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不曾惩罚过的教育者,也没有不曾被教育者惩罚过的学生,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学会适当运用惩罚手段,把握住惩罚的度,使学生改过迁善,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教育;惩罚;学问
教育不仅包括表扬、奖励和赏识等教育方法,还应该包括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以及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惩罚教育。不过,在惩罚教育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惩罚有度。教师要根据学生所犯的错误,对其实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惩罚。即便是同样的错误行为,不同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而惩罚的方式也应不同。我们要善于带着智慧和真情走进学生生活,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惩罚方式,从而为学生指路,引领学生健康的发展。
一、正确理解与认识教育惩罚
在当今学校的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责备和批评是越来越少,一味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的虚荣心就会越来越强,听不得别人半点批评。慢慢地他们的胸怀会越来越狭窄,承受力也会越来越低。所以,我们在提倡表扬和奖赏的同时,不要忽视“惩罚”。因为它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有效的惩罚会使学生健康的发展。那么,怎样做才算是适当的惩罚?才能罚出水平,罚出效果呢?
什么是“教育惩罚”?“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它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又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做卫生不认真而罚其重做等等,这些惩罚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的要使他们不再犯。”卢梭也曾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孩子”。这就告诉了我们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明确的惩罚目的,就会在实施惩罚时产生偏见。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教育人为中心理念,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对于程度较恶劣的,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地惩罚手段,但这绝非是对其进行打骂,侮辱等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体罚或变形体罚。相反,我们可以运用除此之外的惩罚手段。比如学生犯了错误,让其自己写出犯错误的经过并写保证书等,从而促使其对自己不良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我们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人格的核心就是自信,当一个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才会选择逃避责任。仔细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说来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对其教育的最佳时机,因为当他犯了错误后,心中会非常的内疚、不踏实。他需要教师开导,让其明白一些道理,对自己所做的错事感到愧疚,承担责任,从而获取自己内心的平衡,并以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作为教师,一定要在信任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要知道,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日本学者小原国芳反复强调:由于真正的负罪感及忏悔都使人祈求“公正的惩罚”“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
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惩罚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总会有一些比较任性的孩子,它们光靠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是很难奏效的,更有的教师对于他们的错误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样慢慢的就会使这类孩子越来越任性,越来越难以管教。所以,为了这类孩子的将来,在他们犯错误时,教师一定要运用一定手段加以惩罚。但在运用惩罚手段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惩罚的方式、方法,并在惩罚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惩罚的及时性。只有惩罚及时,才能让学生很快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更好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台湾大学读大一时,非常贪玩。当时,教他微积分的是王文清老师。微积分第一学期有4次月考,第一次他只考了60分,王老师批评了他,但还照样玩。第二次月考试时,他作弊,结果被王老师抓个正着,得了0分。这件事情后,他开始下决心好好读书,每天都学到夜里两三点。一个月下来,他逐渐发现微积分其实也很有趣,后来的两次月考,他的平均分高达99分,成了全班的学习明星。现在他成了大名人,但每次回台中,都会去看望王文清老师,感谢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2)惩罚的针对性。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典型,抓重点,要有针对性的处理。比方说班里某宿舍扣分了,这时候教师不要以面概全,批评该宿舍这不行那不行等等这类字眼,应该找出问题关键原因,对其针对性的实施惩罚教育。还有就是教师在惩罚孩子时,要尽量避免孤立学生。比方说在有的班里总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特别好动,搞得班级乌烟瘴气。弄得老师们总是焦头烂额,忧心忡忡。对于这类学生的惩罚,单是让他们保证,恐怕效果不大。刚保证完,可能又“旧病复发”了。这时候教师往往干脆就不要理他,也不允许其他同学和他玩等等。其实,这样只会撕裂班级和谐,扭曲学生心灵,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相反,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学生做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管理和约束他们。比方说针对贪玩好动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调换座位,将他座位调到班干部周围,稍有不良举动,班干部立马能给予制止,这样,给他搞怪的空间就窄了。自然而然就对其进行了约束。
在教育惩罚中做到公平、公正,善意、友好才容易被人接受,否则就会受到学生的排斥。 “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教师的外在仪表和内在学识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有的学生之所以喜欢学习某一科可能是因为他喜欢教师大方的外表或者是教师上课时生动的讲解等。艺术的教育惩罚,听起来很难理解,但是,实际上做起来也不是很困难,它需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适当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束关注的目光,一句提醒的话语等等。
合理有效的教育惩罚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它需要教师在实施惩罚时要投入全部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爱满天下”,意思就是说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引领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惩罚。要让学生明白惩罚是为了使自己进一步明晰错因,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它不是犯错的苦果,而是发展的良药。总之,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钻研和摸索,好好学习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教育惩罚。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5月, 第162-163页
[2] 曾里鹏.教育惩罚的人性分析. 小学德育.2010年4月上 第7期, 总第387期, 第9-11页
[3]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2年4月, 第161-166页
[4] 邵統亮. 惩戒教育的机智与意蕴. 班主任.2010年6月
[5] 秦选强.现代教师应建立惩罚同体现.小学德育.2009年6月下 第12期, 总第368期, 第1页
[6] 陈康和 吴碧蓉. 罚一罚,又何妨 .小学德育.2009年7月下 第14期,总第370期, 第26-27页
[7] 安研.宁夏教育.1999年22期
关键词: 教育;惩罚;学问
教育不仅包括表扬、奖励和赏识等教育方法,还应该包括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以及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惩罚教育。不过,在惩罚教育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惩罚有度。教师要根据学生所犯的错误,对其实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惩罚。即便是同样的错误行为,不同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而惩罚的方式也应不同。我们要善于带着智慧和真情走进学生生活,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惩罚方式,从而为学生指路,引领学生健康的发展。
一、正确理解与认识教育惩罚
在当今学校的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责备和批评是越来越少,一味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的虚荣心就会越来越强,听不得别人半点批评。慢慢地他们的胸怀会越来越狭窄,承受力也会越来越低。所以,我们在提倡表扬和奖赏的同时,不要忽视“惩罚”。因为它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有效的惩罚会使学生健康的发展。那么,怎样做才算是适当的惩罚?才能罚出水平,罚出效果呢?
什么是“教育惩罚”?“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它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又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做卫生不认真而罚其重做等等,这些惩罚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的要使他们不再犯。”卢梭也曾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孩子”。这就告诉了我们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明确的惩罚目的,就会在实施惩罚时产生偏见。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教育人为中心理念,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对于程度较恶劣的,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地惩罚手段,但这绝非是对其进行打骂,侮辱等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体罚或变形体罚。相反,我们可以运用除此之外的惩罚手段。比如学生犯了错误,让其自己写出犯错误的经过并写保证书等,从而促使其对自己不良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我们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人格的核心就是自信,当一个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才会选择逃避责任。仔细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说来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对其教育的最佳时机,因为当他犯了错误后,心中会非常的内疚、不踏实。他需要教师开导,让其明白一些道理,对自己所做的错事感到愧疚,承担责任,从而获取自己内心的平衡,并以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作为教师,一定要在信任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要知道,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日本学者小原国芳反复强调:由于真正的负罪感及忏悔都使人祈求“公正的惩罚”“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
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惩罚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总会有一些比较任性的孩子,它们光靠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是很难奏效的,更有的教师对于他们的错误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样慢慢的就会使这类孩子越来越任性,越来越难以管教。所以,为了这类孩子的将来,在他们犯错误时,教师一定要运用一定手段加以惩罚。但在运用惩罚手段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惩罚的方式、方法,并在惩罚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惩罚的及时性。只有惩罚及时,才能让学生很快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更好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台湾大学读大一时,非常贪玩。当时,教他微积分的是王文清老师。微积分第一学期有4次月考,第一次他只考了60分,王老师批评了他,但还照样玩。第二次月考试时,他作弊,结果被王老师抓个正着,得了0分。这件事情后,他开始下决心好好读书,每天都学到夜里两三点。一个月下来,他逐渐发现微积分其实也很有趣,后来的两次月考,他的平均分高达99分,成了全班的学习明星。现在他成了大名人,但每次回台中,都会去看望王文清老师,感谢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2)惩罚的针对性。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典型,抓重点,要有针对性的处理。比方说班里某宿舍扣分了,这时候教师不要以面概全,批评该宿舍这不行那不行等等这类字眼,应该找出问题关键原因,对其针对性的实施惩罚教育。还有就是教师在惩罚孩子时,要尽量避免孤立学生。比方说在有的班里总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特别好动,搞得班级乌烟瘴气。弄得老师们总是焦头烂额,忧心忡忡。对于这类学生的惩罚,单是让他们保证,恐怕效果不大。刚保证完,可能又“旧病复发”了。这时候教师往往干脆就不要理他,也不允许其他同学和他玩等等。其实,这样只会撕裂班级和谐,扭曲学生心灵,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相反,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学生做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管理和约束他们。比方说针对贪玩好动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调换座位,将他座位调到班干部周围,稍有不良举动,班干部立马能给予制止,这样,给他搞怪的空间就窄了。自然而然就对其进行了约束。
在教育惩罚中做到公平、公正,善意、友好才容易被人接受,否则就会受到学生的排斥。 “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教师的外在仪表和内在学识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有的学生之所以喜欢学习某一科可能是因为他喜欢教师大方的外表或者是教师上课时生动的讲解等。艺术的教育惩罚,听起来很难理解,但是,实际上做起来也不是很困难,它需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适当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束关注的目光,一句提醒的话语等等。
合理有效的教育惩罚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它需要教师在实施惩罚时要投入全部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爱满天下”,意思就是说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引领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惩罚。要让学生明白惩罚是为了使自己进一步明晰错因,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它不是犯错的苦果,而是发展的良药。总之,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钻研和摸索,好好学习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教育惩罚。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5月, 第162-163页
[2] 曾里鹏.教育惩罚的人性分析. 小学德育.2010年4月上 第7期, 总第387期, 第9-11页
[3]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2年4月, 第161-166页
[4] 邵統亮. 惩戒教育的机智与意蕴. 班主任.2010年6月
[5] 秦选强.现代教师应建立惩罚同体现.小学德育.2009年6月下 第12期, 总第368期, 第1页
[6] 陈康和 吴碧蓉. 罚一罚,又何妨 .小学德育.2009年7月下 第14期,总第370期, 第26-27页
[7] 安研.宁夏教育.1999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