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液)与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效果,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87例,穿刺成功率96.67%,并发症2例,发生率2.22%,无出现输液反应;对照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84例,穿刺成功率93.33%,并发症8例,发生率8.89%,出现输液反应1例,经及时处理很快好转;两组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采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率,临床效果大大优越于传统的静脉输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
我院手术室对行麻醉手术患者18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通过规范护理管理、正确操作培训,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者满意率,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手术室行麻醉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液)与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各90例。观察组男51例,女38例,年龄12~67岁,平均年龄(41±1.5)岁,并发症发生2例,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41±1.6)岁,并发症发生8例,输液反应发生1例,经及时处理很快好转,其他患者症状好转。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分类、认知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静脉方式的输液效果,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输液不良反应、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留置针具体穿刺方法包括:由两人共同操作,穿刺前先将输液器排气一次成功,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将空气再次排尽,按常规消毒穿刺成功后,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刺入血管内,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约5°~15°),再进0.2cm,固定针芯并将套管送进血管,然后退出针芯后直接连接输液管,可以避免针芯触及血管壁,顺利通过皮肤,提高穿刺成功率。
1.3观察指标 ①穿刺成功率;②输液不良反应;③并发症;④临床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输液患者临床输液情况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首次穿刺成功为87例(96.67%),略高于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的84例(93.33%),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室输液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手术室输液患者留置针静脉输液组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率为2.22%,其中静脉炎1例,套管堵塞1例,无输液反应发生;常规静脉组,并发症发生8例,发生率为8.89%,其中静脉炎4例,液体外渗4例,输液反应发生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89例(9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例(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P<0.05)。
3討论
3.1手术室静脉留置针应用 手术室使用静脉留置针是术中或急救时作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可靠方法,以往手术室患者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输液器多为不锈钢针头,极易造成针头穿破静脉管壁而引起液体渗出,会导致输血补液不及时[1,2]。静脉留置针具有柔韧性好的特点,不易穿破血管,可随血管走形而弯曲,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尤其是对手术患者更具有重要意义[3,4],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迅速及时的输血补液,而且血管内有一定的长度,不宜脱出,有利于麻醉患者肢体活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其经济负担。
3.2穿刺者、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经过培训且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熟练的手术室护士担任穿刺者,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置管的成功率。静脉留置针规格从小到大有18G、20G、22G、24G4种型号,在满足麻醉、手术输液速度的要求下,选择最小型号的留置针,减少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对血管的机械性摩擦及内壁损伤,尽可能降低留置针对血管的物理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3.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用健康、粗直、富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静脉,避开关节,选用易于固定的血管,成人首选前臂头静脉,其次不主张使用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慢,且静脉瓣多,易形成血栓。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或上肢手术患者可行颈外静脉穿刺。颈外静脉套管针具有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方便患者起床期活动等优点。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以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5]。
3.4术中并发症和预防 进针角度过小或过浅、患者烦躁不安、固定不牢等易造成留置针脱出血管壁而致液体外漏,为预防液体外漏,套管针及穿刺侧上肢应外固定牢靠,并应加强观察,一旦发现液体外漏,立即拔出针管重新更换留置针穿刺。穿刺技术不熟练刺破血管壁容易造成皮下血肿,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特别是遇到危重患者抢救时一定要冷静沉着、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减少皮下血肿的形成[6]。为避免出现静脉炎和静脉血栓,要求做到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熟练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以防止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形成。
4小结
由于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快速、安全、简便,且对血管损伤小,不用时可用肝素帽封管,维持静脉通道数日,本文结果显示手术室输液患者留置针静脉输液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留置针静脉输液应用于手术患者中,临床效果已大大优越于传统的静脉输液,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珍平.术中上下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01,7(2):85-86.
[2]肖向莉.对新生儿血气标本不同部位采集及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35.
[3]吴勤,王朋巨.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41.
[4]邵红娟.麝香壮骨膏预防静脉损伤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3.
[5]柯琦,罗鸿萍,孙琳.术后留置针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16):76-77.
[6]计惠民.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田.实用护理杂志,2003,11(19):75
关键词:手术室;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
我院手术室对行麻醉手术患者18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通过规范护理管理、正确操作培训,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者满意率,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手术室行麻醉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液)与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各90例。观察组男51例,女38例,年龄12~67岁,平均年龄(41±1.5)岁,并发症发生2例,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41±1.6)岁,并发症发生8例,输液反应发生1例,经及时处理很快好转,其他患者症状好转。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分类、认知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静脉方式的输液效果,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输液不良反应、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留置针具体穿刺方法包括:由两人共同操作,穿刺前先将输液器排气一次成功,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将空气再次排尽,按常规消毒穿刺成功后,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刺入血管内,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约5°~15°),再进0.2cm,固定针芯并将套管送进血管,然后退出针芯后直接连接输液管,可以避免针芯触及血管壁,顺利通过皮肤,提高穿刺成功率。
1.3观察指标 ①穿刺成功率;②输液不良反应;③并发症;④临床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输液患者临床输液情况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首次穿刺成功为87例(96.67%),略高于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的84例(93.33%),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室输液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手术室输液患者留置针静脉输液组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率为2.22%,其中静脉炎1例,套管堵塞1例,无输液反应发生;常规静脉组,并发症发生8例,发生率为8.89%,其中静脉炎4例,液体外渗4例,输液反应发生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89例(9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例(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P<0.05)。
3討论
3.1手术室静脉留置针应用 手术室使用静脉留置针是术中或急救时作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可靠方法,以往手术室患者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输液器多为不锈钢针头,极易造成针头穿破静脉管壁而引起液体渗出,会导致输血补液不及时[1,2]。静脉留置针具有柔韧性好的特点,不易穿破血管,可随血管走形而弯曲,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尤其是对手术患者更具有重要意义[3,4],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迅速及时的输血补液,而且血管内有一定的长度,不宜脱出,有利于麻醉患者肢体活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其经济负担。
3.2穿刺者、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经过培训且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熟练的手术室护士担任穿刺者,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置管的成功率。静脉留置针规格从小到大有18G、20G、22G、24G4种型号,在满足麻醉、手术输液速度的要求下,选择最小型号的留置针,减少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对血管的机械性摩擦及内壁损伤,尽可能降低留置针对血管的物理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3.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用健康、粗直、富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静脉,避开关节,选用易于固定的血管,成人首选前臂头静脉,其次不主张使用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慢,且静脉瓣多,易形成血栓。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或上肢手术患者可行颈外静脉穿刺。颈外静脉套管针具有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方便患者起床期活动等优点。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以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5]。
3.4术中并发症和预防 进针角度过小或过浅、患者烦躁不安、固定不牢等易造成留置针脱出血管壁而致液体外漏,为预防液体外漏,套管针及穿刺侧上肢应外固定牢靠,并应加强观察,一旦发现液体外漏,立即拔出针管重新更换留置针穿刺。穿刺技术不熟练刺破血管壁容易造成皮下血肿,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特别是遇到危重患者抢救时一定要冷静沉着、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减少皮下血肿的形成[6]。为避免出现静脉炎和静脉血栓,要求做到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熟练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以防止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形成。
4小结
由于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快速、安全、简便,且对血管损伤小,不用时可用肝素帽封管,维持静脉通道数日,本文结果显示手术室输液患者留置针静脉输液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留置针静脉输液应用于手术患者中,临床效果已大大优越于传统的静脉输液,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珍平.术中上下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01,7(2):85-86.
[2]肖向莉.对新生儿血气标本不同部位采集及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35.
[3]吴勤,王朋巨.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41.
[4]邵红娟.麝香壮骨膏预防静脉损伤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3.
[5]柯琦,罗鸿萍,孙琳.术后留置针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16):76-77.
[6]计惠民.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田.实用护理杂志,2003,11(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