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成因及解题策略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机械波的多解问题是学生学习机械波时的难点所在,也是高考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的重点。学生主要表现在没有理解波传播过程中形成多解问题的原因,从而造成错解。本文将就机械波多解问题的产生原因作简要的分类和探讨相应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机械波 多解问题 成因 解题策略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知识,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但是因为波动问题的抽象性,设问的多样性,答案的多解性,使其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类例析及解答,探讨一下该知识单元题目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1.传播方向的不确定导致的多解问题
  波总是由波源出发,并由近及远地向前传播。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的振动情况可以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反之亦然。但是,如果题中的已知条件不能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或者不能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则求解时必须分情况讨论从而导致了波的多解。
  首先要区分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波的传播方向指的是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形成的波形到下一时刻形成的波形平移的方向,是所有质点的宏观表现。而质点的振动方向是指垂直波传播方向在某一时刻某一质点的运动方向。如果对概念的不清楚很可能导致很大的解题障碍,比如:
  例1:(2002全国理综)图中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断定此横波( )
  〖TP5.TIF;%50%50,Y〗A.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正向上运动
  B.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正向下运动
  C.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正向上运动
  D.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E正向下运动
  分析与解答: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的确定,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相互判定,也就是可以由振动方向判定传播方向,也可以由传播方向确定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判断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上下坡法”、“微平移法”等可以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C,只有正确理解波的传播方向才能够真正理解波的传播有多个方向,波源起振后产生的波实际可以在介质中向四周传播。但是我们为了便于考试往往使其简化到二维坐标下,那我们所谓的传播方向就只具有“+x”和“-x”两个方向,即“双向性”。该类试题要求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来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或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判定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方向,考查考生对波的传播方向与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的掌握
  若题中没有特别注明传播方向,那么有可能向“+x”方向传播,也可能向“-x”方向传播,求解时必须讨论其传播方向,从而导致了波的多解问题。
  例2:(2001广东卷)一列简谐波在图中x轴上传播,a、b是其中相距为0.3m的两点。在某时刻,a质元正位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b质元恰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已知横波的传播速度为60m/s,波长大于0.3m。
  2.传播的距离△x与波长λ的关系不确定导致的多解问题
  若机械波传播的距离△x等于波长λ整数倍时,波动图象则和原时刻波形完全相同,若传播的距离△x与波长λ的关系不确定导致波长和波的速度等物理量有多个值与之对应就会产生多解。
  3.传播的时间△t与周期T的关系不确定导致的多解问题
  机械波在一个周期内不同时刻图象的形状是不同的,但在相隔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刻,其波动图象是完全相同的,传播的时间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确定必然导致波的传播时间和速度等物理量有多个值与之对应就会产生多解。
  4.质点振动方向导致的多解问题
  在两点之间清楚波的传播方向,但不清楚在该时刻两点的振动情况,讨论时就必然出现多解的情况。
  例5(1999年上海卷)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 ,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所示,某时刻P、Q两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的可能值有
  综上所述,机械波的多解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传播方向上的双向性以及机械波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周期性。因此我们在求解该类问题时,应注意审题,挖掘隐含条件,判定传播方向建立传播时间与周期、传播距离与波长或者两特殊质点的平衡位置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通式,依据限制条件求出符合题意的解。
其他文献
【摘要】从2010年下期起,我校也步入新课改行列。带着那份新鲜劲,参加专题培训、校本培训,也获得了一些有关课改的知识。两年在学习和摸索中,有感悟,也有困惑。课改两年来我也收获很多,如:如何上课,加强对课本的研究,思考教学方法,怎样做到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等。课改在进行中,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也要不断的探索,活到老,学到老。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 感悟  从2010年下期起,我校也步入新课改行列
期刊
【摘要】《扇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中的内容。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案例 《扇形统计图》 反思  《扇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
期刊
【摘要】我们在运用成语时,往往因分不清成语的适用对象,或弄不清成语的色彩意义,或忽视成语的语法功能而用错。因此,要正确运用成语,把握三点很关键:①认准适用对象;②辨别色彩差异;③分析语法功能。  【关键词】运用成语 正确 关键  成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言简意赅,极具表现力。恰当地使用成语,会使自己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我们在运用成语时,往往因分不清成语的适用对象,或弄不清成语的色彩意
期刊
【摘要】听读识字,即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汉字环境(汉字在优美的诗文中反复出现),通过反复接触,幼儿自然产生学习汉字的动机,教师通过课程、游戏、多媒体的教学、阅读诗文,使孩子在自然接触和学习汉语汉字的同时,身心获得自然和谐的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听读识字 口语表达 幼儿  4-5岁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幼儿发音机制已经开始定型,但从目前幼儿口语表达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现象:发音不清晰
期刊
【摘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以读为本,将朗读训练贯穿全课的始终。通过读的训练,让学生更真切、准确地感受文本,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做到因声悟情;通过读的训练,以声传情,相互交流,互相感染,增强文本情感熏陶的力量,以此来体现学习语文重语感培养和情感体验的特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 以读为本 训练  小学阶段所选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给学生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
期刊
【摘要】地理学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使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这种目标的具体化。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特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以定向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①通过引导学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②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③通过引导学生转换问题形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是以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它要求将教师“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内部”的能动活动,即让学生将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内化、吸收和运用的过程,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全面的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关键词】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 发展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是以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它要求将教师“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内部”的能动活
期刊
【摘要】活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其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中,如何构建一个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新问题。本篇笔者将从教学内容、课堂氛围、师生互动三方面进行分析,略表拙见,抛砖引玉,以供同仁商榷。  【关键词】活的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课堂氛围 师生互动  
期刊
【摘要】听过《世界奇妙》上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把砖块打碎,有个人叫他把鸡蛋捏破,大力士捏破了吗?”做完这个有趣的科学实验,你就会找到答案。  【关键词】《捏鸡蛋》 科学实验 实验过程 思考  教学准备:  鸡蛋,塑料盒或碗  实验地点:  科学实验室  教学引入:  孩子们,你们听过《世界奇妙》上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吗?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把砖块打碎,有个人叫他把鸡蛋捏破,大力士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过去的语文教学教师只看见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为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关键词】培养 提高 能力 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