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还要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与习惯,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内在价值,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对此展开一番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会使用灌输式的单向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给学生普及认真学习的思想,却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的心理需求,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很难起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效果。因此,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当积极做出改变,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肯定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通过文章题眼开展德育教育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对于每一篇文章来讲都有一个“题眼”,是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文本本质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章的题眼来开展德育教育,在学生掌握文章中心主旨的同时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落实德育教育。
比如,在学习《花的勇气》这一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紧扣题眼“勇气”展开阅读与学习,通过查阅字典的方式理解词的含义,再引导学生结合调查到的知识和文章的内容,进行语言重组的实践练习,从浅入深地理解文本,感受生命的可贵与顽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有助于学生养成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又比如,在学习《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文章的教学意义在于说明环境的破坏会给大自然带来怎样的严重危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葬礼”上,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视听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昔日的壮观和现如今的枯竭的对比,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密切抓住题眼,让学生结合题眼来阅读文章,使学生在顺利理清文章脉络的同时感受到文本带来的情感。
二、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文章的词句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从而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含义,并锻炼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因此,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抓住文本关键字词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对课文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的过程中形成深刻的感悟,从而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落实德育教育,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父亲的菜园》这一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等句子展开细致的阅读,让学生站在文章中主人公的角度上思索“我”对儿时与父亲一起开辟菜园的回忆抱着怎样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体会作者描述的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并且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实现环保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解读文本,凸显出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感悟。
三、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展开德育教育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关于人物的描写文章,这些人物的记叙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学到他们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因此,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伟大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辨明美丑,从而用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
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节内容时,我将学生分成了一个个的小组,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文本的阅读,感受一下蔺相如这个人物角色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在面对廉頗的挑衅时为什么要一再地忍让?并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将这些主要角色的情感都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蔺相如这个角色以国家为重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廉颇知错能改的可贵品质,促进学生良好爱国品质和勇于认错精神的形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积极感受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产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
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展开了一番探讨。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理念,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上,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益,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 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
[2] 冯磊.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会使用灌输式的单向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给学生普及认真学习的思想,却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的心理需求,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很难起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效果。因此,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当积极做出改变,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肯定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通过文章题眼开展德育教育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对于每一篇文章来讲都有一个“题眼”,是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文本本质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章的题眼来开展德育教育,在学生掌握文章中心主旨的同时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落实德育教育。
比如,在学习《花的勇气》这一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紧扣题眼“勇气”展开阅读与学习,通过查阅字典的方式理解词的含义,再引导学生结合调查到的知识和文章的内容,进行语言重组的实践练习,从浅入深地理解文本,感受生命的可贵与顽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有助于学生养成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又比如,在学习《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文章的教学意义在于说明环境的破坏会给大自然带来怎样的严重危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葬礼”上,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视听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昔日的壮观和现如今的枯竭的对比,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密切抓住题眼,让学生结合题眼来阅读文章,使学生在顺利理清文章脉络的同时感受到文本带来的情感。
二、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文章的词句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从而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含义,并锻炼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因此,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抓住文本关键字词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对课文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的过程中形成深刻的感悟,从而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落实德育教育,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父亲的菜园》这一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等句子展开细致的阅读,让学生站在文章中主人公的角度上思索“我”对儿时与父亲一起开辟菜园的回忆抱着怎样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体会作者描述的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并且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实现环保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解读文本,凸显出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感悟。
三、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展开德育教育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关于人物的描写文章,这些人物的记叙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学到他们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因此,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伟大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辨明美丑,从而用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
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节内容时,我将学生分成了一个个的小组,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文本的阅读,感受一下蔺相如这个人物角色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在面对廉頗的挑衅时为什么要一再地忍让?并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将这些主要角色的情感都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蔺相如这个角色以国家为重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廉颇知错能改的可贵品质,促进学生良好爱国品质和勇于认错精神的形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积极感受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产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
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展开了一番探讨。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理念,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上,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益,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 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
[2] 冯磊.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