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2017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素养包括多个维度,不同的素养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加以培养,科学教师应尽可能掌握多种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要多采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戏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都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可见,新的课程标准把游戏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明确科学游戏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
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们提倡科学,就是提倡玩科学的把戏,科学的小孩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爱玩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对于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而言,“玩”最受他们的欢迎,最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而游戏则是他们最熟悉、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吴也显教授的《小学游戏教学论》一书中提到游戏教学的功效问题,他认为对一、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活动相对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来讲,更能促进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还不平衡,第二信号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好动、好问、好模仿、注意力易分散、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如何在低年级科学课堂上开展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有利于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科学游戏,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本文以大象版《科学》教材《我在哪里》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玩”起来。
《我在哪里》单元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三个单元,也是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单元。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经历与方位有关的一系列活动,亲身感知周围物体相对于自己所處的方位,学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学会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讲,他们的知觉发展不够充分,虽然能够说出一些表示方位的词,但对方位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把方位搞错,例如:体育课转向时容易弄反,写字时容易把6写成9,等等。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多数事物的理解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上,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较差,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当建立在儿童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出发,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游戏开展教学,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教材安排3个课时完成本单元的教学,教材内容设计遵循整体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本单元的第1课《我的前后左右》,创设了学生最为熟悉的教室里的情境,从观察描述周围同学相对自己的方位开始,到开展儿童喜闻乐见的“传球接力”“点鼻子”“青蛙捉害虫”等多个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也为老师提供了了解学生在方位方面的已有经验的机会。
第2课《太阳和东南西北》,通过问题引发儿童思考,将儿童带入通过太阳位置判断方向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儿歌,并且伴随儿歌指方向的活动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从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到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再到模拟和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最后到描述实际生活中物体所处的方向,经历从前概念调查—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过程。
第3课《逃离冒险岛》则完全以游戏任务驱动教学,引领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通过动手“制作纸骰子”活动和参与“逃离冒险岛”游戏,一方面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提供让儿童综合运用前两节课所学知识描述物体方位的机会。
重视游戏教学是大象版《科学》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除本单元外,教材在其他单元也设置了大量学生喜闻乐见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活动。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进行游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游戏资源应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的学习要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科学知识。
认知主义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提出了要求,一方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有机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态度、兴趣,对外界刺激(学习内容)主动地、有选择地进行信息加工。
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对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儿童在探究中发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其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关注,同时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游戏情境应来源于生活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强调知识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简单传授,而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从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主张要重视、完善进而转变儿童已有的概念。“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该理论的四大核心要素,其中的“情境”更是知识建构的基础。
低年级儿童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有着丰富的感性认知和经验基础,如何创设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游戏情境呢?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最重要的是充分提供学生与大千世界相互作用的机会,并且注重儿童与环境、他人的交流。
因此,在创设游戏情境时,应该选择儿童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事物,这些事物相对具象,儿童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避免产生陌生感、畏缩感,从而使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情感,巩固在游戏中所获得的新的认知。
具体地说,校园内各个建筑物的不同方位、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这些现象是儿童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他们对于这些现象具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游戏教学,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儿童操作起来容易上手,容易获得成就感,对学习的兴趣也将更加浓厚。 2.游戏材料应来源于生活
在科学课上,如何为游戏教学准备合适的教具与学具是每位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儿童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之中,他们的世界里处处有科学,处处有奥秘,处处有探索,一颗小石子、一粒弹球、一个瓶盖、一把尺子、一根弹簧……都能让他们把玩半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选择游戏学具和教具时,应当从儿童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中选择。只有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游戏,才能增加游戏的亲切感,唤醒儿童的前概念,帮助儿童逐步学会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激发其内在的探究动机,使他们真切地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保护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探究欲,使他们能够保持饱满的情绪并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各种科学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科学志趣。
在《逃离冒险岛》一课中,教材以游戏任务驱动教学,引领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品——纸和牙签,可以被用来让儿童自己动手制作成纸骰子。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儿童了解了制作的流程,另一方面提供了让儿童综合运用前两节课所学知识描述物体方位的机会。在游戏中,儿童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而且还运用、巩固了新知识。
二、游戏活动的组织要突显合作
新的课程标准中,1-2年级的科学态度培养目标中包括:在科学探究中,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经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其中,“协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在教学实际中,科学游戏的形式有多种选择,既可以是个人独立的探究活动,也可以是与他人合作开展的互动活动。以合作形式开展的游戏活动,活动材料更加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儿童在活动中交往的机会更多,儿童之间可以进行不断的交流互动。以合作形式开展的游戏活动更加有利于儿童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科学游戏的开展应突显学生与他人的合作。
比如,《我的前后左右》一课的“传球接力”游戏,考验儿童的集体协作能力。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当指挥员,请指挥员用最快的速度指挥同学们将皮球传给某一位目标同学。游戏中,教师要注重引导指挥员用“前、后、左、右”描述目标同学所处的位置,同时提醒同学们注意倾听指令并按指令传球。
“点鼻子”游戏不仅考验同桌之间的协作能力,更考验了儿童综合运用前后左右和远近等方位词,更加精确地描述物体所在方位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先安排同桌两人同向进行(都面向黑板或者一人站在另一人身后),再安排同桌两人面对面进行,或者前后排同学面对面进行,这样会增加指挥的难度,使儿童更好地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游戏中,同伴之间同向而坐和相向而坐将影响活动的开展。儿童有机会体会到前后左右只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也有机会体会到同伴的合作对能否成功完成游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游戏活动的设计要强调具象思维
新课标在探究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
皮亚杰根据认知图式的性质,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等,与小学低年段对应的恰好是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阶段。虽然该阶段的儿童已由机械记忆和无意识记忆逐渐转为有意识记忆,但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具体的、形象的经验来学习概念、掌握知识,观察事物也往往停留在表面,抽象思维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仍然有限,不能准确、精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来培养他们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针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皮亚杰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游戏: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小学低年级的游戏教学宜以象征性游戏为主,并逐渐向有规则的游戏过渡。结合认知心理学提出的儿童掌握抽象的科学知识要经历“动作—表象—符号”的过程的理念,我们在低年段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必须依照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创设类似真实生活的教学环境,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满足儿童的认知发展需求,促进他们探索能力的发展。
比如,《太阳和东南西北》一课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导入,引导儿童观察、填空并思考太阳每天的升起方向。针对“东南西北”这一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边学儿歌边做动作的方式,把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活动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成他们比较熟悉、容易掌握的符号。在充分经历象征性游戏后,再通过开展“逃离冒险岛”这类有规则的游戏,促进他们的认知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迈进。可见,游戏是从具象通往抽象的一座桥梁。通过游戏,加强了儿童对科学的学习与理解,也帮助他们学习运用科学,可以实现从游戏到儿童现实生活的过渡。
正如皮亚杰所說,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在小学低年级科学课中开展游戏教学,让儿童在课堂上“玩”起来,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中建构,在愉悦中发展。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518000)
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们提倡科学,就是提倡玩科学的把戏,科学的小孩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爱玩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对于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而言,“玩”最受他们的欢迎,最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而游戏则是他们最熟悉、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吴也显教授的《小学游戏教学论》一书中提到游戏教学的功效问题,他认为对一、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活动相对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来讲,更能促进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还不平衡,第二信号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好动、好问、好模仿、注意力易分散、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如何在低年级科学课堂上开展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有利于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科学游戏,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本文以大象版《科学》教材《我在哪里》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玩”起来。
《我在哪里》单元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三个单元,也是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单元。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经历与方位有关的一系列活动,亲身感知周围物体相对于自己所處的方位,学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学会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讲,他们的知觉发展不够充分,虽然能够说出一些表示方位的词,但对方位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把方位搞错,例如:体育课转向时容易弄反,写字时容易把6写成9,等等。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多数事物的理解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上,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较差,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当建立在儿童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出发,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游戏开展教学,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教材安排3个课时完成本单元的教学,教材内容设计遵循整体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本单元的第1课《我的前后左右》,创设了学生最为熟悉的教室里的情境,从观察描述周围同学相对自己的方位开始,到开展儿童喜闻乐见的“传球接力”“点鼻子”“青蛙捉害虫”等多个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也为老师提供了了解学生在方位方面的已有经验的机会。
第2课《太阳和东南西北》,通过问题引发儿童思考,将儿童带入通过太阳位置判断方向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儿歌,并且伴随儿歌指方向的活动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从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到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再到模拟和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最后到描述实际生活中物体所处的方向,经历从前概念调查—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过程。
第3课《逃离冒险岛》则完全以游戏任务驱动教学,引领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通过动手“制作纸骰子”活动和参与“逃离冒险岛”游戏,一方面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提供让儿童综合运用前两节课所学知识描述物体方位的机会。
重视游戏教学是大象版《科学》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除本单元外,教材在其他单元也设置了大量学生喜闻乐见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活动。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进行游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游戏资源应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的学习要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科学知识。
认知主义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提出了要求,一方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有机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态度、兴趣,对外界刺激(学习内容)主动地、有选择地进行信息加工。
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对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儿童在探究中发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其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关注,同时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游戏情境应来源于生活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强调知识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简单传授,而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从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主张要重视、完善进而转变儿童已有的概念。“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该理论的四大核心要素,其中的“情境”更是知识建构的基础。
低年级儿童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有着丰富的感性认知和经验基础,如何创设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游戏情境呢?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最重要的是充分提供学生与大千世界相互作用的机会,并且注重儿童与环境、他人的交流。
因此,在创设游戏情境时,应该选择儿童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事物,这些事物相对具象,儿童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避免产生陌生感、畏缩感,从而使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情感,巩固在游戏中所获得的新的认知。
具体地说,校园内各个建筑物的不同方位、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这些现象是儿童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他们对于这些现象具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游戏教学,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儿童操作起来容易上手,容易获得成就感,对学习的兴趣也将更加浓厚。 2.游戏材料应来源于生活
在科学课上,如何为游戏教学准备合适的教具与学具是每位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儿童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之中,他们的世界里处处有科学,处处有奥秘,处处有探索,一颗小石子、一粒弹球、一个瓶盖、一把尺子、一根弹簧……都能让他们把玩半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选择游戏学具和教具时,应当从儿童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中选择。只有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游戏,才能增加游戏的亲切感,唤醒儿童的前概念,帮助儿童逐步学会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激发其内在的探究动机,使他们真切地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保护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探究欲,使他们能够保持饱满的情绪并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各种科学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科学志趣。
在《逃离冒险岛》一课中,教材以游戏任务驱动教学,引领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品——纸和牙签,可以被用来让儿童自己动手制作成纸骰子。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儿童了解了制作的流程,另一方面提供了让儿童综合运用前两节课所学知识描述物体方位的机会。在游戏中,儿童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而且还运用、巩固了新知识。
二、游戏活动的组织要突显合作
新的课程标准中,1-2年级的科学态度培养目标中包括:在科学探究中,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经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其中,“协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在教学实际中,科学游戏的形式有多种选择,既可以是个人独立的探究活动,也可以是与他人合作开展的互动活动。以合作形式开展的游戏活动,活动材料更加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儿童在活动中交往的机会更多,儿童之间可以进行不断的交流互动。以合作形式开展的游戏活动更加有利于儿童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科学游戏的开展应突显学生与他人的合作。
比如,《我的前后左右》一课的“传球接力”游戏,考验儿童的集体协作能力。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当指挥员,请指挥员用最快的速度指挥同学们将皮球传给某一位目标同学。游戏中,教师要注重引导指挥员用“前、后、左、右”描述目标同学所处的位置,同时提醒同学们注意倾听指令并按指令传球。
“点鼻子”游戏不仅考验同桌之间的协作能力,更考验了儿童综合运用前后左右和远近等方位词,更加精确地描述物体所在方位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先安排同桌两人同向进行(都面向黑板或者一人站在另一人身后),再安排同桌两人面对面进行,或者前后排同学面对面进行,这样会增加指挥的难度,使儿童更好地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游戏中,同伴之间同向而坐和相向而坐将影响活动的开展。儿童有机会体会到前后左右只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也有机会体会到同伴的合作对能否成功完成游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游戏活动的设计要强调具象思维
新课标在探究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
皮亚杰根据认知图式的性质,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等,与小学低年段对应的恰好是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阶段。虽然该阶段的儿童已由机械记忆和无意识记忆逐渐转为有意识记忆,但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具体的、形象的经验来学习概念、掌握知识,观察事物也往往停留在表面,抽象思维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仍然有限,不能准确、精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来培养他们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针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皮亚杰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游戏: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小学低年级的游戏教学宜以象征性游戏为主,并逐渐向有规则的游戏过渡。结合认知心理学提出的儿童掌握抽象的科学知识要经历“动作—表象—符号”的过程的理念,我们在低年段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必须依照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创设类似真实生活的教学环境,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满足儿童的认知发展需求,促进他们探索能力的发展。
比如,《太阳和东南西北》一课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导入,引导儿童观察、填空并思考太阳每天的升起方向。针对“东南西北”这一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边学儿歌边做动作的方式,把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活动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成他们比较熟悉、容易掌握的符号。在充分经历象征性游戏后,再通过开展“逃离冒险岛”这类有规则的游戏,促进他们的认知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迈进。可见,游戏是从具象通往抽象的一座桥梁。通过游戏,加强了儿童对科学的学习与理解,也帮助他们学习运用科学,可以实现从游戏到儿童现实生活的过渡。
正如皮亚杰所說,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在小学低年级科学课中开展游戏教学,让儿童在课堂上“玩”起来,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中建构,在愉悦中发展。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