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在“新纲要”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究竟如何才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学界提出的观点很多,我国虽然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我国的本科教育目标却笼统而不具体。要建立高质量的现代高等教育体制,明确本科教育目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大学教育;目标定位;人才培养
如何提升大学培养质量便成为大学教育一项重要的任务。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和探究了大学生质量与本科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鉴于当下我国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状况,博克校长的研究给了我们以启示:提升大学教育培养质量,首先要定位好大学的教育目标。
一、目标定位
教育目标定位与大学价值追求往往是一致的。卡诺奇曾说,“如果对大学的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内涵是什么。”可见,对大学目标的充分重视是提高大学培养质量的前提。查尔斯·安德森在《心灵生活的良方》中也提到,“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推理技能”。此外,斯坦利·费什也提出了一种观点:唯一称得上大学教育目标的,是让学生“发展智力与学术能力”。如何找到、理解和确定这样的“目标”,既是我们打开大学本科教育“黑箱”的“撬棒”,更是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与质量提升相连接的桥梁。
二、榜样的智慧
哈佛大学博克校长在反思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得失后,提出了适合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他看来,这些目标包括: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备。虽中国的现代化不能靠“移植”西方完成,但博克校长的总结表达了一流大学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追求。我国许多大学在博克校长提出的大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上尚有不足,大学有义务培养学生智能之外的文化素质。如大学目标里培养学生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更有社会责任感。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也应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具有社会参与热情与能力。全球化中的“地方性”追求已是世界发展模式的共识。我国当下大学教育目标的是在继承古代优良传统、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基础上呼应中国教育改革现实、坚守大学永恒的精神追求,坚持这样几项原则:第一,大学教育目标不是预设且永恒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教育目标的定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是重要的;第二,教育目标不能靠教育内容的拼盘来实现,否则教育目标越完备,教育内容就越混乱;第三,虽然教育目标本身是可变的,不同目标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但是只有真正将学生和社会互利作为中心问题考虑的教育工作者,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和方案。
三、路径选择
我国大学应研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寻求中国大学教育目标的来源与选择,始终把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扎实、知识全面、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我国在对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的调整上,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按大类培养,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我们不难发现,通才教育正在逐渐回归我们的教育目标。此“通才”首先是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智慧、适合我中华民族发展需求、适应我国现有国情基础之上的教育目标——一个高素质的现代国民;其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成为我们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战略选择。
四、改革教学内容
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完善人格并不矛盾。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日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包括正确的人生和社会价值观追求,“通过对青年进行奠定民主公民意识之基础的价值观培训,提供有助于探讨战略方案和加强人道主义观点的批判性的公正看法,以促进保护和增强社会价值观”。《大学》的第一纲领“明明德”便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就自己的人生。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收效明显,但人格和道德的培养却不可一蹴而就。首先,大学应该在向学生传授高深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讲解经典著作中的伟大人格和道德典范。其次,教师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文化修养上起示范作用,让学生因钦佩其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的人格魅力而孜孜以求。最后,“大学在培养学生品格、规范学生行为时,应当把那些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目标”,例如,诚实守信的品质,爱国明理的自觉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强烈的法纪与责任意识,等等,以这些规范来完善学生自身的修养。
五、革新教学方法
相较于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完善自己的思维品质,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过增元教授曾提出,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课方式、不设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试。而这正是当下大学教育教学所需要的。无论是“明明德”“亲民”还是“止于至善”,其实现都是以开放、民主、平等为支撑条件的。在以学生参与式学习为主的教学中,由教师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包括查阅、甄别、组织、思考、分析、讨论、练习等。通过一次完整的问题研究过程,不但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思考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思维品质和批判创新能力也将得到发展。这些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大学里,甚至也可迁移到学生对学校外、社会中其他问题的解决上。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多种角色,要在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与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与其他师生的交往中提高待人接物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六、结语
我国大学在继承中国文化智慧,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基础上清晰定位各类型大学的教育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出发点,深刻把握好质量与创新性问题,更加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学校和社会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优化,找到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涂又光.中國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539.
[2]张晋衡.大学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
关键词:大学教育;目标定位;人才培养
如何提升大学培养质量便成为大学教育一项重要的任务。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和探究了大学生质量与本科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鉴于当下我国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状况,博克校长的研究给了我们以启示:提升大学教育培养质量,首先要定位好大学的教育目标。
一、目标定位
教育目标定位与大学价值追求往往是一致的。卡诺奇曾说,“如果对大学的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内涵是什么。”可见,对大学目标的充分重视是提高大学培养质量的前提。查尔斯·安德森在《心灵生活的良方》中也提到,“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推理技能”。此外,斯坦利·费什也提出了一种观点:唯一称得上大学教育目标的,是让学生“发展智力与学术能力”。如何找到、理解和确定这样的“目标”,既是我们打开大学本科教育“黑箱”的“撬棒”,更是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与质量提升相连接的桥梁。
二、榜样的智慧
哈佛大学博克校长在反思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得失后,提出了适合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他看来,这些目标包括: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备。虽中国的现代化不能靠“移植”西方完成,但博克校长的总结表达了一流大学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追求。我国许多大学在博克校长提出的大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上尚有不足,大学有义务培养学生智能之外的文化素质。如大学目标里培养学生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更有社会责任感。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也应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具有社会参与热情与能力。全球化中的“地方性”追求已是世界发展模式的共识。我国当下大学教育目标的是在继承古代优良传统、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基础上呼应中国教育改革现实、坚守大学永恒的精神追求,坚持这样几项原则:第一,大学教育目标不是预设且永恒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教育目标的定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是重要的;第二,教育目标不能靠教育内容的拼盘来实现,否则教育目标越完备,教育内容就越混乱;第三,虽然教育目标本身是可变的,不同目标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但是只有真正将学生和社会互利作为中心问题考虑的教育工作者,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和方案。
三、路径选择
我国大学应研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寻求中国大学教育目标的来源与选择,始终把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扎实、知识全面、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我国在对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的调整上,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按大类培养,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我们不难发现,通才教育正在逐渐回归我们的教育目标。此“通才”首先是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智慧、适合我中华民族发展需求、适应我国现有国情基础之上的教育目标——一个高素质的现代国民;其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成为我们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战略选择。
四、改革教学内容
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完善人格并不矛盾。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日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包括正确的人生和社会价值观追求,“通过对青年进行奠定民主公民意识之基础的价值观培训,提供有助于探讨战略方案和加强人道主义观点的批判性的公正看法,以促进保护和增强社会价值观”。《大学》的第一纲领“明明德”便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就自己的人生。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收效明显,但人格和道德的培养却不可一蹴而就。首先,大学应该在向学生传授高深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讲解经典著作中的伟大人格和道德典范。其次,教师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文化修养上起示范作用,让学生因钦佩其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的人格魅力而孜孜以求。最后,“大学在培养学生品格、规范学生行为时,应当把那些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目标”,例如,诚实守信的品质,爱国明理的自觉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强烈的法纪与责任意识,等等,以这些规范来完善学生自身的修养。
五、革新教学方法
相较于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完善自己的思维品质,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过增元教授曾提出,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课方式、不设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试。而这正是当下大学教育教学所需要的。无论是“明明德”“亲民”还是“止于至善”,其实现都是以开放、民主、平等为支撑条件的。在以学生参与式学习为主的教学中,由教师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包括查阅、甄别、组织、思考、分析、讨论、练习等。通过一次完整的问题研究过程,不但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思考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思维品质和批判创新能力也将得到发展。这些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大学里,甚至也可迁移到学生对学校外、社会中其他问题的解决上。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多种角色,要在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与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与其他师生的交往中提高待人接物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六、结语
我国大学在继承中国文化智慧,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基础上清晰定位各类型大学的教育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出发点,深刻把握好质量与创新性问题,更加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学校和社会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优化,找到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涂又光.中國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539.
[2]张晋衡.大学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