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镜子》作为中国首档家庭情感教育类纪录片,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教育单位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本文主要对《镜子》所具备的社会功能进行浅析。
【关键词】:《镜子》;家庭情感教育;社会功能
纪录片《镜子》由《天网》栏目十年策划,两年拍摄而成,并于2017年4月19日至21日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和网络媒体连续播出。该片一经推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并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崭露头角,获得好评。
《镜子》讲述的是3个因孩子问题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不得不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的学校进行改造,并在改造孩子的过程中接受教育的故事。影片以家庭情感教育为切入点,以跟踪记录的方式将三个家庭以及“问题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展现在观众眼前。
一、反映社会现实
“孩子是这个时代的孩子,父母是这个时代的父母。”“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所展现的是一种家庭情感教育缺失下,家庭、孩子、父母三者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是社会环境造就了当代的父母,父母造就了当今的孩子。所以孩子的问题来源于父母,更来源于社会。
影片中三位主人公所处的家庭环境截然不同。张钊属于富裕家庭出身,父母文化水平一般;家明父母属于中产阶级,都是本科学历;泽清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爷爷奶奶是已退休的大学教授,父母也有一定学历。
在三位主人公父母眼中,不上学就没有前途,就不能获得较高的社會地位和待遇,读书是成功的唯一一条路。这反应的是当代社会的价值观问题。在影片中有“百日誓师”的资料播放片段,也是杨钊所在的学校,资料中显示的画面以及孩子们的宣誓誓言,清楚的表达了现在的孩子所处于的教育环境,而这种显现遍布全国各个中学,这反应的是中国的教育问题。
与这三位主人公不同的是夏阳,他是一个成年人,25岁,不想工作,沉迷网络,来自于比较困难的家庭。父母都是城市打工者,父亲是船厂工人,母亲是保姆。影片中夏阳爸爸有一段话:“我跟他们(其他家长)在一起的时候问过他们,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就是你们说的留守儿童的状态,那我也是没办呀,向他们都是有工作单位的、有技术的、有职称的,他们的家庭教育模式应该是好的,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也成了这个样子?”
机构首席讲师李品宽老师在家长课堂上似乎给予了一定意义上的回答:“在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来,每个家庭都在承受着获取物质的压力,似乎我们都像是连轴转的机器和齿轮一样,必须奔跑在获取金钱的道路上,而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构建是滞后了。”
二、设置议题,引发舆论
《镜子》的主题明确,即家庭情感教育问题。影片呈现出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以及“问题孩子”与父母的敌对关系。影片只有一个结论:在家庭情感教育中,需要学习和改变的更多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但影片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行为指导。换句话说就是《镜子》只讲述了故事,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展示问题。
问题就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不管是讨论影片中家庭教育的问题还是延伸到自己身上进行反思,《镜子》所设置的议题掐中了社会的痛点,也因此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在这个社会上,律师是需要拿证的,开车要拿驾照,心理咨询师需要拿心理咨询师证。做爹做妈是不需要拿证的,我们就这么做了,问题是,我们一做就是一辈子,似乎这个里面不需要我们学习,这是我们这一辈子扮演的最长的一个角色,我们反而没有去学习。”“老实说,我们接受的教育知识并不缺,我们欠缺的是对爱的一份认知的教育,基本上对爱的认知教育,基本上还是一个很大的空白领域。爱就是控制,我是为你好,那么多人我不控制,为什么我偏偏要控制你,是因为我爱你,这就是爱的一个重要的认知扭曲。第二,你是我的孩子,这也是一个扭曲的认知,那就是我们容易把人物化。类似于,你是我的物品,你是我的孩子,你是我的老公,你是我的妻子,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孩子、老公、妻子的角色变成了你是我的杯子,你是我的私人物品。这也是一种爱的认知扭曲”“这些家长爱不爱孩子,爱呀,爱始终都在那里啊,爱的能力始终都在那里,没有不爱孩子的。因为对爱的认知的扭曲,爱的能力被封住了,出不来,出来的全是改造孩子,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想法,爱的能力出不来,满满的爱往往成了满满的伤害。”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作为孩子,我们不能一味的抱怨父母,我么要去理解父母的这些爱,客观的去看待父母。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的是在自己,最为孩子,要把成长的动力回归到自身,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这样我们才能够能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影片中的对白从孩子和家长两个方面揭示了在一个家庭中,情感教育缺失的根源。而在对家长和孩子的采访中,我们看到的是具象化的表现,这种由表及里的不仅能够让观众探讨具象化的教育方式,更能引起心灵深处的感悟。
夏阳爸爸再说到夏阳出生时的情形:我那个时候很穷,夏阳是在医院出生的,的确是很高兴,很高兴,三个月还没有起名字,我就是在回想那个时候喜悦的那种心情,突然就想到,夏阳的到来像阳光一样照到我的家庭来了,温暖了我的家庭,给了我很大希望,后来我就给他起名叫夏阳。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没有差别的,每个家长的爱都是满满的,如何不让爱变成伤害是值得很多父母思考和讨论的。
三、推动教育发展
《镜子》反应的是孩子的家庭情感教育问题,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一种反思和构想。
俞敏洪老师也观看了这部作品,他认为:这部片子值得中国的家长好好看一看,对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有很深刻的认识。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家长的问题,中国只要把家长教育好了,孩子的教育自然就会好了。家长对孩子命令式的教育,以及在不理解孩子行为和当代社会的情况下对孩子的种种限制都是对孩子的伤害。中国的孩子就是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挤压下被压成一张饼,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形状也没有。情感教育在中国基本就没有,首先是家庭情感教育,家庭只有情感没有教育,而且情感在不平等基础上出现的,父母总是高高在上而且家庭情感教育应该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前而不是孩子出现问题之后再进行。中国的学校教育,除了极个别的老师有人性和情感教育以外,大量的老师都是以学科为主。中国的教育问题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教育制度和教育设计问题。例如学校为了高考的成绩没死没活的压迫学生,喊着极端的口号。这个时代,中国有几百个几千个高中都在这么做。这是在学校和家庭的非常单一的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价值观体制下,把孩子的快乐和人性挤压出的水分全部拧干的一个过程。
《镜子》主创团队先后走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北省石家庄二中进行放映,引起了广大家长和师生的热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还专门停课半天与家长共同观看影片。教育体制和教育设计的问题在中国已经被讨论了很多年,《镜子》是以一种动态化的视频方式将这种问题呈现出来,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措施,但这部影片肯定会增加教育界对中国教育的讨论和思考。
结语
《镜子》纪录片作为人文类纪录片,在选题和制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媒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内容上《镜子》可以说是贴近社会现实,丰富多彩,但是在形式和播放策略方面还是有些欠缺。在新媒体时代下,“文化产品”以及IP产品都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宠儿,以《镜子》《生门》等为代表的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传统的制作和播出模式,以至于很好的题材和内容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在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选题应更加的中心化和多元化,更应该在播出策略上利用融合媒体实现跨屏传播、影响力传播和内容变现。
参考文献:
[1] 徐扬.哪些纪录片可能成为“头部内容”[J].新闻界,2017(3).
[2] 曾繁平.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嬗变[J].新媒体研究,2017(1).
【关键词】:《镜子》;家庭情感教育;社会功能
纪录片《镜子》由《天网》栏目十年策划,两年拍摄而成,并于2017年4月19日至21日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和网络媒体连续播出。该片一经推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并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崭露头角,获得好评。
《镜子》讲述的是3个因孩子问题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不得不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的学校进行改造,并在改造孩子的过程中接受教育的故事。影片以家庭情感教育为切入点,以跟踪记录的方式将三个家庭以及“问题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展现在观众眼前。
一、反映社会现实
“孩子是这个时代的孩子,父母是这个时代的父母。”“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所展现的是一种家庭情感教育缺失下,家庭、孩子、父母三者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是社会环境造就了当代的父母,父母造就了当今的孩子。所以孩子的问题来源于父母,更来源于社会。
影片中三位主人公所处的家庭环境截然不同。张钊属于富裕家庭出身,父母文化水平一般;家明父母属于中产阶级,都是本科学历;泽清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爷爷奶奶是已退休的大学教授,父母也有一定学历。
在三位主人公父母眼中,不上学就没有前途,就不能获得较高的社會地位和待遇,读书是成功的唯一一条路。这反应的是当代社会的价值观问题。在影片中有“百日誓师”的资料播放片段,也是杨钊所在的学校,资料中显示的画面以及孩子们的宣誓誓言,清楚的表达了现在的孩子所处于的教育环境,而这种显现遍布全国各个中学,这反应的是中国的教育问题。
与这三位主人公不同的是夏阳,他是一个成年人,25岁,不想工作,沉迷网络,来自于比较困难的家庭。父母都是城市打工者,父亲是船厂工人,母亲是保姆。影片中夏阳爸爸有一段话:“我跟他们(其他家长)在一起的时候问过他们,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就是你们说的留守儿童的状态,那我也是没办呀,向他们都是有工作单位的、有技术的、有职称的,他们的家庭教育模式应该是好的,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也成了这个样子?”
机构首席讲师李品宽老师在家长课堂上似乎给予了一定意义上的回答:“在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来,每个家庭都在承受着获取物质的压力,似乎我们都像是连轴转的机器和齿轮一样,必须奔跑在获取金钱的道路上,而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构建是滞后了。”
二、设置议题,引发舆论
《镜子》的主题明确,即家庭情感教育问题。影片呈现出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以及“问题孩子”与父母的敌对关系。影片只有一个结论:在家庭情感教育中,需要学习和改变的更多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但影片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行为指导。换句话说就是《镜子》只讲述了故事,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展示问题。
问题就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不管是讨论影片中家庭教育的问题还是延伸到自己身上进行反思,《镜子》所设置的议题掐中了社会的痛点,也因此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在这个社会上,律师是需要拿证的,开车要拿驾照,心理咨询师需要拿心理咨询师证。做爹做妈是不需要拿证的,我们就这么做了,问题是,我们一做就是一辈子,似乎这个里面不需要我们学习,这是我们这一辈子扮演的最长的一个角色,我们反而没有去学习。”“老实说,我们接受的教育知识并不缺,我们欠缺的是对爱的一份认知的教育,基本上对爱的认知教育,基本上还是一个很大的空白领域。爱就是控制,我是为你好,那么多人我不控制,为什么我偏偏要控制你,是因为我爱你,这就是爱的一个重要的认知扭曲。第二,你是我的孩子,这也是一个扭曲的认知,那就是我们容易把人物化。类似于,你是我的物品,你是我的孩子,你是我的老公,你是我的妻子,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孩子、老公、妻子的角色变成了你是我的杯子,你是我的私人物品。这也是一种爱的认知扭曲”“这些家长爱不爱孩子,爱呀,爱始终都在那里啊,爱的能力始终都在那里,没有不爱孩子的。因为对爱的认知的扭曲,爱的能力被封住了,出不来,出来的全是改造孩子,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想法,爱的能力出不来,满满的爱往往成了满满的伤害。”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作为孩子,我们不能一味的抱怨父母,我么要去理解父母的这些爱,客观的去看待父母。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的是在自己,最为孩子,要把成长的动力回归到自身,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这样我们才能够能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影片中的对白从孩子和家长两个方面揭示了在一个家庭中,情感教育缺失的根源。而在对家长和孩子的采访中,我们看到的是具象化的表现,这种由表及里的不仅能够让观众探讨具象化的教育方式,更能引起心灵深处的感悟。
夏阳爸爸再说到夏阳出生时的情形:我那个时候很穷,夏阳是在医院出生的,的确是很高兴,很高兴,三个月还没有起名字,我就是在回想那个时候喜悦的那种心情,突然就想到,夏阳的到来像阳光一样照到我的家庭来了,温暖了我的家庭,给了我很大希望,后来我就给他起名叫夏阳。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没有差别的,每个家长的爱都是满满的,如何不让爱变成伤害是值得很多父母思考和讨论的。
三、推动教育发展
《镜子》反应的是孩子的家庭情感教育问题,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一种反思和构想。
俞敏洪老师也观看了这部作品,他认为:这部片子值得中国的家长好好看一看,对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有很深刻的认识。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家长的问题,中国只要把家长教育好了,孩子的教育自然就会好了。家长对孩子命令式的教育,以及在不理解孩子行为和当代社会的情况下对孩子的种种限制都是对孩子的伤害。中国的孩子就是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挤压下被压成一张饼,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形状也没有。情感教育在中国基本就没有,首先是家庭情感教育,家庭只有情感没有教育,而且情感在不平等基础上出现的,父母总是高高在上而且家庭情感教育应该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前而不是孩子出现问题之后再进行。中国的学校教育,除了极个别的老师有人性和情感教育以外,大量的老师都是以学科为主。中国的教育问题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教育制度和教育设计问题。例如学校为了高考的成绩没死没活的压迫学生,喊着极端的口号。这个时代,中国有几百个几千个高中都在这么做。这是在学校和家庭的非常单一的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价值观体制下,把孩子的快乐和人性挤压出的水分全部拧干的一个过程。
《镜子》主创团队先后走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北省石家庄二中进行放映,引起了广大家长和师生的热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还专门停课半天与家长共同观看影片。教育体制和教育设计的问题在中国已经被讨论了很多年,《镜子》是以一种动态化的视频方式将这种问题呈现出来,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措施,但这部影片肯定会增加教育界对中国教育的讨论和思考。
结语
《镜子》纪录片作为人文类纪录片,在选题和制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媒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内容上《镜子》可以说是贴近社会现实,丰富多彩,但是在形式和播放策略方面还是有些欠缺。在新媒体时代下,“文化产品”以及IP产品都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宠儿,以《镜子》《生门》等为代表的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传统的制作和播出模式,以至于很好的题材和内容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在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选题应更加的中心化和多元化,更应该在播出策略上利用融合媒体实现跨屏传播、影响力传播和内容变现。
参考文献:
[1] 徐扬.哪些纪录片可能成为“头部内容”[J].新闻界,2017(3).
[2] 曾繁平.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嬗变[J].新媒体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