镜,看起来酷酷的。当时他正在后台指导他们班男生排练歌舞节目——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伴随着
期刊
传统的小学习作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处于评价过程的被动地位,大部分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只注重过程指导,因此在展现学生习作成果方面常常顾此失彼。工作评价重表述而缺乏交流,学生作文就会失去内在动因。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的实验表明,反馈在促进学习动机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习作评价应是多元的,教师只有为学生的习作成果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化评价就是改
期刊
一日三餐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曾听说过早上要吃得像皇帝,中午要吃得像富人,晚上要吃得像乞丐的说法。三餐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意义重大,绝不能马虎。如果对待写字也像一日三餐,既讲究方式、方法,又饶有兴趣,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面对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感受着他们各具特色又极不规范的字体,笔者心情十分沉重。现在学校开设的写字课像是语文课的附属品,上课形式单调乏味。学生要养成好
期刊
“情”是文章的血液,就像人从头到脚热血沸腾才有精神一样,“情”使文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情”是文章的魂,就像人全身上下魂魄灵动才有灵性一样,“情”使文章引人入胜。文章需要一条牵动全文感情的“线”,这条红线是贯穿文章首尾的“情”。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这样一线串珠情贯首尾的名篇。  “花”是这篇小说的题眼,小说以“花”领起全篇。  小说的开头写毕业典礼到了,在新建的大礼堂里,毕业生坐在前八
期刊
利用QQ班級群,我不仅做了孩子们的好友,也做了家长们的好友。学生既可以通过QQ向我请教问题,也可以“私信”向我反映班级情况,还可以跟我聊自己成长中的烦恼。这时候,我不仅是受他们尊敬的老师,也是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许多当面不好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QQ可以放下顾虑,畅所欲言;同时,通过谈话交流,我可以更加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他们的心田,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引导他们,促进他们茁壮成
期刊
经典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着民族的思想智慧,闪耀着先贤的理性光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浓缩着崇高的道德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灿若星空的经典文化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走进经典文化,诵读经典,对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人类宝贵的经典文化财富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资源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期刊
古时候尚有“朝闻夕死”的说法,如今,科技的进步更是让教育的边界不但扩大而且变得日益模糊。时代和科技的变迁正在不断重塑着“教师”这个角色:“唯一性”被颠覆、“权威性”被打破,不断发展的科技正在用磅礴之力推动着“教育”和“教师”一同被改变。  互联网思维确实为我们改变了很多,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于它。人與人之间的交往,还是要靠人。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如此定义
期刊
教学完《唐雎不辱使命》,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标准答案,笔者和学生总结出了秦王的性格:秦王是一个阴险狡诈、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残暴者,是一个与唐雎相对照的反面人物。下课时,有位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我觉得,秦王也有过人之处。”  当时离下课还有五分钟的时间,笔者本来打算用这几分钟处理练习、总结课文的。听学生有发现,笔者忙请该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该学生说,秦王武功不弱,从历史上他能击杀荆轲就能看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