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段时间借调到其他单位,去上班时要过蘑菇桥(因桥上有蘑菇形凉亭而得名)。桥下是藉河,河水不大,河道倒是很宽。当时,正是立冬前后,一大早,落了寒霜,桥上木板、河道、草地上,白白一大层,如轻纱一般,抑或像撒了盐。我哈着气,搓着手,弓腰过桥,有些冻耳朵,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冷而咸的。稍后,日出东方,晨曦橘黄,照在霜花上,侧看,竟反射出色彩缤纷的光泽,红、黄、蓝、紫、绿,真是好看。
可惜,太阳再一升高,温度上来,霜就化了。雪融化了还有水迹;而霜,则是了无痕迹。城市中,楼越盖越高,路越修越多,而人,也愈加拥挤。要见到霜,真是很难得。
一想起霜,便想到年幼时上学的情景。我们村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得到邻村去上。
在我老家西秦岭一带,立冬后,人们只吃两顿饭,上午十点左右一顿,下午四五点一顿。中午若饿,以干馍和酸菜充饥。上午那顿饭,学生吃不上,饭熟了,家长会端到学校来。我们叫“送饭”。那时日子清苦,饭多是馓饭、白面拌汤、玉米面拌汤之类的。我们挤在教室里上课,冻得哆哆嗦嗦,鼻涕如葱,哧溜下来,又哧溜吸回去,吸不及,用袖口一擦,袖口粘了泥土,混着鼻涕,结成块,如板子一样硬实。教室的炉子要过段时间才烧,学区的煤还没有送来。
家长端着瓷盆,或大老碗,或缸子,盛着饭,盖着红头巾,到教室门口一晃。老师正在上课,捏着指甲长短的粉笔头写板书。我们看见家长,会悄声说,某某,你妈端的饭来了。那同学便喊一声“报告”。老师扭头问:“啥事?”“报告老师,我端一下饭。”老师没有言语,算是默认,回头继续写。那同学便出了教室。
我们隐约听见他低声问:“啥饭?”
“馓饭。”
“咋又是馓饭?”
“你吃天上的星宿不?”
那同学郁闷至极,不敢朝家人发脾气,怕被老师听见,哭丧着脸,没好气地接过饭,进教室,塞进抽屉,待下课再吃。
我们顿顿吃馓饭、拌汤,怕极了,但又没辙,不吃就得饿着。有时家里送来鸡蛋汤、层层油饼,算是极为稀罕之物,下课后,油饼会给要好的同学分掌心那么大一块,大家吃得满心欢喜,一天都极为兴奋。
我们是复式班,一三年级共用一个教室,二四年级共用一个。一个教室有20余人,各家都是差不多的饭点,饭就在差不多的时间送来,大家都喊报告去端饭,搞得老师很烦躁,干扰太大。后来,就禁止出去端饭了。于是家长再送饭来,先把饭放在窗台,再头抵着玻璃,敲敲窗户。坐在窗台前的同学应声而看,便知道是谁家送来的饭。下课后,我们一窝蜂般出教室,窗台上,齐刷刷摆着掉漆的瓷盆、豁口的碗和压扁的缸子。在窗台前同学的提示下,我们认出自家的食器,抱进怀里,坐在土台上,哈着白气,边吸溜鼻涕边吃饭。阳光刚照在围墙上,墙前的几棵白杨树,钻天一般,把头探进辽远而深邃的蓝中。叶子几乎落尽,剩余的几片,稀稀拉拉挂着,已黄透,风一吹,摇摇欲坠。地上的霜化了,而叶子上还留着淡淡一层,满是寒意。
我上村学时,偶尔母亲来送饭,但大多是祖母送,我们堂弟兄两人,祖母端两缸饭,一人一缸。我坐教室中间,抬头,能瞟见站在窗口的祖母,她放好饭,也是头抵着玻璃,一手挡在额前,看看我们,便回去了。她穿着洗得泛白的灰色上衣,顶着藏蓝色的旧头巾,灰白的头发从耳鬓边落下来。
祖母离世已近10年,偶尔还会来梦中,依旧是那一身穿了半辈子的衣裳。
五年级以后,要去邻村上学,得走七八里山路。立冬起,天亮得就晚了。我们六点从炕上爬起来,胡乱吃几口母亲热的剩饭,往书包里塞一片馍,就出门了。因路途遥远,中午是回不来的,所以早饭必须要吃。出了门,若天晴,尚有些许亮光,隐约可见路面;若是阴天,真是伸手不见五指。黑,如同泥潭将人裹住,每行一步,似乎都能听见黑夜被裁开的声响。凭着每日行走的经验,深一脚浅一脚出村,和伙伴们聚一起,挤挤挨挨地朝学校走去。而此时,山野寂静,唯有我们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在黑夜中细细流淌。
那时家贫,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手电筒。立冬后,便开始自己制作小火炉。有些找来麦乳精罐子,一侧掏个口子,其余地方钻孔,罐子上头栓半截铁丝。一早,从热剩饭的灶里夹出几块柴火,再放几截玉米芯,便提着出门,边吹边走,火焰起不来,提着快快抡一圈,风吹火起,有细细的火苗,扑闪扑闪地映着路面,于是借光而行。当然,并非每家都有麦乳精罐子,没有的,就只能捏泥火炉。找来红土,浇水拌匀,加入棉花丝或羊毛,再揉许久,然后开始捏成碗状,慢慢收边成型。成品有手掌大,底部剜个孔用来通风。也可将泥揉成圆柱,再把中间掏空即可。捏好火炉,放窗台上晾干,或拿到厨房,在饭后的余火中烤干。
那时,男同学几乎人手一个火炉;女同学呢,条件好的,会向家人索要一个手电筒,大家一起用。
有了炉子,山路上便有了细碎的星火,明明灭灭,渐渐远去,犹如黑夜眨巴着眼睛。
而此时,田野空荡,玉米已经掰回家,上了架,几大串,金黄金黄;洋芋呢,也进窖了,它们灰头土脸,憨憨厚厚,挤在一起;至于胡麻、荞、荏等,早早就收了。留在地里的玉米杆、葵花杆早已砍倒,正在晾晒,待干透以后,就可背回家当柴烧了。唯有菜园里,留着几颗没有铲掉的卷心菜,它们叶片苍绿,裹紧衣衫,要等到深冬。萝卜们还留在泥土中,叶子愈冻似乎愈绿,它们在地上的半截,皮肤也已绿透,而埋于泥土中的则白白胖胖。它们有甜而脆的心事,它们在泥土中扭扭腰身,又沉沉睡去。
大地寂寥,群山静卧。隐约中,我们听见流水结冰的声音,细密遥远,如同有人轻轻拉上了衣鏈;我们闻见泥土开始冻住的气息,凉,且带着一丝涩味,寒冷把泥土抱紧,再抱紧,于是,那些曾经松软的心事,渐渐凝固在时光里;我们还摸见寒霜落下,颗粒状的霜,落在我们的肩上、头顶,落在我们的书包上,落在枯草的发辫上、枯树的指头上,落在路上、田间、场院、屋檐,也落在一只野鸡的灰羽毛上。野鸡们在黑暗中去了远方,它们去了哪里?是不是去了大海边呢?我们走在童年的路上,不知道。
上初三就得到镇子上。镇子离村子约20公里,每周一早上5点多,我们背着干粮,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到学校差不多7点,开始上自习。周一早上到校,周五放学再骑车回家。
初三那年,我起初住在镇子附近的姑姑家。姑父嗜棋如命,炕上的棋盘一年四季摆开,有人来,对下;没有人,自己跟自己下。农忙时,钻空子还要找人下一盘过过瘾,回来后总是受到姑姑一顿数落,但他心里是舒坦的,脸上挂着笑,啥话不说,只是嘿嘿。
立冬后,田里再无繁重农活,偶尔去捡一下玉米茬,背一趟葵花杆,或者修一个地埂,掏一个水渠。家里也再无杂事,每天就是给两头牛定时填草喂水。一到农闲,姑父的棋瘾就愈加严重,上午吃一碗馓饭,心急火燎地背上棋盘和棋子就出门了。这一去,定是大半天时间,到下午四五点才回来。他蹑手蹑脚进院,放下棋盘,钻进厨房,主动坐到灶前烧火,也试图讨好姑姑,但姑姑别着脖子不看他,他用手搓搓胡子拉碴的下巴,嘿嘿笑着,火星子的噼啪声,也犹如歉意的笑声。
半学期以后,我搬到镇上的表姐(我姑姑的二女儿)家住。放学后,我常去找租房的同学玩。他们或租民房,或租兽医站闲置的宿舍,少则两三人,多则四五人,共挤一室。那时还没有电磁炉、煤气灶,做饭要么用煤炉,要么用煤油炉。煤炉得生火,很不方便,大家几乎都用煤油炉。绿颜色的煤油炉放在地上,旁边用砖头垒一个案板。我去找他们玩时会蹭一顿晚饭。几个人围在炉子前,有人揉面,有人洗菜,有人烧水。立冬时节,大家各从家里背来洋芋、白菜、葱——冬天一来,乡下也就这几样菜。同时还背来肉臊子、油泼辣椒等。油热,放入洋芋、白菜翻炒,再加入臊子,炒好,倒水,水开,削面片,这样烩一锅,省事。面好了,一人一大老碗,浇上辣椒,撒上葱花,调醋、盐,热气腾腾的一碗面,吸吸溜溜下肚。屋子寒冷,且漏風,没有取暖设备,只得硬捱,幸亏那时年少,骨头硬,经冻。两碗面下肚,打几个饱嗝,浑身暖和。洗涮完毕,打闹一阵,我回住处,他们写作业。
用煤油炉做饭,因火力不大,总是七八分熟,好在那时不讲究,肠胃也好,饱腹即可。另外,用煤油炉做饭,饭总有一丝淡淡的煤油味。以后的日子,每闻到煤油味,我便想起初三那年去同学宿舍蹭饭的日子。有同学说,有煤油味的饭,真香。我想想,也是。
中考后,我上了师范。那些同学,或上了中专,或补习再考,或不再念书,回家务农,南下打工。大家按照各自的人生轨迹,独自去漂流,鲜有往来。
立冬,虽是我们所说的“四时八节”中的“八节”之一,但在故乡,似乎没有什么讲究和习俗,偶尔,母亲去转趟娘家。但我们知道,立冬了,日子将变得日渐短暂,流光一般,一天就没有了。我们也知道,立冬了,大人有了闲暇光景,可以修补圈舍、晒暖暖、缝衣裳、拉鞋垫、听秦腔。我们还知道,立冬了,天开始冷透了,大人翻出旧年的棉袄,拆洗之后,我们套在身上,不用多久,就下雪了。
说下雪就下雪了。城里的雪,没有旧时光景中的那么浓密、那么洁白、那么舒缓,一落下,不是融化,便是被扫掉。于是,冬天,除了冷,也几无冬天的模样。
我回家,过蘑菇桥,不见霜花。于是想起旧时光景,都是泛了白的,但想想,心里却是热的。
可惜,太阳再一升高,温度上来,霜就化了。雪融化了还有水迹;而霜,则是了无痕迹。城市中,楼越盖越高,路越修越多,而人,也愈加拥挤。要见到霜,真是很难得。
一
一想起霜,便想到年幼时上学的情景。我们村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得到邻村去上。
在我老家西秦岭一带,立冬后,人们只吃两顿饭,上午十点左右一顿,下午四五点一顿。中午若饿,以干馍和酸菜充饥。上午那顿饭,学生吃不上,饭熟了,家长会端到学校来。我们叫“送饭”。那时日子清苦,饭多是馓饭、白面拌汤、玉米面拌汤之类的。我们挤在教室里上课,冻得哆哆嗦嗦,鼻涕如葱,哧溜下来,又哧溜吸回去,吸不及,用袖口一擦,袖口粘了泥土,混着鼻涕,结成块,如板子一样硬实。教室的炉子要过段时间才烧,学区的煤还没有送来。
家长端着瓷盆,或大老碗,或缸子,盛着饭,盖着红头巾,到教室门口一晃。老师正在上课,捏着指甲长短的粉笔头写板书。我们看见家长,会悄声说,某某,你妈端的饭来了。那同学便喊一声“报告”。老师扭头问:“啥事?”“报告老师,我端一下饭。”老师没有言语,算是默认,回头继续写。那同学便出了教室。
我们隐约听见他低声问:“啥饭?”
“馓饭。”
“咋又是馓饭?”
“你吃天上的星宿不?”
那同学郁闷至极,不敢朝家人发脾气,怕被老师听见,哭丧着脸,没好气地接过饭,进教室,塞进抽屉,待下课再吃。
我们顿顿吃馓饭、拌汤,怕极了,但又没辙,不吃就得饿着。有时家里送来鸡蛋汤、层层油饼,算是极为稀罕之物,下课后,油饼会给要好的同学分掌心那么大一块,大家吃得满心欢喜,一天都极为兴奋。
我们是复式班,一三年级共用一个教室,二四年级共用一个。一个教室有20余人,各家都是差不多的饭点,饭就在差不多的时间送来,大家都喊报告去端饭,搞得老师很烦躁,干扰太大。后来,就禁止出去端饭了。于是家长再送饭来,先把饭放在窗台,再头抵着玻璃,敲敲窗户。坐在窗台前的同学应声而看,便知道是谁家送来的饭。下课后,我们一窝蜂般出教室,窗台上,齐刷刷摆着掉漆的瓷盆、豁口的碗和压扁的缸子。在窗台前同学的提示下,我们认出自家的食器,抱进怀里,坐在土台上,哈着白气,边吸溜鼻涕边吃饭。阳光刚照在围墙上,墙前的几棵白杨树,钻天一般,把头探进辽远而深邃的蓝中。叶子几乎落尽,剩余的几片,稀稀拉拉挂着,已黄透,风一吹,摇摇欲坠。地上的霜化了,而叶子上还留着淡淡一层,满是寒意。
我上村学时,偶尔母亲来送饭,但大多是祖母送,我们堂弟兄两人,祖母端两缸饭,一人一缸。我坐教室中间,抬头,能瞟见站在窗口的祖母,她放好饭,也是头抵着玻璃,一手挡在额前,看看我们,便回去了。她穿着洗得泛白的灰色上衣,顶着藏蓝色的旧头巾,灰白的头发从耳鬓边落下来。
祖母离世已近10年,偶尔还会来梦中,依旧是那一身穿了半辈子的衣裳。
二
五年级以后,要去邻村上学,得走七八里山路。立冬起,天亮得就晚了。我们六点从炕上爬起来,胡乱吃几口母亲热的剩饭,往书包里塞一片馍,就出门了。因路途遥远,中午是回不来的,所以早饭必须要吃。出了门,若天晴,尚有些许亮光,隐约可见路面;若是阴天,真是伸手不见五指。黑,如同泥潭将人裹住,每行一步,似乎都能听见黑夜被裁开的声响。凭着每日行走的经验,深一脚浅一脚出村,和伙伴们聚一起,挤挤挨挨地朝学校走去。而此时,山野寂静,唯有我们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在黑夜中细细流淌。
那时家贫,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手电筒。立冬后,便开始自己制作小火炉。有些找来麦乳精罐子,一侧掏个口子,其余地方钻孔,罐子上头栓半截铁丝。一早,从热剩饭的灶里夹出几块柴火,再放几截玉米芯,便提着出门,边吹边走,火焰起不来,提着快快抡一圈,风吹火起,有细细的火苗,扑闪扑闪地映着路面,于是借光而行。当然,并非每家都有麦乳精罐子,没有的,就只能捏泥火炉。找来红土,浇水拌匀,加入棉花丝或羊毛,再揉许久,然后开始捏成碗状,慢慢收边成型。成品有手掌大,底部剜个孔用来通风。也可将泥揉成圆柱,再把中间掏空即可。捏好火炉,放窗台上晾干,或拿到厨房,在饭后的余火中烤干。
那时,男同学几乎人手一个火炉;女同学呢,条件好的,会向家人索要一个手电筒,大家一起用。
有了炉子,山路上便有了细碎的星火,明明灭灭,渐渐远去,犹如黑夜眨巴着眼睛。
而此时,田野空荡,玉米已经掰回家,上了架,几大串,金黄金黄;洋芋呢,也进窖了,它们灰头土脸,憨憨厚厚,挤在一起;至于胡麻、荞、荏等,早早就收了。留在地里的玉米杆、葵花杆早已砍倒,正在晾晒,待干透以后,就可背回家当柴烧了。唯有菜园里,留着几颗没有铲掉的卷心菜,它们叶片苍绿,裹紧衣衫,要等到深冬。萝卜们还留在泥土中,叶子愈冻似乎愈绿,它们在地上的半截,皮肤也已绿透,而埋于泥土中的则白白胖胖。它们有甜而脆的心事,它们在泥土中扭扭腰身,又沉沉睡去。
大地寂寥,群山静卧。隐约中,我们听见流水结冰的声音,细密遥远,如同有人轻轻拉上了衣鏈;我们闻见泥土开始冻住的气息,凉,且带着一丝涩味,寒冷把泥土抱紧,再抱紧,于是,那些曾经松软的心事,渐渐凝固在时光里;我们还摸见寒霜落下,颗粒状的霜,落在我们的肩上、头顶,落在我们的书包上,落在枯草的发辫上、枯树的指头上,落在路上、田间、场院、屋檐,也落在一只野鸡的灰羽毛上。野鸡们在黑暗中去了远方,它们去了哪里?是不是去了大海边呢?我们走在童年的路上,不知道。
三
上初三就得到镇子上。镇子离村子约20公里,每周一早上5点多,我们背着干粮,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到学校差不多7点,开始上自习。周一早上到校,周五放学再骑车回家。
初三那年,我起初住在镇子附近的姑姑家。姑父嗜棋如命,炕上的棋盘一年四季摆开,有人来,对下;没有人,自己跟自己下。农忙时,钻空子还要找人下一盘过过瘾,回来后总是受到姑姑一顿数落,但他心里是舒坦的,脸上挂着笑,啥话不说,只是嘿嘿。
立冬后,田里再无繁重农活,偶尔去捡一下玉米茬,背一趟葵花杆,或者修一个地埂,掏一个水渠。家里也再无杂事,每天就是给两头牛定时填草喂水。一到农闲,姑父的棋瘾就愈加严重,上午吃一碗馓饭,心急火燎地背上棋盘和棋子就出门了。这一去,定是大半天时间,到下午四五点才回来。他蹑手蹑脚进院,放下棋盘,钻进厨房,主动坐到灶前烧火,也试图讨好姑姑,但姑姑别着脖子不看他,他用手搓搓胡子拉碴的下巴,嘿嘿笑着,火星子的噼啪声,也犹如歉意的笑声。
半学期以后,我搬到镇上的表姐(我姑姑的二女儿)家住。放学后,我常去找租房的同学玩。他们或租民房,或租兽医站闲置的宿舍,少则两三人,多则四五人,共挤一室。那时还没有电磁炉、煤气灶,做饭要么用煤炉,要么用煤油炉。煤炉得生火,很不方便,大家几乎都用煤油炉。绿颜色的煤油炉放在地上,旁边用砖头垒一个案板。我去找他们玩时会蹭一顿晚饭。几个人围在炉子前,有人揉面,有人洗菜,有人烧水。立冬时节,大家各从家里背来洋芋、白菜、葱——冬天一来,乡下也就这几样菜。同时还背来肉臊子、油泼辣椒等。油热,放入洋芋、白菜翻炒,再加入臊子,炒好,倒水,水开,削面片,这样烩一锅,省事。面好了,一人一大老碗,浇上辣椒,撒上葱花,调醋、盐,热气腾腾的一碗面,吸吸溜溜下肚。屋子寒冷,且漏風,没有取暖设备,只得硬捱,幸亏那时年少,骨头硬,经冻。两碗面下肚,打几个饱嗝,浑身暖和。洗涮完毕,打闹一阵,我回住处,他们写作业。
用煤油炉做饭,因火力不大,总是七八分熟,好在那时不讲究,肠胃也好,饱腹即可。另外,用煤油炉做饭,饭总有一丝淡淡的煤油味。以后的日子,每闻到煤油味,我便想起初三那年去同学宿舍蹭饭的日子。有同学说,有煤油味的饭,真香。我想想,也是。
中考后,我上了师范。那些同学,或上了中专,或补习再考,或不再念书,回家务农,南下打工。大家按照各自的人生轨迹,独自去漂流,鲜有往来。
立冬,虽是我们所说的“四时八节”中的“八节”之一,但在故乡,似乎没有什么讲究和习俗,偶尔,母亲去转趟娘家。但我们知道,立冬了,日子将变得日渐短暂,流光一般,一天就没有了。我们也知道,立冬了,大人有了闲暇光景,可以修补圈舍、晒暖暖、缝衣裳、拉鞋垫、听秦腔。我们还知道,立冬了,天开始冷透了,大人翻出旧年的棉袄,拆洗之后,我们套在身上,不用多久,就下雪了。
说下雪就下雪了。城里的雪,没有旧时光景中的那么浓密、那么洁白、那么舒缓,一落下,不是融化,便是被扫掉。于是,冬天,除了冷,也几无冬天的模样。
我回家,过蘑菇桥,不见霜花。于是想起旧时光景,都是泛了白的,但想想,心里却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