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浅见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是一幅图文并茂的画,是一首醉人心脾的诗,它对生活其中的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的物质环境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但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往往影响更大。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中学生心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大多数老师都在有意无意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甚至把学生看作是容器、工具,造成了学生"敢思不敢言""有话不愿说"的局面,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
  我从做班主任那天起,从力争打破师生之间的隔膜,架起一道心灵之间的彩虹,那么这道缤纷的彩虹是怎样建立的呢?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老师的定义,然而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生隔着课桌的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工作中,我用看、聊、访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看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中活动;聊就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访就是访问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小学生年幼求知欲望高,对什么都感到新奇,都要问个为什么,特别有吸引力的活动,他们很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励兴趣、提高能力,并且到学生中去。如:折纸活动,孩子们看到老师也参与,他们个个积极参与。有的折出“花篮”,有的折出“燕子”,有的折出“五角星”,有的折出“飞机”,并把飞机送上空中,飞机飞得又高又稳,还有的开动脑筋想象要折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我一边参与活动一边像朋友一样和学生一起探讨折出新作品,并借此对其进行教育,做什么事都要细心、有耐心。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我们要学会儿童语言,要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特点。于是,我把自己“下放”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有时我站在一旁看他们玩,听他们议论,注意观察分析,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与学生沟通心灵,处处体察他们的情绪脉搏。现在孩子们把我当作他们的大朋友,有了高兴的事就忍不住要告诉我,有了小烦恼也会第一个向我倾诉。我感受着他们那一颗颗纯净的童心,并积极地回应着,与他们分享快乐,帮助他们解除烦恼。渐渐地,刚开学时,我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心理阻隔消失了,有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如果教师随意怀疑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愤怒和反抗,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那么教育就无法奏效,尊重学生,才能满足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每个生命体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应抱着“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矿”的心态去热心地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并想法设法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孩子战胜自我,大胆实践,使这种潜能转化为孩子现实的能力,并逐渐增强、扩大……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帮助者,鼓励者,在一路的共享欢乐,共渡难关中,老师的心和孩子的心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三、信任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信任学生,给学生坚强的后盾。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必须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规律。若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双向交流是师生双方心与心的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径。在实践中,我们教师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瞥饱含爱和信任的眼光,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感光显影”。信任学生,特别是那些犯过错误的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消除隔膜,化解对立情绪,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多种多样,而每种不同的方法又都自有其过人之处。在我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如何做到让学生钦佩你、信任你,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同时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与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我们工作起来就会有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感觉,而且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班级,学生的智力水平,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有差异的,同样的练习做出的结果当然不同,错的题目也不完全一样,这些都是正常的,属个体差异。如何对待错题,如何解决“做过多遍仍然错”的问题呢?多数教师都要求学生做错题档案,那么怎么做?记哪些内容?才能做得有效果呢?  关键词:生物 错题 档案  通过做题目来巩固知识是教师、学生最常用的方法了,一个好的题目,它可以含盖一定的知
期刊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男女教师搭档,两人共同完成一节课的体育教学。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搭档式”教学改革优势突出,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 男女搭档 教学优势   我国中小学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多为室外男女生混合上课,一个教师带一个教学班。条件好的城市学校有男女学生分班上课的,也都是一个教师进行授课。根据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男女教师搭档,两
期刊
在《新教学论》中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要把教师的教学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而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不可忽视。这主要因为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等都主要由教师决定。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课堂效果的检验者。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教师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导”不是代替“导”就要像导演一
期刊
新课程标准既关注知识的学习,更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主动建构;既重视知识的记忆,更重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既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科学的符合学生心理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应该致力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实现学生对英语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从而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一、学生
期刊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不少学生在作文课上的有感而发。每逢作文,他们便搜肠刮肚,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学生读书量少,或根本不读书;生活经验不足、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生活积累、学习积累相差甚远。每次作文,学生都是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东拼西凑、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又怎能不怕作文、不厌作文呢?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让学生爱作文、迷作文、更乐于做作文,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期刊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冷漠的面孔使之趣味盎然,一直是许多思想品德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更精彩、更受学生欢迎,许多思想品德教师为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为了使枯燥、乏味的思品课变得更精彩,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重视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设计有趣的导
期刊
摘要:现在的教育改革和教育评论,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在质疑我国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常常做为被动的接受者很少为自己作任何辩解。在这里我想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我对传统数学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传统教法 分析反思  一、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方法分析  1.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空间。  我国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在进行概念教学之前有一个新课引入的环节
期刊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求知欲望是基础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
期刊
课堂教学就像一道大餐的烹饪,历史课堂为这道大餐备足了丰富的原料、足够的佐料,教师要将这些原料、佐料精心烹饪、巧妙搭配,让学生入其境、感其味、悟其道,才能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那么,如何搞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下面就我的感受谈几点看法。  一、设置情境,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每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所有的学生对老师、对这节课都是充满了新鲜
期刊
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 那么,怎样培养“差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达到转化的目的呢?  一、培养“差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差生”之所以成绩差,说穿了,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认真培养、严格要求,使他们的学习习惯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差生”还有一个通病,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差。为此,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