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环境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不需要教。”这正表现了他对学生思维、启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深刻见解,也是我们当下新课改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观。
  新课堂意味着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意味着教师角色从根本上的转变。需要我们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一、师生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建构知识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在上课伊始,首先照搬各种教辅书中的学习目标,包括教材的重难点,然后整堂课都紧紧围绕它展开教与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机械地、被动地被这个所谓的教学目标在“牵着鼻子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稀里糊涂地听。
  新课堂的预习课中,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把握,把教学目标分为预设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师生平等讨论、交流,将学习任务、目标落实到每个人,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充分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并对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
  二、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进行情感参与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两者既不能截然分割,又不能相互替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钟情于导,学生融情于学,师生情感进行有机地碰撞、交汇和融合。情感参与是语文教学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是学生真正参与的前提。
  在老师讲授《藤野先生》一文时,有个学生突然问老师:“鲁迅先生如此厌恶清国留学生的玩乐,进而对东京表示失望,为何在暑假时他又到东京玩了个夏天?”老师当时及时抓住这个话题,让大家发表意见,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鲁迅先生在东京的“玩”,不管是玩伴还是玩的内容都和清国留学生有不同;有的学生又说鲁迅先生的玩伴大抵是有革命思想的中国人或同情中国的日本友人;又有学生谈到鲁迅先生“玩”的内容是和他当时的学业相对而言的,肯定是读书一类的,……老师对大家的讨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试想,如果没有学生真正的情感参与,怎能有如此深入而又灵动的课堂。所以构建语文课堂良好的情感环境,让学生情绪饱满地主动学习,让教师满怀激情地有效指引,对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老师的个性发展,都具有实效性的意义。
  三、“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杜郎口”开放的课堂里,小组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小组不仅是一个基本的学习组织单位,也是一个充满合作和竞争的利益共同体。语文教师一般先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再根据小组成员的知识水平、组织能力、男女比例和性格心理等因素进行适当地调整;让每个大组形成和谐的合作团队。同样的方法,在分四个大组内部的小组。课堂采用“小主持人”制,由学生替代教师组织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知识点以及解疑、评价,甚至课堂板书也全由学生完成。课堂充分激活学生的感悟,培养学生积极的能动性。
  现代文阅读教学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大难题,往往是学生和老师忙忙碌碌的,效果却不是那么明显。在一次现代文阅读训练课上,“小主持人”首先把这节课的训练题和训练题的答案一并发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在互相的监督下,先自主完成训练题,然后自己对照答案,找出自己做错的题目,并进行小组内的讨论。接下来“小主持人”介绍了下面的训练要求,比一比看哪一个组能在最后的评比中获胜,又下发了同类型的现代文阅读训练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很明显学生们为了在第二环节评比中获胜,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小组内的“资源”,互帮互助,那种“要我学”的心理自然转换成了“我要学”的心理。课堂上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
  总而言之,不管是什么样的新课改,语文教学都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特别是教师必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他文献
一、刻苦钻研提升自我  首先,我加强了自己的理论提升。  为了加强自己的理论提高,每年的暑假,我都要读一些理论书籍,使我逐步有了正确、先进、全面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指导性原则是可影响着我的做人的方法准则,能够让我正确地待人处世。从而也影响着我所教过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在业务上,我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我面对的是有升学压力和任务的中三学生,于是,“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成为我苦练教学基本功
期刊
一、紧扣语文学课的性质和课标对语文学科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去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
期刊
不是山,不是水  夏丏尊先生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的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生活中很多事物本没有灵性,可是若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外物也有了同样的感情,无情
期刊
首先,对于课堂教学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理解。传统的认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看法就是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去直接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而是通过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来认识。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行为过程,是教师在有选择地讲解、说明和演示,教师自身也自然地成为知识的
期刊
结婚十几年了,每逢春节,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在公婆家度过。公婆操持,我和老公做下手。  今年,我们搬了新居,有一种说法——“新居要让老人住后才吉利”;加之,公婆身体也不大好。老公兄弟几个商议让他们到我家过年,我欣然应允。可二老适应了自己家的生活,怕到我家不习惯,执意不同意,经过老公再三说服,腊月二十三他们终于答应了。我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立马投入了紧张的接待准备工作:首先把家中最好最大的一间主卧室腾出
期刊
一、在条件上,不要把什么都拿来小组讨论,不要每节课都小组讨论,我想一节课是否要采取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其前提条件应该是只有多人合作的效果确实比一个人独立完成效果好,或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或这一问题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答案,能互相启发。否则,就没有必要制造学生互相打搅的机会。   二、在准备上,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做好合作和讨论的准备。有些老师刚刚提出问题就要求学生转过身去讨论,这就意味着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是一个难点。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词阅读是必考的一个内容,而把握好诗词的思想感情是一个必考的题型。所谓情感即诗词中所蕴涵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态度、价值观等。  那么,如何把握古诗词中所蕴涵的情感呢?  首先,熟悉古诗词中常见的情感类型。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现各不尽同,要准确地判断出诗词的情感,必须先熟悉有哪些情感类型,做到有的放矢。初中语文课本中常见的情感类型主要有
期刊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的感觉。描写人物不仅要仔细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还要善于抓住这些方面的变化精雕细刻,让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欲然纸上。  一、肖像变化,凸显命运  在文章中,肖像描写可以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期刊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也是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和基本的方法。它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师生合读等。这是一个眼、脑、口协同活动的过程,它能充分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它还能加深理解课文,提高思维能力,语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近几年重问轻读,偏论贱读的现象比较严重,更不用说朗读了。语文课呼唤“朗读”的回归。  那么如何搞好朗读呢?在此 ,我想谈一谈自
期刊
一、激发阅读兴趣,由“不得已”变“主动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都是最大的动力。同样,学生只要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饶有兴致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轻松地接受自己要学的知识。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课内课外相结合,由已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