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因素探究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一、喜爱之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商的调动,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尊重之情——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身材相貌会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的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蒙发上进的心理。“表扬的勉强比批评得过分好。”一个同学板演多位数加法,忘了在百位上进位,一般教师订正时打个“×”就过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全面的否定。可是有位教师订正时,凡是做对的数位上都打“√”,只在做错的数位上打一个“?”这样做,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纠正了他知识上和习惯上的错误,同时使他们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责任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数一数全班有几个组?每组几人?男生有多少人?再帮老师数数校园里有几棵白杨树?再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宽容之情——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
  数学老师一般不做班主任,更要注意课间与学生经常在一起,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利用作业批语传送教师的期待,是师生沟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许多数学教师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做家庭作业。今天他说:“没带”;明天他说:“忘了”;后天他说:“语文作业多”。如果学生没做家庭作业,我便在他的作业本写上:“小X,昨天的家庭作业怎么没做?是不会,还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还是……,你能告诉我吗?”在我执教的班里,只有刚接班时个别习惯较差的学生有过一、两次不写家庭作业,其他学生都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我想这便是“宽容”的效力。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决不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放纵,而是教师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
  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鏡”;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有的错误,学生是会一犯再犯的;有的学生是会偏偏在你强调不可抄错数后,把“365”写成“356”,教师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魏书生说:“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可以做101次转化工作。”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其他文献
语文有人这样定义,说它是“做人的基础和工具”。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它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它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就要有效地利用我们手中的工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让他们在今后生活能过得幸福,事业能取得成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式来进行。   一、充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语文教师是情感型的人,我们大都是激情满怀,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情绪
期刊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活动不仅在课程改革中处于关键地位。而且,对于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课堂活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以及新课标的实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探究活动的实施  1、环境。探究性学习和活动需要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历史课堂要改变旧有的师生角色,要由原来的历史教师“教”历
期刊
地理教学中有一个让教师纠结的问题:部分善良学生表现出狭隘的爱国主义倾向。一方面这些学生希望自己的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另一方面对部分国家民族表现出仇视与幸灾乐祸。这需要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价值观,既要肯定其优点,又要指出认识的不足,勉励他们为国家而奋斗。同时教师要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从学生的心理与环境入手,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如果地理教师对这种狭隘的思想不加以制止,容
期刊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设计了“单元学习评价表”,既注重了单元学习終结性评价,也注重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一、单元评价具体操作方法   1、自我评价。体能项目评价:先测试与学习项目有关的体能原始成绩,要求学生如实填入表中。单元学习结
期刊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同时,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加强听读训练,特别要增加泛读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对于许多外语学习者来说,阅读则是一种既沉闷又耗时的过程。因此,提高全体学生
期刊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近年来,我们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同时,紧紧立足学校实际,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当前未成年人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规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突破口,通过营造氛围,丰富活动,强化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提高认识,开发自驱  1、说理教育。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界的四个重要
期刊
内容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岀数学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味道。  关键词:数学 生活 工具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岀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
期刊
“课程资源”是现代课程论的一个概念,它指课程设计,编制可资借鉴的各类信息,诸如教育与心理学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学科课程思想、学科知识系统以及学科研究与发展成果等;也包括教师实施课程教育可资利用的已有经验、成果、方案、流派、模式等。对于现代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程资源还涉及与语文课程教育所要形成的语文素养机关的时空、领域、环境、文化积淀:“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已实施一年多了,但由于大量词汇量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用英语的兴趣,而兴趣是求知的向导,著名外语教学专家H.H.shem说,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J.H.Schuman甚至认为,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在语文教学中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