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情回放
家住陕南的农家少女杨青16岁时被人强暴,幼小的心灵被严重扭曲。生性倔强的她弃学习武,发誓要复仇。6年后,练就一身武功的杨青返乡,先后以反常的手段杀死了曾经侵犯或骚扰过她的两名男子,又怀着变态的心理,在旅馆打工过程中肆意戏弄嫖客。后被依法逮捕,然不思悔改,强烈要求速死。司法机关在审理该案时,前去替杨青求情的乡亲们一拨接着一拨,最后,感动了死者之一的家属也撤回了向检察院和法院提出的控告。2003年5月12日,杨青被汉中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入狱后,杨青在亲情的感召下,在狱警的帮教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下,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行,开始真心改造,因立功先后两次被减刑,服刑期间还有一位淳朴的小伙子对她表达了爱意。杨青本来以为自己成为孤儿,突然间又出现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
此案在本刊2003年2月号、2003年8月号、2004年11月号三期作过赓续报道,本文是该案的后续报道。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作者又以此文介绍了狱中杨青的近况。
人物简介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现把杨青案前三篇文章中涉及的一些主要人物简单介绍如下:
杨水泉:杨青家乡的亲人,当年杨青父亲扬水彦曾救过他的命。他对杨家心怀感激。杨青案发生后,他为杨青多方奔波求情,声泪俱下,险些为此丧命。杨青被判死缓和认罪接受改造都和他的努力相关。
。
尹兰:杨青案侦破小组副组长,一位受人尊重的公安人员,她与同事们深挖细访,终于把杨青捉拿归案。出于人道,她又为挽救杨青的生命做了许多份内外的事情,被人称道。
杜克:一个混进公安队伍的治安联防队员,曾经强奸16岁的杨青,后自食恶果,被学武归来的杨青杀死在家中。
周启礼: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曾在田坝乡任教育专干时帮助过杨青,后在一次醉酒后误把杨青当成自己妻子非礼未果。6年后,他成了杨青手下的冤鬼。
赵仙凤:周启礼的前妻。周被害后,她为前夫鸣不平,要求法院重判杨青,后又与人合谋诬陷尹兰。
周波:周启礼与赵仙凤之子。田坝小学教师。父亲被害后,他与母亲联名向检察院和法院控告,要求重判杨青,后在杨水泉的请求下放弃要求。
上官珍:周启礼的第二任妻子。她是一位知识女性,虽然对丈夫遇害很悲痛,但在尹兰等人的劝说下不再要求法院重判杨青。
韩军鹏:一位曾与杨青在一起打过工的小伙子。杨青案发前,他就对杨青暗恋,杨青入狱后,他冲破世俗观念与杨水泉共同到监狱探望杨青,并表白了心迹,虽遭杨青拒绝,但痴心不改,立志非杨青不娶。
通宵畅叙
2004年5月14日,我和杨水泉及韩军鹏探望杨青返回西安后,已到了晚上8点多种。吃罢饭本想将他叔侄在旅馆里安顿下来,不料老杨说啥都不去,非要坚持回租住房和我同住一宿。他说他一点都不累,晚上想好好和我聊聊,掏掏窝在他心底的话儿。
水泉的感受,我当然清楚。自从得知了杨青的消息,他便沉浸在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中,今天见了面而且知道了她在狱中的表现,欣喜之情更是难于言表。人逢喜事精神爽,老杨高兴当在情理之中。我想,既是这样,应该满足老杨这一愿望,晚上老哥俩好好唠唠。
当晚,围绕着杨青案发前后所涉及的人和事,杨水泉的话如开闸放水,倾泻而出。说到杨青已故去的母亲,竟然提到了一件先前我并不了解的事情。
杨水泉告诉我说,杨青还有个大她不到4岁的姐姐。
原来,杨青的生父母并非原配夫妻,她母亲是改嫁给六岔沟杨水彦的。杨青的母亲名叫孙小叶,但她的姓名除了杨水泉一家人以及村干部知道外,乡亲们大多不清楚。杨水珍在家族中排行为七,平日村里长辈人称呼杨青的母亲为“老七家”,晚辈人则称她“七嫂”、“七婶”。
孙小叶是田坝后山屯人,自小由父母包办许给了五岔沟的侯结巴。孙小叶19岁出嫁到了侯家,婚后第二年生了个女娃。孙小叶的男人,是当地出了名的痞子,说话嗑嗑巴巴不说,坏毛病还不少。他好吃懒做,嗜赌如命,输了钱在外边不敢耍横,回家却拿媳妇撒气,轻则张口大骂,重则挥拳便打,孙小叶好几次被他打得不省人事。自从嫁到侯家,几乎没过过一天安宁的日子,生活苦不堪言。因为怜念孩子,这才断了死的念头。
孙小叶的公爹公婆,倒是两位心地良善的老人。儿子胡作非为,老两口十分气愤却又管教不住,只能陪着儿媳妇流眼泪。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万般无奈只好将孙小叶暗中送回了娘家。
女儿在婆家遭罪受苦,娘家爹妈自然心疼,于是规劝孙小叶离婚,但侯结巴死活不肯,后来勉强同意,但不让孙小叶带走还未断奶的孩子。儿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孙小叶当然难以割舍,只好忍气吞声又过在了一起。结果男人劣性不改,而且变本加厉,较之先前更为凶残。实在熬不下去了,这才狠心丢下孩子离开了侯家。离婚后经人介绍,孙小叶与杨水珍结了婚,婚后先生下了个痴呆儿子,再后生下了杨青……
孙小叶离婚后,留在侯家的女儿由爷爷奶奶照管着,孩子长到13岁时,两位老人同年先后去世了。此后,孩子饥一顿饱一顿,在乡亲们的接济照应下总算长大成人。虐待孙小叶的恶男人,离婚后一直打光棍,如今还活着,已经60多岁了。
杨水泉说,孙小叶嫁给杨水彦后的十余年间,每到逢年过节,她都要做身衣服和一些吃食,托水泉老伴去五岔沟捎给自己的女儿。可想而知,这位苦如黄连的女人,心里承受着多么深重的痛苦。水泉说,杨青那位同母异父的姐姐名叫叶娟娟,今年30岁,10年前出了嫁,孩子已经8岁了。娟娟对自己的身世十分清楚,只是她娘活着的时候慑于父亲的淫威不便相认罢了。水泉说,在安葬杨青母亲的当天晚上,他亲眼看见娟娟头戴白孝布在她娘的坟头上烧过纸……
孙小叶在侯家的那段痛苦婚姻,杨青父母及乡亲邻里从未在杨青跟前提说过,至今她并不知情。水泉感叹说,多亏她不知道,不然很有可能还会把姓侯的老光棍也杀了。当年两村人因用水浇地斗殴,她要知道五岔沟还有个曾欺负过她娘的恶男人,依她的性子和功夫,当年不伤残几个人才怪哩……
我问杨水泉:“杨青犯案的事,娟娟知道吗?”
“案子惊动了全县,你想她能不知道么?”
“噢……”我陷入了沉思。
稍停片刻,杨水泉又说起了一件事,说他曾经在自家果园中捡到一个包着500块钱的纸包,费了好大劲也没打听到是谁丢失的。他和老伴琢磨,会不会是娟娟那孩子暗中送来的?为这事至今心里还绾着个大疙瘩。
听到这里,我“扑哧”笑出声来,告诉他送钱的人不是娟娟,而是韩军鹏。当时小韩对我叙说这件事的时候,杨水泉去上厕所不在跟前,因此不知情。如今揭开了谜底,老杨的神色有些激动,嗔怪韩军鹏不该瞒他,然后颤抖着手点着根香烟,红着眼圈发了一通感 慨:“老弟呀,虽说我是山沟里的农民,没啥文化,可人世间的是非我却分得清。青儿娃这事,多少人伸手帮我,心里愧疚呀!不瞒你说,这次要不是你打听到娃的下落,我着实没心思再活下去了。老战友周启礼死在我的手中,我又把水彦一家关照成了这般光景,心里不好受啊!青儿娃犯事后,我摊上了这么多的好心人,青儿能变成今天这样,监狱领导费了多少心血。如今我在秦岭山那边,离娃远照顾不上,还得靠你多操心。还有军鹏娃这事,也得指望你……”
杨水泉紧攥住我的手,热泪长淌。
水泉和我拉话时,韩军鹏静坐一旁默想心事。看得出,小伙子对他和杨青的这桩姻缘,已流露出了几分无奈与惆怅。
待老杨的情绪平静后,我表示,对他的托付一定牢记在心,仍会和过去一样尽力关照杨青。接着对杨青同母异父的姐姐这件事,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我告诉老杨,在杨青服刑期间,这件事最好秘而不宣,尽量不要让她在狱中的想法过分复杂,以免节外生枝。当下最重要的,是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协助政府促进她积极改造,争取减刑。至于日后刑满出狱她们姐妹如何相处,那是以后的事。若干年以后,侯老汉已风烛残年甚或魂归西天,就算杨青想替母亲出这口恶气,她也无从出起。至于军鹏夏忙后到蒲阳打工的事,我会托谭教导员尽快联系。我安慰韩军鹏,不要计较杨青的态度,她嘴上拒绝实际是在为他着想,只要爱心不变以诚相待,相信会有美好的结果。接着又劝说杨水泉,回去后别老想心事,尽快把身体调理好,打起精神往下活,好日子还在后头……
我和老杨拉了一夜话,等他露出笑模样的时候,天已大亮了。
当天下午,我请老杨在报社附近一家饭店喝了道别酒,将他叔侄送上了返乡的列车。
杨青拒婚
人是个非常奇怪的动物,有时往往会自寻烦恼。
水泉和韩军鹏离开西安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的心情烦躁不安,工作之余,时常会仰视着天花板发痴发呆。
杨青、杨水泉、尹兰和韩军鹏一干人等的形象,甚至连那位不曾谋面的娟娟姑娘的影子,都会不时地在眼前晃动。我倏忽明白,当一个人被某人某事深深感染的时候,绝不是想摆脱就能摆脱得了的。我想,既然如此,不妨抱定主意,杨青案件,关注到底!
高兴的是,去监狱采写杨青的稿件在(蓝盾)刊出后,居然引起了报社同仁的热情关注,甚至还有人表示希望为杨青的改造也做点什么。这种情况,令我备受鼓舞。由此受到启发,我将刊载杨青系列稿件的(蓝盾)杂志,有意送给报社同仁广为阅读,而且希望最好能传到报社老总的耳朵里。醉翁之意不在酒,当然别有用意:一旦老总对狱中杨青也关注起来,必定会对我所做的事给予支持。我的这一“阴谋诡计”还真得了逞。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时光飞快,杨水泉和韩军鹏返回陕南已近两月,三夏大忙早已结束,而小韩前往蒲阳打工的事还没消息。一天,我拨通了女子劳改所谭敏教导员的电话,询问她小韩打工的事联系得怎么样。谭敏回话说,早就安排好了,不见我再问这件事,她还以为有了什么变化呢。谭敏说,听说韩军鹏原先在饭店里干过,她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聘他到监所食堂工作,这样和杨青见面相处会更方便一些。小韩如果乐意,可随时前来报到。
谭敏话未落音,我便连声道谢,惹得她竟然开起了玩笑:“人家年轻人搞对象,你激动个什么劲儿?”我回敬她说:“如果你到了该当婆婆的年纪,看到孩子处对象,不乐才怪呢!”
接着我问了杨青的情况,谭敏很简捷地作了回答:“情绪稳定,表现良好。”我又一次连声道谢,谭敏在“咯咯咯”的笑声中,将电话挂断了。
借着高兴劲儿,我又拨通了尹兰的电话,要她通知韩军鹏尽快成行,哪知尹兰对监狱所做的安排并不赞同。她说,狱方的心愿是好的,但效果未必好。问她为什么,她说她办过杨青的案子,对杨青的个性脾气比较了解。她认为韩军鹏与杨青的婚事,挑明心思也就可以了,不宜紧锣密鼓地去促成,这么做无异于拔苗助长……
尹兰的话,听得我一头雾水,我要她说的再明白些,她说这只是她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最后答应通知韩军鹏,说是去了之后看情况再说。
尹兰对这事为何持这种看法,翻来复去我也没琢磨出个道道。不过,对这位貌似平常的女警官,我倒由衷地敬佩,过去她对许多事情所作的判断,事后证明都很正确。譬如她说杨青判决前在看守所不会惹事,更不会逃跑;她说杨青服刑后思想会转变,而且还是大转变;她说杨青判刑后不让说出去向,这是她本人希望保密等等,都让她说对了。不过,韩军鹏去监狱食堂打工这事,大家都说行,她却认为于事无补,作出这样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且不提我这里为尹兰的话大费脑筋,当事人韩军鹏闻讯却喜不自禁,接到通知的第二天,他便兴冲冲地奔赴监狱食堂去上班。结果,尹兰所言再次得到应验,军鹏在那里仅仅干了3天,便卷起铺盖离开了,搞得狱方也很没面子。
原来2004年7月20日中午,杨青在食堂就餐时,十分意外地瞅见了韩军鹏,问他咋会来这儿做事,听说是监狱领导安排的后,又问为啥不安排别人非要安排你,韩军鹏说在这儿做事可以照顾她……不等韩军鹏说完,杨青板着脸扭头去找所长洪娅惠。杨青走后,韩军鹏愣在那儿,不明白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杨青喊声“报告”,获准后走进所长办公室,不待洪所长张口问话,便问韩军鹏来监所是不是领导安排的,得到“是”的回答后,杨青说:“报告所长,我不需要任何人的照顾。如果你们为我好,就赶紧把他打发回去,不然闹出什么事来,别怨我没把话说在前边。”
杨青后面那句话,使洪娅惠所长大为不悦,她威严地说道:“让不让他回去,这是监所领导考虑的事,你说打发就打发了’?闹事,闹什么事?韩军鹏咋着你了,你能把他怎么样?”杨青并不接所长的话茬,礼貌地说:“报告,我可以走了吗?”洪娅惠点点头,杨青退出房间回了自己宿舍。
杨青的态度,让洪所长颇为费解。当初总认为这么安排有利于犯人改造,所以未征求杨青意见便作了决定,现在看来,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洪娅惠叫来教导员谭敏,通报了情况之后,要谭敏去找杨青谈谈。
谭教导员性格比较温和,在做犯人思想工作方面,很有一套办法。她走进杨青宿舍,发现杨青扑闪着眼睛,僵直地端坐在床边,显然还在生气。谭敏说:“瞧你,人家韩军鹏千里迢迢地来到咱们这儿,咋说也算客人么,怎么能这样对待人家?这件事事前没有告诉你,这是我们工作欠缺的地方。但要说呢,这也不算个啥事,你要不乐意,咱可以再让他走嘛。不过你是咋想的,能说给我听听吗?”
谭敏几句话,说得杨青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心里话随之和盘托出。“我知道领导这么做是为我好,但这不是我现在应该考虑的事。不瞒你说,韩军鹏确实是个好小伙,做事踏实,为人也挺厚道,我敢说不管哪个女孩嫁给他都不会吃亏。可我是什么人呀?我是个犯了杀人罪的犯人,咱凭啥要让人家等我多半辈子?你 想,你们把他放在这儿,天天吃饭天天照面,我无此意,他有此心,你让我怎么面对他?再说,监狱是个啥地方,谭姨你能不清楚么,女人扎堆的地方是非多,无风还掀三尺浪呢,何况这种事。别人指指戳戳,我受得住吗,万一脾气上来惹出个什么事端,对谁都不好。所以,赶紧打发韩军鹏走,这份心意我领了。”
谭教导员明白了。仔细想想,杨青说的话倒也不无道理。于是告诉杨青说:“既然你这么想,那就让小韩回去吧。临走之前,你们要不要一块聊聊?”杨青回答说:“不用,上次来时要说的话都说了。不过他走的时候,能不能同意我把韩军鹏送到大门口?”谭敏笑着说:“当然可以,这么做就对了。”
就这样,韩军鹏仅呆了3天便辞工返回原籍。监狱领导为表达歉意,专程派车将他送往西安,并买了回程车票。此外,还赠送给韩军鹏一套迷彩服……
师徒相会
去年我去监狱采访杨青,临别时她曾委托我一件事,要我替她联系一下远在豫南的武校恩师,然后如实告诉她离开武校以后所做下的事情。
杨青的托付我并未忘记,只因工作繁忙不能亲赴河南,此事就这样被拖了下来。
2005年2月,报社新招了一批年轻记者,其中有位叫刘艳的姑娘,她家在驻马店市遂平县。我曾到河南信阳出过差,清楚遂平县离豫南武校不很远,顶多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因此,想托小刘姑娘趁回家的机会帮我联系。“五一”放长假,姑娘准备回家省亲,我便把这事告诉给她。小刘答应得十分爽快,她说她从记者部主任的口中,曾听说过杨青的事情。
我给豫南武校校长段忠诚写了一封长信,把杨青的身世、遭遇、她立志习武的目的、返乡后所犯下的罪行、法院判决结果以及现在狱中服刑的表现,扼要叙述了一遍,最后也谈了杨青对他的思念。
我在信中说,杨青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孩,段校长想必比我更为了解。她16岁时遭受歹徒强奸欺辱,去武校习武一心只为报仇,回来后先后连杀了2人。作案后,杨青认为自己必死无疑,虽然她深知报复杀人有负恩师教诲,却不愿意让恩师知道这事而难过伤心。后来法律留了杨青一条性命,入监后通过管教人员的感化教育,她对报复杀人产生了新的认识。如此一来,觉得再隐瞒恩师就太不应该了。在她的心目中,恩师犹如再生父母,因而时刻铭记,念念不忘。我说,杨青能有今天这样的转变,是许多人努力帮教的结果。拯救这个孩子,使其日后能够服务社会,则需要更多人的爱护和关心。段老先生是杨青的恩师,您对她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来信别无目的,一来是受杨青所托,另外希望段先生继续对她施以教诲,促进她树立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如果方便的话,尽可能地去监狱看看孩子,这对帮教杨青将会起到他人所不能企及的作用……
信的末尾,写了杨青的服刑地址,并简短介绍了我个人的情况以及联系方式……
刘艳回家探亲的第四天,段忠诚先生的电话便打了过来。他说,听说了杨青的事,他非常吃惊,也很生气。中华武功尽管有惩恶扬善的宗旨,但绝不可以违犯国法而以恶治恶。段先生自责说,杨青所发生的事情,说明武校在教武和育人相统一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杨青在武校习武6年,只注重了她刻苦好学的一面,却忽视了对她为什么如此刻苦原因的考查。尽管对她当年入校时的说词有所疑心,但并未深究细问,心想一个16岁的女娃娃,会有什么复杂的阅历,想不到问题恰恰出现在她的身上。杨青这事,无论对她本人还是武校,都是个沉痛的教训。
段先生说,当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动气上火责怨她,也于事无补。虽说杨青是离开武校以后惹的事,但不管咋说,她是自己的学生,而且是一名他非常器重和喜爱的学生,所以帮教她应是不容推卸的责任。他说,现在他已从武校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只挂着名誉校长的职务,因而教学工作已不像先前那样繁重了。等把手头的事料理一下,便去陕西看望杨青……
接完段先生的电话,令我兴奋不已:寻仇靓女的帮教队伍中,从此又增添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2005年5月17日,段先生的儿子开着私家车,陪他父亲专程去监狱看望了杨青。有关他们师徒会见的情况,谭敏事后在电话中只作了简单叙述。
谭敏说,杨青见到段先生后,扑往恩师怀中号啕大哭,场面非常感人。那种撕肝裂肺的哭声,一时间惊动了整个监所,女犯们大眼瞪小眼,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情。谭敏说,在她的记忆中,杨青入监两年,除了那次趴在她的怀中失声哭过外,从未见她再落过眼泪。她说段先生的身体非常好,70多岁的人了,说话嗓音宏亮,走路似乎还带着一股风。至于师徒俩具体谈了些什么,事后她并未要求杨青进行汇报。但段老先生驱车跨省来看杨青,少不了会说些鼓励她的话语。很有意思的是,会见将要结束时,师徒二人在接见室居然还练了一套拳脚……
遗憾的是,段老先生来陕探望杨青,行前并未与我取得联系,不然无论如何也要赶往监所,去目睹和记录下那感人的一幕。
狱中喜讯
2005年10月26日下午,我正在报社照排室校阅样报,同事老田喊我去办公室接听电话。
“张记者吗?我是谭敏。告诉你个好消息,杨青减刑的批复下来了,20年有期徒刑,对,今天上午批下来的……”
“太感谢你们了!说实话,这个比牛还犟的丫头能被改造成这样,你们没少费心呀!”
“谢啥呢,这是咱应尽的职责嘛,连你这局外人都这么尽力,何况我们呢?”
“我想再去你们那儿作一次采访,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欢迎你随时前来。犯人改造需要全社会的大力配合,这方面还得感谢你们媒体记者……”
撂下话筒,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竟然情不自禁地吼开了秦腔,老田见状很觉奇怪,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当即决定,处理完手头稿件,便去监狱。此次采访的意义非同一般,不说别的,单为倾心关注杨青命运的《蓝盾》读者,也当再尽一份力。为感谢刘艳姑娘赴豫帮助联系段先生这件事,我邀请她一同前往。
平日生活中,我并非一个情感细腻的人,莫说亲朋好友,就连自家老伴及孩子过生日这事,都从来不往心上去。可不知怎的,竟然记住了杨青的生日。杨青生于1979年10月28日,今年已整26周岁了。杨青16岁时受辱,16岁开始习武,距今已整10年了。10年光阴对宇宙星空来说,不足挂齿,但对杨青来说,可谓天翻地覆……
我叫刘艳去超市订做一个生日蛋糕,叮咛说上面不要什么“生日快乐”之类的祝辞,但要求有个大大的红颜色的“26”字样。届时杨青看到它,对其中寓意,必定会有所理解!
准备就绪,只待出发。哪知事不凑巧,临行前报社有急事绊住了我的手脚,我去不成了。万般无奈,我只得对刘艳作了特别叮咛,要她代我去监狱看望杨青,务必详细作好采访记录,尤其杨青的表现情况,一定要问清问明。此外,我给杨青写了封信,还让小刘转达对她的祝福和问候。 有关杨青在狱中的表现,刘艳回来后向我作了详尽叙述。杨青先后两次减刑,无疑是她积极改造的结果。
杨青服刑18个月时,劳改所向司法部门递交了减为无期徒刑的报告,不久即获批准。那次减刑,与她在抗洪抢险中的突出表现不无关联。而这一次,她的刑期减为20年,无疑又是因为有突出表现。
杨青的思想认识自从开始转变后,情绪一直比较稳定,改造态度也很积极。杨水泉的探望,增强了她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监狱领导对她的信任和关心,直接影响着杨青新世界观的形成;而豫南段老先生的到来,则对杨青的改造注入了更强大的动力!
直到现在,杨青仍然担任着安全巡查员的工作,由于细心认真,还没出过什么差错。她的人缘儿一直不错,服刑人员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说给她听。安全巡查员是个容易得罪人的差事,但杨青却并不在乎,即便给人挑毛病,讲话也入情入理,几乎没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的各种活动,杨青都参加,而且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劳改所每月举办一次服刑人员文艺晚会,杨青表演的拳脚功夫成了一大保留节目。后来,有几个服刑姐妹缠着杨青,恳请教她们几招。对此杨青不敢擅自作主,于是便郑重请示监狱领导,得到同意后,她才利用犯人工余自由活动时间,很认真地教了起来。每次训练,她都要强调说,习功练武主要为强身健体,另外碰到坏人还应当见义勇为。助善惩恶,是武行历来的宗旨,但却不能随便打人,更不能恃功杀人。这方面,她自己有过深刻的教训。为报仇不顾国法,给社会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吃了大亏。这一点要求姐妹们牢记,绝不能仗势欺人、胡作非为。杨青还说,要学到真功夫,很不容易,她只能简单教几招,能够防身就行了……
从杨青这些表现分析,在对犯罪认识方面,她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监狱有个叫温秀英的犯人,身宽体胖,面相凶悍。温秀英的丈夫拈花惹草玩女人,她一怒之下将男人杀死了,因有自首情节,法院判了她死缓。入监后,温秀英破罐子破摔,表现极不规矩。她仗着力大过人,当了监舍里的牢头狱霸。杨青初到监狱的当晚,温秀英故伎重施,不料却遭到了杨青的整治。此事被揭露出来以后,狱方进行整顿,这种丑陋的现象才告消失。此事发生以后,杨青的人气大增,而温秀英则十分沮丧。尤其是在受到狱方训诫后(被关了10天禁闭),心中的怨气全部撒向了杨青。然而,骂又骂不成,打又打不过,只好暗中给杨青使绊子较劲。对此,杨青心知肚明。她看不惯温秀英的品性,因而不怎么理睬她,两人的关系一直比较僵。
杨青清楚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责任重大,因此巡查时异常小心留意,不敢有丝毫懈怠麻痹。
2005年8月3日这天,杨青在19号机器夹缝中发现了一盒火柴。这台机器由女犯人张文秋操作,但杨青却断定此举系温秀英所为。平日张温二人虽然有些磨擦,但杨青认为,她报复的对象不是张文秋而是自己。火柴在机器中高速运转,加之炎热夏季车间温度又高,极容易磨擦起火。车间里尽是布匹,一旦起火,后果可想而知。
机器中查出火柴,此事非同一般,但杨青既未向领导汇报,也未向张文秋声张。下班之后,她将温秀英叫到僻静处询问情况,谁知温秀英矢口否认,只差对天盟誓了。
常言道做贼心虚,温秀英毕竟有些心怯,这个问题是个什么性质,她比谁都明白。她想,杨青能问她,肯定有了察觉,不会因她不承认而就此罢休。这事杨青一定会向领导反映,报复不成反落个罪上加罪。横竖都是死,倒不如自行了断。于是,温秀英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现代监狱看管严密,各种预防机制也较为完善,服刑人员想要自杀并非那么容易。杨青是个很有心计的女子,温秀英的心思逃不过她的眼睛。杨青暗中窥探着她的一举一动。
事隔两日(2005年8月5日),杨青发现温秀英上厕所后长时间不见出来,便赶忙进去察看,发现温秀英抱着肚子正满地打滚,额头冒出豆粒般大的汗珠。杨青意识到出事了,急忙架起身材高大的温秀英从厕所冲了出来……
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发现温秀英吞食了机器上的螺钉螺帽,大大小小有11颗之多。因发现及时,医生开刀将异物从温的腹内取出,从而保住了她的性命。
此事轰动全监。事后,狱方问温自杀原因,她终于吐露了实情。因她实施人为破坏,受到了加刑追究。然而,对杨青的行为,管教民警却产生了不同的认识。
洪娅惠和谭敏两位主要领导人及大部分中队干部认为,杨青检查出一起重大人为火灾隐患,此后又及时发现了温秀英的自杀行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结合以往的表现,应向司法部门申报减刑。然而,个别中队长及管教民警却持不同看法,认为杨青发现重大问题不作汇报而擅自处理,违反了监狱的有关规定。他们认为,从排查出事故隐患的角度,可给予表彰嘉奖,但不能作为立功减刑的依据……
就此意见分歧,狱方组织管教人员乃至全体服刑人员展开讨论,最终统一了认识,认为应当为杨青申报减刑。讨论会上,谭敏的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比较中肯。
谭教导员说,杨青发现了问题应当报告,她之所以不报告,主要是受习武人好讲义气的惯性思维支配。在她看来,向领导反映就等同于告密,而告密则属于小人行为。尽管温秀英与她作对,但她仍然恪守着这种信条。需要指出的是,杨青的这种“江湖思维”是十分错误的。国家有法律,监所有制度,无论管教民警还是服刑人员,都应该依法管理,照章行事。但是,杨青的问题是帮助她提高认识的问题,不能因她未作汇报便抹煞甚或诋毁她的劳绩。试想,如果没有检查出藏匿在机器中的火柴,没有及时发现温秀英的自杀行为,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I所以,对杨青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该批评的要批评,该记功的要记功,够上减刑条件就应当申报减刑,实事求是,公正合理……
出人意料的是,尚在身体恢复期的温秀英,曾几番要求加重自己的刑期,以为杨青减刑。一个曾经不思悔改的恶妇人,如今居然有了人性的复苏。温秀英的转变,肯定是受了杨青人格魅力的影响。人,毕竟是个有情感的动物……
杨青托刘艳捎给我一封信,字里行间,已流露出她对未来的向往。从冥顽不化到心灰意冷再到憧憬未来,杨青终于出现了大家期待的人生转折……
好友相聚
2005年12月中旬,全省各地市召开政法工作总结会议,汉中市也不例外。我想,不妨申请去做会议采访,借机前去会会尹兰,并顺路去看望杨水泉等一班老友。于是,我向报社领导递了申请,说是陕南那边有几个与杨青命运攸关的人,我很想见见他们。领导答复说:“你写的报道我看了,听说反响还蛮大。这样吧,往返路程在内,给你4天时间。另外,顺便把汉中记者站的稿件带回来。”
收拾行囊,起程南下,虽说时值隆冬,但心里却觉得暖意融融。到达后,我在县政府招待所住了下来,不大工夫尹兰便闻讯而至。
好友重逢,感慨万端。尹兰见了我既不问候,也不 握手,照直先朝我的肩头捶了一拳……
陕南城镇中茶坊极多,而且喝茶很有讲究,于是,尹兰领我到一家茶社,然后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叙说了各自工作生活上的变化之后,话题转到了杨青的身上。
尹兰告诉我说,杨青的案子尽管过了这么多年,但当地人至今还没有完全淡忘,尤其是六岔沟的乡亲,时常来公安局打听杨青的情况。这个现象,确实值得我们的法律工作者思考。法律有法律评判是非的准则,民众有民众评判是非的标准。比如杨青这案子,她报复连杀两人,而且杀人的手段极其残忍,法院判她死罪枪毙她,大概也无可争议。但民众却不这么认为,说这是因果报应。民众对法律不一定能道出个子丑寅卯,但执法者却阻挡不住人们的同情心,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杨青案审判最成功之处,就是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又充分尊重了民意,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汪云成律师曾说过,犯罪者罪在可杀可不杀之间,最好不杀,因为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通过改造,使犯罪的人悔过自新,这项工作虽说十分艰苦,但意义却很重大。因为从表面上看,犯人仅仅为一个体,其实不然,牵动着一系列人的情感。杨青一案,便是验证。司法工作者,当然包括办案刑警,维护社会安定是其职能,如果仅有这种认识,就很片面。其实,司法工作者还有一种更为直接、更加广泛的职能,那就是体恤民众,排难解忧,化解一切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遗憾的是,这种职能往往被忽视……
尹兰抒发着理论性的感慨,我只聆听并不插言。尹兰从警以来,在民众中口碑一直不错。回味她所说的那番话,似乎更明白了她广受赞誉的原因。这样一位好民警,居然遭受诬陷,莫说当地民众,就连我这个外地朋友也深感不平。
“罗玉锋诬陷你这事,水泉在西安对我提说过。他昧着良心这么做,究竟为啥呢?”
“为啥?权力欲太强呗。这个教训不光对他,对所有一味徇私的人都是应该记取的。”
“赵仙凤怎么处理的?”
“她能有多少坏点子呢,主要是受了罗玉锋的诱惑,认识到错误受个教育也就是了。”
“这好像有点便宜了她。为杨青的事她把水泉逼成了那样,心也够狠的。”
“人嘛,形形色色。要说,赵仙凤遭受的打击并不比罗玉锋小。因她出具书面伪证这事,她儿子周波与她一度断绝了来往。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你想她会是什么感受。后来我给周波做工作,他们虽说恢复了母子间的来往,但双方情感上总隔着一层。”
“杨水泉身体咋样?”我突然问尹兰。
“他是心病所致。杨青有了下落况且表现不错,病也就不治自愈了。只是对韩军鹏这事,他还揪着心。”
“说到这事,我倒很想问问你,韩军鹏去监所食堂打工,你咋判断会是那种结果?”
“杨青的案子是我一手办的,所以比较了解她。你想,她在自己前途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怎么会答应这事呢?韩军鹏真心爱她,杨青当然清楚,但她只会在心里接受,决无可能用言语表达。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杨青恰恰就是这种情形。如果小韩去蒲阳县城打工,情况可能还好些,但监狱却把他安排在单位食堂,杨青肯定会有想法。这女子不但性格倔强,而且自尊心特强。一曰三餐低头不见抬头见,非但不能加深感情,反而会使她内心不安。所以,这事不能急,得悠着来。其实,这桩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杨青,而在韩军鹏,只要小韩不变心思,我看他俩会走到一起的。,,
“说得不错,我也是这么认为。对了,杨青有个姐姐,这事你知道吗?”
“知道。去年春节老杨就告诉我了。关于这件事,我很赞同你对老杨嘱咐的那些话。眼下,最重要的是让她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出狱。等她出来后,姐妹相认也不为迟。”
“如果娟娟要执意探监怎么办?”
“让老杨给她做做工作,实在不行我出面找她谈。总之,让杨青安心改造、尽量避免出现任何反复,这一点至关重要,你说呢?”
“是这样。”
“哎,明天我准备去六岔沟看望水泉,你能不能陪我一块去?”
“行,我开车送你。另外,我想把上官珍也叫上一起去聚聚。上宫珍已经退休了,反正在家也没啥事。明天上午你在招待所等着,9点钟我来接你。”
“行……”
县城到六岔沟村这条路。我和尹兰都不陌生,为采访杨青案子,这已是我第四次登杨水泉家的门了。
沿途,我和上官珍聊了起来。她说她丈夫周启礼和杨水泉是老战友,好得就像亲兄弟,水泉上县城无论多忙都要去她家坐坐。启礼被冤杀,水泉痛不欲生。后来为杨青的事,把身体都愁垮了。上官珍感叹说,虽说启礼已走了好几年,可水泉的心思仍旧打着结,总觉着对不住自己的老战友。如今哪,像水泉这样重情重义的人,越来越少了。我问上官珍是否还恨杨青,她说那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早就原谅她了,而原谅她并非仅仅为了水泉……上官珍体态端庄,谈吐温雅,看得出,她是一位很有修养的知识女性。
车到六岔沟,仅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瞅着熟悉的山水林木,地理地貌,心头涌起了一股表达不出的情感。
我和尹兰及上官珍的到来,让杨水泉惊喜万分,那副黑黝黝的脸庞闪着光芒,拉住三个人的手久久不丢,精神头从未见过这么好。
安顿我们坐下后,水泉便打发老伴上街买菜买酒,然后又吩咐儿子去杀羊。我清楚,羊是他们家一项主要收入的来源,于是连连制止,但水泉根本不听,他跑前跑后地张罗,忙个不停,接着又端来了核桃、柿饼、野葡萄干之类土特产品,摆了一大桌子……
杨水泉总算陪我们坐了下来。我问他身体咋样,他说:“好了,好了。我这病,是你和尹兰给看好的。”水泉满脸喜气,说话嗓门又亮又高,举止神态,展现着山村汉子质朴豪爽的性格。
尹兰接茬问:“你看我俩像个医生吗?”
水泉回答说:“咋不像?我得的啥病自己明白,吃啥药都治不好。唉……”
杨水泉提起往事,说他因老战友被冤杀和侄女犯罪,给他心理上造成的打击,这场悲剧给他心灵深处所遗留的伤痛,为保杨青性命他所付出的艰辛,探听不到杨青下落所承受的煎熬……他说,虽然他这人命苦,但命却大,关键时候总会有人搭救他。早些年在山里碰上了大黑熊,是水彦兄弟救了他。这次为青儿娃的事眼看挺不过去了,是我和尹兰救了他的命。他说,尽管心里的伤痛今生很难抹去,但保住了杨青的性命,他兄弟杨水彦门户不绝,这对他来说,是件天大的事……
趁着老杨的高兴劲儿,我把杨青在狱中的情况向他作了介绍。我说,杨青现在的刑期是20年,如果她继续努力,刑期还会往下减。我说,西安曾发生一个案子,犯案人也被判了死缓,由于积极改造表现好,只坐了13年牢便被释放出狱,我去采访过这名当事人,情况一点都不假。这样看来,杨青再有十余年也就回来了……水泉激动不已,竟喜极而泣,直抹眼泪。
尹兰问起了韩军鹏的情况,杨水泉一五一十地作了介绍。 小韩从劳改所回来后,三言两语把情况向水泉作了汇报,然后闷闷不乐地回了家。水泉放心不下,但又拿不出好的主意,于是上县城去找尹兰。听完了尹兰对这件事的看法,心情才开朗了一些。此后,水泉把尹兰的吩咐转达给了韩军鹏:如果仍然爱着杨青,就无须灰心丧气;如果心思有变,应当尽快了断。同时把尹兰教他该怎么去做,一并转告给他。
尽在不言中
对待这件事,杨水泉两头都怕。当初韩军鹏来家找他提婚,水泉百般阻劝,生怕耽误了人家孩子。然而韩军鹏态度坚决,表明愿意等待,非杨青不娶,而且对病中的杨水泉尽力照顾。韩军鹏的真诚感动了杨水泉,于是带着他一起去监狱探望杨青,希望能定下这门姻缘,不料会面后遭到拒绝。后来韩军鹏到监所食堂打工,再次受到冷遇。此时的杨水泉,心里十分矛盾,既怕韩军鹏打退堂鼓,又怕事不成而误了他的前程。听说了尹兰的看法后。虽然有了一丝宽慰,但心中仍旧没底。
前不久,韩军鹏的姐姐曾策划过一次相亲活动。对于这件常人不遇的婚事,韩家人的态度各不相同。韩军鹏自不用说,他母亲是个明白人,随儿所便,并不干涉。韩军鹏的父亲却不支持,几次训骂见毫无效果,也无可奈何。倒是那位已出嫁的姐姐,竞反对得异常坚决。每回娘家,必要规劝,而且表明只要弟弟放弃对杨青的想法,找对象的事包在她的身上。平日韩军鹏的话语不多,心里却装事。因此,骂也好劝也罢,嘴上虽不顶撞,可心思就是不转弯。韩军鹏从监狱回来后,有天他姐姐以有事叫他帮忙为由,将小韩诓到自己家中。去了以后,屋里竟坐着个等待相亲的大姑娘。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小韩瞪了她姐一眼,扭头回了家。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姐弟间连话都不说。
农历九月初三,韩军鹏来看望杨水泉,提出要去杨青家看看那座空无一人的屋子,使水泉感到十分意外。去了之后,韩军鹏把屋里屋外角角落落打扫了一遍,当晚还住在了那里。这一举动,使水泉大惑不解,追问后,才弄清原因。
韩军鹏听了尹兰的话,开始采用给杨青写信的办法。前几封信寄出后如同石沉大海,后来等来了杨青的回音。信里到底写了些啥,水泉不便细问,但从韩军鹏那高兴的神态中,却能察觉出两人之间的关系,已有了明显的改善。韩军鹏打扫整理杨青家的屋子,肯定是受杨青的信中委托。照此看来,对这桩亲事,杨青已经是不表态的表态了。, 水泉和我们拉着话,此时,有个30多岁的小伙子推着自行车走进了家门。水泉告诉我说,他就是周启礼的儿子周波。
周波个头不很高,身板略显瘦弱,戴副近视眼镜,外表与他的教师身份十分吻合。有关周波的事,倒是听说不少。想不到在水泉家竟不期而遇了。尹兰与周波见过面,并不陌生。彼此打了招呼以后,杨水泉打发周波骑车去叫韩军鹏。水泉说,几年来他从没开心过,今日要好好喜庆热闹一番。周波走后,我们又围坐一起攀谈起来。上官珍是个闲不住的人,她给水泉老伴和儿媳帮厨去了。
周波的成长历程。别有一番坎坷。父母不和最终离异,未成年时他多半是在母亲赵仙凤的吵闹声中度过的。因受了母亲的挑唆,他曾对生父周启礼产生过误解,后来长大懂事了,才对父亲有了真正的认识。杨青杀害周启礼以后,搞得满城风雨,周启礼的人品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这时候周波坐不住了,觉得必须站出来为父亲讨个公道。于是出面联合上官珍,两家人联合要求法院枪毙杨青。杨水泉为了杨青活命,逐个上门求情,把周波夹在了两难之中。周启礼与杨水泉交情深厚。可以说周波是在杨水泉的眼皮底下长大的。正因为这样,周波放弃了对杨青的控告,并说服上官珍母女也撤回了控告。当时周波这么做,仅仅是为了杨水泉,而杨青的命运怎么样,他并不关心。
再后,赵仙凤助纣为虐帮罗玉锋作伪证诬陷尹兰,令周波气恼不已,他给赵仙凤写了封绝情信,声称不再认她这个胡搅蛮缠是非不分的母亲。与此同时,他却对父亲的生前挚友杨水泉表现出无比的敬重。逢年过节,必定携带妻小看望不说,就是平时也常来常往,遇个大事小情都要和他杨叔商量。在周波的心目中,似乎已把杨水泉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反过来,杨水泉也备加疼爱周波,借此以补他对自己老战友的愧疚。同时,杨水泉又无时不牵挂着杨青,以至忧愁得卧床不起,茶饭不思。久而久之,周波对水泉的心理感受有了更深的理解,随之对杨青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最初的憎恨降到冷漠,由冷漠再变到原谅,最后变成了同情与关心。去年杨水泉去监所探望杨青时所带去的衣物食品,其中一部分就是周波购买的……
听了水泉有关周波的叙述。我的心情久难平静,连着抽烟,想了许多……
“老杨,听说六岔沟村民又选你当村主任,你为啥不干呢?”尹兰问杨水泉。
“嗨,咱这大宇不识一箩筐的粗人,要带领大家致富,你想能行吗?再说,我连自家的事都刨不清,哪还有这个心思呀。”水泉笑着回答说。
杨水泉从部队复员回村后,一直担任村干部,由于他正直无私,所以受到了村民的信赖和拥戴。杨青离家出走后的第四个年头,他辞去了村主任的职务。现任村主任郭宏喜决定去外地帮他亲戚打理企业,村民们再次推举杨水泉接手续任,他却坚辞不受。他的想法倒也实在,就是回答尹兰说的那些理由。至今这事还在悬着,只差田坝乡乡长出面请贤了。水泉说,就算乡长来了我也不干,没文化啥事都难做成,快奔60岁的人了,能把自家这一摊子事安排顺当,也就不错了。
水泉的话刚落音,周波和韩军鹏回来了。一年多没见面,韩军鹏胖了许多,较之先前更显帅气。
人到齐了,饭菜也做好了。一桌丰盛的家宴,饱含着老杨一家人的盛情啊!
姐妹情与母子怨
饭后,水泉对尹兰、上官珍和我提起了娟娟的事情,要我们帮他拿个主意,看咋办才好。
农历冬至前后,娟娟几次找水泉,提出带她去监狱看杨青。娟娟说,她现在没一个亲人了(娟娟父亲秋末已得病去世),如今只剩下一母同胞的妹妹;不管杨青认不认她这个姐姐,自己都要去看她。娟娟哭着求水泉,说她姊妹俩都是苦命人,这事一定得成全她。水泉按照我和尹兰的意思,对娟娟婉言劝阻,甚至搪塞说监狱规定很严,尤其像杨青这样的重刑犯人根本不让见面,别跑冤枉路了。但是娟娟听不进去,哭着求着一定要去。因此,水泉有些担心,怕娟娟背着他去探监。再有,如果一味阻挡,还怕娟娟对他产生误会……
问题就这样被提了出来,我和尹兰思考着怎么对待这件事。
尹兰说:“你要早说这事,我开车去把娟娟接来,一块吃个团圆饭,再把为啥现在不让她去探监的原因告诉她。现在时间有些晚了,来不及啦。这样吧,抽空你把娟娟带到县城来,我和她说明利害关系,她会听的。老张叮咛你的话没错,眼下帮助杨青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出狱是最主要的事,不要让她的心里装过多的东西。现在不让娟娟去还有一层原因,杨青是个倔脾 气,不告诉她母亲过去的情况不行,告诉了又会激发她对侯家人的仇怨,虽然这怨恨与娟娟没关系,但姐妹情感一时半会儿很难建立。权衡起来,现在不见要比见面好得多。等杨青出狱出来,再把她母亲的情况和娟娟的心思告诉她。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她能不认吗?往后,老杨你要尽可能地多关照娟娟,孩子没亲人,遇个啥事也够作难的。”
水泉说:“我会这样做,都是孩子么。”
我接了话茬:“老杨,咱局长大人是麻脸照镜子——点子多,你照她的话去做,绝对没错。”
尹兰可不是盏省油的灯,她回敬说:“有句老话叫做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其实,兵要遇见秀才,根本就讲不出理。为啥?牙都被酸掉了,还讲什么理?”
尹兰和我斗嘴,杨水泉并没有听出个所以然,只有上官珍和周波在一旁发笑。
忽然,我想起了一件事,于是把韩军鹏叫到里屋房间,问他杨青送他时都说了些什么。
小韩回答说:“食堂离监狱大门口不远,所以没说几句话。她说我照顾水泉叔的那份情意她领受了,还说我叔再去看她时,让他带上几斤毛线,就这些。”
“她要毛线做啥呢?”我问韩军鹏。
“我也不知道。”小韩挠头说。
“军鹏,你沉住气。依我看,杨青对你已经动了心思,只是嘴上不明说罢了。”
“张叔你放心,我自己选定的人,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等杨青回来……你能来吗?”
“来,一定来。”
“到时候,我雇车去接您。”性格内向的小伙子脸红了……
随后,我又同周波单独聊了起来。对周波为人的正直与大义,当着他的面我连声夸赞,说得周波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问他是否看到过杨青案情的报道,尤其是有关描写他的内容。周波回答说看过,是他水泉叔转送给他的杂志。他说,事情就那样,只是有一处情节不是他当时所想的。我赶忙追问哪地方不真实,周波说,那日他水泉叔去学校找他,恳求不要再告杨青,他叔侄二人说的话没有错,但最后他叔临走时说的那句“你忙,我走了”的话,我在报道中把他的意思搞错了。他之所以答应不再告杨青,是因为不忍心看到他水泉叔为杨青的事那么伤心,而不是担心他叔回去会有什么三长两短,因此来了个脑筋急转弯。就此,我向周波道歉,并且告诉他说,在后续报道中,我会把这一细节作以说明,这不仅仅为他个人,更重要的是要对广大读者负责……
周波说:“我只是随便说说,道啥歉呢。您那么关照我叔,该我感谢您才对呀!”
我不由感慨道:“因了杨青的案子,我有幸结识了这么多人,要说这也是缘分,真情所至,用不着谁感谢谁。有一件事,我得告诉你。你是教书人,道理一点就通。在对待你母亲这件事上,你应听从尹兰的劝说。往事如烟,一切都已过去了,尹兰作为受害人都能包容原谅她,作为儿子就更没啥可说了。你说呢?”
周波表示说:“你和我尹兰阿姨说的对,我一定按你俩的话去做。说实话当时是很生气,可冷静下来也对这种做法觉得不安,血缘关系怎能说断就断呢。”
“这就好,另外,你帮忙给你水泉叔家装部电话,这样以后有啥事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还有,你和军鹏尽力把水泉照顾好,他的心理创伤太重了,要抚平得段时日。你叔是狱中杨青的精神支柱,你明白吗?”
周波回答说:“您交待的事,我记下了。”
要见的人见了,该说的话说了,千里会友,终有一别。听说我们要走,水泉流露出依恋不舍的神情。临上车时,水泉掂来几大袋土特产品硬往车里塞。尹兰、上官珍和我坚辞不收,这位耿直汉子的脖颈,急得暴起了青筋……
无尽感慨
有关杨青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人和事,也就这么多。
不知读者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在杨青案件的系列报道中,我曾不止一次地抒发过自己的情感。按说,新闻报道似乎不该这样。
就人品而言,我虽不属十分自私那类人,但若与拥有强烈爱心的人们相比,实在自愧弗如:凡事得过且过,很少主动地去关心和帮助过别人。正因为如此,也便很少体味到关爱他人之后所能感受的那份快乐。
对杨青案件的追踪报道,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随着对案中主要当事人的逐步了解,我的心灵发生了强烈的震颤,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杨青曲折苦难的经历,尹兰对事业的执著及对杨青所表现出的爱心,杨水泉对友情亲情所展现出的淳朴,上官珍和周波那种极明事理的胸襟,韩军鹏不顾世俗偏见追求爱情的那种情操,深深地感动着我,教育着我,也使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爱心,从而也感受到了不常有的快乐和尊重!
每当我见到杨水泉时,他都会对我表达真诚的谢意,每次都被我连连制止。我说,“老杨,你和尹兰的人品对我这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你知道吗?”我说的是我的肺腑之言。
社会需要和谐,人们渴盼美好。政法工作者及无数拥有爱心的人所做的事,不正是围绕着这一崇高目标在奋斗吗!
不妨把话题再回到杨青的事上。
我分析,照杨青现在这种积极改造的态势,顶多十余年她便会被释放出狱。当然,此间还会发生什么事,谁也难以预料。她出狱回到家乡后,又将是怎样一种情况,更是无从知晓。不过,我仍然会一如既往,尽可能地加以关照并做好详细记载。
屈指算了一下,待杨青出狱时,至少她已是三十七、八岁了,而我和水泉、上官珍,则到了古稀之年。尹兰虽说比我小几岁,但那时也该是当奶奶的人了。
我想,白发妇人也好,耄耋老翁也罢,只要回首这段往事自感无悔,也当算人生幸福。
特意告诉读者的是,届时只要我的手脚还较灵便,杨青回乡以后的事,一定会再向读者作番详细的交待。
还是那句话,期盼杨青一路走好,祝福她有个美好的未来!
(责编:金锋)
家住陕南的农家少女杨青16岁时被人强暴,幼小的心灵被严重扭曲。生性倔强的她弃学习武,发誓要复仇。6年后,练就一身武功的杨青返乡,先后以反常的手段杀死了曾经侵犯或骚扰过她的两名男子,又怀着变态的心理,在旅馆打工过程中肆意戏弄嫖客。后被依法逮捕,然不思悔改,强烈要求速死。司法机关在审理该案时,前去替杨青求情的乡亲们一拨接着一拨,最后,感动了死者之一的家属也撤回了向检察院和法院提出的控告。2003年5月12日,杨青被汉中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入狱后,杨青在亲情的感召下,在狱警的帮教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下,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行,开始真心改造,因立功先后两次被减刑,服刑期间还有一位淳朴的小伙子对她表达了爱意。杨青本来以为自己成为孤儿,突然间又出现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
此案在本刊2003年2月号、2003年8月号、2004年11月号三期作过赓续报道,本文是该案的后续报道。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作者又以此文介绍了狱中杨青的近况。
人物简介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现把杨青案前三篇文章中涉及的一些主要人物简单介绍如下:
杨水泉:杨青家乡的亲人,当年杨青父亲扬水彦曾救过他的命。他对杨家心怀感激。杨青案发生后,他为杨青多方奔波求情,声泪俱下,险些为此丧命。杨青被判死缓和认罪接受改造都和他的努力相关。
。
尹兰:杨青案侦破小组副组长,一位受人尊重的公安人员,她与同事们深挖细访,终于把杨青捉拿归案。出于人道,她又为挽救杨青的生命做了许多份内外的事情,被人称道。
杜克:一个混进公安队伍的治安联防队员,曾经强奸16岁的杨青,后自食恶果,被学武归来的杨青杀死在家中。
周启礼: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曾在田坝乡任教育专干时帮助过杨青,后在一次醉酒后误把杨青当成自己妻子非礼未果。6年后,他成了杨青手下的冤鬼。
赵仙凤:周启礼的前妻。周被害后,她为前夫鸣不平,要求法院重判杨青,后又与人合谋诬陷尹兰。
周波:周启礼与赵仙凤之子。田坝小学教师。父亲被害后,他与母亲联名向检察院和法院控告,要求重判杨青,后在杨水泉的请求下放弃要求。
上官珍:周启礼的第二任妻子。她是一位知识女性,虽然对丈夫遇害很悲痛,但在尹兰等人的劝说下不再要求法院重判杨青。
韩军鹏:一位曾与杨青在一起打过工的小伙子。杨青案发前,他就对杨青暗恋,杨青入狱后,他冲破世俗观念与杨水泉共同到监狱探望杨青,并表白了心迹,虽遭杨青拒绝,但痴心不改,立志非杨青不娶。
通宵畅叙
2004年5月14日,我和杨水泉及韩军鹏探望杨青返回西安后,已到了晚上8点多种。吃罢饭本想将他叔侄在旅馆里安顿下来,不料老杨说啥都不去,非要坚持回租住房和我同住一宿。他说他一点都不累,晚上想好好和我聊聊,掏掏窝在他心底的话儿。
水泉的感受,我当然清楚。自从得知了杨青的消息,他便沉浸在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中,今天见了面而且知道了她在狱中的表现,欣喜之情更是难于言表。人逢喜事精神爽,老杨高兴当在情理之中。我想,既是这样,应该满足老杨这一愿望,晚上老哥俩好好唠唠。
当晚,围绕着杨青案发前后所涉及的人和事,杨水泉的话如开闸放水,倾泻而出。说到杨青已故去的母亲,竟然提到了一件先前我并不了解的事情。
杨水泉告诉我说,杨青还有个大她不到4岁的姐姐。
原来,杨青的生父母并非原配夫妻,她母亲是改嫁给六岔沟杨水彦的。杨青的母亲名叫孙小叶,但她的姓名除了杨水泉一家人以及村干部知道外,乡亲们大多不清楚。杨水珍在家族中排行为七,平日村里长辈人称呼杨青的母亲为“老七家”,晚辈人则称她“七嫂”、“七婶”。
孙小叶是田坝后山屯人,自小由父母包办许给了五岔沟的侯结巴。孙小叶19岁出嫁到了侯家,婚后第二年生了个女娃。孙小叶的男人,是当地出了名的痞子,说话嗑嗑巴巴不说,坏毛病还不少。他好吃懒做,嗜赌如命,输了钱在外边不敢耍横,回家却拿媳妇撒气,轻则张口大骂,重则挥拳便打,孙小叶好几次被他打得不省人事。自从嫁到侯家,几乎没过过一天安宁的日子,生活苦不堪言。因为怜念孩子,这才断了死的念头。
孙小叶的公爹公婆,倒是两位心地良善的老人。儿子胡作非为,老两口十分气愤却又管教不住,只能陪着儿媳妇流眼泪。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万般无奈只好将孙小叶暗中送回了娘家。
女儿在婆家遭罪受苦,娘家爹妈自然心疼,于是规劝孙小叶离婚,但侯结巴死活不肯,后来勉强同意,但不让孙小叶带走还未断奶的孩子。儿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孙小叶当然难以割舍,只好忍气吞声又过在了一起。结果男人劣性不改,而且变本加厉,较之先前更为凶残。实在熬不下去了,这才狠心丢下孩子离开了侯家。离婚后经人介绍,孙小叶与杨水珍结了婚,婚后先生下了个痴呆儿子,再后生下了杨青……
孙小叶离婚后,留在侯家的女儿由爷爷奶奶照管着,孩子长到13岁时,两位老人同年先后去世了。此后,孩子饥一顿饱一顿,在乡亲们的接济照应下总算长大成人。虐待孙小叶的恶男人,离婚后一直打光棍,如今还活着,已经60多岁了。
杨水泉说,孙小叶嫁给杨水彦后的十余年间,每到逢年过节,她都要做身衣服和一些吃食,托水泉老伴去五岔沟捎给自己的女儿。可想而知,这位苦如黄连的女人,心里承受着多么深重的痛苦。水泉说,杨青那位同母异父的姐姐名叫叶娟娟,今年30岁,10年前出了嫁,孩子已经8岁了。娟娟对自己的身世十分清楚,只是她娘活着的时候慑于父亲的淫威不便相认罢了。水泉说,在安葬杨青母亲的当天晚上,他亲眼看见娟娟头戴白孝布在她娘的坟头上烧过纸……
孙小叶在侯家的那段痛苦婚姻,杨青父母及乡亲邻里从未在杨青跟前提说过,至今她并不知情。水泉感叹说,多亏她不知道,不然很有可能还会把姓侯的老光棍也杀了。当年两村人因用水浇地斗殴,她要知道五岔沟还有个曾欺负过她娘的恶男人,依她的性子和功夫,当年不伤残几个人才怪哩……
我问杨水泉:“杨青犯案的事,娟娟知道吗?”
“案子惊动了全县,你想她能不知道么?”
“噢……”我陷入了沉思。
稍停片刻,杨水泉又说起了一件事,说他曾经在自家果园中捡到一个包着500块钱的纸包,费了好大劲也没打听到是谁丢失的。他和老伴琢磨,会不会是娟娟那孩子暗中送来的?为这事至今心里还绾着个大疙瘩。
听到这里,我“扑哧”笑出声来,告诉他送钱的人不是娟娟,而是韩军鹏。当时小韩对我叙说这件事的时候,杨水泉去上厕所不在跟前,因此不知情。如今揭开了谜底,老杨的神色有些激动,嗔怪韩军鹏不该瞒他,然后颤抖着手点着根香烟,红着眼圈发了一通感 慨:“老弟呀,虽说我是山沟里的农民,没啥文化,可人世间的是非我却分得清。青儿娃这事,多少人伸手帮我,心里愧疚呀!不瞒你说,这次要不是你打听到娃的下落,我着实没心思再活下去了。老战友周启礼死在我的手中,我又把水彦一家关照成了这般光景,心里不好受啊!青儿娃犯事后,我摊上了这么多的好心人,青儿能变成今天这样,监狱领导费了多少心血。如今我在秦岭山那边,离娃远照顾不上,还得靠你多操心。还有军鹏娃这事,也得指望你……”
杨水泉紧攥住我的手,热泪长淌。
水泉和我拉话时,韩军鹏静坐一旁默想心事。看得出,小伙子对他和杨青的这桩姻缘,已流露出了几分无奈与惆怅。
待老杨的情绪平静后,我表示,对他的托付一定牢记在心,仍会和过去一样尽力关照杨青。接着对杨青同母异父的姐姐这件事,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我告诉老杨,在杨青服刑期间,这件事最好秘而不宣,尽量不要让她在狱中的想法过分复杂,以免节外生枝。当下最重要的,是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协助政府促进她积极改造,争取减刑。至于日后刑满出狱她们姐妹如何相处,那是以后的事。若干年以后,侯老汉已风烛残年甚或魂归西天,就算杨青想替母亲出这口恶气,她也无从出起。至于军鹏夏忙后到蒲阳打工的事,我会托谭教导员尽快联系。我安慰韩军鹏,不要计较杨青的态度,她嘴上拒绝实际是在为他着想,只要爱心不变以诚相待,相信会有美好的结果。接着又劝说杨水泉,回去后别老想心事,尽快把身体调理好,打起精神往下活,好日子还在后头……
我和老杨拉了一夜话,等他露出笑模样的时候,天已大亮了。
当天下午,我请老杨在报社附近一家饭店喝了道别酒,将他叔侄送上了返乡的列车。
杨青拒婚
人是个非常奇怪的动物,有时往往会自寻烦恼。
水泉和韩军鹏离开西安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的心情烦躁不安,工作之余,时常会仰视着天花板发痴发呆。
杨青、杨水泉、尹兰和韩军鹏一干人等的形象,甚至连那位不曾谋面的娟娟姑娘的影子,都会不时地在眼前晃动。我倏忽明白,当一个人被某人某事深深感染的时候,绝不是想摆脱就能摆脱得了的。我想,既然如此,不妨抱定主意,杨青案件,关注到底!
高兴的是,去监狱采写杨青的稿件在(蓝盾)刊出后,居然引起了报社同仁的热情关注,甚至还有人表示希望为杨青的改造也做点什么。这种情况,令我备受鼓舞。由此受到启发,我将刊载杨青系列稿件的(蓝盾)杂志,有意送给报社同仁广为阅读,而且希望最好能传到报社老总的耳朵里。醉翁之意不在酒,当然别有用意:一旦老总对狱中杨青也关注起来,必定会对我所做的事给予支持。我的这一“阴谋诡计”还真得了逞。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时光飞快,杨水泉和韩军鹏返回陕南已近两月,三夏大忙早已结束,而小韩前往蒲阳打工的事还没消息。一天,我拨通了女子劳改所谭敏教导员的电话,询问她小韩打工的事联系得怎么样。谭敏回话说,早就安排好了,不见我再问这件事,她还以为有了什么变化呢。谭敏说,听说韩军鹏原先在饭店里干过,她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聘他到监所食堂工作,这样和杨青见面相处会更方便一些。小韩如果乐意,可随时前来报到。
谭敏话未落音,我便连声道谢,惹得她竟然开起了玩笑:“人家年轻人搞对象,你激动个什么劲儿?”我回敬她说:“如果你到了该当婆婆的年纪,看到孩子处对象,不乐才怪呢!”
接着我问了杨青的情况,谭敏很简捷地作了回答:“情绪稳定,表现良好。”我又一次连声道谢,谭敏在“咯咯咯”的笑声中,将电话挂断了。
借着高兴劲儿,我又拨通了尹兰的电话,要她通知韩军鹏尽快成行,哪知尹兰对监狱所做的安排并不赞同。她说,狱方的心愿是好的,但效果未必好。问她为什么,她说她办过杨青的案子,对杨青的个性脾气比较了解。她认为韩军鹏与杨青的婚事,挑明心思也就可以了,不宜紧锣密鼓地去促成,这么做无异于拔苗助长……
尹兰的话,听得我一头雾水,我要她说的再明白些,她说这只是她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最后答应通知韩军鹏,说是去了之后看情况再说。
尹兰对这事为何持这种看法,翻来复去我也没琢磨出个道道。不过,对这位貌似平常的女警官,我倒由衷地敬佩,过去她对许多事情所作的判断,事后证明都很正确。譬如她说杨青判决前在看守所不会惹事,更不会逃跑;她说杨青服刑后思想会转变,而且还是大转变;她说杨青判刑后不让说出去向,这是她本人希望保密等等,都让她说对了。不过,韩军鹏去监狱食堂打工这事,大家都说行,她却认为于事无补,作出这样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且不提我这里为尹兰的话大费脑筋,当事人韩军鹏闻讯却喜不自禁,接到通知的第二天,他便兴冲冲地奔赴监狱食堂去上班。结果,尹兰所言再次得到应验,军鹏在那里仅仅干了3天,便卷起铺盖离开了,搞得狱方也很没面子。
原来2004年7月20日中午,杨青在食堂就餐时,十分意外地瞅见了韩军鹏,问他咋会来这儿做事,听说是监狱领导安排的后,又问为啥不安排别人非要安排你,韩军鹏说在这儿做事可以照顾她……不等韩军鹏说完,杨青板着脸扭头去找所长洪娅惠。杨青走后,韩军鹏愣在那儿,不明白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杨青喊声“报告”,获准后走进所长办公室,不待洪所长张口问话,便问韩军鹏来监所是不是领导安排的,得到“是”的回答后,杨青说:“报告所长,我不需要任何人的照顾。如果你们为我好,就赶紧把他打发回去,不然闹出什么事来,别怨我没把话说在前边。”
杨青后面那句话,使洪娅惠所长大为不悦,她威严地说道:“让不让他回去,这是监所领导考虑的事,你说打发就打发了’?闹事,闹什么事?韩军鹏咋着你了,你能把他怎么样?”杨青并不接所长的话茬,礼貌地说:“报告,我可以走了吗?”洪娅惠点点头,杨青退出房间回了自己宿舍。
杨青的态度,让洪所长颇为费解。当初总认为这么安排有利于犯人改造,所以未征求杨青意见便作了决定,现在看来,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洪娅惠叫来教导员谭敏,通报了情况之后,要谭敏去找杨青谈谈。
谭教导员性格比较温和,在做犯人思想工作方面,很有一套办法。她走进杨青宿舍,发现杨青扑闪着眼睛,僵直地端坐在床边,显然还在生气。谭敏说:“瞧你,人家韩军鹏千里迢迢地来到咱们这儿,咋说也算客人么,怎么能这样对待人家?这件事事前没有告诉你,这是我们工作欠缺的地方。但要说呢,这也不算个啥事,你要不乐意,咱可以再让他走嘛。不过你是咋想的,能说给我听听吗?”
谭敏几句话,说得杨青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心里话随之和盘托出。“我知道领导这么做是为我好,但这不是我现在应该考虑的事。不瞒你说,韩军鹏确实是个好小伙,做事踏实,为人也挺厚道,我敢说不管哪个女孩嫁给他都不会吃亏。可我是什么人呀?我是个犯了杀人罪的犯人,咱凭啥要让人家等我多半辈子?你 想,你们把他放在这儿,天天吃饭天天照面,我无此意,他有此心,你让我怎么面对他?再说,监狱是个啥地方,谭姨你能不清楚么,女人扎堆的地方是非多,无风还掀三尺浪呢,何况这种事。别人指指戳戳,我受得住吗,万一脾气上来惹出个什么事端,对谁都不好。所以,赶紧打发韩军鹏走,这份心意我领了。”
谭教导员明白了。仔细想想,杨青说的话倒也不无道理。于是告诉杨青说:“既然你这么想,那就让小韩回去吧。临走之前,你们要不要一块聊聊?”杨青回答说:“不用,上次来时要说的话都说了。不过他走的时候,能不能同意我把韩军鹏送到大门口?”谭敏笑着说:“当然可以,这么做就对了。”
就这样,韩军鹏仅呆了3天便辞工返回原籍。监狱领导为表达歉意,专程派车将他送往西安,并买了回程车票。此外,还赠送给韩军鹏一套迷彩服……
师徒相会
去年我去监狱采访杨青,临别时她曾委托我一件事,要我替她联系一下远在豫南的武校恩师,然后如实告诉她离开武校以后所做下的事情。
杨青的托付我并未忘记,只因工作繁忙不能亲赴河南,此事就这样被拖了下来。
2005年2月,报社新招了一批年轻记者,其中有位叫刘艳的姑娘,她家在驻马店市遂平县。我曾到河南信阳出过差,清楚遂平县离豫南武校不很远,顶多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因此,想托小刘姑娘趁回家的机会帮我联系。“五一”放长假,姑娘准备回家省亲,我便把这事告诉给她。小刘答应得十分爽快,她说她从记者部主任的口中,曾听说过杨青的事情。
我给豫南武校校长段忠诚写了一封长信,把杨青的身世、遭遇、她立志习武的目的、返乡后所犯下的罪行、法院判决结果以及现在狱中服刑的表现,扼要叙述了一遍,最后也谈了杨青对他的思念。
我在信中说,杨青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孩,段校长想必比我更为了解。她16岁时遭受歹徒强奸欺辱,去武校习武一心只为报仇,回来后先后连杀了2人。作案后,杨青认为自己必死无疑,虽然她深知报复杀人有负恩师教诲,却不愿意让恩师知道这事而难过伤心。后来法律留了杨青一条性命,入监后通过管教人员的感化教育,她对报复杀人产生了新的认识。如此一来,觉得再隐瞒恩师就太不应该了。在她的心目中,恩师犹如再生父母,因而时刻铭记,念念不忘。我说,杨青能有今天这样的转变,是许多人努力帮教的结果。拯救这个孩子,使其日后能够服务社会,则需要更多人的爱护和关心。段老先生是杨青的恩师,您对她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来信别无目的,一来是受杨青所托,另外希望段先生继续对她施以教诲,促进她树立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如果方便的话,尽可能地去监狱看看孩子,这对帮教杨青将会起到他人所不能企及的作用……
信的末尾,写了杨青的服刑地址,并简短介绍了我个人的情况以及联系方式……
刘艳回家探亲的第四天,段忠诚先生的电话便打了过来。他说,听说了杨青的事,他非常吃惊,也很生气。中华武功尽管有惩恶扬善的宗旨,但绝不可以违犯国法而以恶治恶。段先生自责说,杨青所发生的事情,说明武校在教武和育人相统一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杨青在武校习武6年,只注重了她刻苦好学的一面,却忽视了对她为什么如此刻苦原因的考查。尽管对她当年入校时的说词有所疑心,但并未深究细问,心想一个16岁的女娃娃,会有什么复杂的阅历,想不到问题恰恰出现在她的身上。杨青这事,无论对她本人还是武校,都是个沉痛的教训。
段先生说,当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动气上火责怨她,也于事无补。虽说杨青是离开武校以后惹的事,但不管咋说,她是自己的学生,而且是一名他非常器重和喜爱的学生,所以帮教她应是不容推卸的责任。他说,现在他已从武校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只挂着名誉校长的职务,因而教学工作已不像先前那样繁重了。等把手头的事料理一下,便去陕西看望杨青……
接完段先生的电话,令我兴奋不已:寻仇靓女的帮教队伍中,从此又增添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2005年5月17日,段先生的儿子开着私家车,陪他父亲专程去监狱看望了杨青。有关他们师徒会见的情况,谭敏事后在电话中只作了简单叙述。
谭敏说,杨青见到段先生后,扑往恩师怀中号啕大哭,场面非常感人。那种撕肝裂肺的哭声,一时间惊动了整个监所,女犯们大眼瞪小眼,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情。谭敏说,在她的记忆中,杨青入监两年,除了那次趴在她的怀中失声哭过外,从未见她再落过眼泪。她说段先生的身体非常好,70多岁的人了,说话嗓音宏亮,走路似乎还带着一股风。至于师徒俩具体谈了些什么,事后她并未要求杨青进行汇报。但段老先生驱车跨省来看杨青,少不了会说些鼓励她的话语。很有意思的是,会见将要结束时,师徒二人在接见室居然还练了一套拳脚……
遗憾的是,段老先生来陕探望杨青,行前并未与我取得联系,不然无论如何也要赶往监所,去目睹和记录下那感人的一幕。
狱中喜讯
2005年10月26日下午,我正在报社照排室校阅样报,同事老田喊我去办公室接听电话。
“张记者吗?我是谭敏。告诉你个好消息,杨青减刑的批复下来了,20年有期徒刑,对,今天上午批下来的……”
“太感谢你们了!说实话,这个比牛还犟的丫头能被改造成这样,你们没少费心呀!”
“谢啥呢,这是咱应尽的职责嘛,连你这局外人都这么尽力,何况我们呢?”
“我想再去你们那儿作一次采访,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欢迎你随时前来。犯人改造需要全社会的大力配合,这方面还得感谢你们媒体记者……”
撂下话筒,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竟然情不自禁地吼开了秦腔,老田见状很觉奇怪,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当即决定,处理完手头稿件,便去监狱。此次采访的意义非同一般,不说别的,单为倾心关注杨青命运的《蓝盾》读者,也当再尽一份力。为感谢刘艳姑娘赴豫帮助联系段先生这件事,我邀请她一同前往。
平日生活中,我并非一个情感细腻的人,莫说亲朋好友,就连自家老伴及孩子过生日这事,都从来不往心上去。可不知怎的,竟然记住了杨青的生日。杨青生于1979年10月28日,今年已整26周岁了。杨青16岁时受辱,16岁开始习武,距今已整10年了。10年光阴对宇宙星空来说,不足挂齿,但对杨青来说,可谓天翻地覆……
我叫刘艳去超市订做一个生日蛋糕,叮咛说上面不要什么“生日快乐”之类的祝辞,但要求有个大大的红颜色的“26”字样。届时杨青看到它,对其中寓意,必定会有所理解!
准备就绪,只待出发。哪知事不凑巧,临行前报社有急事绊住了我的手脚,我去不成了。万般无奈,我只得对刘艳作了特别叮咛,要她代我去监狱看望杨青,务必详细作好采访记录,尤其杨青的表现情况,一定要问清问明。此外,我给杨青写了封信,还让小刘转达对她的祝福和问候。 有关杨青在狱中的表现,刘艳回来后向我作了详尽叙述。杨青先后两次减刑,无疑是她积极改造的结果。
杨青服刑18个月时,劳改所向司法部门递交了减为无期徒刑的报告,不久即获批准。那次减刑,与她在抗洪抢险中的突出表现不无关联。而这一次,她的刑期减为20年,无疑又是因为有突出表现。
杨青的思想认识自从开始转变后,情绪一直比较稳定,改造态度也很积极。杨水泉的探望,增强了她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监狱领导对她的信任和关心,直接影响着杨青新世界观的形成;而豫南段老先生的到来,则对杨青的改造注入了更强大的动力!
直到现在,杨青仍然担任着安全巡查员的工作,由于细心认真,还没出过什么差错。她的人缘儿一直不错,服刑人员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说给她听。安全巡查员是个容易得罪人的差事,但杨青却并不在乎,即便给人挑毛病,讲话也入情入理,几乎没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的各种活动,杨青都参加,而且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劳改所每月举办一次服刑人员文艺晚会,杨青表演的拳脚功夫成了一大保留节目。后来,有几个服刑姐妹缠着杨青,恳请教她们几招。对此杨青不敢擅自作主,于是便郑重请示监狱领导,得到同意后,她才利用犯人工余自由活动时间,很认真地教了起来。每次训练,她都要强调说,习功练武主要为强身健体,另外碰到坏人还应当见义勇为。助善惩恶,是武行历来的宗旨,但却不能随便打人,更不能恃功杀人。这方面,她自己有过深刻的教训。为报仇不顾国法,给社会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吃了大亏。这一点要求姐妹们牢记,绝不能仗势欺人、胡作非为。杨青还说,要学到真功夫,很不容易,她只能简单教几招,能够防身就行了……
从杨青这些表现分析,在对犯罪认识方面,她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监狱有个叫温秀英的犯人,身宽体胖,面相凶悍。温秀英的丈夫拈花惹草玩女人,她一怒之下将男人杀死了,因有自首情节,法院判了她死缓。入监后,温秀英破罐子破摔,表现极不规矩。她仗着力大过人,当了监舍里的牢头狱霸。杨青初到监狱的当晚,温秀英故伎重施,不料却遭到了杨青的整治。此事被揭露出来以后,狱方进行整顿,这种丑陋的现象才告消失。此事发生以后,杨青的人气大增,而温秀英则十分沮丧。尤其是在受到狱方训诫后(被关了10天禁闭),心中的怨气全部撒向了杨青。然而,骂又骂不成,打又打不过,只好暗中给杨青使绊子较劲。对此,杨青心知肚明。她看不惯温秀英的品性,因而不怎么理睬她,两人的关系一直比较僵。
杨青清楚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责任重大,因此巡查时异常小心留意,不敢有丝毫懈怠麻痹。
2005年8月3日这天,杨青在19号机器夹缝中发现了一盒火柴。这台机器由女犯人张文秋操作,但杨青却断定此举系温秀英所为。平日张温二人虽然有些磨擦,但杨青认为,她报复的对象不是张文秋而是自己。火柴在机器中高速运转,加之炎热夏季车间温度又高,极容易磨擦起火。车间里尽是布匹,一旦起火,后果可想而知。
机器中查出火柴,此事非同一般,但杨青既未向领导汇报,也未向张文秋声张。下班之后,她将温秀英叫到僻静处询问情况,谁知温秀英矢口否认,只差对天盟誓了。
常言道做贼心虚,温秀英毕竟有些心怯,这个问题是个什么性质,她比谁都明白。她想,杨青能问她,肯定有了察觉,不会因她不承认而就此罢休。这事杨青一定会向领导反映,报复不成反落个罪上加罪。横竖都是死,倒不如自行了断。于是,温秀英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现代监狱看管严密,各种预防机制也较为完善,服刑人员想要自杀并非那么容易。杨青是个很有心计的女子,温秀英的心思逃不过她的眼睛。杨青暗中窥探着她的一举一动。
事隔两日(2005年8月5日),杨青发现温秀英上厕所后长时间不见出来,便赶忙进去察看,发现温秀英抱着肚子正满地打滚,额头冒出豆粒般大的汗珠。杨青意识到出事了,急忙架起身材高大的温秀英从厕所冲了出来……
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发现温秀英吞食了机器上的螺钉螺帽,大大小小有11颗之多。因发现及时,医生开刀将异物从温的腹内取出,从而保住了她的性命。
此事轰动全监。事后,狱方问温自杀原因,她终于吐露了实情。因她实施人为破坏,受到了加刑追究。然而,对杨青的行为,管教民警却产生了不同的认识。
洪娅惠和谭敏两位主要领导人及大部分中队干部认为,杨青检查出一起重大人为火灾隐患,此后又及时发现了温秀英的自杀行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结合以往的表现,应向司法部门申报减刑。然而,个别中队长及管教民警却持不同看法,认为杨青发现重大问题不作汇报而擅自处理,违反了监狱的有关规定。他们认为,从排查出事故隐患的角度,可给予表彰嘉奖,但不能作为立功减刑的依据……
就此意见分歧,狱方组织管教人员乃至全体服刑人员展开讨论,最终统一了认识,认为应当为杨青申报减刑。讨论会上,谭敏的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比较中肯。
谭教导员说,杨青发现了问题应当报告,她之所以不报告,主要是受习武人好讲义气的惯性思维支配。在她看来,向领导反映就等同于告密,而告密则属于小人行为。尽管温秀英与她作对,但她仍然恪守着这种信条。需要指出的是,杨青的这种“江湖思维”是十分错误的。国家有法律,监所有制度,无论管教民警还是服刑人员,都应该依法管理,照章行事。但是,杨青的问题是帮助她提高认识的问题,不能因她未作汇报便抹煞甚或诋毁她的劳绩。试想,如果没有检查出藏匿在机器中的火柴,没有及时发现温秀英的自杀行为,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I所以,对杨青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该批评的要批评,该记功的要记功,够上减刑条件就应当申报减刑,实事求是,公正合理……
出人意料的是,尚在身体恢复期的温秀英,曾几番要求加重自己的刑期,以为杨青减刑。一个曾经不思悔改的恶妇人,如今居然有了人性的复苏。温秀英的转变,肯定是受了杨青人格魅力的影响。人,毕竟是个有情感的动物……
杨青托刘艳捎给我一封信,字里行间,已流露出她对未来的向往。从冥顽不化到心灰意冷再到憧憬未来,杨青终于出现了大家期待的人生转折……
好友相聚
2005年12月中旬,全省各地市召开政法工作总结会议,汉中市也不例外。我想,不妨申请去做会议采访,借机前去会会尹兰,并顺路去看望杨水泉等一班老友。于是,我向报社领导递了申请,说是陕南那边有几个与杨青命运攸关的人,我很想见见他们。领导答复说:“你写的报道我看了,听说反响还蛮大。这样吧,往返路程在内,给你4天时间。另外,顺便把汉中记者站的稿件带回来。”
收拾行囊,起程南下,虽说时值隆冬,但心里却觉得暖意融融。到达后,我在县政府招待所住了下来,不大工夫尹兰便闻讯而至。
好友重逢,感慨万端。尹兰见了我既不问候,也不 握手,照直先朝我的肩头捶了一拳……
陕南城镇中茶坊极多,而且喝茶很有讲究,于是,尹兰领我到一家茶社,然后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叙说了各自工作生活上的变化之后,话题转到了杨青的身上。
尹兰告诉我说,杨青的案子尽管过了这么多年,但当地人至今还没有完全淡忘,尤其是六岔沟的乡亲,时常来公安局打听杨青的情况。这个现象,确实值得我们的法律工作者思考。法律有法律评判是非的准则,民众有民众评判是非的标准。比如杨青这案子,她报复连杀两人,而且杀人的手段极其残忍,法院判她死罪枪毙她,大概也无可争议。但民众却不这么认为,说这是因果报应。民众对法律不一定能道出个子丑寅卯,但执法者却阻挡不住人们的同情心,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杨青案审判最成功之处,就是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又充分尊重了民意,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汪云成律师曾说过,犯罪者罪在可杀可不杀之间,最好不杀,因为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通过改造,使犯罪的人悔过自新,这项工作虽说十分艰苦,但意义却很重大。因为从表面上看,犯人仅仅为一个体,其实不然,牵动着一系列人的情感。杨青一案,便是验证。司法工作者,当然包括办案刑警,维护社会安定是其职能,如果仅有这种认识,就很片面。其实,司法工作者还有一种更为直接、更加广泛的职能,那就是体恤民众,排难解忧,化解一切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遗憾的是,这种职能往往被忽视……
尹兰抒发着理论性的感慨,我只聆听并不插言。尹兰从警以来,在民众中口碑一直不错。回味她所说的那番话,似乎更明白了她广受赞誉的原因。这样一位好民警,居然遭受诬陷,莫说当地民众,就连我这个外地朋友也深感不平。
“罗玉锋诬陷你这事,水泉在西安对我提说过。他昧着良心这么做,究竟为啥呢?”
“为啥?权力欲太强呗。这个教训不光对他,对所有一味徇私的人都是应该记取的。”
“赵仙凤怎么处理的?”
“她能有多少坏点子呢,主要是受了罗玉锋的诱惑,认识到错误受个教育也就是了。”
“这好像有点便宜了她。为杨青的事她把水泉逼成了那样,心也够狠的。”
“人嘛,形形色色。要说,赵仙凤遭受的打击并不比罗玉锋小。因她出具书面伪证这事,她儿子周波与她一度断绝了来往。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你想她会是什么感受。后来我给周波做工作,他们虽说恢复了母子间的来往,但双方情感上总隔着一层。”
“杨水泉身体咋样?”我突然问尹兰。
“他是心病所致。杨青有了下落况且表现不错,病也就不治自愈了。只是对韩军鹏这事,他还揪着心。”
“说到这事,我倒很想问问你,韩军鹏去监所食堂打工,你咋判断会是那种结果?”
“杨青的案子是我一手办的,所以比较了解她。你想,她在自己前途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怎么会答应这事呢?韩军鹏真心爱她,杨青当然清楚,但她只会在心里接受,决无可能用言语表达。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杨青恰恰就是这种情形。如果小韩去蒲阳县城打工,情况可能还好些,但监狱却把他安排在单位食堂,杨青肯定会有想法。这女子不但性格倔强,而且自尊心特强。一曰三餐低头不见抬头见,非但不能加深感情,反而会使她内心不安。所以,这事不能急,得悠着来。其实,这桩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杨青,而在韩军鹏,只要小韩不变心思,我看他俩会走到一起的。,,
“说得不错,我也是这么认为。对了,杨青有个姐姐,这事你知道吗?”
“知道。去年春节老杨就告诉我了。关于这件事,我很赞同你对老杨嘱咐的那些话。眼下,最重要的是让她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出狱。等她出来后,姐妹相认也不为迟。”
“如果娟娟要执意探监怎么办?”
“让老杨给她做做工作,实在不行我出面找她谈。总之,让杨青安心改造、尽量避免出现任何反复,这一点至关重要,你说呢?”
“是这样。”
“哎,明天我准备去六岔沟看望水泉,你能不能陪我一块去?”
“行,我开车送你。另外,我想把上官珍也叫上一起去聚聚。上宫珍已经退休了,反正在家也没啥事。明天上午你在招待所等着,9点钟我来接你。”
“行……”
县城到六岔沟村这条路。我和尹兰都不陌生,为采访杨青案子,这已是我第四次登杨水泉家的门了。
沿途,我和上官珍聊了起来。她说她丈夫周启礼和杨水泉是老战友,好得就像亲兄弟,水泉上县城无论多忙都要去她家坐坐。启礼被冤杀,水泉痛不欲生。后来为杨青的事,把身体都愁垮了。上官珍感叹说,虽说启礼已走了好几年,可水泉的心思仍旧打着结,总觉着对不住自己的老战友。如今哪,像水泉这样重情重义的人,越来越少了。我问上官珍是否还恨杨青,她说那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早就原谅她了,而原谅她并非仅仅为了水泉……上官珍体态端庄,谈吐温雅,看得出,她是一位很有修养的知识女性。
车到六岔沟,仅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瞅着熟悉的山水林木,地理地貌,心头涌起了一股表达不出的情感。
我和尹兰及上官珍的到来,让杨水泉惊喜万分,那副黑黝黝的脸庞闪着光芒,拉住三个人的手久久不丢,精神头从未见过这么好。
安顿我们坐下后,水泉便打发老伴上街买菜买酒,然后又吩咐儿子去杀羊。我清楚,羊是他们家一项主要收入的来源,于是连连制止,但水泉根本不听,他跑前跑后地张罗,忙个不停,接着又端来了核桃、柿饼、野葡萄干之类土特产品,摆了一大桌子……
杨水泉总算陪我们坐了下来。我问他身体咋样,他说:“好了,好了。我这病,是你和尹兰给看好的。”水泉满脸喜气,说话嗓门又亮又高,举止神态,展现着山村汉子质朴豪爽的性格。
尹兰接茬问:“你看我俩像个医生吗?”
水泉回答说:“咋不像?我得的啥病自己明白,吃啥药都治不好。唉……”
杨水泉提起往事,说他因老战友被冤杀和侄女犯罪,给他心理上造成的打击,这场悲剧给他心灵深处所遗留的伤痛,为保杨青性命他所付出的艰辛,探听不到杨青下落所承受的煎熬……他说,虽然他这人命苦,但命却大,关键时候总会有人搭救他。早些年在山里碰上了大黑熊,是水彦兄弟救了他。这次为青儿娃的事眼看挺不过去了,是我和尹兰救了他的命。他说,尽管心里的伤痛今生很难抹去,但保住了杨青的性命,他兄弟杨水彦门户不绝,这对他来说,是件天大的事……
趁着老杨的高兴劲儿,我把杨青在狱中的情况向他作了介绍。我说,杨青现在的刑期是20年,如果她继续努力,刑期还会往下减。我说,西安曾发生一个案子,犯案人也被判了死缓,由于积极改造表现好,只坐了13年牢便被释放出狱,我去采访过这名当事人,情况一点都不假。这样看来,杨青再有十余年也就回来了……水泉激动不已,竟喜极而泣,直抹眼泪。
尹兰问起了韩军鹏的情况,杨水泉一五一十地作了介绍。 小韩从劳改所回来后,三言两语把情况向水泉作了汇报,然后闷闷不乐地回了家。水泉放心不下,但又拿不出好的主意,于是上县城去找尹兰。听完了尹兰对这件事的看法,心情才开朗了一些。此后,水泉把尹兰的吩咐转达给了韩军鹏:如果仍然爱着杨青,就无须灰心丧气;如果心思有变,应当尽快了断。同时把尹兰教他该怎么去做,一并转告给他。
尽在不言中
对待这件事,杨水泉两头都怕。当初韩军鹏来家找他提婚,水泉百般阻劝,生怕耽误了人家孩子。然而韩军鹏态度坚决,表明愿意等待,非杨青不娶,而且对病中的杨水泉尽力照顾。韩军鹏的真诚感动了杨水泉,于是带着他一起去监狱探望杨青,希望能定下这门姻缘,不料会面后遭到拒绝。后来韩军鹏到监所食堂打工,再次受到冷遇。此时的杨水泉,心里十分矛盾,既怕韩军鹏打退堂鼓,又怕事不成而误了他的前程。听说了尹兰的看法后。虽然有了一丝宽慰,但心中仍旧没底。
前不久,韩军鹏的姐姐曾策划过一次相亲活动。对于这件常人不遇的婚事,韩家人的态度各不相同。韩军鹏自不用说,他母亲是个明白人,随儿所便,并不干涉。韩军鹏的父亲却不支持,几次训骂见毫无效果,也无可奈何。倒是那位已出嫁的姐姐,竞反对得异常坚决。每回娘家,必要规劝,而且表明只要弟弟放弃对杨青的想法,找对象的事包在她的身上。平日韩军鹏的话语不多,心里却装事。因此,骂也好劝也罢,嘴上虽不顶撞,可心思就是不转弯。韩军鹏从监狱回来后,有天他姐姐以有事叫他帮忙为由,将小韩诓到自己家中。去了以后,屋里竟坐着个等待相亲的大姑娘。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小韩瞪了她姐一眼,扭头回了家。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姐弟间连话都不说。
农历九月初三,韩军鹏来看望杨水泉,提出要去杨青家看看那座空无一人的屋子,使水泉感到十分意外。去了之后,韩军鹏把屋里屋外角角落落打扫了一遍,当晚还住在了那里。这一举动,使水泉大惑不解,追问后,才弄清原因。
韩军鹏听了尹兰的话,开始采用给杨青写信的办法。前几封信寄出后如同石沉大海,后来等来了杨青的回音。信里到底写了些啥,水泉不便细问,但从韩军鹏那高兴的神态中,却能察觉出两人之间的关系,已有了明显的改善。韩军鹏打扫整理杨青家的屋子,肯定是受杨青的信中委托。照此看来,对这桩亲事,杨青已经是不表态的表态了。, 水泉和我们拉着话,此时,有个30多岁的小伙子推着自行车走进了家门。水泉告诉我说,他就是周启礼的儿子周波。
周波个头不很高,身板略显瘦弱,戴副近视眼镜,外表与他的教师身份十分吻合。有关周波的事,倒是听说不少。想不到在水泉家竟不期而遇了。尹兰与周波见过面,并不陌生。彼此打了招呼以后,杨水泉打发周波骑车去叫韩军鹏。水泉说,几年来他从没开心过,今日要好好喜庆热闹一番。周波走后,我们又围坐一起攀谈起来。上官珍是个闲不住的人,她给水泉老伴和儿媳帮厨去了。
周波的成长历程。别有一番坎坷。父母不和最终离异,未成年时他多半是在母亲赵仙凤的吵闹声中度过的。因受了母亲的挑唆,他曾对生父周启礼产生过误解,后来长大懂事了,才对父亲有了真正的认识。杨青杀害周启礼以后,搞得满城风雨,周启礼的人品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这时候周波坐不住了,觉得必须站出来为父亲讨个公道。于是出面联合上官珍,两家人联合要求法院枪毙杨青。杨水泉为了杨青活命,逐个上门求情,把周波夹在了两难之中。周启礼与杨水泉交情深厚。可以说周波是在杨水泉的眼皮底下长大的。正因为这样,周波放弃了对杨青的控告,并说服上官珍母女也撤回了控告。当时周波这么做,仅仅是为了杨水泉,而杨青的命运怎么样,他并不关心。
再后,赵仙凤助纣为虐帮罗玉锋作伪证诬陷尹兰,令周波气恼不已,他给赵仙凤写了封绝情信,声称不再认她这个胡搅蛮缠是非不分的母亲。与此同时,他却对父亲的生前挚友杨水泉表现出无比的敬重。逢年过节,必定携带妻小看望不说,就是平时也常来常往,遇个大事小情都要和他杨叔商量。在周波的心目中,似乎已把杨水泉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反过来,杨水泉也备加疼爱周波,借此以补他对自己老战友的愧疚。同时,杨水泉又无时不牵挂着杨青,以至忧愁得卧床不起,茶饭不思。久而久之,周波对水泉的心理感受有了更深的理解,随之对杨青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最初的憎恨降到冷漠,由冷漠再变到原谅,最后变成了同情与关心。去年杨水泉去监所探望杨青时所带去的衣物食品,其中一部分就是周波购买的……
听了水泉有关周波的叙述。我的心情久难平静,连着抽烟,想了许多……
“老杨,听说六岔沟村民又选你当村主任,你为啥不干呢?”尹兰问杨水泉。
“嗨,咱这大宇不识一箩筐的粗人,要带领大家致富,你想能行吗?再说,我连自家的事都刨不清,哪还有这个心思呀。”水泉笑着回答说。
杨水泉从部队复员回村后,一直担任村干部,由于他正直无私,所以受到了村民的信赖和拥戴。杨青离家出走后的第四个年头,他辞去了村主任的职务。现任村主任郭宏喜决定去外地帮他亲戚打理企业,村民们再次推举杨水泉接手续任,他却坚辞不受。他的想法倒也实在,就是回答尹兰说的那些理由。至今这事还在悬着,只差田坝乡乡长出面请贤了。水泉说,就算乡长来了我也不干,没文化啥事都难做成,快奔60岁的人了,能把自家这一摊子事安排顺当,也就不错了。
水泉的话刚落音,周波和韩军鹏回来了。一年多没见面,韩军鹏胖了许多,较之先前更显帅气。
人到齐了,饭菜也做好了。一桌丰盛的家宴,饱含着老杨一家人的盛情啊!
姐妹情与母子怨
饭后,水泉对尹兰、上官珍和我提起了娟娟的事情,要我们帮他拿个主意,看咋办才好。
农历冬至前后,娟娟几次找水泉,提出带她去监狱看杨青。娟娟说,她现在没一个亲人了(娟娟父亲秋末已得病去世),如今只剩下一母同胞的妹妹;不管杨青认不认她这个姐姐,自己都要去看她。娟娟哭着求水泉,说她姊妹俩都是苦命人,这事一定得成全她。水泉按照我和尹兰的意思,对娟娟婉言劝阻,甚至搪塞说监狱规定很严,尤其像杨青这样的重刑犯人根本不让见面,别跑冤枉路了。但是娟娟听不进去,哭着求着一定要去。因此,水泉有些担心,怕娟娟背着他去探监。再有,如果一味阻挡,还怕娟娟对他产生误会……
问题就这样被提了出来,我和尹兰思考着怎么对待这件事。
尹兰说:“你要早说这事,我开车去把娟娟接来,一块吃个团圆饭,再把为啥现在不让她去探监的原因告诉她。现在时间有些晚了,来不及啦。这样吧,抽空你把娟娟带到县城来,我和她说明利害关系,她会听的。老张叮咛你的话没错,眼下帮助杨青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出狱是最主要的事,不要让她的心里装过多的东西。现在不让娟娟去还有一层原因,杨青是个倔脾 气,不告诉她母亲过去的情况不行,告诉了又会激发她对侯家人的仇怨,虽然这怨恨与娟娟没关系,但姐妹情感一时半会儿很难建立。权衡起来,现在不见要比见面好得多。等杨青出狱出来,再把她母亲的情况和娟娟的心思告诉她。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她能不认吗?往后,老杨你要尽可能地多关照娟娟,孩子没亲人,遇个啥事也够作难的。”
水泉说:“我会这样做,都是孩子么。”
我接了话茬:“老杨,咱局长大人是麻脸照镜子——点子多,你照她的话去做,绝对没错。”
尹兰可不是盏省油的灯,她回敬说:“有句老话叫做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其实,兵要遇见秀才,根本就讲不出理。为啥?牙都被酸掉了,还讲什么理?”
尹兰和我斗嘴,杨水泉并没有听出个所以然,只有上官珍和周波在一旁发笑。
忽然,我想起了一件事,于是把韩军鹏叫到里屋房间,问他杨青送他时都说了些什么。
小韩回答说:“食堂离监狱大门口不远,所以没说几句话。她说我照顾水泉叔的那份情意她领受了,还说我叔再去看她时,让他带上几斤毛线,就这些。”
“她要毛线做啥呢?”我问韩军鹏。
“我也不知道。”小韩挠头说。
“军鹏,你沉住气。依我看,杨青对你已经动了心思,只是嘴上不明说罢了。”
“张叔你放心,我自己选定的人,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等杨青回来……你能来吗?”
“来,一定来。”
“到时候,我雇车去接您。”性格内向的小伙子脸红了……
随后,我又同周波单独聊了起来。对周波为人的正直与大义,当着他的面我连声夸赞,说得周波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问他是否看到过杨青案情的报道,尤其是有关描写他的内容。周波回答说看过,是他水泉叔转送给他的杂志。他说,事情就那样,只是有一处情节不是他当时所想的。我赶忙追问哪地方不真实,周波说,那日他水泉叔去学校找他,恳求不要再告杨青,他叔侄二人说的话没有错,但最后他叔临走时说的那句“你忙,我走了”的话,我在报道中把他的意思搞错了。他之所以答应不再告杨青,是因为不忍心看到他水泉叔为杨青的事那么伤心,而不是担心他叔回去会有什么三长两短,因此来了个脑筋急转弯。就此,我向周波道歉,并且告诉他说,在后续报道中,我会把这一细节作以说明,这不仅仅为他个人,更重要的是要对广大读者负责……
周波说:“我只是随便说说,道啥歉呢。您那么关照我叔,该我感谢您才对呀!”
我不由感慨道:“因了杨青的案子,我有幸结识了这么多人,要说这也是缘分,真情所至,用不着谁感谢谁。有一件事,我得告诉你。你是教书人,道理一点就通。在对待你母亲这件事上,你应听从尹兰的劝说。往事如烟,一切都已过去了,尹兰作为受害人都能包容原谅她,作为儿子就更没啥可说了。你说呢?”
周波表示说:“你和我尹兰阿姨说的对,我一定按你俩的话去做。说实话当时是很生气,可冷静下来也对这种做法觉得不安,血缘关系怎能说断就断呢。”
“这就好,另外,你帮忙给你水泉叔家装部电话,这样以后有啥事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还有,你和军鹏尽力把水泉照顾好,他的心理创伤太重了,要抚平得段时日。你叔是狱中杨青的精神支柱,你明白吗?”
周波回答说:“您交待的事,我记下了。”
要见的人见了,该说的话说了,千里会友,终有一别。听说我们要走,水泉流露出依恋不舍的神情。临上车时,水泉掂来几大袋土特产品硬往车里塞。尹兰、上官珍和我坚辞不收,这位耿直汉子的脖颈,急得暴起了青筋……
无尽感慨
有关杨青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人和事,也就这么多。
不知读者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在杨青案件的系列报道中,我曾不止一次地抒发过自己的情感。按说,新闻报道似乎不该这样。
就人品而言,我虽不属十分自私那类人,但若与拥有强烈爱心的人们相比,实在自愧弗如:凡事得过且过,很少主动地去关心和帮助过别人。正因为如此,也便很少体味到关爱他人之后所能感受的那份快乐。
对杨青案件的追踪报道,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随着对案中主要当事人的逐步了解,我的心灵发生了强烈的震颤,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杨青曲折苦难的经历,尹兰对事业的执著及对杨青所表现出的爱心,杨水泉对友情亲情所展现出的淳朴,上官珍和周波那种极明事理的胸襟,韩军鹏不顾世俗偏见追求爱情的那种情操,深深地感动着我,教育着我,也使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爱心,从而也感受到了不常有的快乐和尊重!
每当我见到杨水泉时,他都会对我表达真诚的谢意,每次都被我连连制止。我说,“老杨,你和尹兰的人品对我这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你知道吗?”我说的是我的肺腑之言。
社会需要和谐,人们渴盼美好。政法工作者及无数拥有爱心的人所做的事,不正是围绕着这一崇高目标在奋斗吗!
不妨把话题再回到杨青的事上。
我分析,照杨青现在这种积极改造的态势,顶多十余年她便会被释放出狱。当然,此间还会发生什么事,谁也难以预料。她出狱回到家乡后,又将是怎样一种情况,更是无从知晓。不过,我仍然会一如既往,尽可能地加以关照并做好详细记载。
屈指算了一下,待杨青出狱时,至少她已是三十七、八岁了,而我和水泉、上官珍,则到了古稀之年。尹兰虽说比我小几岁,但那时也该是当奶奶的人了。
我想,白发妇人也好,耄耋老翁也罢,只要回首这段往事自感无悔,也当算人生幸福。
特意告诉读者的是,届时只要我的手脚还较灵便,杨青回乡以后的事,一定会再向读者作番详细的交待。
还是那句话,期盼杨青一路走好,祝福她有个美好的未来!
(责编: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