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交往、分享、共处,是21世纪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是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我们也和广大教师一样,正在思考、实践、探究,在与新课程一同成长。下面仅就前段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开展的活动:
众所周知,我们实验中学是房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初中,同时也是一所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这里有一流的领导,一流的师资,更重要的是领导善于学习,老师脚踏实地。一有学习机会,学校就会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学习洋思中学的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成功经验。上北京良乡取经,下丹江大坝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汲取人家在课改中的成功经验。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最终开始我校的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其实,社会、家长、老师和学生早就期待一种变革:老师教的轻松、快乐;学生学得主动而开心。也许,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大家美梦成真。为此,我们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于2014年10月16日进行第一次研讨:怎样分组?怎样排座?怎样评价?怎样操作?我们各抒己见、率先进行小组合作。在以后的每次听评课活动中,办公室里、抑或是放学回家的路上、大家不由自主的都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各自的精彩,交流心中的疑惑。我们最先向王福运老师学习,看他如何操作?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进步。每次听评课我们都能学到一个优点;直言不讳的指出他人的两点不足,真诚地提出三点建议。慢慢的,我们都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从一无所知到知道一点再到大胆尝试,大家觉得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解放老师、调动学生。上个星期,也就是4月23、24日的上午,校领导在万忙中亲临课堂指导。尽管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还不成熟、不完美、但只要我们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只要我们敢于坚持、善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反思,我们一定能行。
二、取得的成绩:
1、学生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参与面更广。往日的课堂是少数尖子生的舞台,“一言堂”、“满堂灌”;而今,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成为课堂的主流。 学生能真正做到 “五用”即,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子思索,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得嘴吧表达,用自己的双手操作,简言之:就是学生自觉地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随时交流,互相帮助,还需要妥善地解决交往中的各种矛盾。在一次次的交流分享、讨论生疑、问题评价和拓展训练中逐渐明白交流分享要有一定的次序,交流讨论要聚焦;问题评价要规范;拓展训练要层次;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互动中学会尊重、学会聚焦、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分享。一种“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和谐氛围日益形成。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过去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混乱局面基本上消失了。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向有序的方向发展,而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不断地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及时校正出现的问题。从“形”入手,并逐步由外显的“形”深入到内在的“神”。
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
坚持“一个面向”(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确保“两个基础”(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交流”是全班展示的基础。)
用活“三种形式”(师友交流形式、小组交流形式、全班交流形式。)
采取“四个措施”( “一个声音措施”、“两分钟措施”、“互不干扰措施”、“学习组长监控措施”。)
把握”五个契机”(1.学生的思考不全面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2.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3.学生解题思路有争议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4.开放性问题、多角度思考,一题多解时小组合作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学生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采用小组合作。)
三、存在的问题
1、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动”的欲望。有时学生参与的面还不够大,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就是说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动力。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使学生“动”起来,思維“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2、“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存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不敢放手学生,自己讲课的欲望还比较强烈,总想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对此,应大胆放手,解放思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3、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参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反思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评价以鼓励为主,但很多孩子的评价语及评价面还过于单一,还需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来教会孩子如何评价。
4、小组合作讨论时,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有时偏离主题。有个别小组的个别同学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谈论其他话题,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监督好,制定相应的措施制约他们。
5、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并且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导致课堂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班内总有几位同学特别活跃,展示自己的欲望特别强烈,给其他同学带来压力。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展示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有的小组为了拿第一干脆给学困生报答案。
总之,要把小组合作学习做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和反思;另一方面对学生耐心指导,随时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迎接小组合作学习灿烂的明天!
一、开展的活动:
众所周知,我们实验中学是房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初中,同时也是一所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这里有一流的领导,一流的师资,更重要的是领导善于学习,老师脚踏实地。一有学习机会,学校就会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学习洋思中学的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成功经验。上北京良乡取经,下丹江大坝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汲取人家在课改中的成功经验。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最终开始我校的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其实,社会、家长、老师和学生早就期待一种变革:老师教的轻松、快乐;学生学得主动而开心。也许,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大家美梦成真。为此,我们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于2014年10月16日进行第一次研讨:怎样分组?怎样排座?怎样评价?怎样操作?我们各抒己见、率先进行小组合作。在以后的每次听评课活动中,办公室里、抑或是放学回家的路上、大家不由自主的都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各自的精彩,交流心中的疑惑。我们最先向王福运老师学习,看他如何操作?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进步。每次听评课我们都能学到一个优点;直言不讳的指出他人的两点不足,真诚地提出三点建议。慢慢的,我们都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从一无所知到知道一点再到大胆尝试,大家觉得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解放老师、调动学生。上个星期,也就是4月23、24日的上午,校领导在万忙中亲临课堂指导。尽管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还不成熟、不完美、但只要我们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只要我们敢于坚持、善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反思,我们一定能行。
二、取得的成绩:
1、学生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参与面更广。往日的课堂是少数尖子生的舞台,“一言堂”、“满堂灌”;而今,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成为课堂的主流。 学生能真正做到 “五用”即,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子思索,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得嘴吧表达,用自己的双手操作,简言之:就是学生自觉地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随时交流,互相帮助,还需要妥善地解决交往中的各种矛盾。在一次次的交流分享、讨论生疑、问题评价和拓展训练中逐渐明白交流分享要有一定的次序,交流讨论要聚焦;问题评价要规范;拓展训练要层次;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互动中学会尊重、学会聚焦、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分享。一种“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和谐氛围日益形成。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过去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混乱局面基本上消失了。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向有序的方向发展,而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不断地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及时校正出现的问题。从“形”入手,并逐步由外显的“形”深入到内在的“神”。
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
坚持“一个面向”(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确保“两个基础”(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交流”是全班展示的基础。)
用活“三种形式”(师友交流形式、小组交流形式、全班交流形式。)
采取“四个措施”( “一个声音措施”、“两分钟措施”、“互不干扰措施”、“学习组长监控措施”。)
把握”五个契机”(1.学生的思考不全面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2.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3.学生解题思路有争议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4.开放性问题、多角度思考,一题多解时小组合作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学生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采用小组合作。)
三、存在的问题
1、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动”的欲望。有时学生参与的面还不够大,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就是说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动力。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使学生“动”起来,思維“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2、“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存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不敢放手学生,自己讲课的欲望还比较强烈,总想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对此,应大胆放手,解放思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3、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参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反思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评价以鼓励为主,但很多孩子的评价语及评价面还过于单一,还需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来教会孩子如何评价。
4、小组合作讨论时,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有时偏离主题。有个别小组的个别同学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谈论其他话题,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监督好,制定相应的措施制约他们。
5、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并且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导致课堂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班内总有几位同学特别活跃,展示自己的欲望特别强烈,给其他同学带来压力。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展示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有的小组为了拿第一干脆给学困生报答案。
总之,要把小组合作学习做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和反思;另一方面对学生耐心指导,随时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迎接小组合作学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