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地体验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包括认知、交往和审美。具体实践包括:语言描述,获得情感体验;多媒体辅助,获得感知体验;范作引领,获得形象体验。并通过体验实验过程,学会探究;体验参观过程,学会积累;体验交流过程,学会合作。
【关键词】体验 情境 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参与体验艺术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体验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包括认知、交往和审美。如果课堂中学生没有经历体验,缺少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的过程,只能是生硬地、被动地去掌握知识,课堂文化被简化为知识的传递与接收,学生创造的智慧和激情就会荡然无存。对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带领学生积极体验,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刺激感官
1.语言描述,获得情感体验
课堂中,教师艺术性的语言描述能满足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对美的认识,还能牵引学生的情感,激发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六年级有一课《我的成长变化》,当时授课的是位中年老师,她引导学生畅想三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通过热烈的交流,老师深情地说:三十年后,你们都要四十几岁了,就像老师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白天在单位里辛勤工作,回到家要照顾一家的生活,做饭、洗刷、打扫卫生。生活,让老师的身材已不再苗条,肤色已不如小姑娘时那样红润,白发渐渐长出,皱纹悄悄爬上,但是看着自己工作有成绩,孩子有出息,生活很幸福,我是那么的满足。老师简短的几句话,描述了人到中年时的模样,唤起了学生对未来成长变化的预想:与年轻时相比,变的是体型、外貌、行为等外部特征,不变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善待。
2.多媒体辅助,获得感知体验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化静为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直观。在教学三年级《风》一课时,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感受各种风的。
【案例】
导语:风是千变万化的,那是因为风和我们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一)微风
(1)播放音乐《快乐的节日》。
(2)交流:风儿高兴时像谁啊?(像温柔可爱的小女孩)
(3)欣赏动画:轻柔的微风中,花儿向我们点头,柳树姑娘向我们招手,水波荡漾为我们的歌声伴奏……
(4)交流:微风吹到我们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大风
(1)听声音:风儿烦恼时,像个顽皮的小男孩,吹着口哨呼啸而来。
(2)想象:大风吹来,大自然中景物会是怎样的呢?谁能来演一演?
(3)欣赏图片:风真大呀,看,它吹跑了 ,吹乱了 ,吹红了 。
(三)狂风
(1)视频《龙卷风》片段。
(2)交流:威力大,掀翻了 卷起了 拔起了 。
(3)小结:风发怒时,威力可大了,它在向我们人类示威呢。
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带领学生细致地观察三种风中的景物变化,引导学生感知微风的轻柔,大风的调皮,狂风的肆虐,指导学生体会风情、刻画风景,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作品也因丰富的感知体验而生动有趣。
3.范作引领,获得形象体验
在教学《会说话的手》一课时,我出示《蒙娜丽莎》《父亲》两幅名家作品,先引导学生观察两幅画中手的不同:一双手细腻光滑充满柔性,一双手粗糙变形饱含沧桑。在名作的引领下,我再请学生看看身边人的手,老师的、同学的、爸爸妈妈的、爷爷奶奶的……同学们一边看一边交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手放在一起,对比鲜明,每个学生对不同的手有着自己的理解,一个个鲜明的观点在心中亮了出来:手凝聚着岁月的痕迹,包含了无数的艰辛,孕育着许多故事……
二、亲历活动过程,积累经验
1.体验实验过程,学会探究
如教学《三原色 三间色》一课,第一课时学习了三原色—红黄蓝,如果将它们两两相调,会调出什么颜色呢?于是在第二课时我提供给每个小组红、黄、蓝各两杯水,请学生先将红黄两色水相调,将黄色水慢慢倒入红色水杯中,密切注意红色水发生的变化,并将每次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来。带着疑问和好奇,学生们开始了实验,五分钟后,他们欢呼起来,红色水渐渐变成橘黄色了,我适时地将专业术语写在黑板上——橙色。通过实验,学生还发现,黄色少时,橙色偏红,黄色多时,橙色偏黄。接下来的实验,他们知道了黄色和蓝色能调出绿色,红色和蓝色能调出紫色,三原色两两相调出的橙、绿、紫即三间色。
2.体验参观过程,学会积累
在学习《漂亮的房间》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份自主学习单,请学生回家后,参观父母的卧室、自己的房间或客厅。观察房间里有哪些家具,它们是怎么摆放的,墙壁、地板是什么颜色的,窗帘、被子的颜色和花纹,房间里有哪些小摆设,站在房门口能看到房间里哪些物品等等,然后把看到的景物画出来。课上,我请学生展示预习的成果,每个家都有各自的风格,每个房间都很漂亮。通过交流,学生们的视线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房间,于是我整合大家提供的素材,进行构图指导,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表现富有童趣的漂亮的房间。
3.体验交流过程,学会合作
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都会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融洽的气氛,让学生乐于参与交流,进入有话敢言、乐言的境界。如佳作欣赏时,我鼓励学生对作品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没有对与错。我还经常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交流,重组时我一般都会考虑组内学生的美术兴趣、知识基础、思维品质、语言表达、性格差异等因素,使每个小组尽量都具有不同类型的学生。这样就有利于小组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时互帮互助、互学互补,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等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设置有针对性的体验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将感性的体验化为理性的认知,还能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体验 情境 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参与体验艺术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体验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包括认知、交往和审美。如果课堂中学生没有经历体验,缺少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的过程,只能是生硬地、被动地去掌握知识,课堂文化被简化为知识的传递与接收,学生创造的智慧和激情就会荡然无存。对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带领学生积极体验,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刺激感官
1.语言描述,获得情感体验
课堂中,教师艺术性的语言描述能满足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对美的认识,还能牵引学生的情感,激发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六年级有一课《我的成长变化》,当时授课的是位中年老师,她引导学生畅想三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通过热烈的交流,老师深情地说:三十年后,你们都要四十几岁了,就像老师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白天在单位里辛勤工作,回到家要照顾一家的生活,做饭、洗刷、打扫卫生。生活,让老师的身材已不再苗条,肤色已不如小姑娘时那样红润,白发渐渐长出,皱纹悄悄爬上,但是看着自己工作有成绩,孩子有出息,生活很幸福,我是那么的满足。老师简短的几句话,描述了人到中年时的模样,唤起了学生对未来成长变化的预想:与年轻时相比,变的是体型、外貌、行为等外部特征,不变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善待。
2.多媒体辅助,获得感知体验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化静为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直观。在教学三年级《风》一课时,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感受各种风的。
【案例】
导语:风是千变万化的,那是因为风和我们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一)微风
(1)播放音乐《快乐的节日》。
(2)交流:风儿高兴时像谁啊?(像温柔可爱的小女孩)
(3)欣赏动画:轻柔的微风中,花儿向我们点头,柳树姑娘向我们招手,水波荡漾为我们的歌声伴奏……
(4)交流:微风吹到我们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大风
(1)听声音:风儿烦恼时,像个顽皮的小男孩,吹着口哨呼啸而来。
(2)想象:大风吹来,大自然中景物会是怎样的呢?谁能来演一演?
(3)欣赏图片:风真大呀,看,它吹跑了 ,吹乱了 ,吹红了 。
(三)狂风
(1)视频《龙卷风》片段。
(2)交流:威力大,掀翻了 卷起了 拔起了 。
(3)小结:风发怒时,威力可大了,它在向我们人类示威呢。
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带领学生细致地观察三种风中的景物变化,引导学生感知微风的轻柔,大风的调皮,狂风的肆虐,指导学生体会风情、刻画风景,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作品也因丰富的感知体验而生动有趣。
3.范作引领,获得形象体验
在教学《会说话的手》一课时,我出示《蒙娜丽莎》《父亲》两幅名家作品,先引导学生观察两幅画中手的不同:一双手细腻光滑充满柔性,一双手粗糙变形饱含沧桑。在名作的引领下,我再请学生看看身边人的手,老师的、同学的、爸爸妈妈的、爷爷奶奶的……同学们一边看一边交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手放在一起,对比鲜明,每个学生对不同的手有着自己的理解,一个个鲜明的观点在心中亮了出来:手凝聚着岁月的痕迹,包含了无数的艰辛,孕育着许多故事……
二、亲历活动过程,积累经验
1.体验实验过程,学会探究
如教学《三原色 三间色》一课,第一课时学习了三原色—红黄蓝,如果将它们两两相调,会调出什么颜色呢?于是在第二课时我提供给每个小组红、黄、蓝各两杯水,请学生先将红黄两色水相调,将黄色水慢慢倒入红色水杯中,密切注意红色水发生的变化,并将每次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来。带着疑问和好奇,学生们开始了实验,五分钟后,他们欢呼起来,红色水渐渐变成橘黄色了,我适时地将专业术语写在黑板上——橙色。通过实验,学生还发现,黄色少时,橙色偏红,黄色多时,橙色偏黄。接下来的实验,他们知道了黄色和蓝色能调出绿色,红色和蓝色能调出紫色,三原色两两相调出的橙、绿、紫即三间色。
2.体验参观过程,学会积累
在学习《漂亮的房间》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份自主学习单,请学生回家后,参观父母的卧室、自己的房间或客厅。观察房间里有哪些家具,它们是怎么摆放的,墙壁、地板是什么颜色的,窗帘、被子的颜色和花纹,房间里有哪些小摆设,站在房门口能看到房间里哪些物品等等,然后把看到的景物画出来。课上,我请学生展示预习的成果,每个家都有各自的风格,每个房间都很漂亮。通过交流,学生们的视线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房间,于是我整合大家提供的素材,进行构图指导,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表现富有童趣的漂亮的房间。
3.体验交流过程,学会合作
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都会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融洽的气氛,让学生乐于参与交流,进入有话敢言、乐言的境界。如佳作欣赏时,我鼓励学生对作品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没有对与错。我还经常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交流,重组时我一般都会考虑组内学生的美术兴趣、知识基础、思维品质、语言表达、性格差异等因素,使每个小组尽量都具有不同类型的学生。这样就有利于小组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时互帮互助、互学互补,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等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设置有针对性的体验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将感性的体验化为理性的认知,还能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