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人民教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师爱的内涵及其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用教师博大的胸怀,满腔的爱心,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地 发展。
【关键词】 思想;学习;生活;身体;爱心;师德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257-01
热爱学生,作为教师的一种主观情感体验,决定着教师的行为选择和趋向。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去教育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所以,作为人民教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师爱的内涵及其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用教师博大的胸怀,满腔的爱心,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地 发展。
教师的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调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的诸多内容中爱生是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教师对全体学生中的每一个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它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的师爱,其内容应包括:
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教师热爱学生,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建立经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脾气以及当前的思想实际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样才能找准施爱的切入点,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
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教师热爱学生,就要“视徒如己”,对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各个方面要关怀备至。这种关怀和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浓厚的、持久的挚爱,要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体贴入微,真心真意。
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建立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人都有自觉能动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他的人格受到尊重与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和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所处地位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有被尊重和被信任的权力,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后进生,这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更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信赖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而是建立在理智性和原则性基础上的。它是一种受社会委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栋梁之材的目的性更强、更为持久和真挚、浓厚和宽广的爱。“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这种爱应与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本身也包含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信赖,真正体现了对学生高度的尊重。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爱一切学生,不以学生家庭地位高低,经济条件状况优劣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高低和表现好坏而厚此薄彼,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因材施教,既给千里马以阳光,又给丑小鸭以雨露,从而为不同发展水平和进步节奏的学生提供循序渐进的“最近发展区”,把个性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师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能动性的个体,是正在长知识、长身体、长觉悟和处于发展中的个体。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向师性”,任何一个学生都愿意和老师接近,都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喜欢和老师攀谈学习和生活的感受,期待老师的爱心。正像有人说的:“学生就像花草樹木之趋向阳光一样趋向教师。”同时,他们对老师又有畏惧感,不敢与老师接近,不会与教师主动交往,见了老师拘束不安,惊慌失措。
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深入学生中间,用师爱架起沟通的桥梁。因为教师只有关心、尊重学生,才能 去深入了解、分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而学生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看出了教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爱护,就会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他们才能消除畏惧,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向老师倾诉,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大 凡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无论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也即“亲其师,信其道。”
师爱有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塑造和良好班集体的培养。人的同情心和开放的良好性格同他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暖是有密切关系的。爱,它不会自发产生,一个人的爱总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儿童从小开始被动地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爱,这些爱的积累,使儿童感受到了爱,懂得了什么是爱以及爱的意义,于是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回报爱的态度,并将爱的需求付之于行动,建立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
爱同样需要培养、教育,需要营造爱的教育环境,师爱正是这样一种教育环境,教师热爱、同情、关怀学生,能够通过迁移作用发展学生对他人的亲近、友好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与和投入集体生活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良好的情感和性格的形成,并进而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集体。
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而爱心则是教师转化后进生的最有力的武器和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因为后进生一般都很自卑,同时自尊心又极强,他们一方面有上进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另一方面又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表现不好而 不愿学习,对学习失去兴趣,有时还会故意捣乱,以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们往往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对这些后进生,教师更要尊重、信任、爱护他们,善于发掘其“闪光点”,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温暖他们,用师爱点燃他们上进的思想火花。许多优秀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成功实践证明: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
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开启后进生心扉的一把金钥匙,正如一句教育格言所说的:“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只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满腔的爱心,对他们多一些春风,多一些细雨,多鼓励、多表扬,一定会有成功的教育。
The student looks like the flowers trend sunlight to tend to the teacher equally
【Abstract】As the people's teacher, must understand correctly and understand that in Shi Ai the connotation and in the student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influential role, with the teacher great mind, the compassion filled with, moistens each student's heart, promotes each student healthily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Keywords】Thought; Study; Life; Body; Compassion; Teacher's ethics
【关键词】 思想;学习;生活;身体;爱心;师德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257-01
热爱学生,作为教师的一种主观情感体验,决定着教师的行为选择和趋向。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去教育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所以,作为人民教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师爱的内涵及其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用教师博大的胸怀,满腔的爱心,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地 发展。
教师的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调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的诸多内容中爱生是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教师对全体学生中的每一个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它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的师爱,其内容应包括:
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教师热爱学生,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建立经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脾气以及当前的思想实际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样才能找准施爱的切入点,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
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教师热爱学生,就要“视徒如己”,对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各个方面要关怀备至。这种关怀和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浓厚的、持久的挚爱,要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体贴入微,真心真意。
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建立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人都有自觉能动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他的人格受到尊重与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和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所处地位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有被尊重和被信任的权力,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后进生,这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更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信赖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而是建立在理智性和原则性基础上的。它是一种受社会委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栋梁之材的目的性更强、更为持久和真挚、浓厚和宽广的爱。“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这种爱应与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本身也包含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信赖,真正体现了对学生高度的尊重。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爱一切学生,不以学生家庭地位高低,经济条件状况优劣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高低和表现好坏而厚此薄彼,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因材施教,既给千里马以阳光,又给丑小鸭以雨露,从而为不同发展水平和进步节奏的学生提供循序渐进的“最近发展区”,把个性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师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能动性的个体,是正在长知识、长身体、长觉悟和处于发展中的个体。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向师性”,任何一个学生都愿意和老师接近,都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喜欢和老师攀谈学习和生活的感受,期待老师的爱心。正像有人说的:“学生就像花草樹木之趋向阳光一样趋向教师。”同时,他们对老师又有畏惧感,不敢与老师接近,不会与教师主动交往,见了老师拘束不安,惊慌失措。
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深入学生中间,用师爱架起沟通的桥梁。因为教师只有关心、尊重学生,才能 去深入了解、分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而学生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看出了教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爱护,就会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他们才能消除畏惧,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向老师倾诉,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大 凡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无论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也即“亲其师,信其道。”
师爱有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塑造和良好班集体的培养。人的同情心和开放的良好性格同他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暖是有密切关系的。爱,它不会自发产生,一个人的爱总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儿童从小开始被动地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爱,这些爱的积累,使儿童感受到了爱,懂得了什么是爱以及爱的意义,于是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回报爱的态度,并将爱的需求付之于行动,建立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
爱同样需要培养、教育,需要营造爱的教育环境,师爱正是这样一种教育环境,教师热爱、同情、关怀学生,能够通过迁移作用发展学生对他人的亲近、友好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与和投入集体生活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良好的情感和性格的形成,并进而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集体。
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而爱心则是教师转化后进生的最有力的武器和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因为后进生一般都很自卑,同时自尊心又极强,他们一方面有上进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另一方面又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表现不好而 不愿学习,对学习失去兴趣,有时还会故意捣乱,以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们往往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对这些后进生,教师更要尊重、信任、爱护他们,善于发掘其“闪光点”,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温暖他们,用师爱点燃他们上进的思想火花。许多优秀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成功实践证明: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
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开启后进生心扉的一把金钥匙,正如一句教育格言所说的:“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只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满腔的爱心,对他们多一些春风,多一些细雨,多鼓励、多表扬,一定会有成功的教育。
The student looks like the flowers trend sunlight to tend to the teacher equally
【Abstract】As the people's teacher, must understand correctly and understand that in Shi Ai the connotation and in the student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influential role, with the teacher great mind, the compassion filled with, moistens each student's heart, promotes each student healthily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Keywords】Thought; Study; Life; Body; Compassion; Teacher's 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