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资本论》不仅是一部“资本主义灭亡伦”、“科学社会主义论”,更是一部“理想信念教育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论
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重大发现,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恩格斯曾说:“即使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在笔者看来,唯物史观理论具有哲学开创性,剩余价值理论则具有经济学开创性。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一脉相通的,前者是后者的哲学渊源,没有唯物史观就没有剩余价值理论。而《资本论》恰恰把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一、唯物史观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穿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的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结束了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毫无疑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抓住《资本论》的本质、精髓和活的灵魂。《资本论》所有的重要理论和重要特征,都只有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科学解释。如果这个问题不好理解的话,我们不妨逆向思维一下,如果不坚持唯物史观,那就是唯心史观或者不可知论。
这样的话,马克思的这些关于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还有何意义可言?一切将毫无价值,因为意识决定一切,还谈什么客观规律,还有研究什么客观规律的必要?如果坚持不可知论的话,我们将对社会历史发展无法认识,也就不存在什么正确与错误之分,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的这些规律也就没有了实质性的意义。因而只有坚持唯物史观,那些关于社会历史方面的规律才有存在和研究的必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史观是理论基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同样,马克思也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即历来被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那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进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律的觀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物质资料生产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相反。这就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是认为我们的意识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这也不足为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比较容易,人类的意识在自然界的本身进化过程中参与较少;但在社会历史观上却往往容易陷入历史唯心主义,这是因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我们人类的意识尤其是社会精英的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有着莫大的影响。但马克思透过这个表象,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也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具体地讲,这个客观规律主要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其基本内容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最终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必然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这就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个基本规律可以直接用于解释社会历史形态的变化。
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手推磨和蒸汽机代表生产力,封建主和资本家代表生产关系,是一一对应的。试想一下,如果未来机器人代替人类大部分劳动,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来与之相对应?总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历史的,不是永恒的。
二、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依据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正如人难逃死亡一样。但究竟因何而死,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症结何在?马克思在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通过区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找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这是马克思的又一重大发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辉煌在于资本,灭亡也因为资本。人类近代史所取得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要在于开动了资本这台发动机。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这台发动机的弊端:它倾向于超负荷运转(也即过度追逐剩余价值),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那是由资本的内在本质和外部竞争所决定的。由于超负荷运转,不仅导致资本本身以及它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被淘汰,也给整个地球带来很多负面效应。比如经济危机、全球变暖、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乃至信仰危机等等。
那为什么直到今天资本这台发动机还在运转呢?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内调整,这就好比给发动机减速或者添加润滑油。从根上说,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内调整,在很大程度上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其本质决定了迟早有报废的那一天。
总之,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身不可调和的矛盾,找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理论所在。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也就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没有实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实践上马克思找到了工人阶级,提出了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有了理论和实践,至于资本主义如何过渡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无外乎两种途径: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即武器不仅包括革命,也包括改革。但我们也有用错武器的时候,“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是集中体现。实际上通过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也是一条道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改革也是一个强大武器。我们不也是常说大刀阔斧的改革,用“刀”和“斧”来形容改革。
三、对未来社会主义的预测是科学的预测
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马克思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仍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生产仍然存在剩余劳动、公有制经济更需要管理和薄记,加强经济核算、公有制经济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等等。这是马克思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的社会发展方向,是在研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趋势,在比较分析之中,才谈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的,也就是说他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做出来的。因而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是一种科学预测。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其实现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无需也不能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描述,否则将流于不切实际的空想。然而,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和信念,却是随着共产党与生俱来、始终相伴,决定着党前进的方向。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与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总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无疑的,但过程是漫长的。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科学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翻开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资本主义从萌芽到代替封建主义,其间也经历了数百年。这就要求我们在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务必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致力于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论
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重大发现,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恩格斯曾说:“即使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在笔者看来,唯物史观理论具有哲学开创性,剩余价值理论则具有经济学开创性。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一脉相通的,前者是后者的哲学渊源,没有唯物史观就没有剩余价值理论。而《资本论》恰恰把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一、唯物史观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穿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的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结束了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毫无疑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抓住《资本论》的本质、精髓和活的灵魂。《资本论》所有的重要理论和重要特征,都只有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科学解释。如果这个问题不好理解的话,我们不妨逆向思维一下,如果不坚持唯物史观,那就是唯心史观或者不可知论。
这样的话,马克思的这些关于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还有何意义可言?一切将毫无价值,因为意识决定一切,还谈什么客观规律,还有研究什么客观规律的必要?如果坚持不可知论的话,我们将对社会历史发展无法认识,也就不存在什么正确与错误之分,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的这些规律也就没有了实质性的意义。因而只有坚持唯物史观,那些关于社会历史方面的规律才有存在和研究的必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史观是理论基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同样,马克思也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即历来被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那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进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律的觀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物质资料生产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相反。这就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是认为我们的意识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这也不足为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比较容易,人类的意识在自然界的本身进化过程中参与较少;但在社会历史观上却往往容易陷入历史唯心主义,这是因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我们人类的意识尤其是社会精英的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有着莫大的影响。但马克思透过这个表象,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也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具体地讲,这个客观规律主要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其基本内容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最终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必然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这就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个基本规律可以直接用于解释社会历史形态的变化。
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手推磨和蒸汽机代表生产力,封建主和资本家代表生产关系,是一一对应的。试想一下,如果未来机器人代替人类大部分劳动,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来与之相对应?总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历史的,不是永恒的。
二、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依据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正如人难逃死亡一样。但究竟因何而死,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症结何在?马克思在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通过区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找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这是马克思的又一重大发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辉煌在于资本,灭亡也因为资本。人类近代史所取得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要在于开动了资本这台发动机。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这台发动机的弊端:它倾向于超负荷运转(也即过度追逐剩余价值),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那是由资本的内在本质和外部竞争所决定的。由于超负荷运转,不仅导致资本本身以及它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被淘汰,也给整个地球带来很多负面效应。比如经济危机、全球变暖、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乃至信仰危机等等。
那为什么直到今天资本这台发动机还在运转呢?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内调整,这就好比给发动机减速或者添加润滑油。从根上说,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内调整,在很大程度上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其本质决定了迟早有报废的那一天。
总之,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身不可调和的矛盾,找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理论所在。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也就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没有实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实践上马克思找到了工人阶级,提出了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有了理论和实践,至于资本主义如何过渡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无外乎两种途径: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即武器不仅包括革命,也包括改革。但我们也有用错武器的时候,“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是集中体现。实际上通过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也是一条道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改革也是一个强大武器。我们不也是常说大刀阔斧的改革,用“刀”和“斧”来形容改革。
三、对未来社会主义的预测是科学的预测
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马克思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仍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生产仍然存在剩余劳动、公有制经济更需要管理和薄记,加强经济核算、公有制经济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等等。这是马克思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的社会发展方向,是在研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趋势,在比较分析之中,才谈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的,也就是说他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做出来的。因而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是一种科学预测。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其实现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无需也不能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描述,否则将流于不切实际的空想。然而,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和信念,却是随着共产党与生俱来、始终相伴,决定着党前进的方向。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与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总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无疑的,但过程是漫长的。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科学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翻开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资本主义从萌芽到代替封建主义,其间也经历了数百年。这就要求我们在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务必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致力于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