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

来源 :教育·名师在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教育研究者发现,由于多种原因,即使在同一个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种差异,就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最适合的教育。我国古代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论,客观上也是因为发现不同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特点。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最恰当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当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面对数十个学生,教师很难真正做到一对一的“因材施教”。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分层教学的思路便应运而生了。
  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要落实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离不开听说读写。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点之一,所以怎样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就成了目前的教学难题。为了更好地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分层教学。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初中学生已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但是其阅读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笔者谈谈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实践及对其相关的思考。
  一、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思路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要放到广阔的背景下来思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家庭条件、生长环境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观点、品位、兴趣、思想、情感各有不同,这是一种普遍的具有个体性差异的表现。语文教师基本的职责之一,就是根据这种差异进行研究规划,从而促使学生的阅读过程更加科学与高效。认识到这一点,再去理解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笔者有以下两点认识。
  其一,阅读中的分层教学需要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了解为基础。要想成功地分层,首先得研究学生,当语文教学的目的指向阅读的时候,所要研究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基础。那么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基础包括哪些方面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以及相关的经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保持程度;二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语言理解能力;三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概括能力。尽管学生的阅读能力基础远不止这三个方面,但是如果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就能够比较准确且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二,阅读中的分层教学所追求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生长。在阅读中进行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不是外界施加的,而应当是自主生长的。自主生长是一个隐喻,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當然离不开外界的帮助)来提升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语言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等。这其中既涉及非智力因素,也涉及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向学生的情感,而智力因素指向学生的认知。如果情感与认知之间能够协调一致、互相促进,阅读能力的自主生长就有了较大的空间。
  二、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实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阅读的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其科学性与必要性,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到,要想真正实施分层教学,难度还是很大的,再加上教师教学习惯的原因,在课堂上要想实现真正的分层教学也是非常困难的。结合这一现实,就可以发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实现分层教学,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有经验表明,阅读中的有效分层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阅读的目标与具体的实施途径进行。而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认为有效的分层教学还是应当以前面提到的三种能力为基础。
  例如,在《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初步整体感知。在运用分层的思路进行教学时,笔者先认真研究了这篇课文的内容、词汇、修辞以及写作手法等。再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采用传统分层教学的思路,将学生分成学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命名为“尖刀队”“中坚队”“后勤队”(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命名,从而维护其自尊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确定阅读目标的时候,笔者也进行了分层。对于学优生而言,阅读目标确定为:通过多遍阅读,理解文章的抒情线索以及写作特点;对于中等生而言,阅读目标确定为:通过精读,寻找文章的抒情语言;对于学困生而言,阅读目标确定为:读顺课文,初步感知文章中的抒情语言。
  结合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指导方式也是分层的。对于学优生而言,笔者所选择的是自主阅读然后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激活学优生的自主阅读动力,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又可以让他们的不同观点发生碰撞,从而生成更多的阅读智慧;对于中等生而言,笔者所采用的指导方式是让学生先泛读,然后精读,通过重复阅读的方式,逐步形成感知;对于学困生而言,笔者采用的指导方式是让这部分学生先轻声阅读,把课文读顺、读通,再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通过重复阅读的方法形成记忆。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目标分层与阅读过程中的指导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自己预期的收获。对于学优生来说,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文章的抒情线索,读懂作者为什么要礼赞白杨;对于中等生来说,在重复阅读的过程中会形成许多认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这些认知可以支撑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学困生来说,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是将学生的阅读基础和兴趣与课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他们或许不能全面获得对文章的感知,但却可以在某一段落中有所收获。
  三、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反思
  上述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阅读中实施分层教学,关键要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把握为基础。只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切实准确的把握,再结合所阅读的文本去进行目标分层、实施分层(当然也包括其后的训练分层、评价分层等),这样阅读教学就可以真正进入分层的状态,也就是使分层教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总体而言,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分层,首先要考虑到在一个教学班级内,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风格是不同的,而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作业布置等环节及实现教学的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之外,还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兼顾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做到这一点,分层教学就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促进学生有效阅读、提升阅读素养的作用。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分层及其研究是一个需要长期跟踪的过程,笔者的初步所得仅供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朱丽娟.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17(4).
  [圆]张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J].课外语文,2016(1).
  [猿]王洪录.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教学及其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6).
  [源]李玲鹰.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11).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150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测试和访谈等方式探究他们的英语学习投入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差异及其与听力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1)受试的学习投入在不同网络环
美国诗人雷克斯罗斯和华裔学者钟玲合译的《李清照诗词全集》是译介李清照及其作品的重要译本.本文从形象建构视域出发,探究该译本塑造的李清照及其作品形象.两位译者在各自
论题体系的研究可上溯至古希腊时期的西方古典修辞学研究.在俄罗斯现代修辞学的视野中,论题体系被赋予了更多的民族文化意义,被阐释为价值观层级体系及思维结构模式集合.论题
本文通过在线语法判断任务,考察了语块熟悉度、组构性和英汉翻译一致性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加工的影响.结果显示:1)熟悉度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主效应均显著,组构性和一致性仅
《年轻的古德蒙·布朗》中不仅多次涉及印第安人的负面形象,而且森林环境的刻画亦渗透着印第安人的宗教灵魂观,对这些印第安元素的有效解读可以丰富和深化小说的主题分析.本
本文旨在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大、中、小学3个不同阶段中所做议论文的语体异同.运用多维分析法,结果表明:中国大学阶段学生的英语作文在6个维度上与中学阶段有显著差异;而中
翻译诗学是一个常用但语义模糊的翻译研究关键词.对它的使用有5个原型模式,即翻译诗学等于诗歌翻译理论、一般文学翻译理论、意识形态与诗学的双重变奏、诗学即政治、后现代
鲁迅小说最重要的四个译本是王际真译本(选译本)、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本、威廉·莱尔译本、蓝诗玲译本(后三个是全译本).本研究以王际真译本选译的11篇小说为基准,比较了四个译
一段时间内,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教育界一度引起广泛热议.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立德树人”思想认识不清、立场不稳.一部分人认为,教育是不断
期刊
本文在生成建构主义框架下对汉语供动型可逆句两个变体的派生关系和句法构造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一系列句法鉴别式,本文首先判定供动型可逆句两个变体表达的事件语义特征完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