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壁上的敦煌:神奇的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za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源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的左江,自西向东穿流于龙州、崇左、宁明、扶绥等县的崇山峻岭之中,滋润着两岸的青山沃土。左江两岸,群山绵延,奇峰耸峙,层峦叠翠,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景色秀美。这条名不见经传的珠江上游的小支流,自古以来一直是骆越民族及其后裔壮族先民劳动耕耘、生息繁衍之地。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开创了左江流域的早期文明,创造了辉煌灿烂、千古不朽的崖壁画艺术。
  千百年过去了,先民们生活与斗争的历史早已随着东流的江水渐渐逝去,但他们绘制的规模宏大壮观的崖壁画艺术,穿越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时空,经受着风雨的冲刷和雷电的摇撼,至今仍以鲜明的色彩、绚丽的风姿、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在高耸的悬崖峭壁上熠熠生辉,成为壮族古代先民悠久历史的印记和早期绘画艺术成就的见证。
  以花山为代表的左江崖壁画,是古代先民留下的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崖壁画艺术中的珍宝,其重要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早已为学术界所肯定。
  左江崖壁画的特点:一是数量多,分布集中,规模壮观;二是画面宏大,画像众多,形体高大,三是山势陡峭险峻。四是内容抽象,意境神秘;五是艺术风格独特。
  
  绵延200多公里,相连成带状的露天长画廊
  
  左江流域崖壁画是战国至汉代由生活在这一带的骆越人所绘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缺乏相关的印证材料,人们已无法确认这些崖壁画的来历,也不明白当时人们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攀登到悬崖峭壁上绘制规模如此宏大的崖壁画,更不了解崖壁画所表现的主题内容。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试图解开这些谜团,并凭着想象与猜想,将崖壁画说成是神秘的“鬼影”或“天外来客”所为。
  古时这里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直到宋代,这些崖壁画才渐为世人所知,并记录入籍。宋代李石《续博物志》中说:“二广深溪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明代有位名叫张穆的文人,将太平府(今崇左县)芹江沿岸的崖壁画载入其所著的《异闯录》一书中,说:“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持刀杖,或有无首者。”指的就是今崇左县境内左江河畔山崖上身佩刀剑的人物画像。清代编纂的《宁明州志》中记云:“花山距(州)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持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江一路两岸,崖壁如此类者多有。”
  当时在江上行船之人,都会相互告诫,经过崖壁画下时,切记不可用手指,更不可随便议论,否则会招致灾祸,惹病上身。由此可见,人们将这些崖壁画神秘化和神圣化了,也给左江崖壁画增添了一层浓重的神秘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左江崖壁画的调查、研究与保护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前往左江地区对崖壁画进行考察、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持续不断地增多。其中规模最大、调查最为全面深入的一次是1985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近100多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左江崖壁画考察团。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调查,基本弄清了左江流域崖壁画的分布、数量及各处画面的画像及其保存情况。
  此次调查发现,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黑水河两岸发现的崖壁画共有79个地点共178处。这些崖壁画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分布,从上游的龙州水口河的岩洞山到下游的扶绥县左江镇龙山,其间穿越龙州、崇左、宁明、扶绥四县,形成绵延200多公里、地理相连成带状的露天崖壁画长廊。
  崖壁画大多数绘于灰黄色的崖壁上,少数画壁为灰白色或铅灰色。在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即画壁多例南,一部分朝东或西,基本朝北的极少。在79个崖壁画地点中,有71个地点分布于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平而河及黑水河两岸的临江峭壁上,我们称之为“临江地点”,古崖壁画地点总数的89.8%,其中又有80%处于河流的拐弯处,其对岸往往有一块较为宽平的舌形台地。临江地点的崖壁画,多选择宽大、平整、高峻陡峻的临江一面崖壁作画,画面一般距离江水而20米~40米,最高的可达120米。崖壁底部多有因岩石风化崩落堆积形成的倒行锥坡或错落体,有的山崖下直接与江水相接。
  此外,有8个地点不在江边,距离江河2.5千米~12千米不等,我们称之为“非临江地点”。非临江地点的崖壁画,集中分布于左江下游及中游的扶绥、崇左两县境内,其中扶绥县有5个地点,崇左县3个。它们均位于弧峰或峰丛的峭壁上,画面距离地面5米~50米,画面比临江地点小,图像相对较少。
  左江流域崖壁画皆以赤铁矿粉为颜料绘成,画面呈赭红色。各处画面大小不等,画像多少不同。小的画面面积3平方米~10平方米,画像3个~20个不等;中等画面15平方米~50平方米,画像50个~200个不等。多数人物画像高50厘米~80厘米,最大的画像高达170厘米~240厘米。其中规模最大、画像最多的是位于宁明县明江东岸的花山崖壁画,在金字塔般的临江一面宽约200米、高约60米的灰黄色崖壁上,密集布满各个时期绘画的不同组合形式的人物、动物或器物图像,从崖壁下部一直延伸到崖壁中上部。其中的许多画像因受日晒雨淋或渗蚀已变得模糊不清,有的则被钟乳石所覆盖。目前尚能辨认的图像有1890多个,大大超过左江流域各处崖壁画地点画像数量的总和。从画像种类而言,凡是左江流域各处崖壁画所能见到的图像,在化山崖壁画上多能看到,还有许多图像则为花山崖壁画上所特有,高达2.4米的人物画像以及宏大、典型的画像组合,都在花山崖壁画上出现,大部分画像的颜色仍鲜艳如初,堪称是左江流域崖壁画的代表作,因而人们习惯将左江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崖壁画。其画面规模之宏大,图像种类之丰富,数量之众多、形体之高大,画面山势之险要,气势之雄伟,在国内已发现的崖画中是首屈一指的,国外亦为罕见,被誉称为“崖壁上的敦煌”。1996年,花山崖壁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江流域属岩溶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到处群山绵延,奇峰耸峙。由于地壳运动和长期的水力作用,使左江两岸临水一面的山崖形成刀削斧劈似的陡峭绝壁。古代先民正是选择临江一面陡峭平整的崖壁上绘制崖壁画。作画崖壁宽大平整,多数崖壁自上而下略向内倾斜,有的崖壁上部多有突出的石檐,可遮挡雨水对画面石壁的冲刷。例如著名的宁明花山崖壁画,山体相对高程约250米,临江一面为200多米宽、100多米高的陡壁,崖壁自上而下略向内倾斜,崖壁下部直临滔滔江水,其画像密集分布在距离江水面约10米~40 米的绝壁上,最高的画面可达60米。山崖陡直平整,下无台坎、旁无裂隙可攀登,加上整个崖壁向内倾斜,作画者难以借助绳索从崖壁顶上吊下接近崖壁作画。古代先民究竟使用何种方法登临如此陡峭险峻的绝壁作画,令无数研究探秘者百思而不得其解。
  
  图像众多的宏大画面奔放神秘的艺术风格
  
  左江崖壁画创作于战国至东汉时期。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尚较低下的情况下,能够绘制如此宏大壮观的崖壁画,实在令人惊叹。
  崖壁画上的图像有各种姿态的人物、狗、鸟、铜鼓、太阳、刀、剑、钟、铃、舟渡等,其中以正、侧身人物图像居多,占全部图像的85%以上,其次为各种形式的铜鼓和狗类图像。每一处画面均由手舞足蹈姿念的正、侧身人物画像平行或环绕排列组成,中间为形体高大,头戴装饰、身佩器械,脚下有一犬类动物或一面铜鼓图形的正身人物,四周排列或环绕着众多矮小、似是氏族或部落头领率领部众跳拟蛙动作的祭祀舞蹈,画面组合和人物形态高度程式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写意性质,其内容与意境显得扑朔迷离,神秘难测。
  崖壁画的绘制方法,主要是采用剪影式的色块平涂法绘成,线条粗犷古朴。也有的以线条勾勒法绘成,线条显得纤细流畅。由于当时人们尚未掌握透视画法,仅能在平面上表示物象在两度空间的位置关系。其表现手法虽然较为原始,但作画者已具有较高的形体概括力,各种物像构图工整,形象生动,风格特征多较鲜明,如画面上的正、侧身人及狗等图像,均以剪影式的色块平涂法绘成,形体高大,既便于远距离观赏,其形态与动作姿态又生动传神,有呼之欲出之感。尤其是众多的形体魁伟的正身人像,身体各部的线条均衡对称,粗而不俗,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四周众多的侧身人动态一致的欢舞姿态,也表明得惟妙惟肖,给人一种生动完美的整体感。这些崖壁画,无论画面多么宏大,图像的数量和种类多么众多,但都是井然有序,繁而不乱,主次分明,充分体现了壮族先民聪明的智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左江崖壁画所表现的艺术风格,首先是体现了本地区本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审美及宗教观念的不同,其艺术形式亦不尽相同。左江崖壁域是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表现了瓯骆民族热烈庄严的宗教活动,同时又以夸张写意的笔调描绘当时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心理欲望。这里的崖壁画的最大特点是所处的位置十分险要,画面宏人,图像众多,形体高大、形态千篇一律,组合程式化,内容扑朔迷离,令人费解。此外,在画面中,人物身份、地位的差别表现得较为明显,高大威严的正身人腰佩刀剑,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显得威武雄壮,前面有狗,众多动念一致、形体矮小的侧身人环绕四周,秩序井然,明显地展示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关系。富有节奏的队伍,以及众多的礼乐器,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庄重、热烈,虚幻面又理智的风格,这是一种理性精神的表现。崖壁画对神的虔诚崇敬及对地位等级的观念,表现得严肃谨慎。这种肃穆庄严,具有装饰性的抽象美,构成了左江崖壁画的又一特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其次,左江崖壁画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艺术风格。原始社会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是活泼、轻松、自由而奔放,表现人们团结无私的集体生活和淳朴豪放的性格。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阶级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尊严,为了制约和恫吓奴隶,他们的意志也灌注于艺术作品之中,表现出一种僵硬、严峻、恐怖、狰狞和神秘的作风。对比之下,左江崖壁画的风格是活泼奔放而又庄严、神秘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严峻和僵硬的作风。所以,它既主要地体现了原始社会的时代风格,又具有一些阶级社会的特征。这种双重的艺术风格与当时这一地区的社会面貌是一致的。
  
  何来神笔绘彩图花山崖壁画的难解之谜
  
  宁明花山崖壁画素以其陡峭险峻的山势,宏大壮观的规模、高大神奇的图像和神秘莫测的内容而闻名于世。究竟是何时何人因何原因甘冒着生命的危险攀登如此高峭险峻的绝壁上作画?其画像所表现的又是什么内容?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骚客在观赏壮观的花山崖壁画之后,留下了赞叹与困惑的题咏, “是谁挥得笔如橼,乾坤写此大诗篇?”“何因江作砚池山作卷,鬼斧神工输技巧,风吹雨打犹鲜姘?”
  20世纪80年代以前,尽管前往花山考察的专家学者难计其数,学者们驰骋想象,作出了种种推想与假没,但都未能科学地揭开花山之谜。曾有人站在花山脚下,翘首仰望峭壁上的高大大面像,无奈地惊叹:“花山崖壁断可能是星外来客之作。”
  1985年以后,通过采用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花山崖壁画进行了综合考察与科学研究,上述问题逐步得到了揭示。
  关于花山崖壁画的绘制年代,运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崖壁画上具有年代标志的铜鼓、羊角钮钟、环首刀等图像,与广西出土的文物进行比较,同时采集与崖壁画有关的钟乳石、_木头等标本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得出的结论是,规模壮观的花山崖壁画,是距今二千多年以前的战国至东汉时期先后绘成的。而这一时期,生活在这一带的居民是我国南方被称为百越族群中的一支——骆越人。
  那么,骆越人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攀登到如此陡峭险峻的悬崖峭壁上去绘制壁画呢?
  根据专家的研究,战国至东汉时期,生活在左江一带的骆越民族已进入农耕社会,具体来说是进入了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社会。稻作农业离不开水,在当时水利灌溉设施还十分简单落后的条件下,天然雨水就是最主要的灌溉方法。所以,风调雨顺,足先民的最大心愿和祈求,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保证稻禾振奋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保证稻谷的良好收成。
  左江地区地处丰雨区,年均降雨最达1 400毫米以上;而这里又属岩溶地区,喀斯特地貌较为发育,到处山峦绵延,奇峰耸峙,地下河也较为发育,雨水的渗透性较强。由于雨水多集中在夏秋之交的七八月份,加上左江及其支流均穿流于群山之间,河道蜿蜒狭窄,一旦雨季来临,大雨倾盆,极易形成山洪,注入左江。由于左江湾曲狭窄,一旦大量山洪集中流入左江,因左江的正常流量不足以承受流入洪水的排泄量,就会溢出两岸,并阻滞继续流向低洼处的左江,形成泛滥的洪水灾害,淹没田地,冲毁家园,造成农业歉收,给人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另一方而,由于岩溶地区对雨水的渗透性极强,天降雨水,很快就会渗入地下河。当地有一首民谣唱道:“下雨三灭水汪汪,天旱五天地冒烟。”所以,无论是雨最过大还是久旱不雨,都会对农业带来影响。由于当时人们对造成旱涝大害的原因无法 理解,于是就凭着想象和幻想,认为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着雨水的多或少,主宰着旱涝灾害。
  于是,先民们从人类自身的经验出发,采取举行盛大祭祀和歌舞方式,旨在讨好和谄媚神灵,达到风调雨顺,消除水旱灾害的目的。但经过多次的祭祀和歌舞以后,感觉到祭祀和歌舞总有结束的时候。为了表达对神灵的虔诚,先民们就将祭祀和歌舞的瞬间场景记录下来,绘制于高峭醒目的崖壁上,表示祭祀和歌舞的场景永在,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虔诚地祭祀和歌舞,意在感化神灵。正因为如此,崖壁画不仅有众多的举手投足作拟蛙状和腰佩刀剑(法器)的人物形象,而且还有可用于伴奏的铜鼓、羊角钮钟等乐器以及作为图腾崇拜的狗、鸟等图像。这些崖壁画,把先民们的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及艺术风格记录下来。类似这样的祭祀习俗和敲击铜鼓、跳拟蛙舞以祈求丰年,柏: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每年举行的蚂虫另(壮族土语,指青蛙)节活动中还保留着。
  那么当时先民们是如何攀登到陡峭险峻的崖壁上进行绘画呢?根据实地考察,先民们攀登悬崖作画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直接攀登崖壁石坎绘画法,这类画面的崖壁的位置多较低矮,或崖壁下有台坎可接近刨面作画:二是在江水面上浮船、竹排或在船排上构搭竹木架接近崖壁直接绘画,这种绘画方法适合于濒临水江且位置较低的崖壁作画;三是自上而下作画法,即使用绳索绑缚人的身腰,从崖壁上方往下吊至适合作画的崖壁,这种作画方法适合于崖壁高峭、下无立足之地的崖壁;四是直接搭架法,即在崖壁下方,使用竹小搭架以接近崖壁作画,也有以崖壁下生长的大树为基础,再用竹木搭架,以接近崖壁作画,如花山崖壁画,应是采用以崖壁下的大树为基础再搭竹木架向作画的崖壁延伸。总之,采用何种方法接近崖壁作画,应以崖壁的高度、位置和形势而定,无论是多么陡峭险峻的宁明花山,还是山体嶙峋的沉香阁,都是先民们采用相应的方法甚至是浩人的构架工程,冒着生命危险攀登绝壁进行绘画。
  事实上,古人的许多本领和坚毅精神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高得多,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古人看来与其生存攸关的活动,为了民族群体的神圣信仰需要,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人们会牺牲一切包括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花山崖壁画的绘画也是如此。所以说,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先民创作的早期艺术杰作,并非“星外来客”所绘画。
其他文献
提要: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些明清时期寺庙内保存着壁画,其中相当部分古建筑和壁画因没有引起关注,保存保护状况堪忧。如崇礼关帝庙,保存着一批具有鲜明民间绘画艺术特点的壁画,但是建筑随时面临倒塌。本文通过对崇礼关帝庙的实地勘查和保护的探讨,试图来带动张家口乃至河北境内乡村古寺庙以及寺庙内壁画的保护和研究。  关键词:崇礼关帝庙;壁画保护;勘察;  河北省张家口一带现存大量的古代寺庙,庙内一般都保存有壁画,
期刊
峨口镇,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县东南部。峨门挠阁就是以峨口为中心,流传在代县雁门关内外一种特殊的“百戏杂艺”。  “挠阁”为亚北方言,“挠”,意即“抬起、举高”;“阁”有“仙阁”“女孩儿”两层意思。峨口挠阁融表演、舞蹈、音乐、美术、体育于一体,是当地春节文娱活动中最流行、最火暴、最受观众喜欢的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是古代州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重要文艺活动,并传承至今。没有“闹元宵”就没有
期刊
提要:传统村落保护、旅游开发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始终需要一种平衡。以湖南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为例的实地调研为基础,从改善民生的角度应对旅游开发与村落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规避由于过度开发可能带来的建设性破坏,促进民生改善与传统村落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花瑶;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民生  我国传统村落是朴素自然生态格局与历史文化信息的整合,在新农村建设
期刊
在广西西南部左江流域的崖壁上,壮族祖先留下了许多恢宏的崖壁画,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花山崖壁画。崖画上一群群挥舞双臂的人像,欢歌狂舞,伴奏的铜鼓声震动原野,响遏行云。狂舞的人们仿佛要破壁而出,冲向绵延的田野,和他们的子孙拥抱。  崖画一共是84个地点,183处,287组(国际规则画面周围500米以内无画为一个地点,间距10米以上为一处,间距3米以上为组),绵延200多公里,大部分画在沿江的乳白色崖壁上,
期刊
左江,又称丽水,是贯穿广西西南部的一条河流。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平而河沿岸及其附近的峰林断崖峭壁上,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遗迹——岩画。这些发现岩画的山被群众称为“画山”,因“画”与“花”音相近,故讹为“花山”。又有称为“仙人山”“人影山”“仙岩”“鬼影山”“红山”等名称的,也都与古代岩画有关。迄今为止,在左江流域已经发现岩画地点80余处,如此丰富的古代岩画,堪称广西古代岩画之渊薮,学术界通称之
期刊
巴彦淖尔在远古时期曾是原始海洋和恐龙称霸的世界。进入人类社会,成为匈奴人的发祥地,并先后有十几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阴山岩画是巴彦淖尔地区最有特色、最丰富、最宝贵的文物古迹。  阴山岩画的发现,就文字记载而言,最早可追溯到1 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当时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曾来到阴山河套一带进行考察,在其所著《水经注·河水三》中,就有一处这样的记载: “河水自临河县东迳阳山(即今之阴山)
期刊
福建博物院坐落在福州市风景秀丽的西湖公园景区内。其历史可远溯全1933钎成立的福建省立科学馆,1953年,福建省博物馆承此而建,2002年,随着现代化新馆的落成开放更名为福建博物院。  历经数十年的沧桑,如今的福建博物院面貌焕然一新。占地面积6公顷建筑向积3.58万平方公里,展厅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整体建筑由主馆,综合馆,自然馆和文博培训中心相对独立的主建筑组成,与宽阔的中心广场,雕刻庭院,古
期刊
对于很多人来说,西溪二仙庙是个不曾听闻的小寺庙。但它却是一座延续了上千年的古庙,是我国山西南部地区元以前早期建筑遗存的代表之一。这座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县城的城关镇以西自古就流淌着一条小河,名叫西溪,沿着一条宽约一里的山谷向西流去。水流不大,但流水之声满谷皆闻。西溪二仙庙就在这条溪谷中。  庙的规模不大,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修建在半山坡一处不大的平地上,建筑比较规整,作为供奉女性神灵的庙宇,殿宇中
期刊
2008年7月23日上午,国家文物事业“十一五”规划项目——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在山西省平顺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天圣母庙前举行。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十一五”期间投入大量资金对山西省南部长治、晋城、临汾、运城4个市所辖34个县市区内的元代及元代以前木构建筑,共计10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整体修缮保护,涉及文物本体修缮、附属文物保护、保护性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山西南
期刊
韩国镇川钟博物馆是韩国唯一一座以古钟为主要藏品的专题性博物馆,与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近年来,韩国镇川钟博物馆在中韩古钟学术交流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促进当代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007年11月,韩国国宝级别的铸钟技艺传承入、圣钟社的法人代表元光植教授仿照韩国最大古钟——圣德大王神钟铸造了一件精美的铜钟,并捐赠给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永久收藏,填补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展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