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是振兴朝阳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
朝阳是辽宁省著名的贫困地区,多少年来,人多地少,基础条件差,气候条件恶劣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造成朝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以致广大农村长期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究其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恶劣,长期的经济文化落后外,还在于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朝阳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但是当地的政府和人民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为摆脱贫困而苦苦的求索。进入21世纪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振兴当地农村经济的适宜道路,那就是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即畜牧业、设施农业和林果业。多年的实践证明,振兴朝阳农村经济,必须在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上做好文章:第一,三大主导产业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发挥本地的优势、克服弱点。设施农业、林果业,既摆脱了雨养农业的束缚,又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丘陵、坡地资源。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丘陵坡地多,为设施农业和林果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条件。从畜牧业来看,由于朝阳紧邻内蒙古草原,受其影响,农民有着悠久的养畜传统和丰富的养畜经验;同时畜牧业也充分利用了朝阳饲草、饲料充足的优势。朝阳一年产各种风干秸秆40亿公斤,如全部利用可供2000万头牲畜食用。第二,三大主导产业均是高效产业。朝阳属于贫困落后地区,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何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必须要在生产效益上做文章,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无疑是最佳选择。在设施农业中,生产蔬菜平均亩产值都在1万元左右,生产棚果在1.5-2万元,生产食用菌在2万元以上,生产花卉2-3万元。一般情况下,一亩保护地可以顶水浇地玉米效益的十几倍、一亩果树可顶一亩水浇地效益的4-12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农业更是高出无数倍。
以上两点,足以证明三大主导产业在朝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必然性。
二、朝阳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朝阳三大主导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畜牧业来看,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依靠科技和市场,实施了养羊、养猪、养牛、养禽、饲料加工五大产业开发,使畜牧业的发展进入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呈现出总量快速扩张,产值和效益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截至2006年6月末,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猪231.2万头、牛50.5万头、羊252.3万只、禽4737.8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24万吨、14.5万吨、4.2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28亿元,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发展畜牧业,2005年全市实现户有稳定收入项目5万户。实现农民人均收入57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3%;从设施农业来看,朝阳自2000年提出建设北方保护地大市以来,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温室大棚每年都以3-4万栋的速度向前推进。到2005年末,全市保护地面积达到55万亩,棚菜产量达到了155万吨,棚果达到4.3万吨、食用菌5.2万吨、年产鲜切花4.6亿枝,设施农业总产值实现31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93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1%。全市从事设施生产的农户近25万户,占总户数的1/3,户均纯收入接近8000元。不仅结束了全市鲜细菜南菜北调的历史,而且使95%以上的鲜细菜销往外埠市场;在发展林果业方面,截至“十五”期末,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7.2万公顷,有林面积71.4万公顷,其中以“两杏一枣”为主的经济林总量达到了230万亩,产量达到1.13亿斤。在水果业方面,全市果树面积达到115.5万亩,实现产值2.7亿元。林果业总产值达到6.2亿元,人均2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从事林果业生产的农户15万户。
朝陽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自己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一是蔬菜。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北票的番茄、凌源的黄瓜享誉全国。全市棚菜产量155万吨,销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和俄罗斯。二是花卉。以凌源、喀左为代表的花卉生产已成为朝阳农业的一个特色产业。到2005年全市花卉生产面积达到了4.3万亩,鲜切花产量4.7亿枝,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三是食用菌和棚果。“十五”期间,全市棚果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4.3万吨,产值1.2亿元。食用菌面积5000亩,产值9000万元。四是水果。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朝阳的水果品质上乘,口感好、含糖量高,是其他一些地区不可比拟的。蔬菜、花卉、水果、棚果与食用菌等已经构成该市特色产业的多元化生产格局,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事实胜于雄辩,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让朝阳农民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朝阳农村经济的振兴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三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朝阳市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三大工程目标”:在畜牧业方面,提出了“千家万户增收工程”,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在设施农业方面,提出了“双百工程”,到“十一五”末期,全市设施农业生产规模达到100万亩,产值实现100亿元。使朝阳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在林果业方面,制定了“绿色富民工程”。到2010年,全市水果总面积达到150万亩,经济林增加到300万亩,林果业总产值实现60亿元。
三、进一步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具体措施
目标的制定令人振奋,使朝阳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美好的前景。而要完成目标,必须具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1.调动农民从事三大主导产业生产的积极性。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三大工程,最终需要农民来完成。如何把它变成农民的实际行动,这是需要我们动脑筋的问题。从目前的体制上看,农民一家一户耕种、自主经营与政府的领导和推动形成一对矛盾:一方面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什么、经营什么,完全是自己作主,政府不能强行干预;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又必须让农民完成三大工程目标。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就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培养教育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此,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培养农民的现代农业观念。就是要改变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劳作方式,要让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来发展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家致富为目的来发展生产。一是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感染农民,从而促使其观念的转变。二是组织农民参观学习。让农民走出去,看一看别人在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看看别人的生活状况,找找自己的差距,从而促使其观念的转变。龙城区边杖子乡林杖子村,乡领导想组织农民用100亩好地栽种酒葡萄,但农民不认可,乡领导就组织他们走出去,到喀左、河北等地参观,最终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提高农民从事三大产业科技素质和基本技能。改革开放以来,朝阳市还有接近一半的农民没有摆脱贫穷,还处于原始的生产状态之中,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农民自身来说,除了观念上的原因外,缺乏从事现代农业的科技素质和基本技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农民不是不想发家致富,只是自己没有发家致富的本事。政府必须抓住农民这种心理和要求,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从事三大主导产业的技能。一是要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介绍致富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宣传橱窗、板报等形式教农民怎样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二是送科技下乡。农业科技人员,要深入到农民家中、田间地头,现场为农民讲解现代农业的有关知识,教会农民如何从事三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和管理。三是建立技术服务体系。现代农业就是科技农业。科学栽培、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农民不懂科学或知之不多,这就需要政府提供科技帮助。市县两级都要成立三大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中心,乡镇要成立科技服务站,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问题。
第三,政府要加大投入,给予农民物资和资金上的支持,以调动其参与热情。资金不足或没有资金,也是一些农民还在从事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扣一个一亩地的温室大棚,需要近一万块钱,这对贫困的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多数农民生活比较困难,他们的收入只能维持生活现状,没有闲余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之中,因而看别人致富也是心急如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需要给农民以物资和资金上的支持,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在这方面喀左的经验值得推广。喀左县为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免费提供棚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热情。
2.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近年来,朝阳农村经济较快增长,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农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比如,在设施农业发展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以色列在番茄生产上,亩产量达到了30吨,而朝阳的亩产量只有10吨,差距很大。因此必须积极鼓励引进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用新技术、新品种来武装三大主导产业,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朝阳县以色列189番茄架下套种双孢菇获得成功,实现亩产值30770元;北票番茄越夏栽培获得成功,平均亩产增收5000元。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值得普遍推广。
3.发展壮大市场体系和龙头企业。市场是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离不开市场的带动。2005年末,全市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到31家,年交易总额35亿元。“三大主导产业”要发展壮大,市场体系也必须发展壮大:一是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知名度。按该市的发展规划,要按照“省内最大、辐射东北、影响全国”的思路,重点培育和建设1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是增加市场数量,要本着大小结合,即方便生产者,又方便消费者的原则增加市场数量。多建中小型批发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和地域菜农的需要。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0家,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锁定希波食品、柏慧燕都、宏达牛业等15家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其做大做强,帶动全市“三大主导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4.加强软环境建设。从软环境建设来说,就是加强领导,政府和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共同为朝阳“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农业科技部门要积极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先进设施,提供最先进的栽培管理方法,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病虫害问题等等;农资部门要准备充足的农业生产资料,满足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农用物资的供应,并且保证货真价实;工商、公安部门要严厉处理坑农害农事件,维持好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为,保证农产品运输车辆畅通无阻,树立朝阳良好的市场形象;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车站、主要交通路口宣传板等媒体大力宣传、介绍朝阳“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提高知名度,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相信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期间“三大主导产业”会呈现出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朝阳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作者单位:中共朝阳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杜福洲
朝阳是辽宁省著名的贫困地区,多少年来,人多地少,基础条件差,气候条件恶劣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造成朝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以致广大农村长期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究其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恶劣,长期的经济文化落后外,还在于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朝阳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但是当地的政府和人民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为摆脱贫困而苦苦的求索。进入21世纪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振兴当地农村经济的适宜道路,那就是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即畜牧业、设施农业和林果业。多年的实践证明,振兴朝阳农村经济,必须在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上做好文章:第一,三大主导产业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发挥本地的优势、克服弱点。设施农业、林果业,既摆脱了雨养农业的束缚,又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丘陵、坡地资源。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丘陵坡地多,为设施农业和林果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条件。从畜牧业来看,由于朝阳紧邻内蒙古草原,受其影响,农民有着悠久的养畜传统和丰富的养畜经验;同时畜牧业也充分利用了朝阳饲草、饲料充足的优势。朝阳一年产各种风干秸秆40亿公斤,如全部利用可供2000万头牲畜食用。第二,三大主导产业均是高效产业。朝阳属于贫困落后地区,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何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必须要在生产效益上做文章,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无疑是最佳选择。在设施农业中,生产蔬菜平均亩产值都在1万元左右,生产棚果在1.5-2万元,生产食用菌在2万元以上,生产花卉2-3万元。一般情况下,一亩保护地可以顶水浇地玉米效益的十几倍、一亩果树可顶一亩水浇地效益的4-12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农业更是高出无数倍。
以上两点,足以证明三大主导产业在朝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必然性。
二、朝阳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朝阳三大主导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畜牧业来看,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依靠科技和市场,实施了养羊、养猪、养牛、养禽、饲料加工五大产业开发,使畜牧业的发展进入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呈现出总量快速扩张,产值和效益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截至2006年6月末,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猪231.2万头、牛50.5万头、羊252.3万只、禽4737.8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24万吨、14.5万吨、4.2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28亿元,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发展畜牧业,2005年全市实现户有稳定收入项目5万户。实现农民人均收入57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3%;从设施农业来看,朝阳自2000年提出建设北方保护地大市以来,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温室大棚每年都以3-4万栋的速度向前推进。到2005年末,全市保护地面积达到55万亩,棚菜产量达到了155万吨,棚果达到4.3万吨、食用菌5.2万吨、年产鲜切花4.6亿枝,设施农业总产值实现31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93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1%。全市从事设施生产的农户近25万户,占总户数的1/3,户均纯收入接近8000元。不仅结束了全市鲜细菜南菜北调的历史,而且使95%以上的鲜细菜销往外埠市场;在发展林果业方面,截至“十五”期末,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7.2万公顷,有林面积71.4万公顷,其中以“两杏一枣”为主的经济林总量达到了230万亩,产量达到1.13亿斤。在水果业方面,全市果树面积达到115.5万亩,实现产值2.7亿元。林果业总产值达到6.2亿元,人均2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从事林果业生产的农户15万户。
朝陽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自己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一是蔬菜。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北票的番茄、凌源的黄瓜享誉全国。全市棚菜产量155万吨,销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和俄罗斯。二是花卉。以凌源、喀左为代表的花卉生产已成为朝阳农业的一个特色产业。到2005年全市花卉生产面积达到了4.3万亩,鲜切花产量4.7亿枝,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三是食用菌和棚果。“十五”期间,全市棚果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4.3万吨,产值1.2亿元。食用菌面积5000亩,产值9000万元。四是水果。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朝阳的水果品质上乘,口感好、含糖量高,是其他一些地区不可比拟的。蔬菜、花卉、水果、棚果与食用菌等已经构成该市特色产业的多元化生产格局,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事实胜于雄辩,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让朝阳农民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朝阳农村经济的振兴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三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朝阳市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三大工程目标”:在畜牧业方面,提出了“千家万户增收工程”,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在设施农业方面,提出了“双百工程”,到“十一五”末期,全市设施农业生产规模达到100万亩,产值实现100亿元。使朝阳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在林果业方面,制定了“绿色富民工程”。到2010年,全市水果总面积达到150万亩,经济林增加到300万亩,林果业总产值实现60亿元。
三、进一步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具体措施
目标的制定令人振奋,使朝阳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美好的前景。而要完成目标,必须具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1.调动农民从事三大主导产业生产的积极性。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三大工程,最终需要农民来完成。如何把它变成农民的实际行动,这是需要我们动脑筋的问题。从目前的体制上看,农民一家一户耕种、自主经营与政府的领导和推动形成一对矛盾:一方面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什么、经营什么,完全是自己作主,政府不能强行干预;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又必须让农民完成三大工程目标。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就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培养教育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此,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培养农民的现代农业观念。就是要改变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劳作方式,要让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来发展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家致富为目的来发展生产。一是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感染农民,从而促使其观念的转变。二是组织农民参观学习。让农民走出去,看一看别人在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看看别人的生活状况,找找自己的差距,从而促使其观念的转变。龙城区边杖子乡林杖子村,乡领导想组织农民用100亩好地栽种酒葡萄,但农民不认可,乡领导就组织他们走出去,到喀左、河北等地参观,最终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提高农民从事三大产业科技素质和基本技能。改革开放以来,朝阳市还有接近一半的农民没有摆脱贫穷,还处于原始的生产状态之中,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农民自身来说,除了观念上的原因外,缺乏从事现代农业的科技素质和基本技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农民不是不想发家致富,只是自己没有发家致富的本事。政府必须抓住农民这种心理和要求,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从事三大主导产业的技能。一是要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介绍致富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宣传橱窗、板报等形式教农民怎样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二是送科技下乡。农业科技人员,要深入到农民家中、田间地头,现场为农民讲解现代农业的有关知识,教会农民如何从事三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和管理。三是建立技术服务体系。现代农业就是科技农业。科学栽培、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农民不懂科学或知之不多,这就需要政府提供科技帮助。市县两级都要成立三大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中心,乡镇要成立科技服务站,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问题。
第三,政府要加大投入,给予农民物资和资金上的支持,以调动其参与热情。资金不足或没有资金,也是一些农民还在从事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扣一个一亩地的温室大棚,需要近一万块钱,这对贫困的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多数农民生活比较困难,他们的收入只能维持生活现状,没有闲余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之中,因而看别人致富也是心急如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需要给农民以物资和资金上的支持,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在这方面喀左的经验值得推广。喀左县为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免费提供棚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热情。
2.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近年来,朝阳农村经济较快增长,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农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比如,在设施农业发展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以色列在番茄生产上,亩产量达到了30吨,而朝阳的亩产量只有10吨,差距很大。因此必须积极鼓励引进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用新技术、新品种来武装三大主导产业,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朝阳县以色列189番茄架下套种双孢菇获得成功,实现亩产值30770元;北票番茄越夏栽培获得成功,平均亩产增收5000元。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值得普遍推广。
3.发展壮大市场体系和龙头企业。市场是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离不开市场的带动。2005年末,全市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到31家,年交易总额35亿元。“三大主导产业”要发展壮大,市场体系也必须发展壮大:一是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知名度。按该市的发展规划,要按照“省内最大、辐射东北、影响全国”的思路,重点培育和建设1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是增加市场数量,要本着大小结合,即方便生产者,又方便消费者的原则增加市场数量。多建中小型批发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和地域菜农的需要。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0家,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锁定希波食品、柏慧燕都、宏达牛业等15家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其做大做强,帶动全市“三大主导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4.加强软环境建设。从软环境建设来说,就是加强领导,政府和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共同为朝阳“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农业科技部门要积极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先进设施,提供最先进的栽培管理方法,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病虫害问题等等;农资部门要准备充足的农业生产资料,满足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农用物资的供应,并且保证货真价实;工商、公安部门要严厉处理坑农害农事件,维持好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为,保证农产品运输车辆畅通无阻,树立朝阳良好的市场形象;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车站、主要交通路口宣传板等媒体大力宣传、介绍朝阳“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提高知名度,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相信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期间“三大主导产业”会呈现出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朝阳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作者单位:中共朝阳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杜福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