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行旅图一直是自五代至清代的画家们青睐的一种山水绘画题材,并且,画家们一般都将画作中的行旅置身于高峻渺远、荒寒冷寂的山水自然之中,流露出画家自身对行旅、对人生的种种思考。例如,以《雪山行旅图》命名的就有北宋燕文贵、南宋刘松年、元代姚廷美、明代钱毂、明代谢时臣、清代上睿等人的画作;以《溪山行旅图》命名(或被命名)的就有北宋范宽、两宋间朱锐、明代张瑞图、清代王翚等人的画作;以“关山”为画作题名关键词的就有北宋燕肃(《关山积雪图》)、明代文徵明(《关山积雪图》)、明代唐寅(《关山行旅图》)、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清代陆妫(《关山行旅图》)、清代上官周(《关山行旅图》)、清代邹喆(《关山行旅图》)等人。除了上述“雪山”“溪山”“关山”等关键词之外,又有如五代南唐赵干《江行初雪图》、南宋马远《晓雪山行图》、南宋佚名《雪溪行旅图》、南宋佚名的《晚霭行旅图》、明代蓝瑛《秋山行旅图》等多种不同的命名。我们透过画家们在画作中关注的行旅图中的“雪山”“溪山”“关山”“雪溪”“晚霭”“秋山”等具有典型悲悯寓意的自然景物,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画家们将自己的画作中心落脚于“行旅”,他们试图通过各种不同命名的行旅图来抒发自己难以排遣的内在情志。
高峻渺远: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
仔细赏玩中国古代的诸多行旅图画作,我们就会发现,除部分南宋的山水小品之外,大多数行旅图在形式上多采用巨幅或者长卷,而内容则是山岳峰峦、江河湖泊、羊肠小道和各色行旅,并且山岳峰峦一般是层峦叠嶂、高峻峭拔,江河湖泊一般是浩瀚无边、横无际涯,这种恢弘的江山图景具有一种伟岸之力和崇高之美,正应了东晋湛方生《还都帆诗》中的“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一句,给人高峻渺远之感。
高峻渺远,正是不少行旅图画家竭力要在画作中表现出来的创作风神。如北宋画家屈鼎的《夏山图》就是可以看出行旅劳苦悲辛的一幅山水长卷(见图1),全卷采用全景构图,画面从右至左,我们可以看到,江连山绕,绵延而来,由远及近,渐渐凸显;画图中部,群山巍峨,高耸入天;江水自远处潺谖而来,浩渺无涯;江面上,扁舟几叶,随意东西;沙岸边,大船泊岸,帆隐桅高;群山峻岭间,绿树葱茏,庙宇楼阁,隐约可见;山麓水湄,小道羊肠,伸向远方,小桥几座,依山而筑;行旅在道中,与崇山峻岭、浩淼烟波相比,“两三粒而已”。画中行旅,或策蹇慢行,或戴笠而行,或荷担而行,或拄杖而行,各具姿态,颇露艰辛。
行旅的劳苦悲辛在自我渺小与江山巨大、自我柔弱与自然刚健的对比中,早已无需多言了。之所以说巨大、崇高给行旅者以悲辛,那是因为“我们看到山高耸入云,心中往往有一种恐惧的感觉,一个笼罩着自我的实在是如此的巨大,唤起人对自身地位的思考,使人产生一种超乎现象的思考”。这种恐惧感于“离家远游”的行旅者而言,当是“雪上加霜”或是“霜上加雪”了。虽然屈鼎的《夏山图》是描绘夏天江山风物,却依然给人一种冷峻之感。同样的,美国的纳尔逊·艾特金博物馆所藏的金代画家“太古遗民”的长卷《江山行旅图》也给人江山无尽、行道迟迟的行旅悲辛、人世沧桑之感(见图2)。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北宋张舜民《画墁集·跋百之诗画》),中国行旅图中高峻渺远的自然山水景色中体现出来的行旅劳苦悲辛之感,让人想到了南朝刘宋的诗人谢灵运的诗作《七里濑》,诗中有句云“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浅水潺谖,日落山照曜”,区区两句不仅描绘出浙江桐庐七里濑周遭江山的高峻渺远,而且也道出了天下行旅之人旅途中的物哀与苦辛:流水潺潺,发孤客伤时之痛;高崖摩天,引旅人恐愕之情。因此,高峻渺远的山水与劳苦悲辛的情绪的互参关系成为中国古代行旅图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审美关系。
荒寒冷寂:客子饥寒多,行旅衣装薄
行旅图的作者偏爱在题名中使用“雪山”“雪溪”“晓雪”“暮雪”等词,这些“雪”的意象在命名中的出现,让人即使不览画图,仅听其名,便觉有荒寒肃杀之感、冷寂无奈之情。如果我们打开画卷,那种荒寒孤寂之感便会扑面而来。南宋马远的《晓雪山行图》和明代钱毂的《雪山行旅图》都是行旅题材的画作(见图3,图4),题名中的“晓雪”“雪山”,本身就给人荒寒冷峭之意,而图画内容更是冷寂肃杀。《晓雪山行图》仅仅表现山行旅途中的一个截图,是马远“一角”画风的体现:覆山大雪,一片茫茫,拂晓时分,行旅者行于山坡下,“可怜身上衣正单”(唐白居易《卖炭翁》),只见他弓腰缩首、袖手踮脚、不胜其寒,他肩扛木棍,棍挑雉鸡,正在赶着前面的两只驴子,两只驴子一驮木炭,一驮干柴,画面之中木炭和干柴的出现,更反衬了行旅者的寒冷,驴子在严寒缓步前行,周围枯树寒枝,偶存白雪。整个画面一派寒意,冷峻静穆。
马远《晓雪山行图》摹物不繁、构图简约,以少写少、用孤衬孤,仅仅借寒山一角中的一人、双驴、枯树、寒石就营造出了整个天地间的荒寒冷寂之境。相反的,“吴门画派”文徵明的弟子钱毂绘的《雪山行旅图》却别具一格,画面凭借皑皑白雪、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九曲栈道、众多行旅、遥遥关山等繁多的内容来表现荒寒冷寂。画面之中,皑皑白雪遍布崇山峻岭,足见天寒地冻;九曲栈道“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南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蜿蜒伸向远方,足见关山渺远;众多行旅,形态各异:或骑驴,或撑伞,或挑物,或推车,或瞻前,或顾后,或谈笑,虽是队伍庞大、连绵不绝,行旅诸众看似热闹,实则流露出“行路难”的情绪,体现了画家对出门在外的出行旅者个体内心的孤寂与冷清的“同情”。这正应了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雪景》中所说的:“画雪最要得觱发栗烈意,此时虽有行旅探梅之客,未有不畏寒者。只以寂寞为主,一有喧嚣之态,便失之矣”。清代诗人邵长蘅说“北风觱发短后衣,萧条中野行人稀”(《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如若不是为了生活与生计,萧条中野之中,何来如此甚多的行旅?画家都有一颗敏感的心,对出门在外的出行旅者个体孤寂与冷清的“同情”,其实就是对自我心灵的“观照”。具有这种“同情”和“观照”的画家当然不仅仅只有钱毂,在他之后,同是苏州人的明末画家袁尚统的画作《关山行旅图》在命意、构图上也承《雪山行旅图》(见图5)而来,一脉相传、渊源相通。
高峻渺远: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
仔细赏玩中国古代的诸多行旅图画作,我们就会发现,除部分南宋的山水小品之外,大多数行旅图在形式上多采用巨幅或者长卷,而内容则是山岳峰峦、江河湖泊、羊肠小道和各色行旅,并且山岳峰峦一般是层峦叠嶂、高峻峭拔,江河湖泊一般是浩瀚无边、横无际涯,这种恢弘的江山图景具有一种伟岸之力和崇高之美,正应了东晋湛方生《还都帆诗》中的“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一句,给人高峻渺远之感。
高峻渺远,正是不少行旅图画家竭力要在画作中表现出来的创作风神。如北宋画家屈鼎的《夏山图》就是可以看出行旅劳苦悲辛的一幅山水长卷(见图1),全卷采用全景构图,画面从右至左,我们可以看到,江连山绕,绵延而来,由远及近,渐渐凸显;画图中部,群山巍峨,高耸入天;江水自远处潺谖而来,浩渺无涯;江面上,扁舟几叶,随意东西;沙岸边,大船泊岸,帆隐桅高;群山峻岭间,绿树葱茏,庙宇楼阁,隐约可见;山麓水湄,小道羊肠,伸向远方,小桥几座,依山而筑;行旅在道中,与崇山峻岭、浩淼烟波相比,“两三粒而已”。画中行旅,或策蹇慢行,或戴笠而行,或荷担而行,或拄杖而行,各具姿态,颇露艰辛。
行旅的劳苦悲辛在自我渺小与江山巨大、自我柔弱与自然刚健的对比中,早已无需多言了。之所以说巨大、崇高给行旅者以悲辛,那是因为“我们看到山高耸入云,心中往往有一种恐惧的感觉,一个笼罩着自我的实在是如此的巨大,唤起人对自身地位的思考,使人产生一种超乎现象的思考”。这种恐惧感于“离家远游”的行旅者而言,当是“雪上加霜”或是“霜上加雪”了。虽然屈鼎的《夏山图》是描绘夏天江山风物,却依然给人一种冷峻之感。同样的,美国的纳尔逊·艾特金博物馆所藏的金代画家“太古遗民”的长卷《江山行旅图》也给人江山无尽、行道迟迟的行旅悲辛、人世沧桑之感(见图2)。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北宋张舜民《画墁集·跋百之诗画》),中国行旅图中高峻渺远的自然山水景色中体现出来的行旅劳苦悲辛之感,让人想到了南朝刘宋的诗人谢灵运的诗作《七里濑》,诗中有句云“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浅水潺谖,日落山照曜”,区区两句不仅描绘出浙江桐庐七里濑周遭江山的高峻渺远,而且也道出了天下行旅之人旅途中的物哀与苦辛:流水潺潺,发孤客伤时之痛;高崖摩天,引旅人恐愕之情。因此,高峻渺远的山水与劳苦悲辛的情绪的互参关系成为中国古代行旅图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审美关系。
荒寒冷寂:客子饥寒多,行旅衣装薄
行旅图的作者偏爱在题名中使用“雪山”“雪溪”“晓雪”“暮雪”等词,这些“雪”的意象在命名中的出现,让人即使不览画图,仅听其名,便觉有荒寒肃杀之感、冷寂无奈之情。如果我们打开画卷,那种荒寒孤寂之感便会扑面而来。南宋马远的《晓雪山行图》和明代钱毂的《雪山行旅图》都是行旅题材的画作(见图3,图4),题名中的“晓雪”“雪山”,本身就给人荒寒冷峭之意,而图画内容更是冷寂肃杀。《晓雪山行图》仅仅表现山行旅途中的一个截图,是马远“一角”画风的体现:覆山大雪,一片茫茫,拂晓时分,行旅者行于山坡下,“可怜身上衣正单”(唐白居易《卖炭翁》),只见他弓腰缩首、袖手踮脚、不胜其寒,他肩扛木棍,棍挑雉鸡,正在赶着前面的两只驴子,两只驴子一驮木炭,一驮干柴,画面之中木炭和干柴的出现,更反衬了行旅者的寒冷,驴子在严寒缓步前行,周围枯树寒枝,偶存白雪。整个画面一派寒意,冷峻静穆。
马远《晓雪山行图》摹物不繁、构图简约,以少写少、用孤衬孤,仅仅借寒山一角中的一人、双驴、枯树、寒石就营造出了整个天地间的荒寒冷寂之境。相反的,“吴门画派”文徵明的弟子钱毂绘的《雪山行旅图》却别具一格,画面凭借皑皑白雪、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九曲栈道、众多行旅、遥遥关山等繁多的内容来表现荒寒冷寂。画面之中,皑皑白雪遍布崇山峻岭,足见天寒地冻;九曲栈道“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南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蜿蜒伸向远方,足见关山渺远;众多行旅,形态各异:或骑驴,或撑伞,或挑物,或推车,或瞻前,或顾后,或谈笑,虽是队伍庞大、连绵不绝,行旅诸众看似热闹,实则流露出“行路难”的情绪,体现了画家对出门在外的出行旅者个体内心的孤寂与冷清的“同情”。这正应了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雪景》中所说的:“画雪最要得觱发栗烈意,此时虽有行旅探梅之客,未有不畏寒者。只以寂寞为主,一有喧嚣之态,便失之矣”。清代诗人邵长蘅说“北风觱发短后衣,萧条中野行人稀”(《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如若不是为了生活与生计,萧条中野之中,何来如此甚多的行旅?画家都有一颗敏感的心,对出门在外的出行旅者个体孤寂与冷清的“同情”,其实就是对自我心灵的“观照”。具有这种“同情”和“观照”的画家当然不仅仅只有钱毂,在他之后,同是苏州人的明末画家袁尚统的画作《关山行旅图》在命意、构图上也承《雪山行旅图》(见图5)而来,一脉相传、渊源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