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德育是树,文化是土壤,不同的文化环境产生不同的德育。了解了德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出德育不能简单地移植的结论,而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关键词: 德育移植 德育 文化 关系分析
一、德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劳动,不断地积累、传递劳动知识,也不断地传授劳动组织规则要求、劳动产品分配原则等,并将其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共同心理、信仰、习俗、行为方式、情感、性格等方面的一致要求,这种知识、经验、思维、能力、行为习惯、制度等的综合习得与传授活动,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也是最宽泛意义上的德育的体现。
德育与文化的这种“天然”的联系,彰显了德育的历史文化印记。
1.德育应该是一种文化的浸润。
道德是人类的文化创造,道德的发展必然伴随和促进文化的发展。道德作为文化的核心组成,对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先进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离开了文化背景,德育将成为空洞的说教。德育是树,而文化就是土壤。
德育的实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从“以文化人”的意义上讲,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教人“学会做人”为目的的文化教育。这种教育是引导人们明确生命的意义,即培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信仰和信念的文化教育。
优秀文化是德育之“根”。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含社会的永恒价值,使其成为宝贵的德育资源;优秀现代文化标志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使得与其紧密相连的德育具有时代气息和生命力。文化构成了德育的“发展生态圈”,德育从其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内涵,强化自身生命力。脱离文化的德育必然是苍白贫乏、缺乏生命力的。“以文载道”,丰富多彩的文化是德育的最佳载体。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等都要并可以通过相应文化形式表现出来。
2.德育具有使社会文化改变其内容与结构,并使其不断发展的功能。
在当代社会中,教育,其中特别是德育在文化动力机制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德育之文化变异功能之所以重要,首先是由文化自身的结构决定的。从文化变迁的观点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改变尚不足以引起一种文化的结构性的变化,即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全局性的、整体性的变化,而只有由发端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变迁而深入于思想文化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基本价值观念变化时,文化变迁才得以完成。实践证明,德育在这种文化深层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
文化变迁的基本动因还在于人自身。人是文化的主体,既是传统文化的承受者,又是新文化的创造者,一定的文化塑造了具有一定特征的人格,而一定的人格又形成一定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与人因果循环的链条中,教育是一个可以发生突破的环节。
二、德育不能简单地移植
了解了德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各国(各地区)间的德育,包括德育目标、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等都不能进行简单移植。这是因为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现代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乃至文化主体的个性化等都不尽相同,简单地进行移植必然会引起本土文化的不适,要么导致移植失败,要么导致文化的缺失。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才得以定型,如果所移植的德育把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割断了,而含有新文化的德育没有移植成功,那么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陷入完全的混乱之中,甚至连正常的社会秩序都难以维系。例如:在西方,《灰姑娘》故事蕴涵很多哲理和德育观念,但在中国,《灰姑娘》这一故事给人们的普遍启示仅仅是“善有善报”。文化像一支无形的手,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或许感受不到,但这股力量真实地存在着。异文化中可行的德育方式放置到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势必会发生种种偏差。两国在文化的大环境大背景的不同下,简单地进行德育移植是不行的。
三、择其“善”者而“从”之
这里的“善”,应该定位为合适,“从”应该定位为适当改变后的融入本国文化。
一切人类文明,只有在相互借鉴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应当借鉴、吸收和改造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学习各国(各地区)德育的精髓,抛开单纯表面的形式模仿。
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越来越明显。全球化不仅有助于促进本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将推动全球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发展和提高,使中国和西方传统道德中两种不同道德价值观开始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并在相互吸收中西方传统道德合理因素基础上,不断建立适应现存社会需要的道德体系。在全球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中,学校德育应在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大胆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对各民族文化积极吸收的这一前提下,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大胆碰撞、融合,成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放眼世界,借鉴先进的科学的经验,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德育方法,使我国学校德育迅速而健康地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辛慧丽.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张建桥.美国教师教育之“品性”标准探微[J].比较教育研究,2011(2):36-39.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伍正翔,柳海民.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谬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
[5]胡金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4).
[6]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
[7][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8]路琳,吴晶.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文化应答[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9]王学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5(6).
关键词: 德育移植 德育 文化 关系分析
一、德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劳动,不断地积累、传递劳动知识,也不断地传授劳动组织规则要求、劳动产品分配原则等,并将其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共同心理、信仰、习俗、行为方式、情感、性格等方面的一致要求,这种知识、经验、思维、能力、行为习惯、制度等的综合习得与传授活动,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也是最宽泛意义上的德育的体现。
德育与文化的这种“天然”的联系,彰显了德育的历史文化印记。
1.德育应该是一种文化的浸润。
道德是人类的文化创造,道德的发展必然伴随和促进文化的发展。道德作为文化的核心组成,对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先进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离开了文化背景,德育将成为空洞的说教。德育是树,而文化就是土壤。
德育的实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从“以文化人”的意义上讲,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教人“学会做人”为目的的文化教育。这种教育是引导人们明确生命的意义,即培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信仰和信念的文化教育。
优秀文化是德育之“根”。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含社会的永恒价值,使其成为宝贵的德育资源;优秀现代文化标志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使得与其紧密相连的德育具有时代气息和生命力。文化构成了德育的“发展生态圈”,德育从其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内涵,强化自身生命力。脱离文化的德育必然是苍白贫乏、缺乏生命力的。“以文载道”,丰富多彩的文化是德育的最佳载体。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等都要并可以通过相应文化形式表现出来。
2.德育具有使社会文化改变其内容与结构,并使其不断发展的功能。
在当代社会中,教育,其中特别是德育在文化动力机制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德育之文化变异功能之所以重要,首先是由文化自身的结构决定的。从文化变迁的观点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改变尚不足以引起一种文化的结构性的变化,即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全局性的、整体性的变化,而只有由发端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变迁而深入于思想文化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基本价值观念变化时,文化变迁才得以完成。实践证明,德育在这种文化深层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
文化变迁的基本动因还在于人自身。人是文化的主体,既是传统文化的承受者,又是新文化的创造者,一定的文化塑造了具有一定特征的人格,而一定的人格又形成一定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与人因果循环的链条中,教育是一个可以发生突破的环节。
二、德育不能简单地移植
了解了德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各国(各地区)间的德育,包括德育目标、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等都不能进行简单移植。这是因为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现代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乃至文化主体的个性化等都不尽相同,简单地进行移植必然会引起本土文化的不适,要么导致移植失败,要么导致文化的缺失。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才得以定型,如果所移植的德育把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割断了,而含有新文化的德育没有移植成功,那么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陷入完全的混乱之中,甚至连正常的社会秩序都难以维系。例如:在西方,《灰姑娘》故事蕴涵很多哲理和德育观念,但在中国,《灰姑娘》这一故事给人们的普遍启示仅仅是“善有善报”。文化像一支无形的手,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或许感受不到,但这股力量真实地存在着。异文化中可行的德育方式放置到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势必会发生种种偏差。两国在文化的大环境大背景的不同下,简单地进行德育移植是不行的。
三、择其“善”者而“从”之
这里的“善”,应该定位为合适,“从”应该定位为适当改变后的融入本国文化。
一切人类文明,只有在相互借鉴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应当借鉴、吸收和改造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学习各国(各地区)德育的精髓,抛开单纯表面的形式模仿。
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越来越明显。全球化不仅有助于促进本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将推动全球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发展和提高,使中国和西方传统道德中两种不同道德价值观开始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并在相互吸收中西方传统道德合理因素基础上,不断建立适应现存社会需要的道德体系。在全球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中,学校德育应在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大胆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对各民族文化积极吸收的这一前提下,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大胆碰撞、融合,成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放眼世界,借鉴先进的科学的经验,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德育方法,使我国学校德育迅速而健康地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辛慧丽.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张建桥.美国教师教育之“品性”标准探微[J].比较教育研究,2011(2):36-39.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伍正翔,柳海民.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谬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
[5]胡金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4).
[6]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
[7][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8]路琳,吴晶.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文化应答[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9]王学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