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搜集了古代名中医关于脾胃学说的理论,希望通过对历代中医脾胃学说的介绍,阐明脾胃学说在中医理论继承和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医理论提供一点有益参考。
关键词: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
我国古代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尤其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一切疾病的改善和最终治疗均依靠脾胃对五谷的运化。因此,几千年来,随着阴阳五行和辩证对治等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针对脾胃机能的恢复也产生很多有名学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张仲景、叶天士、张锡纯等名中医的学说。
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初创脾胃病辩证体系
张仲景的伤寒学说对于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综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张仲景的主要著作可以把张仲景关于脾胃的相关学术理念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伤寒论》“顾胃存津”思想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这本著作的相关理念也直接构成我国中医的基础理论,张仲景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之所以会产生各种问题,是因为脾胃的正气虚弱,要恢复脾胃的正常机能必须考虑到胃气虚损以及津液受伤的情况。胃强津伤,病从热化;胃气虚弱,阳气受伤,病从寒化,胃气的强弱与津液的保存都是疾病发展和治疗的关键。因此仲景的“顾胃存津”思想却贯穿于该书的始终,书中认为患者的胃气强或胃气得以恢复则直接提升患者恢复身体健康的速度。脾胃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伤寒论》以“顾胃存津”为其立法施治之本。
1.2《金匮要略》的“四季脾旺不受邪”思想
“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直接出自古代论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的章节中。该著作统一遵循脾胃为人后天之本的学说,认为只有脾胃旺,机能完善,那么脾胃运化正常,就可以正常的从五谷中摄取足够营养,也就是气血生成功能较好,气血充足才可以使得人体的修复功能保持较强状态,脾气健旺,外邪才不能侵入人体为病。如果脾胃不旺,功能失调则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产生不了足够的气血为人体所用,则可产生多种疾病。如脾胃运化失司可导致水饮停滞,随处留积,在肠胃为“痰饮”,走肠道为“泄泻”,更可导致 “呕吐”、“下利”等病证出现。
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脾胃思想的创新阐发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脾胃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精华部分之一,它的形成是历代医家不断努力,经过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果。张仲景的顾胃存津、四季脾旺不受邪、时时顾护胃气、脾无阳不运、注意保存胃津等脾胃学说,这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临床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脾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脾胃学说的到叶天士这里经过历代医家尤其李东垣《脾胃论》的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叶天士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和完善了脾胃学说,他创立了胃阴辨证论治理论,并以胃阴辨证论治理论为核心,提出了脾胃分治、胃分阴阳的观点。根据他的理论,脾胃的调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考虑:脾胃异治、胃阴虚、护胃阳。
2.1脾胃异治
叶天士提出了“胃喜润恶燥”的观点。他认为脾胃在中医的脏腑理论中都是五行之土,主运化,但是具体的功能二者又有所不同,故脾胃是完全不同的,要分开对待。他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这是指人体中脾胃各司其职,总体属性相同但是各自的喜好不同,治疗时应该考虑到脾和胃的不同喜好和不同特点,分开对治,这个理论弥补了李东垣温补脾阳学说之不足,而且为创制养胃阴一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2.2养胃阴
根据张仲景的脾胃学说可以知道,脾胃的津液缺失也是脾胃功能出现病变的原因之一。叶天士在临床中发现口干口苦、纳运不良、津枯肠燥、大便干结等病症主要是由于脾胃津液受伤,胃阴损伤,导致临床上经常出现饥不纳食、胃中灼热、时有烧灼感、干呕呃逆、渴欲饮冷及形体消瘦等症状。胃阴对于人体的正常运转十分重要,津液上行口舌甘甜,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口苦,津液下行顺利则大便通畅,否则大便干结。因此叶天士针对胃阴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治疗诊断中多注意保护胃阴,运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濡养胃阴,在实际的医案记载中疗效显著。胃阴的理论和治法,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中医的脾胃学说。
2.3护胃阳
叶天士并没有因为胃阴学说的提出而忽视了护胃阳。在历代中医名家完善的脾胃学说上进一步的创新。叶天士认为不仅胃阳需要考虑,而且还十分重要。临床上食古不化的现象是患者的硝化能力出了问题,他认为是胃阳损伤,阳火不足以运化五谷所致。按照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脾胃是主生发,生发的主要依靠的就是胃阳的强弱。他认为“用刚远柔,通补胃阳”,胃阳在消化食物、开合纳谷、镇逆降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他常用附子、干姜、茯苓、人参等辛温通阳,使胃中阳气升而浊阴降,行使纳谷化食之功效。
3.张锡纯:对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张锡纯总结和归纳了历代脾胃学说的优缺点,有机结合了脾胃阴阳的观点,在学术上进一步继承和创新了中医的脾胃学说,在中医脾胃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3.1倡导“淡以养脾”
张锡纯的观点是脾胃多在于滋润为主,脾胃阴充足滋润脏腑滋润,因此重视养护。这个观点主要表现他提出的“淡以养脾”,具体突出了中药的煎煮方法和药物性味两方面。他认为药物煎煮第一次太浓,脾胃可能运化吸收负担较重,提倡服用第二次的煎煮中药,也就是“药取次煎,淡以养脾”。其次在药性上倡导脾胃一体,滋润脾胃的观点,多用薏米、芡实、山药之类滋养肠胃。
3.2调补脾胃以治他脏之病
张锡纯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不限于脾胃本身,更重要的是其他的身体病变的恢复。他重用补脾药,如山药、白术、黄芪等,他认为一些慢性病症候错综复杂,气血阴阳都有亏损,单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都减小缓慢,惟有从调补脾胃,重建中气入手,方能缓缓见效。张锡纯根据《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所说“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创制了升降汤,阐明了他将理脾胃与治肝胆相结合,升脾者亦补肝气,降胃者亦疏胆气的独特观点。
参考文献
[1]苏碧莹,浅议张仲景的脾胃养生思想[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2):145-146.
[2]谢文英.李杲《脾胃论》浅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1-3.
[3]张俐敏.中医脾胃学说形成的四个关键[J].山西中医,2010,16(5):56.
[4]徐跃箭,孟萍.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7,2:4-5.
[5]叶天士,程门雪校.未刻本叶氏医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88.
作者简介:赵怀康,男,主治中医师,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卫生院。
关键词: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
我国古代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尤其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一切疾病的改善和最终治疗均依靠脾胃对五谷的运化。因此,几千年来,随着阴阳五行和辩证对治等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针对脾胃机能的恢复也产生很多有名学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张仲景、叶天士、张锡纯等名中医的学说。
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初创脾胃病辩证体系
张仲景的伤寒学说对于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综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张仲景的主要著作可以把张仲景关于脾胃的相关学术理念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伤寒论》“顾胃存津”思想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这本著作的相关理念也直接构成我国中医的基础理论,张仲景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之所以会产生各种问题,是因为脾胃的正气虚弱,要恢复脾胃的正常机能必须考虑到胃气虚损以及津液受伤的情况。胃强津伤,病从热化;胃气虚弱,阳气受伤,病从寒化,胃气的强弱与津液的保存都是疾病发展和治疗的关键。因此仲景的“顾胃存津”思想却贯穿于该书的始终,书中认为患者的胃气强或胃气得以恢复则直接提升患者恢复身体健康的速度。脾胃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伤寒论》以“顾胃存津”为其立法施治之本。
1.2《金匮要略》的“四季脾旺不受邪”思想
“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直接出自古代论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的章节中。该著作统一遵循脾胃为人后天之本的学说,认为只有脾胃旺,机能完善,那么脾胃运化正常,就可以正常的从五谷中摄取足够营养,也就是气血生成功能较好,气血充足才可以使得人体的修复功能保持较强状态,脾气健旺,外邪才不能侵入人体为病。如果脾胃不旺,功能失调则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产生不了足够的气血为人体所用,则可产生多种疾病。如脾胃运化失司可导致水饮停滞,随处留积,在肠胃为“痰饮”,走肠道为“泄泻”,更可导致 “呕吐”、“下利”等病证出现。
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脾胃思想的创新阐发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脾胃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精华部分之一,它的形成是历代医家不断努力,经过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果。张仲景的顾胃存津、四季脾旺不受邪、时时顾护胃气、脾无阳不运、注意保存胃津等脾胃学说,这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临床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脾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脾胃学说的到叶天士这里经过历代医家尤其李东垣《脾胃论》的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叶天士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和完善了脾胃学说,他创立了胃阴辨证论治理论,并以胃阴辨证论治理论为核心,提出了脾胃分治、胃分阴阳的观点。根据他的理论,脾胃的调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考虑:脾胃异治、胃阴虚、护胃阳。
2.1脾胃异治
叶天士提出了“胃喜润恶燥”的观点。他认为脾胃在中医的脏腑理论中都是五行之土,主运化,但是具体的功能二者又有所不同,故脾胃是完全不同的,要分开对待。他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这是指人体中脾胃各司其职,总体属性相同但是各自的喜好不同,治疗时应该考虑到脾和胃的不同喜好和不同特点,分开对治,这个理论弥补了李东垣温补脾阳学说之不足,而且为创制养胃阴一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2.2养胃阴
根据张仲景的脾胃学说可以知道,脾胃的津液缺失也是脾胃功能出现病变的原因之一。叶天士在临床中发现口干口苦、纳运不良、津枯肠燥、大便干结等病症主要是由于脾胃津液受伤,胃阴损伤,导致临床上经常出现饥不纳食、胃中灼热、时有烧灼感、干呕呃逆、渴欲饮冷及形体消瘦等症状。胃阴对于人体的正常运转十分重要,津液上行口舌甘甜,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口苦,津液下行顺利则大便通畅,否则大便干结。因此叶天士针对胃阴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治疗诊断中多注意保护胃阴,运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濡养胃阴,在实际的医案记载中疗效显著。胃阴的理论和治法,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中医的脾胃学说。
2.3护胃阳
叶天士并没有因为胃阴学说的提出而忽视了护胃阳。在历代中医名家完善的脾胃学说上进一步的创新。叶天士认为不仅胃阳需要考虑,而且还十分重要。临床上食古不化的现象是患者的硝化能力出了问题,他认为是胃阳损伤,阳火不足以运化五谷所致。按照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脾胃是主生发,生发的主要依靠的就是胃阳的强弱。他认为“用刚远柔,通补胃阳”,胃阳在消化食物、开合纳谷、镇逆降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他常用附子、干姜、茯苓、人参等辛温通阳,使胃中阳气升而浊阴降,行使纳谷化食之功效。
3.张锡纯:对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张锡纯总结和归纳了历代脾胃学说的优缺点,有机结合了脾胃阴阳的观点,在学术上进一步继承和创新了中医的脾胃学说,在中医脾胃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3.1倡导“淡以养脾”
张锡纯的观点是脾胃多在于滋润为主,脾胃阴充足滋润脏腑滋润,因此重视养护。这个观点主要表现他提出的“淡以养脾”,具体突出了中药的煎煮方法和药物性味两方面。他认为药物煎煮第一次太浓,脾胃可能运化吸收负担较重,提倡服用第二次的煎煮中药,也就是“药取次煎,淡以养脾”。其次在药性上倡导脾胃一体,滋润脾胃的观点,多用薏米、芡实、山药之类滋养肠胃。
3.2调补脾胃以治他脏之病
张锡纯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不限于脾胃本身,更重要的是其他的身体病变的恢复。他重用补脾药,如山药、白术、黄芪等,他认为一些慢性病症候错综复杂,气血阴阳都有亏损,单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都减小缓慢,惟有从调补脾胃,重建中气入手,方能缓缓见效。张锡纯根据《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所说“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创制了升降汤,阐明了他将理脾胃与治肝胆相结合,升脾者亦补肝气,降胃者亦疏胆气的独特观点。
参考文献
[1]苏碧莹,浅议张仲景的脾胃养生思想[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2):145-146.
[2]谢文英.李杲《脾胃论》浅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1-3.
[3]张俐敏.中医脾胃学说形成的四个关键[J].山西中医,2010,16(5):56.
[4]徐跃箭,孟萍.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7,2:4-5.
[5]叶天士,程门雪校.未刻本叶氏医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88.
作者简介:赵怀康,男,主治中医师,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