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和不足,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更好的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研究
为适应信息时代中社会间频繁的人际交往,人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而体育课新课程在实施中正好顺应了社会和个人的这种需求,所以,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在新体育课实施当中受到各方的关注与重视。至1990年之来,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中一直是个热点讨论的对象。与此同时,该模式在诸如教学特点、方法、目标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得到众多学者的深入分析及研究。作为各级院校在体育课新教程实施当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和重视的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一种,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很好的化解了新课程学习方法和大班教学间的冲突,为广大教师献上了一计良策。近年来随着各级院校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与领悟不断深入,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逐渐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批评与质疑的声音也从未停息。要找到顺应地方教学特色及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方法和理论,就要在总结和反思原有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凝练更为有利的理论问题及研究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发起于美国,80年代后倍受各国关注,同期作为一种自主学习的新形式传入我国,在90年代被我国部分院校尝试运用,并在21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习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指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互助学习,即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完成某项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均得到大幅提高。同时合作学习对于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启迪,智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集思广益,在交流学习中相互帮助、启发、学习和鼓励,大大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与共享。同时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利于小组中个体的发展。合作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学习参与互动的机会与体验,弥补了大班教学的不足之处,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灵感、思路以及收益,有利于终身体育观在学生思想观念中的养成。由此合作学习在新体育课程改革中得以广泛提倡与使用,并受到更大好评。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它以一种"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新颖模式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合作学习以"集思广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中和各方面都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其观点,其由于其他教育模式具体表现在:
1、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乐于展现自我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质疑, 敢于自我批评,形成一种虚心向学,耐心授教的良好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交流思想,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转变为生动愉快的集体活动,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合作学习要求参与个体之间相互信任与配合,相互理解与接受,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协作、默契配合。使个人能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不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其主体作用,同时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如组织领导能力等。
3、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加成功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学习模式,其尤其强调同学间互帮互助,且这种帮助应贯彻到整个学习过程里。合作学习过程里,因为其集中众人智慧及经验,所以其学习效果的成功率较高;即使失败,也互相安慰、勉励、总结及再体验,这一过程中同时也会体会到参与的喜悦之情;即便是苦,也有其甜存在。其改变旧时的辛酸苦楚全由当事者一人承担的心理体验,成功抑或失败均能与他人分享及承担,也就帮助当事者摆脱孤独感。
4、促进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运用了合作性教学目标去激发学生的互相鼓励、协作攻关。群体活动中,人要有团队内的组织调配、想象创造相互交流、及合作竞争等,从而有利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合作学习不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还激发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关系的意识,产生不仅是个人荣誉,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集体荣誉的感受,同时还能有助于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及挖掘她人的优点,拳拳出正确集体观及良好现代竞争意识。
5、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把学生不同的体育基础作为出发点,因材施教,确立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要求、难度及方法;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及表扬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相异的教学要求。借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的互助、竞争,与教师的"加油!"、"你真棒!"、 "不错!"等激励性语言,以激发及保护学生们的自信心。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让其体会体育锻炼"超越自我"的含义,主动投身体育运动,培养其锻炼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程序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建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这样的教学目标要求下:教学程序必须解决的事是按异质性对学生采取合作学习分组。此异质性指成员们在性别、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才能倾向、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的合理差异,合作学习分小组符合均衡原则即各组成员各方面素质相当,有利组与组间实力竞争,大约三周为个周期, 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重新组合。接着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课前设置许多新的授课问题,然后小组各个成员各负责解决一个问题,同时小组成员周期性地转换问题。教师负责提供收集资料的途径或线索,学生对关于教师设置的问题采取理论准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保证着小组进行课堂合作活动的时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做到互帮互学,一起提高。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关于所学内容测试,获取全面客观的信息,并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补救,确保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四、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合理分组,明确责权
通常说,分组时应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其中"组内异质"是指将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经验和不同兴趣的学生组合为小组,在这种异质小组里,学生可领略不同的观点及看法,从而认知矛盾,得到较多的多元信息资源。"组间同质"则是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异质分组中,一般可分层随机、采用随机的方法。但这种小组规模,亦不方便过大,一般是2~4人一组,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但一般坚持小规模为宜的总体原则。在这种小组的合作学习中,需要给每一学生分配一定任务及担任一定职责,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将合作学习时间合理分配
体育课中,学生需要充沛的时间去锻炼合作技能帮组运动、必要任务成功的完成。事实证明,合适的体育练习时间一般被认为为有效地实行体育教学的基础。而教师可能会在践行合作学习开始时,为学生做一定的准备、熟悉及组织,所以合作学习和可能会消耗很多的时间。但,"从某种观念来看,这些时间花得很值得", "因为它能鼓励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一开始,可能会在组织学生上花些时间,但随着教学的继续,花在组织上的时间会慢慢减少,因为学生已逐渐开始熟悉合作学习了"。合作学习一旦顺利步入正常轨道,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归属感、兴趣及自主性等,皆会显著地提升体育学习的学习效率。
3、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
合作学习的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与教师的调控。脱离教师指导,合作学习也只能是一场散漫、混乱的空谈,直接降低教学效率及质量。所以,在合作学习中,不可成为课堂中的隐形人,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积极地、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步入:制出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合理进行分组;适时监控小组工作有效性;客观评价小组成绩。
4、科学恰当地运用评价方式
评价合作学习最重要原则是以小组单位,组内成员的利益共享。但,为避"滥竽充数" 之嫌,成员间可以互评、自评,在这个基础上再实行小组自评。评价内容不仅要到达成体育学习的目标,还要兼顾到对合作技能的评价。小组间评价,可将小组作为主体,进行组间互评,也可把教师作为主体评价各组。
五、结论
构建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及方法,是实施体育新课程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其为新形势体育课程教学的浓缩化、可操作化理论体现,是实践体育新课程教学的概括化、理性化的深化,是新形势下体育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中间枢纽。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实施体育课程的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体育教学合作模式理论及方法亦是如此。因为唯有如此,方能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对体育教学合作模式有规律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把握。
因此,本文提出体育教学合作模式的理论研究及方法研究,为我国体育教学的实施提炼出严密的研究理论问题,并确立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及区域体育特色体育教学合作模式研究的理论及方法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曹湘英.武术教学中的即时反馈强化控制模式之研究.体育学刊,1996(2)
【2】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教育探索,1996,(1).
【3】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
【4】徐才等.武术学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6
作者简介:吴剑文(1980.11-),男,汉族,福建漳州人,毕业于福建省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本科学历,福建省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高校公共体育教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研究
为适应信息时代中社会间频繁的人际交往,人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而体育课新课程在实施中正好顺应了社会和个人的这种需求,所以,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在新体育课实施当中受到各方的关注与重视。至1990年之来,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中一直是个热点讨论的对象。与此同时,该模式在诸如教学特点、方法、目标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得到众多学者的深入分析及研究。作为各级院校在体育课新教程实施当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和重视的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一种,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很好的化解了新课程学习方法和大班教学间的冲突,为广大教师献上了一计良策。近年来随着各级院校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与领悟不断深入,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逐渐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批评与质疑的声音也从未停息。要找到顺应地方教学特色及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方法和理论,就要在总结和反思原有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凝练更为有利的理论问题及研究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发起于美国,80年代后倍受各国关注,同期作为一种自主学习的新形式传入我国,在90年代被我国部分院校尝试运用,并在21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习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指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互助学习,即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完成某项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均得到大幅提高。同时合作学习对于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启迪,智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集思广益,在交流学习中相互帮助、启发、学习和鼓励,大大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与共享。同时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利于小组中个体的发展。合作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学习参与互动的机会与体验,弥补了大班教学的不足之处,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灵感、思路以及收益,有利于终身体育观在学生思想观念中的养成。由此合作学习在新体育课程改革中得以广泛提倡与使用,并受到更大好评。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它以一种"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新颖模式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合作学习以"集思广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中和各方面都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其观点,其由于其他教育模式具体表现在:
1、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乐于展现自我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质疑, 敢于自我批评,形成一种虚心向学,耐心授教的良好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交流思想,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转变为生动愉快的集体活动,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合作学习要求参与个体之间相互信任与配合,相互理解与接受,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协作、默契配合。使个人能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不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其主体作用,同时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如组织领导能力等。
3、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加成功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学习模式,其尤其强调同学间互帮互助,且这种帮助应贯彻到整个学习过程里。合作学习过程里,因为其集中众人智慧及经验,所以其学习效果的成功率较高;即使失败,也互相安慰、勉励、总结及再体验,这一过程中同时也会体会到参与的喜悦之情;即便是苦,也有其甜存在。其改变旧时的辛酸苦楚全由当事者一人承担的心理体验,成功抑或失败均能与他人分享及承担,也就帮助当事者摆脱孤独感。
4、促进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运用了合作性教学目标去激发学生的互相鼓励、协作攻关。群体活动中,人要有团队内的组织调配、想象创造相互交流、及合作竞争等,从而有利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合作学习不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还激发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关系的意识,产生不仅是个人荣誉,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集体荣誉的感受,同时还能有助于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及挖掘她人的优点,拳拳出正确集体观及良好现代竞争意识。
5、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把学生不同的体育基础作为出发点,因材施教,确立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要求、难度及方法;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及表扬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相异的教学要求。借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的互助、竞争,与教师的"加油!"、"你真棒!"、 "不错!"等激励性语言,以激发及保护学生们的自信心。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让其体会体育锻炼"超越自我"的含义,主动投身体育运动,培养其锻炼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程序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建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这样的教学目标要求下:教学程序必须解决的事是按异质性对学生采取合作学习分组。此异质性指成员们在性别、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才能倾向、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的合理差异,合作学习分小组符合均衡原则即各组成员各方面素质相当,有利组与组间实力竞争,大约三周为个周期, 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重新组合。接着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课前设置许多新的授课问题,然后小组各个成员各负责解决一个问题,同时小组成员周期性地转换问题。教师负责提供收集资料的途径或线索,学生对关于教师设置的问题采取理论准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保证着小组进行课堂合作活动的时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做到互帮互学,一起提高。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关于所学内容测试,获取全面客观的信息,并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补救,确保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四、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合理分组,明确责权
通常说,分组时应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其中"组内异质"是指将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经验和不同兴趣的学生组合为小组,在这种异质小组里,学生可领略不同的观点及看法,从而认知矛盾,得到较多的多元信息资源。"组间同质"则是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异质分组中,一般可分层随机、采用随机的方法。但这种小组规模,亦不方便过大,一般是2~4人一组,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但一般坚持小规模为宜的总体原则。在这种小组的合作学习中,需要给每一学生分配一定任务及担任一定职责,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将合作学习时间合理分配
体育课中,学生需要充沛的时间去锻炼合作技能帮组运动、必要任务成功的完成。事实证明,合适的体育练习时间一般被认为为有效地实行体育教学的基础。而教师可能会在践行合作学习开始时,为学生做一定的准备、熟悉及组织,所以合作学习和可能会消耗很多的时间。但,"从某种观念来看,这些时间花得很值得", "因为它能鼓励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一开始,可能会在组织学生上花些时间,但随着教学的继续,花在组织上的时间会慢慢减少,因为学生已逐渐开始熟悉合作学习了"。合作学习一旦顺利步入正常轨道,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归属感、兴趣及自主性等,皆会显著地提升体育学习的学习效率。
3、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
合作学习的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与教师的调控。脱离教师指导,合作学习也只能是一场散漫、混乱的空谈,直接降低教学效率及质量。所以,在合作学习中,不可成为课堂中的隐形人,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积极地、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步入:制出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合理进行分组;适时监控小组工作有效性;客观评价小组成绩。
4、科学恰当地运用评价方式
评价合作学习最重要原则是以小组单位,组内成员的利益共享。但,为避"滥竽充数" 之嫌,成员间可以互评、自评,在这个基础上再实行小组自评。评价内容不仅要到达成体育学习的目标,还要兼顾到对合作技能的评价。小组间评价,可将小组作为主体,进行组间互评,也可把教师作为主体评价各组。
五、结论
构建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及方法,是实施体育新课程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其为新形势体育课程教学的浓缩化、可操作化理论体现,是实践体育新课程教学的概括化、理性化的深化,是新形势下体育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中间枢纽。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实施体育课程的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体育教学合作模式理论及方法亦是如此。因为唯有如此,方能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对体育教学合作模式有规律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把握。
因此,本文提出体育教学合作模式的理论研究及方法研究,为我国体育教学的实施提炼出严密的研究理论问题,并确立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及区域体育特色体育教学合作模式研究的理论及方法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曹湘英.武术教学中的即时反馈强化控制模式之研究.体育学刊,1996(2)
【2】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教育探索,1996,(1).
【3】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
【4】徐才等.武术学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6
作者简介:吴剑文(1980.11-),男,汉族,福建漳州人,毕业于福建省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本科学历,福建省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高校公共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