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支撑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尔文说过:最重要的知识是方法。学生懂得结论本身,这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储蓄阶段,只有懂得结论得来的过程,才能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钥匙。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创设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学生,并能突破时空限制,创设适于学生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索,都有所发现、创造,都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是保证人们探索未知世界最内在的动力。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一对数学有了好奇心,就会对所学知识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如教学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册“整理房间”一课,我利用媒体呈现小明堆得乱七八糟的房间,让学生看一看,小明的房间整洁吗,你能不能帮他整理一下。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我根据学生的意见将房间整理好,并用媒体呈现出来,两下一对比,学生马上就体会到分类整理的好处,对于接着学习分类的知识兴趣一下就来了,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投入活动。在后面的活动中,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在主动参与中体验了知识的形成。
  2.运用信息技术,提供探索的时空,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把先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教的重点放在指导、组织学生的“学”上。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空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实践、发展和体验。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到探索与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它能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突出重点,化难为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学生。因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大胆地放权给学生。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索,都有所发现、创造,都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开放的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存在着个性差异。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因此,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重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体验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会自主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具有媒体功能,信息载体的集成性、可控性、交互性等功能,而且信息能量大,具有信息搜索、提取、显示、传播效率高等特点。在教学中有利于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展示强大的信息,有利于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针对性学习。使人人学有收获,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加之其强大的信息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去发现,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写作课成为语文教学中让很多老师难以主导,学生难以驾驭的实际问题,其原因是它没有一种标准的系统化,系列化和科学化的框架体系供老师和学生们参考,但它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其最基本的衡量方法是“以文为本”为主要依据。由此可见写作课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写作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
期刊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努力寻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1.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期刊
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实处?笔者认为,构建“生命课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最佳途径。  一旦把课堂教学视为一个生命,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管理方法,必然与传统教学大相径庭。生命型的课堂教学为“生命意义”而发展,而不单纯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其课堂效率将伴随着生命意义的提高而提高,课堂教学渗透着丰富多彩的活动,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强调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
期刊
中学的photoshop教材中按正常课时量一周两节课计算的话,几乎讲都讲不完,然而我们学校计算机教师是从首府教研中心拿试卷来考核的,即要在规定的时段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要高质量的备考教研中心的考试。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认为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引领学生学习,让教材中的知识点渗透到兴趣中,微言大意的讲授让学生沉浸在兴趣中同时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些
期刊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新教材的不断改革,学校远离了应试教育的干扰。教学环境相对宽松,语文教学应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然而语文教学常常难以奏效,学生反馈的信息常令人沮丧,许多同学对语文课兴趣索然,不少学生语文素质底下。这不能不令我们语文教师反躬自问: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实现宝贵的教学目的,将教学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天地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1.转变观点,相信学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采用注入式教学,即:教师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凭自己主观愿望,向学生脑子里灌知识,只讲其然,不讲其所以然,使学生生吞活剥,呆读死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  参加工作也有好几个年头了,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和反思,我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下面“三个不”的体会。  1.
期刊
中考体育考生考试前心理状态,是指考生在考试前一段时间内,内心产生的情绪状态。学生在压力过大,情绪过分紧张,达到一定紧张程度时,就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现象,但要想使考生心理没有一点压力或紧张感,那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个紧张或压力程度,使其充分转化为考生的振作精神和激发其潜能,那么,怎样才能减弱或消除不良心理现象?具体方法如下:  1.自我暗示法  既然是考试难免会有压力,我会让学生用自我暗示法。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我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实践感受颇深,受益非浅。接下来便谈谈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  1.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1 使教材成为反映科学进步、介绍先进文化的镜子。 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通过教材这面镜子的反射,结合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介绍古今数学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反映数学的作用(工具作用和人文精神),使学生逐步地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高考形式更趋多元化,反思近几年高三数学复习工作,部分学校或教师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笔者拟罗列这些问题,并给出浅层分析与建议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1.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该意追求一步到位  近年来有的教师在复习中过早瞄准高考要求,一轮复习题即达到高考难度,与二轮复习题的难度相差甚微。像函数、解析几何等内容一节课只能处理两三道题目,而且在基础年级就盲目拔高,力求使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