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管自己讲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很了解,或者了解不全面,不仔细,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平时常听同事说:我明明讲得很清楚,学生回答也很正确,结果作业还是错漏百出,有的甚至错得莫名其妙。有一次听五年级数学教师教“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教学活动很多,教学设计也合理,学生有回答问题,有板演,还读结语等。法则是讲清楚,讲正确了。可是,当布置了一定量的课内练习时,竟然发现有一少部分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21÷ = × = 把被除数倒数了,老师非常生气,责问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要求学生重做。过后我问其中一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这样回答:“乘整数的倒数啊!”我又问:“为什么这样想的?”学生说:“上节课学的呀。”看来这学生是受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影响了,凡是整数都要倒数,在理解分数除法法则上发生了混淆。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来思考,这种错误似乎情有可原。因为学生在学习一个分数除以整数以前,做分数除以整数时都是把整数倒数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时,理解上有一个转折。如果老师早点发现这情况,在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上改成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这些学生可能不会受整数的倒数影响,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了。
从上面的例子里得到一个启示: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很重要。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防止注入式教学,逐步形成教与学的双边沟通,促进对教学不断地进行检查、评定、修改、调整,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更科学、合理。可以说教学成功与否,就在于对教学中各种信息的反馈。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通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反映出来。
一、观察
教师讲课要观察各类学生的面部表情,了解各类学生听课情况,发现学生面有难色,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困难,就要及时帮助他们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例如有位学生在学习“正比例的意义”这一知识,判断“圆的面积与半径”是否成正比例时,面有难色,欲问又不举手。当我问她有什么问题时,这位学生说:半径扩大,面积也扩大,怎么不成正比例呀。原来这位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上,她忽略了比值或商一定这一重要条件。经过老师及时指点,她就理解了。有时也会发现有些问题不宜立即解决,那可以在做练习时悄悄问,并悄悄解决。使学生始终处于思维畅通,心情愉快的状态中学习,效果就会好些。
二、提问
在上课过程中对各类學生要随时提问,掌握好中差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随时调整自己讲课的进程。
例如在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或多)它的几分之几”的意义时,重点是在意义的讲解和概念的理解上。但有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理解新概念、接受新知识时常常会进行负迁移,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或多)几”混淆了。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就灵活地调整讲课顺序,在巩固练习时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或多)它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或多)几”对比着练,如求 比 多几?求 比 多它的几分之几,区别异同,从而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巩固旧知识。所以老师讲解新知识时绝不能满足于几个学生的正确答案,而要面向各类学生,特别是提问中差学生,不举手的也要提问。
三、巡视
学生在课内作业时,老师要巡视,并要特别关心中差生。这种巡视最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可以弥补提问的不足。在巡视时发现普遍性的错误,可以及時组织集体讨论,集体讲评,集体纠错。个别性的错误可以个别指导。如果发现有好的解题方法就及时介绍、表扬。
有些学生在老师讲解时似乎已经学会了,可一旦真正拿起笔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已学知识时,还会有困难。例如,新授“一位小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时,除的过程要用竖式表达出来。85.6÷0.2,有个学生这样写 ,写完后就呆在那里,无法再写下去了。这位学生不是不懂,而是不会书写。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就应个别辅导或引导她做一做,问题就解决了。又如学习简便运算知识,有少数学生做练习时把(25+28)×4做成这样(25+28)×4=25×4+28=100+28=128 ,这种错误都能在巡视中发现,可以集体讨论,集体评讲,集体纠错。
四、批改
批改作业,这是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是了解学生情况的最好机会。老师在批改作业中,发现的作业错例或有好的解题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并把错误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找出其错误的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辅导。
系统地记录与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错例与解题好方法还能帮助老师不断地积累资料,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批改记录本可以这样设计:
表格能把错误集中记录,容易摸出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通过分析又清楚地反映学生错误原因。在建议栏里简单写上教学中如何处理就能避免这一错误,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
五、闲聊
与学生闲聊,也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途径,能得到课内和作业中得不到的可贵信息。活动课我们可以和学生聊聊,这时学生最愿意讲心理话,会毫无顾虑地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想法,思考过程讲给老师听。老师可以把这些信息经过自己的分析处理,记录在备课本上。这些随笔对提高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都是非常有用的。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信息反馈,积极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反馈渠道,予以储存,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学过程,准确了解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上面的例子里得到一个启示: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很重要。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防止注入式教学,逐步形成教与学的双边沟通,促进对教学不断地进行检查、评定、修改、调整,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更科学、合理。可以说教学成功与否,就在于对教学中各种信息的反馈。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通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反映出来。
一、观察
教师讲课要观察各类学生的面部表情,了解各类学生听课情况,发现学生面有难色,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困难,就要及时帮助他们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例如有位学生在学习“正比例的意义”这一知识,判断“圆的面积与半径”是否成正比例时,面有难色,欲问又不举手。当我问她有什么问题时,这位学生说:半径扩大,面积也扩大,怎么不成正比例呀。原来这位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上,她忽略了比值或商一定这一重要条件。经过老师及时指点,她就理解了。有时也会发现有些问题不宜立即解决,那可以在做练习时悄悄问,并悄悄解决。使学生始终处于思维畅通,心情愉快的状态中学习,效果就会好些。
二、提问
在上课过程中对各类學生要随时提问,掌握好中差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随时调整自己讲课的进程。
例如在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或多)它的几分之几”的意义时,重点是在意义的讲解和概念的理解上。但有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理解新概念、接受新知识时常常会进行负迁移,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或多)几”混淆了。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就灵活地调整讲课顺序,在巩固练习时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或多)它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或多)几”对比着练,如求 比 多几?求 比 多它的几分之几,区别异同,从而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巩固旧知识。所以老师讲解新知识时绝不能满足于几个学生的正确答案,而要面向各类学生,特别是提问中差学生,不举手的也要提问。
三、巡视
学生在课内作业时,老师要巡视,并要特别关心中差生。这种巡视最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可以弥补提问的不足。在巡视时发现普遍性的错误,可以及時组织集体讨论,集体讲评,集体纠错。个别性的错误可以个别指导。如果发现有好的解题方法就及时介绍、表扬。
有些学生在老师讲解时似乎已经学会了,可一旦真正拿起笔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已学知识时,还会有困难。例如,新授“一位小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时,除的过程要用竖式表达出来。85.6÷0.2,有个学生这样写 ,写完后就呆在那里,无法再写下去了。这位学生不是不懂,而是不会书写。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就应个别辅导或引导她做一做,问题就解决了。又如学习简便运算知识,有少数学生做练习时把(25+28)×4做成这样(25+28)×4=25×4+28=100+28=128 ,这种错误都能在巡视中发现,可以集体讨论,集体评讲,集体纠错。
四、批改
批改作业,这是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是了解学生情况的最好机会。老师在批改作业中,发现的作业错例或有好的解题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并把错误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找出其错误的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辅导。
系统地记录与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错例与解题好方法还能帮助老师不断地积累资料,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批改记录本可以这样设计:
表格能把错误集中记录,容易摸出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通过分析又清楚地反映学生错误原因。在建议栏里简单写上教学中如何处理就能避免这一错误,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
五、闲聊
与学生闲聊,也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途径,能得到课内和作业中得不到的可贵信息。活动课我们可以和学生聊聊,这时学生最愿意讲心理话,会毫无顾虑地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想法,思考过程讲给老师听。老师可以把这些信息经过自己的分析处理,记录在备课本上。这些随笔对提高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都是非常有用的。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信息反馈,积极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反馈渠道,予以储存,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学过程,准确了解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