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时内瘘的护理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4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A组给予常规内瘘护理,B组实施内瘘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B组内瘘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过程中,给予其内瘘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将内瘘血管不良情况减少。
关键词: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内瘘;护理
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时,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而血液透析的永久血管通路即为动静脉内瘘。内瘘理想状况下,穿刺不需要反复进行,使患者承受的痛苦减轻,且血流量充足,有效的保证透析效果达到预期。但对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内瘘成功难度比较大,因而动静脉内瘘建立后需实施良好的护理,以保证其能长时间正常的使用。以常规方法护理患者动静脉内瘘时,效果并不理想。研究指出,血液透析内瘘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后,可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本院即以护理干预方法护理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内瘘,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104例,男54例,女50例;年龄48~78岁,平均(57.4±3.5)岁;糖尿病病程2~27年,平均(12.8±2.6)年。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2)血液透析治疗时间至少1年,每周2次,每次4~5h;(3)以Nipro 16G穿刺针进行内瘘穿刺;(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A组患者内瘘护理时,采取常规方法。B组内瘘护理时,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1]:
(1)内瘘成形术后,嘱咐患者平卧,适当抬高患肢,约为30°,加速静脉回流,使水肿减轻,静脉输液、注射,血压测量等操作禁止在患肢进行,注意保护患肢,不可受压,严格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但不要超过25℃,如果温度过低,可利用烤灯照射患肢;患肢被动活动,对造瘘处的情况密切观察,明确血管杂音、内瘘震颤是否存在;术后24h内,造瘘部位血管情况间隔1小时观察1次,若出现不良症状,立即向医生报告。(2)术后重点观察药物治疗,抗凝药物于术后6h应用,用药后对伤口渗血情况等密切监测,抗感染治疗积极开展,要保证抗凝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均不具备肾毒性,预防血管痉挛治疗、扩容治疗也要开展。(3)对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密切观察,若敷料被污染,立即更换,以适当松紧包扎伤口敷料,预防形成吻合口漏血栓,患肢皮肤温度严密监测,保持温度处于合理范围日,避免形成血栓。(4)将保护患肢的方法指导给患者,如不受压、不举重物等。(5)功能锻炼于术后早期开展,术后第1周时,内瘘侧手指进行相应的活动;拆线后,患肢运动适当开展,运动方法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术后第3d起,捏握橡皮球运动指导患者利用患肢开展,1组10次,每天2~3次;术后第6周~第8周,确定内瘘血管的成熟度良好,且已经动脉化静脉血管后,血透治疗方可开展。
1.3观察指标
观察内瘘血管不良情况发生情况,包含血管疼痛、血管变硬、穿刺针眼出血、血流量不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利用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组内瘘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开展过程中,动静脉内瘘为永久性的血管通路,其通畅性及使用时间均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衰竭后,由于并不具备良好的血管条件,导致感染、血管变硬、穿刺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后,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且会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2]。因此,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还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减少内瘘血管的不良反应。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通常不会主动开展护理,且护理多是医嘱的治疗性护理,导致内瘘血管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后,从内瘘成形术完成开始,护理人员就密切的护理内瘘血管,确保内瘘血管具备成熟的条件后再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内瘘血管的使用时间[3]。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经护理干预后,内瘘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临床以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时,实施护理干预后,可有效的减少内瘘血管不良情况,使内瘘血管的使用时间延长,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开展,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海娟.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2):58+64.
[2]石丽英.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03):322.
[3]關桂霞,龙颖.糖尿病肾衰竭透析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02):78-79.
关键词: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内瘘;护理
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时,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而血液透析的永久血管通路即为动静脉内瘘。内瘘理想状况下,穿刺不需要反复进行,使患者承受的痛苦减轻,且血流量充足,有效的保证透析效果达到预期。但对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内瘘成功难度比较大,因而动静脉内瘘建立后需实施良好的护理,以保证其能长时间正常的使用。以常规方法护理患者动静脉内瘘时,效果并不理想。研究指出,血液透析内瘘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后,可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本院即以护理干预方法护理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内瘘,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104例,男54例,女50例;年龄48~78岁,平均(57.4±3.5)岁;糖尿病病程2~27年,平均(12.8±2.6)年。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2)血液透析治疗时间至少1年,每周2次,每次4~5h;(3)以Nipro 16G穿刺针进行内瘘穿刺;(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A组患者内瘘护理时,采取常规方法。B组内瘘护理时,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1]:
(1)内瘘成形术后,嘱咐患者平卧,适当抬高患肢,约为30°,加速静脉回流,使水肿减轻,静脉输液、注射,血压测量等操作禁止在患肢进行,注意保护患肢,不可受压,严格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但不要超过25℃,如果温度过低,可利用烤灯照射患肢;患肢被动活动,对造瘘处的情况密切观察,明确血管杂音、内瘘震颤是否存在;术后24h内,造瘘部位血管情况间隔1小时观察1次,若出现不良症状,立即向医生报告。(2)术后重点观察药物治疗,抗凝药物于术后6h应用,用药后对伤口渗血情况等密切监测,抗感染治疗积极开展,要保证抗凝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均不具备肾毒性,预防血管痉挛治疗、扩容治疗也要开展。(3)对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密切观察,若敷料被污染,立即更换,以适当松紧包扎伤口敷料,预防形成吻合口漏血栓,患肢皮肤温度严密监测,保持温度处于合理范围日,避免形成血栓。(4)将保护患肢的方法指导给患者,如不受压、不举重物等。(5)功能锻炼于术后早期开展,术后第1周时,内瘘侧手指进行相应的活动;拆线后,患肢运动适当开展,运动方法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术后第3d起,捏握橡皮球运动指导患者利用患肢开展,1组10次,每天2~3次;术后第6周~第8周,确定内瘘血管的成熟度良好,且已经动脉化静脉血管后,血透治疗方可开展。
1.3观察指标
观察内瘘血管不良情况发生情况,包含血管疼痛、血管变硬、穿刺针眼出血、血流量不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利用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组内瘘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开展过程中,动静脉内瘘为永久性的血管通路,其通畅性及使用时间均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衰竭后,由于并不具备良好的血管条件,导致感染、血管变硬、穿刺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后,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且会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2]。因此,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还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减少内瘘血管的不良反应。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通常不会主动开展护理,且护理多是医嘱的治疗性护理,导致内瘘血管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后,从内瘘成形术完成开始,护理人员就密切的护理内瘘血管,确保内瘘血管具备成熟的条件后再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内瘘血管的使用时间[3]。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经护理干预后,内瘘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临床以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时,实施护理干预后,可有效的减少内瘘血管不良情况,使内瘘血管的使用时间延长,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开展,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海娟.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2):58+64.
[2]石丽英.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03):322.
[3]關桂霞,龙颖.糖尿病肾衰竭透析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