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生命在于思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86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列举了当前作文教学中的诸多误区,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意见,指出了作语言和思想是作文的基本要素,语言的存在是为了使思想的表达更清楚。作为载体的语言只能承担工具的作用,思想才是作文的生命。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强调个体的主观精神体验和个体的独特生活经历。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误区 思想
  
  近几年语文界乃至社会对新概念作文与考场作文出现的片面追求纯技巧化、写作个体缺失、仿造抄袭等问题予以了较多关注,仿佛一下子抓住了当前作文教学的弊病。诚然,新概念作文与考场作文有它们自身难以避免的硬伤,学生一头有着老师难以控制的因素,譬如学生对作文的或无畏或自大或恐惧的心理,然而我们更应找寻教师本身的原因,对症下药。
  一
  在日常工作中,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把作文教学当成一项负担,缺乏对作文的教学热情。不仅如此,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不了解写作的规律。此外,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不强,不能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些都导致教学过程中以下误区的形成。
  1.命题随意性。教师往往缺乏严谨的计划,只有所谓的作文写作序列化的研究,却缺少针对不断变化的学生及时调整的计划。部分学校和老师甚至没有作文教学的三年规划、年度和学期计划。轮到作文课,随手捡到一个自认为有质量的作文题便走进课堂。
  2.教学荒漠化。教师往往不讲究写作规律,却要求颇高;重批改,轻指导;在有限的指导中极其粗线条;作文教学以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忽视学生包括收集信息、组织材料、写出初稿、修改定稿等在内的写作流程,荒芜教学的过程。学生对作文的关心往往也只限于得分,学生对作文的情感也日趋荒漠化。
  3.指导形式主义。教师片面强调形式的精致与华美,要求学生为此极尽所能,而忽视了内容与思想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强调写作的技巧,对于“写什么”这个本真的问题大多关注不到,对于“怎么写”这个次要的问题大张旗鼓地进行教学。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过渡照应、开头结尾、修辞表达等详细讲、反复讲,学生则认真练、反复练。但效果往往不佳,因为它本末倒置了。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指出:“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问题。”
  4.批改自由化。部分教师往往批改缓慢,不能及时反馈;部分教师习惯于只打一个分数,不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意见;部分教师只是挑出了几个病句与错别字;少数教师批改作文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完全凭个人的喜好甚至是一时的心情;极个别教师甚至借着“好作文是写出来的”的口号只练不批。
  5.眼光功利性。迫于升学的现实压力,相当多的教师选择了功利主义教学观。为此,他们细致研究满分作文与失误作文,以做到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只盯着指挥棒而不练基本功,拼命教会学生新八股文的技巧。他们只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意愿、兴趣、情感置若罔闻,对学生的年龄、习惯更是不加关心。他们对猜题押宝乐此不疲,甚至为学生准备了大量可供使用的套路宿构作文。他们反复叮嘱学生务必要讨好评卷者,千万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心话得罪他们;能歌颂的就不要去揭露(避免惹事生非),能歌颂教师的就不要去歌颂别人(因为阅卷人一定是教师);开头必须如何写(要考虑阅卷人是在高温下阅卷的),中间务必怎样写,等等。
  二
  上述问题绝非夸大其词,更非杞人忧天,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当前一线的语文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中,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以期通过教师的提升来实现学生的提升,进而真正达成中学作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的目的,真正践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而要想真正将其落到实处,教师必须意识到思想是作文的生命,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作文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语言,二是思想。语言的存在是为了使思想的表达更清楚。作为载体的语言只能起工具的作用,思想才是作文的生命。
  当下中学生作文一个十分突出的怪现象是很多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的思想与自身的真实认知水平不一致,写作文总喜欢写一些假大空套话,搬用一些政治性词句:“大爱无疆”,“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吧”,等。这些话如果是由文章实际自然而生的,倒无可非议,问题是这些话与文章思想内容多半没有联系,甚至根本沾不上边。这表明学生作文中的思想尽管合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但这些思想不是从客观现实中合理得出来的,他们只是用了时下的观念去应对。
  因此,可以说中学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思想。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像一篇文章就可以了。我们在教学作文时也着眼于其技巧的掌握程度,如行文的结构格式,作品的语言,乃至书写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洁,等等;尽管也有立意的要求,但不要求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中分析思考出自己的见解,而是命题者事先寓于题目或材料中且大多流于空洞的结论,对于学生个人思想的有无通常毫不关心。
  而要想做到思想的出席,就必须明确写作的含义,理解思想对于写作的价值。写作是个体的主观精神体验,是书面化的表情达意,它具有鲜明的目的和个性。“《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都表明了写作对于个体思想的依赖性。可以说,没有思想,便没有真正的写作;没有思想,便没有真正的作品;没有正确的思想,便没有伟大的作品。
  我们还必须让学生养成生活作文的习惯。于漪老师认为写文章也就是写生活,文章不是做出来、挤出来的,而应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的。生活活水流淌不断,笔下文章就生意盎然。陆游告诫我们:“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强调技巧不是文章的唯一,有思想的内容才是文章的出路。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注重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让作文充满生命的活力和鲜活的个性。
其他文献
经常听到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当然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都希望把课上好。许多老师都有一些很好的“绝招”,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任何一种“绝招”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场合。以前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而现在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数学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而学生逐步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由学生被动学变为学生主动学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堂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创
摘 要: 网络技术的产生及发展改变了整个信息社会,为教育信息的获取带来了许多方便。同时网络环境下知识的存储过于庞大和无序,将会耗费人们大量的精力,有无能力获取有用信息成为制约人们进行知识创新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 分类 获取途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校长布罗帝(William R.Brody)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矛盾在于,
在我国,拓展游戏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拓展游戏不论是从运动形式上来看,还是从它的作用来衡量,不仅与执行的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能有效解决学生运动兴趣单一、运动参与面不广、身体素质训练不足等问题。那么,作为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载体,小学体育教师所采用的拓展游戏教学法能否得到小学生的喜爱,能否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能否真正达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这
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可以看作是一门证明的科学,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完成了数学理论,用最终形式表示出来,像是仅仅由证明构成的纯粹证明性。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做推理。合情推理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合情推理就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主要包括观察
Ⅵ型分泌系统(TypeⅥsecretion system)是2006年在霍乱弧菌中被定义的新型分泌系统,其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变形菌门中,为15-20个保守结构基因构成的基因簇,主要组分可分为
体育教学是一种以身体参与活动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践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在活动时,由于活动有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合作群体,因此在人多的情况下我常采用分组教学法,采用合理的分组方法进行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能使课堂组织有序,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潜能,促进全面发展,较好地实现体
一、案例主题  历来,我们所熟知的课堂教学总是遵循这样的模式:(一)根据教学大纲及课标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二)参考相应资料设计教学步骤;(三)利用教案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的生态系统,不可能完全按照这种固定的模式机械地加以操作。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研究“新基础教育”发展性阶段时指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面具有
复习课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复习课难上,一方面,复习时所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如果复习时再简单地重复和讲解学过的知识和做过的练习,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每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不一致,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采用同一种方式、同一个方法将很难达到全面提高的效果。基于以上分析,充分发
摘 要: 本文从“在意志培养上体现逆境教育思想;在品质形成上体现逆境教育思想;在能力训练上体现逆境教学思想;在信念确立上体现逆境教育思想”等方面重点论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逆境教学思想的培养。  关键词: 小语教学 逆境教学 教育思想 能力培养    生活在新世纪的独生子女们享受惯了家庭的富裕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什么家长给买什么,要什么家长想方设法给弄什么。他们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