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收获与反思在路上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g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一曲《走进新时代》曾经红遍大江南北,伴随着这悠扬而豪迈的旋律,我们伟大的祖国也迈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世纪征程。这一切都可以归功于“改革”。今天,很荣幸,也很兴奋地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新课改的点滴,感受来自我们身边的教育变革。
  1998年,我师范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当时,我的同学校友中,就有人就选择了其他行业,这让我的心底产生了些许的羡慕。相比之下,当个老师,就注定要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奉献给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和一个小小的讲台。外面的精彩世界那将是我们永远无法触及的。
  不知道各位前辈、同行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不论当初是自主选择还是被动接受,伴随着课堂改革的春风,我们都在不断成长,日趋成熟。逐渐地,我们爱上了这三尺方寸的地方,爱上了那专注、求知的眼神,爱上了这个神圣而又光荣的职业。不论生活中有多少的繁琐,走进校园,一切都变得那么安详;不论遭遇了多大的变故或挫折,走进课堂,总觉得自己充满了一种力量……我真的是深深地爱上了这份简单而又执着的工作。毫不掩饰的告诉大家,这一切都因为我看到了希望。因为课堂改革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注入了催化剂般的活力。
  一、我想说一说教学手段的变化
  (1)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变化着的屏幕,直观欣赏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优化了课堂教学。
  (2)远程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教育,也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如果说多媒体技术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那么,農村远程教育的出现则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更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就是我们的教学阵地——课堂。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乐趣
  (1)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的过程。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通过交往建立起来的是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2)教师的职责有了更具挑战性的内容。新课改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把传递知识的过程变成越来越多地激励、鼓舞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深入探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方法,同学生一起去生长知识,寻找真理。
  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有三个要求:一是积极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不能是清闲的,而是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与合作。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
  俗话说得好,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我是一个热爱的学习的人,学习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如饥似渴般的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
  教学方式的转变,教材内容的充实,教师对自身专业责任的认识,学习、研究与探索成为教师的需求,我深刻地认识到实施新课程需要学习来补充新知识、新技能,特别需要更新观念。课程改革给我为新时代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了不同教育思想的交锋,向我们教师群体提出了新的挑战。我身边有很多老教师都非常感慨地说:“教了半辈子的书,到现在才知道怎么教书。”
  作为教师,我们努力将课堂变成民主的学习和交流场所,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他们也和明显的对新课改做出了定义“现在的老师对我们来讲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以前上课,整节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做错了题目就要受到批评,而现在每节课老师大约讲半节课,学生讲半节课,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答错了,老师不但不批评,反而还是积极鼓励我们,让我们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感兴趣。”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教育战线的同行们,听到这样的评价,我想你们也会跟我一样,很负责任地告诉自己,在新课改的路上,我们无怨无悔,并且我们一直在努力……
  现如今,课程改革走过十年之多,教育最大的成就莫过于课堂的变化,从最初自上而下的政府要求、专家呐喊,到自下而上的草根“自救”,基层学校的积极探索,一线教师的执著奋斗,在经历一场群雄并起、诸侯纷争式的课堂“骚动”之后,看似无序的课改正呈现出一个无比清晰的脉络。
  “找到了课改的支点,就能撬动整个教育的变革。”看到这句话,相信你们也会跟我一样,有一种心灵共鸣般的喜悦。
  无论是哪种改革,总会受到争议。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改革激情投身这场改革潮流之中,这些教师们在课改中始终坚守着信念,保持着热情。并且迅速成长,趋于成熟。课堂改革的成绩显而易见。踏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大道我们一路走来,有激动、有兴奋,也有一些困惑。
  在我的工作中就存在着很多问题:①班级人数过多给教学活动带来的压力。如果可以实现小班教学,我想应该是不错的尝试。②农村小学期待专业的任课教师。如果可以拥有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的老师,期待开拓眼界,实现成长、成功,那将不仅仅是你我所能想象的精彩。
  还有减负不能只减学生,也不能只减作业的问题;教育工作定要育人为先的问题;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更期待一专多能型教师出现的问题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行们,不论怎样,我们的新课改在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在争议中越来越坚定,在求索中不断积淀,在反思中我们更需要执著前行。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规划部署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教育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将转入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
  想搞好课改就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发布给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十年,对于我这个普通的农村教师而言,体验这个过程让我获益良多,相信会有很多教师跟我有同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向新目标宣告:教育创新,完善自我,我们一直在路上!
其他文献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操作平台,是学生创新发展、走向成功的主阵地。教育只有根植于课堂,根植于学生,才有生命的活力。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挑战,课堂教学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出“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怪圈,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构建务实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研读文本是构建务实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  什么是“文本
期刊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识占主体地位,难以长时间关注一件事情。尤其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更是难以专心完成。对于相对枯燥缺乏感性的数学作业,自然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另外,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较强,作业的练习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不少低年级孩子具有争强好胜,急于表现自己的心理,如果在作业设计中注意到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做为
期刊
内容摘要:中华名族文化源远流长,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展“国学经典”活动的意义在于:①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②有利于传承中华美德。③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我在教学工作中采取的方法:①从课堂中找着力点;②从课改中优化课堂;③从学生比赛中提升“自我”。让孩子的血液里融入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成为祖国的明天和希望。  关键词:传承 经典 优化 提升  中
期刊
内容摘要: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成了当今数学课堂改革的主要形式。新课程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对教材的再次开发就是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根据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要对所用的教材进行分析取舍。  关键词:数学学习 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师生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
期刊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學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
期刊
摘要: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的两年里,各个县市都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比武,两年内笔者听取了大量的课例,每次都有个深刻的感受:面对辛辛苦苦“搜刮”而来的素材,老师们不是“铺天盖地”般呈现,就是“蜻蜓点水”般地一扫而过,没有实效。听课老师们往往觉得这样的课堂丰富多彩,有汤有料。可是,回到自己的日常课堂中,众多素材,从哪儿来?如何挑选呢?笔者以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上,精选素材妙用素材非常重要。
期刊
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正是性生理发育成熟、性心理逐渐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的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矛盾以及性的生理需求与性的社会规范的冲突之间就构成了青少年男女心理卫生中的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題如果处理得好,他们的学习成绩就提高,工作就顺利,思想就进步,生活就幸福;否则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与事业发展。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性”问题一直是个十分敏感和忌讳的问题,可谓“谈性色变”,
期刊
曾经有一位同事在谈话中这样问我: “我觉得你经常很认真地思考一些教育问题,是源于你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吗?“我嫣然一笑,一时间不知怎样回答。老实说,我从来不相信“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的口号式赞美,我觉得口号其实是用来引导一种正确的社会舆论,是用来呼吁人们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的。我当时想了想,回答:“只要家长把孩子送来,我就尽量把他教好。其他的,我没想过。” 学校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呼唤真善美
期刊
随着初中数学学习难度的增加,题型变得复杂,数学教学更要注重方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促进数学课堂高效地进行。在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方面谈几点做法。  一、知识与技能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条件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具有了敏锐的观察力,才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而应用意识则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数学素养。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