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4-000-02
摘要知识产权融资是知识产权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科技成果的产权化、法律化、商品化和产业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对现代企业知识产权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知识产权融资面临的主要风险的原因,从完善风险共担机制、中介服务机构、知识产权融资的相关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评估力度等方面入手,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具体措施。
关键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风险控制
一般认为,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版权、商业秘密等形式。知识产权融资对于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科技成果的产权化、法律化、商品化和产业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企业也储备了一些相对稳定可以质押的知识产权。但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知识产权融资发展的主要问题,致使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融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风险。
一、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评估机构考虑相关因素并依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知识产权价值所作的评价、估计或预测。我国知识产权评估基本延续了有形资产评估的方法,即: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是考虑被评估资产形成的历史成本或重置与被评估资产具有相同用途和功效的资产现时需要的成本作为估价标准。市场法是以现行价格作为标准,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近似的已交易同类资产作为参照物估算出知识产权的价值。收益法是通过对知识产权的未来预期收益进行折现来估值。由于知识成果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独特性、风险性、收益不确定性等特性,这三种方法在实践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二、不同形式知识产权的评估方法
1.商标评估
商标评估既可以使企业产权明晰,无形资产得到合理配置。又有助于量化价值,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在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案例,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以满足市场对商标价值评估的需求。
一个商标发起的构思、设计、注册、宣传等产生的各种费用难以估量,而且一个商标的形成往往与企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使得商标本身具有独一无二和难以复制性,因此,成本法和市场法在实际商标评估中的应用非常有限。
从收益方面对商标价值进行评估,是通过对商标所产生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现进行估值实现的。从理论上来说,商标的价值本质是能够对商标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从实践上来说,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关于商标收益的分离、预测、未来收益年限、折现的方法,其评估体系也日趋成熟。收益法是目前商标评估最可行的方法。
2.专利评估
对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来说,专利价值在企业总价值中所占比例颇高,专利价值科学评估尤为重要。由于专利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其成果不可复制,且其未来收益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专利价值评估常用改良后的收益贴现法,即贴现现金流量法(DCF法)。
DCF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专利剩余有效期内,将预期创造的现金贴现。这种方法较收益法来说更为具体、直接,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未来现金流难以被准确估计;据项目风险水平调整的贴现率具有随意性。
实物期权法引入使用可解决上述问题。实物期权法考虑了决策者在专利产品的投资、生产、研发过程中买入、卖出等问题的选择权所带来的收益。这种选择权实际是一种期权。
3.版权评估
由于版权作品的独特性和难以重置性,版权评估采用收益法更为科学合理。一些评估机构基于传统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企业版权价值构成的新要素,对评估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构建起可以用来合理评估企业版权价值的评估层次指标体系及模型,但目前学术界及业界并未形成统一的模型体系。
三、知识产权评估融资中存在的风险
1.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相对于动产和不动产而言,在法律上是相当不确定的。凡是在融资过程中,足以导致知识产权价值减少、消失、转移、或者担保权无法实现的法律事实都叫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一方面,知识产权是非物质性的,其权利的取得不可能以占有明确其法律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高风险性,随时有可能导致银行拿到的质物变成空质,或者急剧减值。
2.知识产权融资的经济风险
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受到社会生产水平、市场、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一项新的专利可能在应用于实践之前就被新的方法所取代而导致经济价值急剧下降,也可能在未来与先进生产力水平更好结合而经济价值大大增强,这就导致了进行知识产权融资会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
3.知识产权融资的经营风险
由于知识产权融资在法律制度等外部软环境方面的缺失,金融机构在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融资时门槛过高,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意愿大大降低,且融资过程也面临重重困难。
4.知识產权融资的技术风险
由于成本法和市场法的局限性,收益法是目前知识产权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其一般公式为:
公式中,P为被评估版权的价值; Rt第t年的净收益;i为折现率;t为收益可以持续的年限;n为版权有效年限。以上参数中,预期收益、折现率的选取并没有科学的依据,导致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结果出现偏差。
四、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事后补偿机制
风险和收益不配比是产生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现有的担保体系表明知识产权经营融资成功带来的经济效益由银行、企业、社会三者共同享有,而失败的风险则由银行和企业共同分担。融资风险防范失控,尤其是技术开发、运转失败的风险,致使银行得不到事后补偿保障,而政府作为融资成功的受益者也存在事后补偿保障缺位现象。所以,要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企业在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时,金融机构要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估值,资产评估机构和律师事务所要分别对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和法律状态予以担保。
2.建立完善中介服务机构
知识产权的估值是决定金融机构是否放贷及放贷规模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这一重要职能由盈利性企业担任,评估机构存在着虚高知识产权价值的道德风险。因此,相关部门要组织知识产权评估专业培训、考核,督促评估机构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库,定期对评估机构执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要大力发展非盈利性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使政府成为知识产权契约一方的主体,以其良好的信誉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开展。
3.完善知识产权融资的相关制度
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公示制度、知识产权登记制度等,进一步扩大现有的知识产权融资监管范围。同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为知识产权融资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4.加大知识产权评估的科研力度,提高评估人员专业素质
知识产权评估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其方法多从固定资产评估方法借鉴而来,没有充分针对各种形式知识产权本身的特点,从而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必须结合各种形式知识产权的特点,不断借鉴国外新的理论方法,借助不断创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新的知识产权评估方法。同时要加大评估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职业进入门槛,提高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洪亮,阮建强.中国版权价值评估现状浅析.社科纵横.2009.12(12):134-135.
[2]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胡念.企业版权价值评估的体系及新模型探讨.海峡科学.2008(12):27
[5]彭松梅.企业商标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02.06.
[6]王敬,李舒.知识型企业专利估值方法研究.管理学报.2004.11:341-345.
[7]程勇.专利价值的评估及实现策略.华中科技大学.2006.04.
[8]马忠明,易江.专利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价值工程.2004(1):36-39.
[9]胡海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散和防范机制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5.
[10]周莲.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初探.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42-45.
[11]李虹,石芳娟.知识产权融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天津经济.2010(5):38-40.
[12]李斌.知识产权融资需要探索创新方式.创新时代.2010(12):152-153.
[13]陈冰.知识产权质押: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突破口.杭州科技.2011(2):51-52.
摘要知识产权融资是知识产权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科技成果的产权化、法律化、商品化和产业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对现代企业知识产权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知识产权融资面临的主要风险的原因,从完善风险共担机制、中介服务机构、知识产权融资的相关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评估力度等方面入手,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具体措施。
关键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风险控制
一般认为,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版权、商业秘密等形式。知识产权融资对于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科技成果的产权化、法律化、商品化和产业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企业也储备了一些相对稳定可以质押的知识产权。但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知识产权融资发展的主要问题,致使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融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风险。
一、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评估机构考虑相关因素并依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知识产权价值所作的评价、估计或预测。我国知识产权评估基本延续了有形资产评估的方法,即: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是考虑被评估资产形成的历史成本或重置与被评估资产具有相同用途和功效的资产现时需要的成本作为估价标准。市场法是以现行价格作为标准,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近似的已交易同类资产作为参照物估算出知识产权的价值。收益法是通过对知识产权的未来预期收益进行折现来估值。由于知识成果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独特性、风险性、收益不确定性等特性,这三种方法在实践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二、不同形式知识产权的评估方法
1.商标评估
商标评估既可以使企业产权明晰,无形资产得到合理配置。又有助于量化价值,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在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案例,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以满足市场对商标价值评估的需求。
一个商标发起的构思、设计、注册、宣传等产生的各种费用难以估量,而且一个商标的形成往往与企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使得商标本身具有独一无二和难以复制性,因此,成本法和市场法在实际商标评估中的应用非常有限。
从收益方面对商标价值进行评估,是通过对商标所产生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现进行估值实现的。从理论上来说,商标的价值本质是能够对商标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从实践上来说,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关于商标收益的分离、预测、未来收益年限、折现的方法,其评估体系也日趋成熟。收益法是目前商标评估最可行的方法。
2.专利评估
对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来说,专利价值在企业总价值中所占比例颇高,专利价值科学评估尤为重要。由于专利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其成果不可复制,且其未来收益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专利价值评估常用改良后的收益贴现法,即贴现现金流量法(DCF法)。
DCF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专利剩余有效期内,将预期创造的现金贴现。这种方法较收益法来说更为具体、直接,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未来现金流难以被准确估计;据项目风险水平调整的贴现率具有随意性。
实物期权法引入使用可解决上述问题。实物期权法考虑了决策者在专利产品的投资、生产、研发过程中买入、卖出等问题的选择权所带来的收益。这种选择权实际是一种期权。
3.版权评估
由于版权作品的独特性和难以重置性,版权评估采用收益法更为科学合理。一些评估机构基于传统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企业版权价值构成的新要素,对评估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构建起可以用来合理评估企业版权价值的评估层次指标体系及模型,但目前学术界及业界并未形成统一的模型体系。
三、知识产权评估融资中存在的风险
1.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相对于动产和不动产而言,在法律上是相当不确定的。凡是在融资过程中,足以导致知识产权价值减少、消失、转移、或者担保权无法实现的法律事实都叫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一方面,知识产权是非物质性的,其权利的取得不可能以占有明确其法律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高风险性,随时有可能导致银行拿到的质物变成空质,或者急剧减值。
2.知识产权融资的经济风险
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受到社会生产水平、市场、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一项新的专利可能在应用于实践之前就被新的方法所取代而导致经济价值急剧下降,也可能在未来与先进生产力水平更好结合而经济价值大大增强,这就导致了进行知识产权融资会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
3.知识产权融资的经营风险
由于知识产权融资在法律制度等外部软环境方面的缺失,金融机构在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融资时门槛过高,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意愿大大降低,且融资过程也面临重重困难。
4.知识產权融资的技术风险
由于成本法和市场法的局限性,收益法是目前知识产权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其一般公式为:
公式中,P为被评估版权的价值; Rt第t年的净收益;i为折现率;t为收益可以持续的年限;n为版权有效年限。以上参数中,预期收益、折现率的选取并没有科学的依据,导致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结果出现偏差。
四、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事后补偿机制
风险和收益不配比是产生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现有的担保体系表明知识产权经营融资成功带来的经济效益由银行、企业、社会三者共同享有,而失败的风险则由银行和企业共同分担。融资风险防范失控,尤其是技术开发、运转失败的风险,致使银行得不到事后补偿保障,而政府作为融资成功的受益者也存在事后补偿保障缺位现象。所以,要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企业在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时,金融机构要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估值,资产评估机构和律师事务所要分别对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和法律状态予以担保。
2.建立完善中介服务机构
知识产权的估值是决定金融机构是否放贷及放贷规模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这一重要职能由盈利性企业担任,评估机构存在着虚高知识产权价值的道德风险。因此,相关部门要组织知识产权评估专业培训、考核,督促评估机构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库,定期对评估机构执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要大力发展非盈利性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使政府成为知识产权契约一方的主体,以其良好的信誉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开展。
3.完善知识产权融资的相关制度
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公示制度、知识产权登记制度等,进一步扩大现有的知识产权融资监管范围。同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为知识产权融资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4.加大知识产权评估的科研力度,提高评估人员专业素质
知识产权评估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其方法多从固定资产评估方法借鉴而来,没有充分针对各种形式知识产权本身的特点,从而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必须结合各种形式知识产权的特点,不断借鉴国外新的理论方法,借助不断创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新的知识产权评估方法。同时要加大评估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职业进入门槛,提高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洪亮,阮建强.中国版权价值评估现状浅析.社科纵横.2009.12(12):134-135.
[2]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胡念.企业版权价值评估的体系及新模型探讨.海峡科学.2008(12):27
[5]彭松梅.企业商标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02.06.
[6]王敬,李舒.知识型企业专利估值方法研究.管理学报.2004.11:341-345.
[7]程勇.专利价值的评估及实现策略.华中科技大学.2006.04.
[8]马忠明,易江.专利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价值工程.2004(1):36-39.
[9]胡海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散和防范机制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5.
[10]周莲.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初探.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42-45.
[11]李虹,石芳娟.知识产权融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天津经济.2010(5):38-40.
[12]李斌.知识产权融资需要探索创新方式.创新时代.2010(12):152-153.
[13]陈冰.知识产权质押: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突破口.杭州科技.201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