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教学的动态生成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封闭与开放、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教学不应是预设方案的机械执行,而应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政治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动态生成。倡导政治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形成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同时要求教师有临场应变的教学机智。
  关键词:新课程;政治教学;动态生成
  
  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实施预设方案、教师指定轨道,学生在轨道中运行;或教师制定活动节律,学生按节律被动地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步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的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封闭与开放、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教学不应是预设方案的机械执行,而应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政治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动态生成。倡导政治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形成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同时要求教师有临场应变的教学机智。
  下面就具体政治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 转变教育价值观
  
  在教学领域,大部分教师对教学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虽有一些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是更少涉及。这种价值观表现在备课笔记的教学目标设定上和课堂行为中。通常教学目标首先规定的是本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其他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或简单、抽象提及,或几乎每次都用类似的空洞词语点缀一下,更多情况是干脆不写。在课堂上,老师往往把力气花在讲清知识、落实练习上,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考试时不出差错。这种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师是“传道解惑”者,是教科书上现成知识传递者。
  新基础教育价值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是通过“教书”实现“育人”,要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要育什么样的人。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教师,实际上是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内在于青少年学生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被压抑,甚至被磨灭。这种情况如不改变,教育将成为阻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力量。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要体现这一价值。
  
  二、“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思想是在教学中利用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投入生命,并相互影响、相互启发,通过教与学活动结果的撞击而闪现各种生命火花,通过不断磨合而产生各种愉悦体验。在这种教学中不存在单向的给予,而是一种积极的多边互动和多向运动,同时从教学中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或效果上,可以发现一些意外涌现的价值,发掘其教育意义或成长意义,从而使学生人人都能体验到创造的喜悦和生命的感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政治教学中,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三、“互动—生成”课堂的教学特点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3个基本元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人”与“物”在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模式来认识,而要用“人”与“人”之间在实践中的交往,即主体间的模式来认识。要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就要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作有机整体,而不是将“教”与“学”分开来处理;就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动教学活动的过程。换言之,教学过程中的内在关系就是教学过程中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
  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本学科对学生的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并不是认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相反,它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最终掌握的基础内容。但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停留在此,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最基本的立足点是要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服务。因此,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分析不同学科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具体地讲,每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以及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提供一种惟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验和体验;提升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惟有如此,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
  
  四、“互动—生成”课堂的教学方式
  
  “互动—生成”课堂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教师要能满足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使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就政治教学,本人谈谈看法。
  1. 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要动态生成,并不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为学生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在教学方案中,要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局限于认知,还应涉及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如能力提高、思想提高等。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的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目标有“弹性区间”,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进行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与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2. 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双方能够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智慧、情感和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实现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好的政治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并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在对话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学生;而学生则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他们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使政治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自由度,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灵活的、生命是飞扬的,他们有话就说,不怕说;有疑就问,敢于问。如此,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形成互动的对话平台,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教学中。
  3. 形成平等交往对话机制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封闭的,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给,学生收。新课程则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放弃自己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以学生的学习伙伴和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建立课堂平等对话的机制,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情感,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创造性得到发挥,教师和学生都会不断生成新的思想和语言,从而使教学过程本身具有了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同时,生成的问题也借助对话得到解决。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的灵性,每个孩子都是不断进步的个体,唤醒这些灵性就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也显.教学模式研究法.教育研究,1992,(1).
  [2] 郝京华.科学课程教学策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陈 华.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形式与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
  [4] 余自强.科学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赵 娜.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工作方式.阅读与鉴赏,2006,(Z2):41-42.
  [7]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双主体互动说”.理论探讨,2005,(6).
其他文献
高校班主任是协助辅导员的合作伙伴,既担负着学校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使命,又承担着高校教学任务,是高校的骨干力量。高校班主任必须随着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的变化以科学发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开发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进而取得成功。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相关知
在每个历史时期中,体育德育教育除完成传统的德育任务外,无不反映出各时代的特点,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单一的传统德育观念教育,九十年代的开拓进取精神的培养,新时期的“和谐、稳定”、“科学发展观”理念的融入。德育只有与体育有机地结合,符合时代的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是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进行的意识形态的教育过程,德育
2008年全国理综(Ⅰ)化学试题严格遵循了“在考查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能力和仓4新精神的考查”的命题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生动,探索性强等特点,以实验促教学,从单纯强调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地进行实验,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实验导入新课,唤起学生的注意  实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
该文主要通过同角三角函数的三个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tanα/cosα,tanαcotaα=1,初步探讨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几个基本的应用:1.根据一个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求该角的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但它的后几种功能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
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听力也是许多学生的薄弱部分,考试时失分严重。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奋斗的目标。本文从四个主要影响因素着手,给出提高听力水
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学习新知识。因此,在备课中认真设计新课导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