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学的生命和灵魂,所以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认识活动,还是情感活动,是作者、教师、学生三者情感相互沟通融会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借助语言魅力,关注人文,驱遣学生联想想象力,创设情境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情感步入课堂,让情感在课堂流淌。学生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受到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陶冶了情操,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情感;共鸣;陶冶
“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学的生命和灵魂,所以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认识活动,还是情感活动,是作者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会的过程。只有这三种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才会产生最佳效果。这三者中,教师是主导,是连接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是主体,一切的手段和方法只为学生入情入境。《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情操。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一、借助语言,激发情感
“语言就是力量”,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能使师生达到心心相印、彼此相容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文学的兴趣,在愉悦中得到情感的陶冶。
1.生“美读”以娱情
指导学生“美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所谓“美读”,就是指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能运用贴近文章情感的语音、语调、语速真实准确地再现文章的情感。把无声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变为有声的可感知的情感,使学生出之于口,闻之于耳,感之于心,进而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如教臧克家的《有的人》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之后,我先让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男生读每节的前两句,女生读每节的后两句。接着,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朗读,一个读每节的前两句,一个读每节的后两句,并适当地做动作,读出不同的情感、语调。这样,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诗中强烈又鲜明的对比,使作品所突出的两种人的形象——崇高与卑下,伟大与渺小便不言而喻。
当然,“文章不厌百回读”,指导学生朗读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学会透过语言理解深意,借助形象理解深情,要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要有愈读愈感动,愈读愈愉悦的情感体验。
2.师“美教”以激情
“美教”就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贴切的语言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情感的催化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就是在教学时,教师的情感要伴随内容或激烈、或平淡、或高亢、或沉郁。语言要饱含深情,抑扬顿挫,或激情慷慨,或柔和亲切。讲课的语音、语速、语调要随文而变,高声快讲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低声慢吟如“窃窃私语诉衷肠”,惟其如此,才能令学生感受到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怅惘,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慨;才能了解《春》的热烈优美,《乡愁》中流露出的无尽愁思……这样,通过语言这只巧妙的手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通过老师对文章情感的演绎来体味作者的情感,同时学会欣赏文章的方法。
二、关注人文,激发情感
关注人文,即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环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认知对象的体验上。《怀念母亲》是季羡林的一篇散文。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学生结合“我”最受感动的一个情景片断或一件事,谈一谈自己的妈妈。学生谈出来的多是生病时,母亲的精心照顾,下雨时为“我”送伞,但在谈感受时脸上表情竟是嘻嘻哈哈的,给人的感觉是,他谈的是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對此,我没有给予过多评价,不动声色地过渡到课堂教学上。我用缓慢低沉的声音范读了全文,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之后我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再读一遍,整个教室的气氛变得严肃而凝重;我又让学生选读,勾画自己最感动的片段。当学生认真地阅读了第二段以及11月18号的日记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我不失时机地问:“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低下头,有的眼眶开始发红了,我知道是时候了!在接下来的口头作文里,讲述的同学饱含深情,聆听的同学为之情……
三、驱遣联想,激发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作为“观文者”,应“披文而入情”。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在异曲同工之美更能感悟作品所营造的美的境界,美的氛围,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如教学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时,有一学生说他觉得“放鞭炮”“穿新衣”“守岁”等都写得很真实很有春节的味道,可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春节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买杂拌儿”。我觉得这“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买杂拌儿”无论是从物象还是意蕴都可以感受到北京过春节那浓浓的韵味。可要让地处南方的小学六年级学生理解这与本地不同的节日风俗习惯确实有些困难。这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慢慢朗读文段,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物,由景物联想起哪些景象?学生听后纷纷举手回答,这时我便提出质疑:“景相似,但有没有差别?”这样,学生在联想的享受中便能体会作者书写文章时的情感,从而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境主要是指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造成能产生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它对人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阅读文体纳入阅读主题起到了同化作用,从而形成心理定势。
1.利用现代化手段创设情境。
鲁迅先生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要好。”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创设情境提供了音画结合的新境界。有了这些设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这远非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述可以比拟。
如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我借助电化手段投影“建党伟业”中的剧照,再播放其中有关李大钊同志的片段,他团结奋战,共渡难关的场面,这豪气干云的革命豪情,学生又怎能不受到感染,以致心驰神往?教《藏戏》时,我播放“文成公主”和“诺桑王子”。这样,何愁学生不能把握文章?
2.让学生参与创设情境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以己之情动之他心,披文之情以情激学的重要手段。参与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多种,如在讲古典诗词中可以进行诗词改文练习,让学生把驱遣想象所得的图画描绘下来,把自己独特的体验描述下来,从而达到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有一些文章可让学生上台演讲或编演课本剧。如根据《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情节性强的特点设计,让学生进行故事表演,看哪一个小组演得最准确生动。这样一来学生兴致很高,全身心投入研读课文,再通过表演对鲁滨孙的形象留下深刻的认识,这种效果是传统的教学形式所永远无法比及的。
在语文教学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情感步入课堂,让情感在课堂流淌,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相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情感;共鸣;陶冶
“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学的生命和灵魂,所以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认识活动,还是情感活动,是作者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会的过程。只有这三种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才会产生最佳效果。这三者中,教师是主导,是连接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是主体,一切的手段和方法只为学生入情入境。《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情操。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一、借助语言,激发情感
“语言就是力量”,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能使师生达到心心相印、彼此相容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文学的兴趣,在愉悦中得到情感的陶冶。
1.生“美读”以娱情
指导学生“美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所谓“美读”,就是指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能运用贴近文章情感的语音、语调、语速真实准确地再现文章的情感。把无声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变为有声的可感知的情感,使学生出之于口,闻之于耳,感之于心,进而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如教臧克家的《有的人》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之后,我先让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男生读每节的前两句,女生读每节的后两句。接着,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朗读,一个读每节的前两句,一个读每节的后两句,并适当地做动作,读出不同的情感、语调。这样,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诗中强烈又鲜明的对比,使作品所突出的两种人的形象——崇高与卑下,伟大与渺小便不言而喻。
当然,“文章不厌百回读”,指导学生朗读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学会透过语言理解深意,借助形象理解深情,要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要有愈读愈感动,愈读愈愉悦的情感体验。
2.师“美教”以激情
“美教”就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贴切的语言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情感的催化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就是在教学时,教师的情感要伴随内容或激烈、或平淡、或高亢、或沉郁。语言要饱含深情,抑扬顿挫,或激情慷慨,或柔和亲切。讲课的语音、语速、语调要随文而变,高声快讲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低声慢吟如“窃窃私语诉衷肠”,惟其如此,才能令学生感受到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怅惘,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慨;才能了解《春》的热烈优美,《乡愁》中流露出的无尽愁思……这样,通过语言这只巧妙的手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通过老师对文章情感的演绎来体味作者的情感,同时学会欣赏文章的方法。
二、关注人文,激发情感
关注人文,即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环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认知对象的体验上。《怀念母亲》是季羡林的一篇散文。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学生结合“我”最受感动的一个情景片断或一件事,谈一谈自己的妈妈。学生谈出来的多是生病时,母亲的精心照顾,下雨时为“我”送伞,但在谈感受时脸上表情竟是嘻嘻哈哈的,给人的感觉是,他谈的是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對此,我没有给予过多评价,不动声色地过渡到课堂教学上。我用缓慢低沉的声音范读了全文,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之后我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再读一遍,整个教室的气氛变得严肃而凝重;我又让学生选读,勾画自己最感动的片段。当学生认真地阅读了第二段以及11月18号的日记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我不失时机地问:“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低下头,有的眼眶开始发红了,我知道是时候了!在接下来的口头作文里,讲述的同学饱含深情,聆听的同学为之情……
三、驱遣联想,激发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作为“观文者”,应“披文而入情”。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在异曲同工之美更能感悟作品所营造的美的境界,美的氛围,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如教学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时,有一学生说他觉得“放鞭炮”“穿新衣”“守岁”等都写得很真实很有春节的味道,可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春节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买杂拌儿”。我觉得这“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买杂拌儿”无论是从物象还是意蕴都可以感受到北京过春节那浓浓的韵味。可要让地处南方的小学六年级学生理解这与本地不同的节日风俗习惯确实有些困难。这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慢慢朗读文段,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物,由景物联想起哪些景象?学生听后纷纷举手回答,这时我便提出质疑:“景相似,但有没有差别?”这样,学生在联想的享受中便能体会作者书写文章时的情感,从而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境主要是指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造成能产生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它对人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阅读文体纳入阅读主题起到了同化作用,从而形成心理定势。
1.利用现代化手段创设情境。
鲁迅先生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要好。”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创设情境提供了音画结合的新境界。有了这些设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这远非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述可以比拟。
如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我借助电化手段投影“建党伟业”中的剧照,再播放其中有关李大钊同志的片段,他团结奋战,共渡难关的场面,这豪气干云的革命豪情,学生又怎能不受到感染,以致心驰神往?教《藏戏》时,我播放“文成公主”和“诺桑王子”。这样,何愁学生不能把握文章?
2.让学生参与创设情境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以己之情动之他心,披文之情以情激学的重要手段。参与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多种,如在讲古典诗词中可以进行诗词改文练习,让学生把驱遣想象所得的图画描绘下来,把自己独特的体验描述下来,从而达到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有一些文章可让学生上台演讲或编演课本剧。如根据《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情节性强的特点设计,让学生进行故事表演,看哪一个小组演得最准确生动。这样一来学生兴致很高,全身心投入研读课文,再通过表演对鲁滨孙的形象留下深刻的认识,这种效果是传统的教学形式所永远无法比及的。
在语文教学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情感步入课堂,让情感在课堂流淌,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相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