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不灭,笙箫何以默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f00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是一篇字字珠玉、百读不厌的精品。第二段有这样的几句话:“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初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突发奇想:当时要是有录音机之类的东西记录其情形该多好啊!若能那样,今天的人们就可以“极视听之娱”了。而现在呢,我们只能透过作者的文字描绘,去感受苏子用洞箫声表现人物内心深沉的情感,去领略苏子写幽壑潜蛟与孤舟嫠妇来表现箫声悲凉萧瑟的特点,体会其无可估量的感染力。
  也许是因为小有遗憾,在后来的读与教的过程中,我便很用心地去体会去品味,让苏子的文字引领我的想象在历史的天空尽情驰骋。这才发现,寥寥数言,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其不仅体现了苏子高超且潇洒不凡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还蕴含着他对音律超常的理解,两者完美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意境。
  一、何处送来动人的箫声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为何人?箫是谁吹?箫为何吹?历来的文人墨客在这些问题上绞尽了脑汁,各执己见,乐此不疲地打着口水仗。
  在苏轼的《与范子风书》中曾记载有个叫李委的秀才来告别,乘着小船在赤壁下的长江上畅饮。李委善吹笛,微醉时他吹响了笛子。风起云涌,大雨骤至。雨中主客想到曹操、周瑜这些人物。这信里所说的事情和《前赤壁赋》内容十分契合。不过信里说的是吹笛子。古代的笛子是竖着吹的,像后来的箫。以箫和歌,奏起心曲,这是自然而然的。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如果这点讲得通,这位客人似乎就是李委秀才了。
  然而,宋代人注释苏轼的文集,又说这吹洞箫者是位道士,名叫杨士昌。苏轼在一首诗中也曾提到过这位道士,善吹洞箫。现在若去东坡赤壁游历,当地的导游也会告诉你吹箫人是这个杨道士。不管这位客人是谁,他似乎都是有名有姓的,可是,为什么苏轼不明说,却统而言之曰“客”呢?
  我们都知道,苏子实在是一个爱竹成癖的人!他曾经说过,“食可一日无肉,居不可一室无竹。无肉则人瘦,无竹则人俗。”在苏子心中,竹子是高雅正直的象征,是远离世俗的标志。中国有句古语曰:“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焚不能毁其节。”古人拿竹节比喻人的气节,竹制的箫也应该具有竹的不屈不挠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而苏子这样一个爱竹且通晓音律之人,他必定是喜欢并精通吹箫的。因此,在他的文章里,如果写音乐,箫无疑应该是首选。
  二、箫具有怎样的特点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是箫而不是别的竹制的乐器呢?郭象注《庄子》说:“籁,箫也。夫箫管参差,宫商异律,故有长短高下万殊之声。”箫不仅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并且还擅长表达各种人物和天、地、山、水的运动和形态美。箫的音韵永远是低调的,甚至有些压抑、喑哑。它悠远绵长持续不断,余音犹如一根细丝柔游,具有一定的朦胧色彩和飘逸感,更有无可估量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有内在、含蓄的人声美。箫具有的忠厚长者及君子之风,恰恰赋予它特有的总结能力和使人感到“三日绕梁而不绝于耳”的底蕴。
  中国古代对于乐器讲求一个“品”字,即所谓“乐品”。什么叫乐品呢?就是该乐器天生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当然,也包括它在音乐表现上的层次和品位。严格地说,箫的精神档次是很高的,文化底蕴是很深的。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中国人演奏箫这种乐器时一般不叫“吹箫”,而尊称为“品箫”,这个“品”字,不仅仅是品味之“品”,更应该是品位之“品”,品德之“品”。我们说箫的品位高,实际上是要求吹箫人在道德修养、气节情操方面具备较高水平。
  这样看来,苏轼选用箫声就不单单是为了表现人物内心的深沉情感,还可以理解成这是他的道德情操、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间接而真实的反映。
  三、箫声何以舞潜蛟泣嫠妇
  洞箫声呜呜咽咽,像在哀怨,又像在眷恋;像在哭泣,又像在倾诉。音乐的尾声悠长婉转,像扯不断的细丝一般,使幽壑里深藏的蛟龙闻而起舞,使孤舟上独处的寡妇闻而哭泣。这一小节可以说是极尽形容渲染之能事,读来足以令人动容。苏子在这里选取蛟龙和寡妇的反映来衬托箫声,是很有讲究的。
  幽壑乃深渊,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深潭。出现幽壑的这种地形呈V字结构,悬崖陡峭。无数水流自两面的山上或疾或缓流下,在深深的谷底形成万水归一的深潭。潭水清澈透明,深不可测。表面看似静止无波,实则有着极强的回旋向下的吸力。对着潭水大喊,你会觉得那声音仿佛被潭水吃掉,连回音都没有。在民间的传说中,具有能飞能行能游的神奇力量的神物蛟龙方能深藏其中。在这里,苏子写箫声能引动潜蛟,此境界实难,蕴涵深意——箫声竟然能穿越潭水的阻隔,直达潭底;箫声承载的悲凉之感竟然引得蛟龙翻腾起舞,搅起千层巨浪,撼人心魄。这里“幽壑之潜蛟”与箫声相辅相成,互为衬托。我们似乎听到的不止是幽幽的箫声,还有潜蛟的长吟、潭水被搅动时发出的轰鸣。
  小船随水漂流,它要向何处去?独守空船的寡妇有人可等吗?她无助的呼唤声谁能听得见?夜的无情似乎吞没了一切,留下的只有无边无际的孤独和茫然。当声音在大湖之中失去了它的慢反射作用被湖水彻底吃掉后,那不是寂静,那是声响全无的死,或是临近死亡的恐惧!此时,悠悠的箫声随风而来,穿越湖水的阻隔渗透进妇人的心底,它呜咽着,低诉着,让早已泪干的妇人忍不住压抑地哭泣。一个“泣”字不仅写出了箫声穿透一切的感染力,还写出了天籁和人籁的互相影响和互相融合,这是怎样的辛酸与凄凉!
  箫声的婉转悲怆、幽壑的神秘莫测、湖水的静谧无情、潜蛟的闻箫起舞、嫠妇的孤单凄凉,这些本都是自然界的相互影响,可是在苏子笔下,凝炼的文字表达出了更高的境界——天人合一,在这个场里的相互影响都被包含在一起,物我两忘,不分彼此。
  这就是苏子文字的魅力,是可以将人的想象力激发并发挥到极致的魅力。当我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先前的遗憾竟然变成了庆幸——若当时真有录音机如实记载下箫声,后人虽有具体可感的真实,但却会少了任想象尽情恣睢的痛快淋漓。与其说是箫吹得好不如说是苏子写得好,与其说是箫声动人不如说是文字动人!
  岁月游走,沧海桑田。苏子的文字穿越千年的时空,不仅为我们送来远古的音画感受,更让我们将眼前被现代文明改造得面目全非的景象还原成自然的本真,闭上眼用心聆听,你就会真的“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文字不灭,笙箫何以默?!
其他文献
小说由于篇幅长、涉及面广以及人物众多等原因,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找准切入点,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启发,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一、从人物形象切入  小说反映社会最主要的手段是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每一篇小说当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或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所以我们只要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揣摩,就可以完全理解小说当中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在小说写作过程当中我们一般习惯用语言、肖像
期刊
自江苏省高考实行加试以来,人们渐渐意识到200分是一盘棋,加试对文科生拿高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生也越来越重视加试,而就加试而言,可以说“得名著者得加试”。可文科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虽然花在名著上的时间不少,但始终觉得任务太重、时间不够、内容太杂、收效甚微;学生经常是背了又背,可一做题,依然是如入乱花丛中,如坠雾里云里。笔者想结合这几年任教高三文科的经验,谈几点浅见。  一、《三国演义》《红
期刊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主张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知人论世”作为阅读作品的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所
期刊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需要,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一定数量的名篇,进一步提高阅读、品鉴古诗文的能力。但如何凭借选修教材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宽诗文积累、提高品鉴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吃透教材,进行专题整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立足“欣赏”,根据鉴赏方法进行编排。“诗歌之部”篇章众多,内容涵盖面广,单元设计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力求新意。
期刊
作文审题立意后,就要构思行文了。构思行文是一个全面复杂细致的谋篇布局的写作思维过程,概括起来就是考虑写什么和怎么写。“构思要新巧。”(2014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新巧,是新颖、巧妙的意思。高考作文一般在800字左右,容量有限,要想表现比较深邃的内涵,并且表现得与众不同,就更要在构思上下功夫,就要“在构思上有激情,有智慧”。下面笔者择要谈谈记叙类文章的构思行文问题。  一、写熟悉的人和事,确定
期刊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中有关“诗眼”的考题,其考查方式有的是直接让考生从诗句中找出“诗眼”并赏析,有的则变换提问方式,如:“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诗眼”类的题目已成为高频考点。  一、考点解说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诗眼就是抓
期刊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目标认定上比较模糊,而他们自身已成为事实上的“半社会人”,大部分人更多地考虑今后的就业问题,在学习中将心思更多地投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平时也更加渴望与社会接触,因此呈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学习不积极、不重视语文等现象。受此影响,中职语文教师往往对教学表现出一种放任的态度,这也导致很多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有效互动,课堂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或者是简单地肯定,或者是不置一词地否定
期刊
时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有一个最主要的表现:集体备课,设计好“导学案”“预习稿”等,上课后学生就导学案中的问题讨论探究,由学生进行合作展示,教师彻底退居幕后,只是适当加以补充、引导。这种做法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如果忽视了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的作用,过多关注学生的“学”,忽视了教师的“教”,这样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下面,笔者列出《囚绿记》的教学设计,以此作为佐证。  【教学目标】  1透
期刊
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一个为人诟病之处就是偏重于思想教育,在诗歌教学中也是如此,诗歌本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中国新诗的艺术内涵被忽略了。思想、人生、道德的教育当然需要渗透到教学之中,但决不能脱离诗歌本身。何谓中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并不是刻意求新,而应是一种回归,回归到语文本身,回归到文学本身。那么,怎样回归到诗本身?  一、避免过于偏重诗歌的思想意义  首先,教师要从审美感受、诗歌欣赏的层面引导学生
期刊
不期而至的厄运使一颗狂热浮躁的心备受煎熬,身体的残疾凸显了生命的孱弱与无助。他“突然间什么都找不到了”。孤独绝望中,地坛意外地接纳了失魂落魄的他。  荒芜而愈见废弃的地坛,淡出了都市繁华的喧嚣,使狂热浮躁的心灵逐渐平静,宽容无私的母爱,让他失衡的精神找到了皈依。无论是对灵魂的拷打,还是对人生众相的审视,《我与地坛》真实地再现了一颗受伤的心灵艰难而苦涩的跋涉。  一、与地坛对视,达成生命与自然的默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