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中,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为数学这一“思维的艺术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巧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形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让多媒体通过声、光、电与学生视、听、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凸显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巧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弥漫着喜悦、兴趣、困惑、成功等情感体验,能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做到因材施教。
因此,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相整合,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时的前3—5分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导课时,合理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好开课方式,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学习上来,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画面1:在一条公路上有手推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等在行驶,车轮都是圆圆的,大家都很自然地忙着赶路。画面2:出现了一位“小马虎”学生,他忽发奇想:怎么车轮都是圆圆的呢?要是将车轮换个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画面3:马路上行驶的车子分别被换上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甚至椭圆形的车轮,从而就出现了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况。教师在这时揭题:“圆的认识”。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化抽象为具体,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二、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在学习“循环小数”这一内容时,小学生对循环不是很理解,我便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形象展示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脑,进而总结出红灯绿灯并不是杂乱无序地出现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交替循环出现,这样学生便对循环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存在循环的实例,学生们踊跃参与,积极发言,有的学生提出:“我们上课的课程表只排一周的,每周循环一次,按照课表上课,而不是排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的。”有的学生说:“钟表里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总是一圈接着一圈地。”学生对循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进行循环小数的教学自然容易了许多。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创新力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信息资料的查询、收集、整理中,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内化和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如教学《统计表与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以“从手机看发展”为题进行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上网收集近五年或十年来,手机生产量的增长、每百人中手机拥有量等数据,绘制成统计表与统计图。学生不仅学到了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而且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体会到数学来自社会生产与生活、服务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道理。
四、借助多媒体,还原于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例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者是我们教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地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五、多层次练习,加大练习密度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所学新知的掌握情况也从课堂练习中体现出来。教师对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但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设计多层次的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练习。在设计习题时,要照顾全体学生,就要把习题分成多层。一般来说,第一层是与所讲例题相仿的练习,目的照顾比较差一点的学生;第二层是基本知识的变式练习,目的解决重、难点知识问题,照顾中等学生;第三层是要稍微动脑筋的思考性练习,目的照顾优秀学生。这种多层次的练习,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吃得好”。学生在做题时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手段,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由于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适当性的操作演示,所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轻松学习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质”之目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只要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相信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真正达到有效!
【参考文献】
[1]马根生.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巧用多媒体的有效方法.《陕西教育[教学]》.201206期
[2]沈国酰.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江西教育》.2014年第Z6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锦斗中心小学)
【关键词】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巧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弥漫着喜悦、兴趣、困惑、成功等情感体验,能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做到因材施教。
因此,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相整合,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时的前3—5分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导课时,合理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好开课方式,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学习上来,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画面1:在一条公路上有手推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等在行驶,车轮都是圆圆的,大家都很自然地忙着赶路。画面2:出现了一位“小马虎”学生,他忽发奇想:怎么车轮都是圆圆的呢?要是将车轮换个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画面3:马路上行驶的车子分别被换上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甚至椭圆形的车轮,从而就出现了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况。教师在这时揭题:“圆的认识”。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化抽象为具体,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二、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在学习“循环小数”这一内容时,小学生对循环不是很理解,我便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形象展示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脑,进而总结出红灯绿灯并不是杂乱无序地出现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交替循环出现,这样学生便对循环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存在循环的实例,学生们踊跃参与,积极发言,有的学生提出:“我们上课的课程表只排一周的,每周循环一次,按照课表上课,而不是排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的。”有的学生说:“钟表里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总是一圈接着一圈地。”学生对循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进行循环小数的教学自然容易了许多。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创新力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信息资料的查询、收集、整理中,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内化和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如教学《统计表与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以“从手机看发展”为题进行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上网收集近五年或十年来,手机生产量的增长、每百人中手机拥有量等数据,绘制成统计表与统计图。学生不仅学到了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而且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体会到数学来自社会生产与生活、服务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道理。
四、借助多媒体,还原于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例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者是我们教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地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五、多层次练习,加大练习密度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所学新知的掌握情况也从课堂练习中体现出来。教师对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但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设计多层次的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练习。在设计习题时,要照顾全体学生,就要把习题分成多层。一般来说,第一层是与所讲例题相仿的练习,目的照顾比较差一点的学生;第二层是基本知识的变式练习,目的解决重、难点知识问题,照顾中等学生;第三层是要稍微动脑筋的思考性练习,目的照顾优秀学生。这种多层次的练习,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吃得好”。学生在做题时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手段,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由于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适当性的操作演示,所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轻松学习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质”之目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只要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相信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真正达到有效!
【参考文献】
[1]马根生.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巧用多媒体的有效方法.《陕西教育[教学]》.201206期
[2]沈国酰.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江西教育》.2014年第Z6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锦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