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视学案导学,加强预习指导
“学案导学”作为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形式,能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构建文言文高效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把握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中要明确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设计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重点语句翻译、名句积累等知识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时代背景等,课前印发给学生。学生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独立完成学案导学中“预习”的内容,思考并解决学案中的问题。这样,学生的预习就有了目标性和针对性。
二、借助媒体导入,增长学生见识
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资料,这当然也包括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学知识、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等网络资源。上课一开始就可进行“简介或讲故事”的比赛,通过点评并计入考评分这一方式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另外,在课堂导入时,还可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借助网络搜集大量资料,充分运用影视、音频等,在视觉、听觉上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比如,在《鸿门宴》教学中可以播放《百家讲坛》中“楚汉风云人物”这一段视频,聆听专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并加以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学习。这样,就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增长他们的见识。
三、加强小组合作,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们非常活跃,互学群学促进了文言文的学习,化难为易,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比如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可以分别让四个小组按照课文层次“廉蔺简介”“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几部分来整理,然后就文言句式或词类活用结合课文句子进行点译与归类,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补充。这样不但把枯燥的字词讲解转化为小组激烈竞争的讨论探究形式,而且也让学生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学习。
在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评论,这也是非常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一条途径。比如在《荆轲刺秦王》教学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是英雄行为,还是逆历史潮流的一种愚忠行为”进行讨论。实践证明,这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如《鸿门宴》也可以针对“项羽错失良机,不杀刘邦的行为”进行评价或讨论。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批判性地学习,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
四、课堂展示点评,促进学生互学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展示环节选抽小组进行朗读,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诵读首先要读音正确,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等;其次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这就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第三要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第四要读出语势,这当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分析。总之,诵读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在充分自学、探究、讨论的基础上,选派同学把小组的学习、讨论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示。展示的形式可以有口头展示与书面展示、黑板展示等。
在其他小组同学进行成果展示之后,对别的小组所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可根据题目要求点评其做题质量,肯定或纠正、补充、质疑、拓展、深化、总结等,规范答题思路与要点。
五、注重拓展延伸,加强巩固升华
学完课文应趁热打铁,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小结,着重抓好双基。这主要是针对学习文言文应特别注意的地方和考纲的要求,其作用是强化记忆,巩固知识,训练的项目有文学常识,文言文实词、虚词,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等。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可以选择以锻炼能力为目的的拓展延伸练习。比如学完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可引导学生与课文《荆轲刺秦王》进行对比阅读,并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和荆轲同是门客,同是面对暴虐的秦王,同是处理非常事件,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呢?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请写一篇短文。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
通过学案导学、借助媒体导入、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通过课堂内外的衔接、阅读与积累的结合、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高效,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走出文言文教与学的误区和阴影。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学案导学”作为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形式,能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构建文言文高效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把握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中要明确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设计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重点语句翻译、名句积累等知识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时代背景等,课前印发给学生。学生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独立完成学案导学中“预习”的内容,思考并解决学案中的问题。这样,学生的预习就有了目标性和针对性。
二、借助媒体导入,增长学生见识
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资料,这当然也包括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学知识、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等网络资源。上课一开始就可进行“简介或讲故事”的比赛,通过点评并计入考评分这一方式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另外,在课堂导入时,还可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借助网络搜集大量资料,充分运用影视、音频等,在视觉、听觉上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比如,在《鸿门宴》教学中可以播放《百家讲坛》中“楚汉风云人物”这一段视频,聆听专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并加以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学习。这样,就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增长他们的见识。
三、加强小组合作,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们非常活跃,互学群学促进了文言文的学习,化难为易,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比如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可以分别让四个小组按照课文层次“廉蔺简介”“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几部分来整理,然后就文言句式或词类活用结合课文句子进行点译与归类,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补充。这样不但把枯燥的字词讲解转化为小组激烈竞争的讨论探究形式,而且也让学生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学习。
在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评论,这也是非常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一条途径。比如在《荆轲刺秦王》教学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是英雄行为,还是逆历史潮流的一种愚忠行为”进行讨论。实践证明,这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如《鸿门宴》也可以针对“项羽错失良机,不杀刘邦的行为”进行评价或讨论。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批判性地学习,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
四、课堂展示点评,促进学生互学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展示环节选抽小组进行朗读,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诵读首先要读音正确,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等;其次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这就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第三要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第四要读出语势,这当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分析。总之,诵读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在充分自学、探究、讨论的基础上,选派同学把小组的学习、讨论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示。展示的形式可以有口头展示与书面展示、黑板展示等。
在其他小组同学进行成果展示之后,对别的小组所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可根据题目要求点评其做题质量,肯定或纠正、补充、质疑、拓展、深化、总结等,规范答题思路与要点。
五、注重拓展延伸,加强巩固升华
学完课文应趁热打铁,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小结,着重抓好双基。这主要是针对学习文言文应特别注意的地方和考纲的要求,其作用是强化记忆,巩固知识,训练的项目有文学常识,文言文实词、虚词,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等。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可以选择以锻炼能力为目的的拓展延伸练习。比如学完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可引导学生与课文《荆轲刺秦王》进行对比阅读,并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和荆轲同是门客,同是面对暴虐的秦王,同是处理非常事件,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呢?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请写一篇短文。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
通过学案导学、借助媒体导入、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通过课堂内外的衔接、阅读与积累的结合、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高效,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走出文言文教与学的误区和阴影。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