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之战》里的珀尔修斯和美杜莎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ng_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诸神之战》讲述了半神半人的珀尔修斯杀死海怪,摧毁冥王哈迪斯的阴谋,挽救阿尔戈斯王国并改变天意创造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半神半人的珀尔修斯、众神之王宙斯、海界之王波塞冬、冥王哈迪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蛇发女妖美杜莎等。本文将主要围绕珀尔修斯和美杜莎两个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诸神之战;珀尔修斯;美杜莎
  半神半人的珀尔修斯
  在电影开头,一个渔夫从海里打上来一个箱子,箱子里有一个女人和婴儿,婴儿就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珀尔修斯。在他被阿尔戈斯国王关押之后,艾娥女神找到他,告诉了他的身世。珀尔修斯的出生始于阿尔戈斯国王阿克瑞斯对神暴虐与残酷统治的反叛,当他带领军队包围奥林匹斯山的时候,众神之王宙斯出于对人类的爱护没有听从众神的意见直接毁灭阿克瑞斯和他的军队,而是给了阿克瑞斯一个惩戒。宙斯化身阿克瑞斯前往王后的卧室,与王后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影片开头的婴儿珀尔修斯。珀尔修斯是宙斯和阿克瑞斯妻子的孩子,是半神半人,从一出生便受到艾娥女神的守护。在珀尔修斯带领人前往寻找冥河女巫的危险征途上,由于他的半神身份,得到了宙斯赠予他的宝剑。然而当他从卓拉古口中得知是宙斯赠予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拒,将宝剑丢在地上转身离开。这是因为珀尔修斯虽是宙斯的儿子,却被当做人类被人类抚养长大,曾经眼睁睁看着亲人被冥王哈迪斯杀害却无能为力,体现了他对宙斯及众神的怨恨与挣扎。珀尔修斯是人所生的孩子,这是他的半人身份的原因,他在杀死海怪的冒险征途中受到宙斯的保护,只有他一人能在冥界战斗杀死美杜莎,这种种又体现了他半神身份的与众不同。影片中珀尔修斯的形象可以说十分完美,半神半人,挽救了一个国家,拒绝了宙斯的美意,收获了美好的爱情,是一个典型的美式英雄的形象。
  但是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神的珀尔修斯与影片中存在些许不同之处,也并非如此完美。
  首先不同的是珀尔修斯的身份,虽然同是半神半人,但是在希腊神话中,珀尔修斯的母亲并非阿克瑞斯的妻子,而是阿尔戈斯国王阿克里西奥斯的女儿达那埃。在希腊神话中,珀尔修斯的出生始于一个神谕,神谕告诉阿克里西奥斯,他的女儿达那埃的儿子将会夺取他的王位并谋害他的生命,为了自己的王位与性命,他将女儿锁在王宫下的一个地窖里,也有说法是锁在一个铜塔里。但是宙斯化为金雨与达那埃在一起,由此珀尔修斯出生。
  另一点不同之处是珀尔修斯的历险经历和他在历险中的表现。影片中的珀尔修斯勇敢反叛,为了阿尔戈斯王国的国民,亦是为了死去的亲人,他以人的身份去与神、怪做斗争,利用智慧与神力杀死美杜莎,杀死海怪,为自己的亲人复仇,挽救了阿尔戈斯王国所有人的生命。历险的旅途无比艰辛,充满危险,但珀尔修斯从未轻言放弃二字。在勇敢的战士卓拉古的帮助下,他逐渐学会善用自己的神力,正视自己的出身,在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放弃了阿尔戈斯王国公主希望他做国王的请求,放弃了宙斯希望将他擢升为神的美意,最终与艾娥女神有情人终成眷属。影片中的这些情节无不展现出一个非常完美、十分伟大的珀尔修斯。虽然是半神半人的血统,但是不需要宙斯的擢升,他就已经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但是,珀尔修斯毕竟是半神半人,有优点,必然会有缺点,这些缺点在希腊神话中有所体现。在希腊神话故事中,“珀尔修斯是一个有天赋的少年,因为是宙斯的儿子,一个神的宠儿,但他的童年非常不幸,他和母亲因为神谕而被阿克里西奥斯放逐,母亲受人欺负,因此他的性格狡诈,这体现在他欺骗美杜莎的姐妹,没有信用,这是因为他将她们的眼睛扔到湖中,好怒和残忍,因为他杀了阿特拉斯。但一个女性软化了他,她就是安德罗墨达,在面对他内心的恶魔和与它作战后(与刻特的作战),他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只有在生死关头才使用美杜莎的头)和有信用的人(警告朋友)。他放弃了他的宝贝,让它们各归其主,放弃了他的王国,在新的地方创造了自己的王国,成为一个影响后代和世界的人物。”(百度百科,2015)
  在希腊神话故事中,珀尔修斯有他作为人的缺点,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难以避免;也有他作为人的优点,敢于冒险,愿意帮助他人,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他可能不会救下安德罗墨达,也不会受到感化,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希腊神话故事中除了赋予珀尔修斯作为神的一些特征外,更多赋予他的是人的性格特点,他的半神半人血统的特征在神话故事中更加丰富饱满,可以说是半神半人的血统造就了最后的珀尔修斯,由此也为读者增添了更无穷的回味。
  亦人亦妖的美杜莎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珀尔修斯前往冥界边缘的冥河之上的一处监牢,进入监牢后,四处寻找一只蛇发女妖,想要斩杀她的头颅,但是因为冥河女巫的提示,他们不可以看女妖的眼睛,否则就会被石化。为此,珀尔修斯率人在寻找机会斩杀她的过程中,也在被她追杀。为了斩杀她,珀尔修斯等人想尽了办法,然而蛇发女妖很狡猾,与珀尔修斯一同进入监牢的人,都在斩杀她的过程中被蛇发女妖偷袭,看到了她的眼睛,被她的眼睛杀死。危急关头,当珀尔修斯即将被女妖追上的时候,他看到了同行战士为他用蝎子壳制造的盾牌,通过盾牌的镜面,珀尔修斯确定了女妖的准确位置,在闭紧眼睛的同时一跃而起,用宙斯赠予他的宝剑斩下了女妖的头颅。最后,珀尔修斯用蛇发女妖的头颅杀死了海怪,挽救了阿尔戈斯王国所有人的生命。电影情节中的这个蛇发女妖就是美杜莎。
  关于美杜莎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影片中艾娥女神所讲述的是其中的一种。美杜莎曾经非常之美,以致于海界之王波塞冬都受到了诱惑。当波塞冬去找美杜莎时,她跑到了雅典娜的神庙,以为女神会保护她,但事实是没有,波塞冬就在冰冷的地板上占有了她。她向雅典娜祈求安慰,但女神除了厌恶没有其他感觉,还将美杜莎变成了由爬满毒蛇的脑袋和半人半蛇的身体构成的丑陋怪物,并且下了一个诅咒,确定不会再有人想要美杜莎。因为这个诅咒就是任何生命看到她的眼睛,都会变成石头。最后,孤獨的美杜莎逃到了冥界的尽头。虽然美杜莎的来源有很多版本,但是她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是被珀尔修斯砍下头颅杀死。美杜莎原本是一个单纯善良的美丽少女,但是她的美却引起了海神波塞冬的邪念,使得她原本美好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导致了她悲剧性的结局。“从美杜莎的不幸遭遇中,我们不难看出任何悲剧的产生都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其根源,还是社会制度产生的意识形态迫使美杜莎走向桎梏的深渊。被剥夺了话语权的美杜莎倍感孤独和无助,直到珀尔修斯对她的‘救赎’。美杜莎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却是男性他者不可一世的大英雄的盛名以及永垂千古的英雄事迹,这也从本质上投射出古希腊社会男女性别地位不平等的现实。”(李丽,2016)而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与女妖就像是当时古希腊社会男人与女人的缩影,不得不说,这是美杜莎的悲剧,但更是当时古希腊社会中女性们的悲剧。“她们被剥夺了自己言说的权利,她们的角色是被规训的,男性的欲望和权力都凌驾在她们身上。她们既是男性欲望的对象,也是男性斗争的牺牲品,美杜莎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秦鹏举,2013)   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在珀尔修斯砍掉美杜莎的头颅之后, 智慧女神雅典娜将头颅固定在自己的盾牌、胸甲中央,这一缘由导致美杜莎被神化出了一种辟邪守护的意义。她就像中国民间的貔貅一样,起到了一种护身符的作用。“人们对于美杜莎的崇拜也因此有了一定的正面形象的肯定。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导致当时‘人权’战胜‘神权’的思想成为主导。美杜莎的形象却逐渐变成了人们,尤其是艺术家用来颂扬英雄战胜魔鬼、表达邪恶与黑暗的牺牲品。例如,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笔下的《被斩头的美杜莎》, 除了被半人半神的英雄珀尔修斯砍下的美杜莎人头之外, 象征着巫师、巫术、黑暗的不祥之物──蝙蝠、蛇、蟾蜍、蜥蜴也悉数出现在了画作当中。从此, 美杜莎的形象不再是抵御邪恶力量的门神, 而是成为了邪恶的来源。直到如今, 美杜莎的形象也彻底成为雅典娜诅咒下的悲哀, 沦为彻底的反面人物。”(佟薪火,2010)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当“人们再提起美杜莎,似乎早已忘记了古希腊神话中那个令人恐惧、给人带来死亡灾难的蛇发女妖形象。人们看到的美杜莎,更多是在时尚服装、杂志、家具、食器具上面的艳丽形象。美杜莎的形象被频频应用在动漫产业、浮雕和珠宝盒、军事监视系统、炫车上,甚至连电脑安全插件也被冠以美杜莎的标志。”(秦鹏举,2013)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话人物都有人的情感和人的思想。希腊神话往往歌颂英雄的事迹,但也揭示和批判人性的恶。在希腊神话中,命运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主宰着人类和希腊众神。每当与命运发生冲突,无论是谁,无论如何反抗,都只会让命运变得更加悲惨,最后被命运所击败,展示了人類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低微,即使是全能的上帝也不能自由主宰命运,渗透出一种宿命论的思想。
  结语
  《诸神之战》的故事来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故事中半神半人的英雄珀尔修斯和蛇发女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珀尔修斯是半神半人,他身上有优点亦有缺点。美杜莎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她的命运与结局并非偶然,与当时古希腊的社会形态有很大的关系,是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结果,她的一生是古希腊女性的缩影。马克思说: “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有不朽的魅力。”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人和世界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反映,都是彼此摆在对面相互映照的镜子。
  参考文献:
  [1]珀尔修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百度百科.(2015-01-2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ynX 7YPSatWZg0eQATM4Nu7aAjm2r7e49-X5MnzRLgCXRxZHCihs1qYHD0xI7TylFpl0L9fYL8SKsz7w47SHHEBBGZhp9gO8eTLNCJ8P9i3Cs7DwB9UtBybMC8zJLX0
  [2]李丽.女性物化视角下的美杜莎.菏泽学院学报,2016(03):63-65
  [3]秦鹏举.美杜莎之幸与不幸.世界文化,2013(06):9-12
  [4]佟薪火.浅谈古希腊神话中“美杜莎”形象在影视及动漫作品中的衍变.文学界(理论版),2010(04):59-61
  作者简介:张春颖,女,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国政治与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学实验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条件,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类似科学实验的模式、程序,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和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活动。生物学实验教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的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从基础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过渡
期刊
一、聂耳作品创作背景和主要主题  聂耳的群众歌曲唤醒了麻痹的国人精神,他将一个个音符串联在一起,用音符和文字一起创造出了对付敌人的锋利武器,激发许多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将音乐化为锐利的武器,激发了国民的爱国良知和热枕。  歌咏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被划分为“救亡歌曲”和“抗日歌曲”。在特殊的时期战事逐步恶化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时间段创作歌咏的主题为“一切为了救亡”。鲜活的事迹是创作的灵魂,能激发了创作者无
期刊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至4页“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根据台湾著名儿童文字作家陈木城先生的散文改编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由9个自然段构成,作者通过对春雨的声音、春雨唤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的细致、形象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充分表现了自己对春雨、对美好的大自然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对于春雨,学生并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风的流行,传统民间艺术元素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对传统民间艺术非常重视。如今,人们接触包装十分频繁。包装的设计中加入传统民间艺术元素不仅能传递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感受到民族情。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包装设计,阐述了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并对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
期刊
摘要:在众多西方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中都出现过很多“鬼”这个元素,本文从比较文化的角度,以此元素为切入点,以西方戏剧《哈姆雷特》和中国传统戏曲《窦娥冤》为例,试图在中西宗教文化鬼魂形象概念的基础上,对中西方戏剧背后的文化差异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西方戏剧;中国戏曲;鬼魂形象  前言  鬼魂形象地大量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其中多以文学这一形式为主,同时它作为人类艺术创作中一种十分特殊的表现形态,广
期刊
摘要:《一首桃花》是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独唱唱段。这首作品难度较高,意境高雅清新,是众多声乐表演者在音乐会和比赛中的首选曲目。该曲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曲词,给听众带来深深的震撼。本文将从创作特色、演唱处理、情感表达方面来分析该作品。  一、创作特色  (一)旋律分析  《一首桃花》是林徽因的主要唱段。歌曲的伴奏器乐主要有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是一个钢琴三重奏形式的室内乐。前
期刊
摘要:依据Lakoff提出的理想认知模型,“吃”类词语可以分为命题模型,意象图示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四种类型。同时也发现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表达来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即来自人的感觉器官。同时由于较高的使用频率以及“吃”作为始源域的突显次数之多和对食物体验面的增加,关于“吃”的隐喻转喻表达也就越多,汉语“吃”类表达也具有中国汉语文化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认知模型;吃;隐喻  一、引言 
期刊
摘要:“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俄国著名作家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毕巧林是“多余人”系列形象的其中之一。在“多余人”形象系列中,毕巧林是一个影响比较大的人物:他之所以被称作“多余人”,是因为赫尔岑曾经说过:“他既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也不会站在人民方面;他
期刊
摘要:人眼在光的反射下才能看到大千世界,光线在电影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早期电影中增加亮度与可见度到经典好莱坞时期注重戏剧式美感再到现如今赋予光线灵魂、情感与生命。人们在探索光影可能的同时,进一步发现光影的魅力。本论文目的是基于光影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要性,通过光影与叙事、光影与人物、光影与画面造型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渗透于影片中的光影策略,体会光影的艺术语言魅力。  关键词:以光线书写;
期刊
摘要: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项发明,更是一门技术。在传播学中,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向广大的受众传递着编剧以及导演希望传播的思想和情感。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日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上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以往受困于技术手段,电影摆脱不了大众传播只能单向传播的“通病”。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阐述了电影媒介发展的历程。运用了议程设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