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有近千万残疾青少年,他们因生理上的残疾而普遍存在与正常人不同或者说更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孤独感、焦虑与抑郁情绪,并在认知和行为上有异常表现。关心残疾人,更需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灵。
[关键词]:残疾青少年 心理调适 自卑
中国有近千万残疾青少年,他们因残疾而普遍存在与健全人不同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再加上处于心理特别敏感的过渡时期,所以心理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这对残疾青少年的成长造成较大的障碍,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社会问题。解决残疾人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当然需要社会各界做出努力。
一、残疾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1.自卑感
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或存在的障碍,决定了他们不能正常参与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普遍有心理上的自卑感。调查表明,有残疾子女的父母,为了照顾残疾子女,许多人都需要放弃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不能随意选择职业,更不能远离家庭去工作,直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有残疾兄弟姐妹的年轻人,往往被迫降低自己选择伴侣的“条件”;有残疾父母的青少年,常常因为经济上的困难、家务的拖累等原因影响求学。这就造成残疾青少年在自身残疾痛苦之外,又有一种“劣势”感。反映在残疾人劣势的地位和被同情、被援助的弱小处境。因此,被自认为是“同情”、“可怜”、“照顾”、“扶持”的不幸者,再加上自身的肢体等局限,甚至有了负罪感,是残疾青少年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2.孤独感
对残疾人来说,不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又渴望身体残损得到补偿而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其孤独感更为强烈,更为持久。过重的心理负担所产生的困扰,有时超过身体造成的障碍,使他们陷入异常悲观、自顾不暇的境地,很难有精力和情绪去留心于外面的世界,甚至完全失去对他人和社会发生兴趣的情感。这种不适应、不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况,使相当多的残疾青少年缺乏社会群体意识和社会交往、合作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导致孤僻性格的形成。
3.焦虑和抑郁
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致残的,他们一般很难接受残疾的现实,几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往往表现为下列症状:(1)夜间睡眠不好;(2)常常要小便;(3)手脚经常湿冷;(4)不容易心平气和安静坐着;(5)总觉得还会发生什么不幸;(6)手脚麻木和有刺痛感;(7)因头痛、背痛、颈痛而苦恼;(8)觉得比其他人更容易紧张和着急;(9)感觉容易衰弱和疲倦;(10)呼吸异常困难。这些都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对残疾人个体则表现得特别显著。
二、残疾青少年的心理调适
1.战胜自卑,树立自信
人的性格、气质一般比较稳定,不容易改变,但自卑可以通过正确的认识和行为的有意识注意而得到改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残疾人要改变自卑,须从改变认识入手,引导残疾的青少年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
(2)改变认识问题的方法。引导残疾人不再把与他人相比作为衡量自信心的唯一标准,而是学会多与自己比较来获取自信心。
(3)正确认识自卑。在实际学习及生活中,自卑者往往比较谦虚,善于体谅人,少与人争名夺利,安分,为人处世小心谨慎,稳妥细致,一般人都比较相信他们,乐于与之相处。认识到这些优点,有利于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4)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引导残疾青少年通过使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自己的心理产生积极的自我刺激过程,即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也要鼓励自己,增加信心,凡事不应当奢望过高,要从实现微小目标,获得微小满足开始。
2.积极交往,融入社会
残疾青少年的心理特别敏感,自身体验的特殊会影响到对社会认知的错误。长期的自闭会使他们越来越不合群,孤独感的体验也就越来越深,这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
应该鼓励残疾青少年积极与他人交往。积极与他人交往,能够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心胸会变得开阔。通过与人的交往,可以倾吐心声,了解他人的长处、短处,在比较中正确认识自己。通过与人交往,就可以看到许多人也像自己一样在挣扎,在苦闷,与他们分享个人的生活经验,可促进自卑者的自我转变。残疾青少年的交往有一定的障碍,积极的交往可以促进他们认识自己,但消极的交往也促使他们产生自卑,引导残疾青少年交往必须注意正面的,积极的宣传。他们交往的对象的综合素质往往决定交往的结果。
3.积极疏导,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1)积极疏导,帮助残疾青少年形成抗挫的心理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残疾青少年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他们有的大哭大闹,有的乱砸物品,有的自我惩罚……缺乏信心去努力克服困难和改变失败的处境。这就需要帮助残疾青少年增强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遭受挫折和失败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任何难事都能解决。通过耐心说服,使残疾青少年明白:挫折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失败可以成为新的努力起点。从而产生“我要去战胜困难”的愿望,逐步形成抗挫心理的态势。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地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活动。如通过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介绍名人、伟人、同龄人对待挫折的态度,使残疾青少年有榜可依。
(2)开展活动,培养残疾青少年的毅力
梁启超先生在《论毅力》一文中曾经提出:“毅力可以克服逆境”,“有毅力可以变逆境为顺境”。这足以说明毅力在克服挫折时的重要作用。要使残疾青少年在遭受挫折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采取合适的方法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应当创设和安排适度的挫折情境,以培养残疾青少年抗挫的毅力。如远足活动、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挫折,尝试失败。实践表明,残疾青少年只有在体验了挫折以后,才更有利于磨练他们坚强的意志;在经受失败的考验后,才能真正认识到成功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抗挫的毅力。
三、结语
“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在与不幸命运的抗争之中,只要有勇气,有信心战胜挫折和坎坷,就能冲出自卑,就还会有很多的机会重新展现自身的价值,失血的生命也就会重新燃烧起火热的向往……”
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道路比正常人更艰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会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必须明察残疾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较强的抗挫能力,培養自信,战胜孤独,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为残疾青少年将来的生存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郑雪,王玲,宇斌.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78-186.
[2]陈莉.心理素质教育塑造聋生美丽的心灵.中国残疾人,2007,(2):30-31.
[关键词]:残疾青少年 心理调适 自卑
中国有近千万残疾青少年,他们因残疾而普遍存在与健全人不同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再加上处于心理特别敏感的过渡时期,所以心理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这对残疾青少年的成长造成较大的障碍,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社会问题。解决残疾人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当然需要社会各界做出努力。
一、残疾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1.自卑感
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或存在的障碍,决定了他们不能正常参与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普遍有心理上的自卑感。调查表明,有残疾子女的父母,为了照顾残疾子女,许多人都需要放弃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不能随意选择职业,更不能远离家庭去工作,直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有残疾兄弟姐妹的年轻人,往往被迫降低自己选择伴侣的“条件”;有残疾父母的青少年,常常因为经济上的困难、家务的拖累等原因影响求学。这就造成残疾青少年在自身残疾痛苦之外,又有一种“劣势”感。反映在残疾人劣势的地位和被同情、被援助的弱小处境。因此,被自认为是“同情”、“可怜”、“照顾”、“扶持”的不幸者,再加上自身的肢体等局限,甚至有了负罪感,是残疾青少年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2.孤独感
对残疾人来说,不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又渴望身体残损得到补偿而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其孤独感更为强烈,更为持久。过重的心理负担所产生的困扰,有时超过身体造成的障碍,使他们陷入异常悲观、自顾不暇的境地,很难有精力和情绪去留心于外面的世界,甚至完全失去对他人和社会发生兴趣的情感。这种不适应、不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况,使相当多的残疾青少年缺乏社会群体意识和社会交往、合作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导致孤僻性格的形成。
3.焦虑和抑郁
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致残的,他们一般很难接受残疾的现实,几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往往表现为下列症状:(1)夜间睡眠不好;(2)常常要小便;(3)手脚经常湿冷;(4)不容易心平气和安静坐着;(5)总觉得还会发生什么不幸;(6)手脚麻木和有刺痛感;(7)因头痛、背痛、颈痛而苦恼;(8)觉得比其他人更容易紧张和着急;(9)感觉容易衰弱和疲倦;(10)呼吸异常困难。这些都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对残疾人个体则表现得特别显著。
二、残疾青少年的心理调适
1.战胜自卑,树立自信
人的性格、气质一般比较稳定,不容易改变,但自卑可以通过正确的认识和行为的有意识注意而得到改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残疾人要改变自卑,须从改变认识入手,引导残疾的青少年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
(2)改变认识问题的方法。引导残疾人不再把与他人相比作为衡量自信心的唯一标准,而是学会多与自己比较来获取自信心。
(3)正确认识自卑。在实际学习及生活中,自卑者往往比较谦虚,善于体谅人,少与人争名夺利,安分,为人处世小心谨慎,稳妥细致,一般人都比较相信他们,乐于与之相处。认识到这些优点,有利于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4)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引导残疾青少年通过使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自己的心理产生积极的自我刺激过程,即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也要鼓励自己,增加信心,凡事不应当奢望过高,要从实现微小目标,获得微小满足开始。
2.积极交往,融入社会
残疾青少年的心理特别敏感,自身体验的特殊会影响到对社会认知的错误。长期的自闭会使他们越来越不合群,孤独感的体验也就越来越深,这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
应该鼓励残疾青少年积极与他人交往。积极与他人交往,能够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心胸会变得开阔。通过与人的交往,可以倾吐心声,了解他人的长处、短处,在比较中正确认识自己。通过与人交往,就可以看到许多人也像自己一样在挣扎,在苦闷,与他们分享个人的生活经验,可促进自卑者的自我转变。残疾青少年的交往有一定的障碍,积极的交往可以促进他们认识自己,但消极的交往也促使他们产生自卑,引导残疾青少年交往必须注意正面的,积极的宣传。他们交往的对象的综合素质往往决定交往的结果。
3.积极疏导,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1)积极疏导,帮助残疾青少年形成抗挫的心理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残疾青少年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他们有的大哭大闹,有的乱砸物品,有的自我惩罚……缺乏信心去努力克服困难和改变失败的处境。这就需要帮助残疾青少年增强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遭受挫折和失败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任何难事都能解决。通过耐心说服,使残疾青少年明白:挫折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失败可以成为新的努力起点。从而产生“我要去战胜困难”的愿望,逐步形成抗挫心理的态势。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地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活动。如通过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介绍名人、伟人、同龄人对待挫折的态度,使残疾青少年有榜可依。
(2)开展活动,培养残疾青少年的毅力
梁启超先生在《论毅力》一文中曾经提出:“毅力可以克服逆境”,“有毅力可以变逆境为顺境”。这足以说明毅力在克服挫折时的重要作用。要使残疾青少年在遭受挫折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采取合适的方法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应当创设和安排适度的挫折情境,以培养残疾青少年抗挫的毅力。如远足活动、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挫折,尝试失败。实践表明,残疾青少年只有在体验了挫折以后,才更有利于磨练他们坚强的意志;在经受失败的考验后,才能真正认识到成功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抗挫的毅力。
三、结语
“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在与不幸命运的抗争之中,只要有勇气,有信心战胜挫折和坎坷,就能冲出自卑,就还会有很多的机会重新展现自身的价值,失血的生命也就会重新燃烧起火热的向往……”
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道路比正常人更艰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会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必须明察残疾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较强的抗挫能力,培養自信,战胜孤独,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为残疾青少年将来的生存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郑雪,王玲,宇斌.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78-186.
[2]陈莉.心理素质教育塑造聋生美丽的心灵.中国残疾人,2007,(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