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结合安徽新华学院创业教育分析了现有经管类创业人才的几种培养模式,指出经管类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有效进行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管类;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我国现行创业教育问题
我国现阶段所进行的创业教育,基本是处在探索阶段,缺乏统一性。第一,即便近年来不乏普通本科高校或是高职类院校尝试进行了创业培训,可是缺乏与时俱进的创业指导,大多是为了学生就业另辟蹊径,只是到了毕业前几个月才进行就业指导,形式上基本流于各类创业讲座,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更无法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之中[1]。其次,授课教师多是学术研究型,自身缺乏创业的实践,无法完成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再次,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教育仅限于形式上,开办五花八门的“创业大赛”,学生多是纸上谈兵,很少会正真付诸实践。这样做只能治标不治本,学生没有将创业视为另一种就业模式的高度去看待。在这样的情势下,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创业成为其成才理念,培养学生创业的精神和能力,探索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被动就业变成主动创业,对于学生个人、学校乃至整个国家都将意义重大。
2.安徽新华学院经管类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2.1 开设创业班模式
开设创业班模式,主要是在常规教学中,着重体现创业教育,在低年级学生中,采取自己主动报名的原则,挖掘一些具备一定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实践能力情况进行筛选。
开展创业班遵循“开发学生创业精神, 发掘学生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体现学校“厚德求真、博学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针对创业班学生,开设相应的创业基础理论课程,将成功的创业家请进课堂,面对面的进行创业交流,加强对创业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在创业课程中,学生学会识别机会的技巧、管理创业过程、建立合理的创业团队,最终将创业作为毕业后的就业途径之一,完成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转变。
创业班模式初步形成主要覆盖经济学原理、财务管理、经济法、基础会计、合同法、创业管理、投资学、管理学、创业案例分析、商务礼仪与谈判等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2]。在创业课程逐步完成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发和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创业班模式下的创业课程加深了学生对创业有关的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今后的实施创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生抓住创业机会的可能性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2.2 第二专业学位模式
第二专业学位模式可以看作是进行创业教育的新方法。通过第二学位教育,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宽度有了很大提升, 掌握交叉学科知识更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除此之外,第二专业的培养也大大增加量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几年前,安徽新华学院经管类专业就已经开始开展第二学位教育, 主要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经济与金融等相关个专业, 其中财务管理人数最多, 其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在第二专业学位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也大大增强了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选择途径,对学生而言,既拓宽了知识面也增强了创新创业的能力,所以许多高校已经将第二专业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一种新的、高效的方法进行推广。
2.3 科研活动及各类学科竞赛
安徽新华学院经管类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加到教师或者学生自己进行的科研活动中,学校也会定期举行丰富的各类学科竞赛, 影响范围比较广泛的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与职业生涯计划大赛、网络营销策划大赛、ERP模拟沙盘对抗赛、电子商务淘宝竞赛等等。参加学科竞赛, 往往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组队,发挥各自专业特长,进行互补互助,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在学科竞中往往会遇到平时很少触及的管理类、财务类或是营销类相关知识, 在今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更加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增强了主动学习的动力[3]。
3.经管类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培养目标单一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理念, 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影响培养对象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程的设置。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从业者,根据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安排的教学内容和设置的课程都是以“从业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着手[4]。然而,对于经管类人才培养而言, 将人才培养定位在从业型无法发挥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优势和特点, 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就业时不具备就业竞争力,加剧了就业难的现状。所以, 创业型人才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经管类专业必须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 将创业型融入到经管类人才培养当中, 着重引导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一方面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能够最有效的解决目前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5]。
3.2 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引导经管类创业型人才的创业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经管类专业需要按照学生特点对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改革创新。设置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需要强调经管类创业型人才所必备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所以, 对于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言,加强创业教育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创业管理学、合同法、财务管理、营销策划、会计等课程, 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适应和应变市场环境的能力[6]。传授学生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不应该是理论教学的唯一目的, 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应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合理的应用的实际当中。因此, 也需要对学生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3.3缺乏配套的专业实习体系
各高校一直将专业实习视为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 但对于大多数文科类专业而言,特别是经管类专业,往往对专业实习的忠实程度不够,仅仅流于形式, 有些高校甚至简单的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完成所谓的“专业实习”,没有统一组织安排, 也为安排专业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7]。在经管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 专业实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的创业精神, 增强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 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但是,许多高校淡化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 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因素和人才培养成本因素,采取 “放羊” 模式进行专业实习, 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不进行统一安排, 缺少组织, 导致实习效果难以考核,没有真正落实。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实习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专业指导,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4 缺乏创业实践体系
将实训和实践相结合在理工科类已经广泛使用,经管类借鉴创业实训、实践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验, 强化创业意识,树立坚定的创业信念。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使学生对创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目前各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多缺乏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等基础建设。为经管类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创业孵化器,创造创业的条件,鼓励一些具备条件、拥有成熟创业计划的学生尝试模拟创业、甚至实施小规模创业, 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4.基于创业型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4.1 拓展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多集中在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性人才、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现在要拓展目标,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并且具有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新型人才。总结目前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班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探索经管类其他专业(包括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设计在模块教学的每个模块设立创业教育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4.2 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制度
增加创业相关的课程,比如《创业学》《企业成长管理》等,使学生能全面掌握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尝试更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新的教学方式。比如管理学,实施讨论式教学,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模块式教学;有些可测过增加试验教学模式,比如ERP沙盘模拟,SPSS软件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显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推行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试卷内容和试卷形式,不仅仅注重试卷考试的形式,比如电子商务学生开设淘宝店,可以相应经营业绩作为考核标准,或是纳入到课程成绩中去。
4.3 增设实训基地,模拟创业
增加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目前已经有ERP实验室、模拟谈判、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 还需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创业体验。
4.4 建设创业教师队伍、创业教材
创业教育离不开配套师资队伍和教材的建设,商学院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创业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并要求成功企业家开展创业课堂,将企业家创业、学生创业的案例融入到创业教材中。
综上所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结合经管类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专业特征和优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的有机结合, 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确定合理完善的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以及寻找合作机构的人员,并控制和管理整个方案的进行;政府部门应发挥协助何服务的功能,促进有关创业政策的出台, 提供辅助支持;企业应担负起顾问的作用,并通过企业将知识应用与具体实践当中。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最终实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群.预创业: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73-75.
[2] 曹凯,高校医药经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9):179-181.
[3] 李冰,朱晶.基于ERP试验教学的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3):250-251.
[4] 肖国圣.基于ERP系统的高职经管类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170-172.
[5] 易伟义.基于层次递进的经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6):86-89.
[6] 桂黄宝.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我国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4):154-156.
[7] 李晓钟.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7):46-47.
基金项目:
安徽新华学院2015素质教育一般项目“经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IFQE201518)。
作者简介:
田淑芳(1983-),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关键词】经管类;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我国现行创业教育问题
我国现阶段所进行的创业教育,基本是处在探索阶段,缺乏统一性。第一,即便近年来不乏普通本科高校或是高职类院校尝试进行了创业培训,可是缺乏与时俱进的创业指导,大多是为了学生就业另辟蹊径,只是到了毕业前几个月才进行就业指导,形式上基本流于各类创业讲座,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更无法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之中[1]。其次,授课教师多是学术研究型,自身缺乏创业的实践,无法完成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再次,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教育仅限于形式上,开办五花八门的“创业大赛”,学生多是纸上谈兵,很少会正真付诸实践。这样做只能治标不治本,学生没有将创业视为另一种就业模式的高度去看待。在这样的情势下,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创业成为其成才理念,培养学生创业的精神和能力,探索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被动就业变成主动创业,对于学生个人、学校乃至整个国家都将意义重大。
2.安徽新华学院经管类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2.1 开设创业班模式
开设创业班模式,主要是在常规教学中,着重体现创业教育,在低年级学生中,采取自己主动报名的原则,挖掘一些具备一定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实践能力情况进行筛选。
开展创业班遵循“开发学生创业精神, 发掘学生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体现学校“厚德求真、博学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针对创业班学生,开设相应的创业基础理论课程,将成功的创业家请进课堂,面对面的进行创业交流,加强对创业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在创业课程中,学生学会识别机会的技巧、管理创业过程、建立合理的创业团队,最终将创业作为毕业后的就业途径之一,完成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转变。
创业班模式初步形成主要覆盖经济学原理、财务管理、经济法、基础会计、合同法、创业管理、投资学、管理学、创业案例分析、商务礼仪与谈判等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2]。在创业课程逐步完成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发和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创业班模式下的创业课程加深了学生对创业有关的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今后的实施创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生抓住创业机会的可能性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2.2 第二专业学位模式
第二专业学位模式可以看作是进行创业教育的新方法。通过第二学位教育,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宽度有了很大提升, 掌握交叉学科知识更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除此之外,第二专业的培养也大大增加量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几年前,安徽新华学院经管类专业就已经开始开展第二学位教育, 主要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经济与金融等相关个专业, 其中财务管理人数最多, 其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在第二专业学位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也大大增强了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选择途径,对学生而言,既拓宽了知识面也增强了创新创业的能力,所以许多高校已经将第二专业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一种新的、高效的方法进行推广。
2.3 科研活动及各类学科竞赛
安徽新华学院经管类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加到教师或者学生自己进行的科研活动中,学校也会定期举行丰富的各类学科竞赛, 影响范围比较广泛的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与职业生涯计划大赛、网络营销策划大赛、ERP模拟沙盘对抗赛、电子商务淘宝竞赛等等。参加学科竞赛, 往往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组队,发挥各自专业特长,进行互补互助,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在学科竞中往往会遇到平时很少触及的管理类、财务类或是营销类相关知识, 在今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更加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增强了主动学习的动力[3]。
3.经管类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培养目标单一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理念, 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影响培养对象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程的设置。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从业者,根据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安排的教学内容和设置的课程都是以“从业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着手[4]。然而,对于经管类人才培养而言, 将人才培养定位在从业型无法发挥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优势和特点, 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就业时不具备就业竞争力,加剧了就业难的现状。所以, 创业型人才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经管类专业必须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 将创业型融入到经管类人才培养当中, 着重引导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一方面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能够最有效的解决目前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5]。
3.2 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引导经管类创业型人才的创业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经管类专业需要按照学生特点对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改革创新。设置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需要强调经管类创业型人才所必备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所以, 对于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言,加强创业教育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创业管理学、合同法、财务管理、营销策划、会计等课程, 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适应和应变市场环境的能力[6]。传授学生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不应该是理论教学的唯一目的, 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应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合理的应用的实际当中。因此, 也需要对学生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3.3缺乏配套的专业实习体系
各高校一直将专业实习视为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 但对于大多数文科类专业而言,特别是经管类专业,往往对专业实习的忠实程度不够,仅仅流于形式, 有些高校甚至简单的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完成所谓的“专业实习”,没有统一组织安排, 也为安排专业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7]。在经管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 专业实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的创业精神, 增强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 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但是,许多高校淡化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 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因素和人才培养成本因素,采取 “放羊” 模式进行专业实习, 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不进行统一安排, 缺少组织, 导致实习效果难以考核,没有真正落实。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实习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专业指导,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4 缺乏创业实践体系
将实训和实践相结合在理工科类已经广泛使用,经管类借鉴创业实训、实践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验, 强化创业意识,树立坚定的创业信念。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使学生对创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目前各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多缺乏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等基础建设。为经管类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创业孵化器,创造创业的条件,鼓励一些具备条件、拥有成熟创业计划的学生尝试模拟创业、甚至实施小规模创业, 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4.基于创业型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4.1 拓展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多集中在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性人才、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现在要拓展目标,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并且具有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新型人才。总结目前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班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探索经管类其他专业(包括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设计在模块教学的每个模块设立创业教育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4.2 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制度
增加创业相关的课程,比如《创业学》《企业成长管理》等,使学生能全面掌握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尝试更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新的教学方式。比如管理学,实施讨论式教学,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模块式教学;有些可测过增加试验教学模式,比如ERP沙盘模拟,SPSS软件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显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推行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试卷内容和试卷形式,不仅仅注重试卷考试的形式,比如电子商务学生开设淘宝店,可以相应经营业绩作为考核标准,或是纳入到课程成绩中去。
4.3 增设实训基地,模拟创业
增加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目前已经有ERP实验室、模拟谈判、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 还需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创业体验。
4.4 建设创业教师队伍、创业教材
创业教育离不开配套师资队伍和教材的建设,商学院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创业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并要求成功企业家开展创业课堂,将企业家创业、学生创业的案例融入到创业教材中。
综上所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结合经管类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专业特征和优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的有机结合, 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确定合理完善的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以及寻找合作机构的人员,并控制和管理整个方案的进行;政府部门应发挥协助何服务的功能,促进有关创业政策的出台, 提供辅助支持;企业应担负起顾问的作用,并通过企业将知识应用与具体实践当中。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最终实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群.预创业: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73-75.
[2] 曹凯,高校医药经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9):179-181.
[3] 李冰,朱晶.基于ERP试验教学的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3):250-251.
[4] 肖国圣.基于ERP系统的高职经管类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170-172.
[5] 易伟义.基于层次递进的经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6):86-89.
[6] 桂黄宝.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我国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4):154-156.
[7] 李晓钟.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7):46-47.
基金项目:
安徽新华学院2015素质教育一般项目“经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IFQE201518)。
作者简介:
田淑芳(1983-),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