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知识和心智方面获得进步,真正有效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 有效性
就目前而言,有效教学的研究早已在教育界开展得轰轰烈烈,探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教师工作的本质,也是历史课改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进一步思考改变历史课堂无效现象的手段和途径。
一、高中历史课堂无效的现象
(一)课堂提问的无效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问是否有效也就成为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但是由于教师逻辑的不严密或是备课过程中不够精益求精,历史课堂有时会呈现无效设问,这就起不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培养能力的作用,课堂效益明显降低。
(二)材料呈现的无效
历史教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地图、图片、影视、动画等。在历史教学中引进材料,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其中解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就是高中历史新课程考核目标和要求之一。由此引进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提炼史料信息和史料分析的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不清晰、不典型以及量过多等原因,导致材料引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通过引进历史资料,来培养学生史料阅读、提炼史料信息和史料分析的能力是可取的。但由于材料一的文字量太多,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又太少,所以材料一的呈现基本是无效的。
(三)课堂讨论无效
课堂讨论,就是学生或老师先提出一些带有探讨性质的问题,而后老师让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或者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别讨论,通过老师的指导得出最后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有效的打破以往课堂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状态变的活跃、主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由于一些教师对课堂讨论法存在着误解和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课堂讨论是表层的、粗浅的。虽然,这比过去教师完全包办的教学有了进步,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教学过程,有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但是,应当认识到,这样的讨论,是难以使学生形成围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意识和方法的,也难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这种课堂讨论是低效或是无效的。
二、改变无效课堂策略
(一)精心备课
备课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广义的备课而言,教师要注意平日知识的积累,善学会学,“处处留心皆学问”。知识面越广,一个人思维、想象等能力施展的范围也越广,才能将学生的精神空间从教材扩及外部丰富的世界,实现学科之间、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交融,而不让思维的火花在拘束于教材,呆记于教材中熄灭。而上课前,综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条件诸因素对一堂课进行具体的图谋画策、编写教案、准备教具等则属于狭义的备课。而就狭义的备课而言:明确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对象、斟酌教学设计则尤为重要。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宗旨和灵魂,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开展需围绕教学目标而行。教学目标是指引的方向,而课堂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为这个方向服务的,为达到这个方向努力的。如果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课堂就会有序进行,那么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其有效性更大;而主题模糊、目标笼统,课就会上得混乱、无序,其无效性现象会更突出。所以要由教学目标来锁定一节课的效益、效率和效果。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方面确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这样的目标定位使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得以更紧密地结合。
(三)斟酌教学设计
明确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达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就是导演,怎么设计情节,怎么引导学生往下学,都必须深思熟虑。有些形式化、模棱两可的设计是必须省略的,否则无效时间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好的导演和一般化的导演的区别在哪里?好导演不是他自己会演戏,而是他知道怎么让演员发挥到极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为学生代替得太多,结果原本是演员的学生,现在成了观众,这样,学生作为学习主角地位的作用就失去了。
总而言之,精心备课对任何教师来说都是必要的,它是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一环。其实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若教师平时能注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课前能精心备课,来回推敲,课后能及时小结反思,课外還能虚心听课,那么我们相信中学历史课堂上无效教学的枝条将会日益减少,而有效教学这棵大树主干将会日益强壮繁盛,从而让学生在知识和心智方面获得进步,真正有效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 有效性
就目前而言,有效教学的研究早已在教育界开展得轰轰烈烈,探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教师工作的本质,也是历史课改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进一步思考改变历史课堂无效现象的手段和途径。
一、高中历史课堂无效的现象
(一)课堂提问的无效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问是否有效也就成为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但是由于教师逻辑的不严密或是备课过程中不够精益求精,历史课堂有时会呈现无效设问,这就起不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培养能力的作用,课堂效益明显降低。
(二)材料呈现的无效
历史教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地图、图片、影视、动画等。在历史教学中引进材料,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其中解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就是高中历史新课程考核目标和要求之一。由此引进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提炼史料信息和史料分析的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不清晰、不典型以及量过多等原因,导致材料引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通过引进历史资料,来培养学生史料阅读、提炼史料信息和史料分析的能力是可取的。但由于材料一的文字量太多,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又太少,所以材料一的呈现基本是无效的。
(三)课堂讨论无效
课堂讨论,就是学生或老师先提出一些带有探讨性质的问题,而后老师让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或者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别讨论,通过老师的指导得出最后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有效的打破以往课堂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状态变的活跃、主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由于一些教师对课堂讨论法存在着误解和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课堂讨论是表层的、粗浅的。虽然,这比过去教师完全包办的教学有了进步,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教学过程,有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但是,应当认识到,这样的讨论,是难以使学生形成围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意识和方法的,也难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这种课堂讨论是低效或是无效的。
二、改变无效课堂策略
(一)精心备课
备课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广义的备课而言,教师要注意平日知识的积累,善学会学,“处处留心皆学问”。知识面越广,一个人思维、想象等能力施展的范围也越广,才能将学生的精神空间从教材扩及外部丰富的世界,实现学科之间、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交融,而不让思维的火花在拘束于教材,呆记于教材中熄灭。而上课前,综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条件诸因素对一堂课进行具体的图谋画策、编写教案、准备教具等则属于狭义的备课。而就狭义的备课而言:明确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对象、斟酌教学设计则尤为重要。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宗旨和灵魂,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开展需围绕教学目标而行。教学目标是指引的方向,而课堂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为这个方向服务的,为达到这个方向努力的。如果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课堂就会有序进行,那么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其有效性更大;而主题模糊、目标笼统,课就会上得混乱、无序,其无效性现象会更突出。所以要由教学目标来锁定一节课的效益、效率和效果。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方面确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这样的目标定位使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得以更紧密地结合。
(三)斟酌教学设计
明确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达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就是导演,怎么设计情节,怎么引导学生往下学,都必须深思熟虑。有些形式化、模棱两可的设计是必须省略的,否则无效时间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好的导演和一般化的导演的区别在哪里?好导演不是他自己会演戏,而是他知道怎么让演员发挥到极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为学生代替得太多,结果原本是演员的学生,现在成了观众,这样,学生作为学习主角地位的作用就失去了。
总而言之,精心备课对任何教师来说都是必要的,它是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一环。其实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若教师平时能注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课前能精心备课,来回推敲,课后能及时小结反思,课外還能虚心听课,那么我们相信中学历史课堂上无效教学的枝条将会日益减少,而有效教学这棵大树主干将会日益强壮繁盛,从而让学生在知识和心智方面获得进步,真正有效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