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研究小学数学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的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最终提升教学的效率。本文分别从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知识的生成,体现“生本”理念;朴实自然,不加修饰,却蕴含着浓浓的数学味;学无止境,爱无止境,让学生爱老师,更爱老师的课堂等方面去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大师们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灵动的课堂、师生之间的精彩互动、充满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及人格魅力让我们叹为观止,为我们一线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来谈一谈该如何创设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知识的生成,体现“生本”理念
以往的教学课堂都是老师的讲授,学生在听,等于是老师把知识强加于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那么这样的教学显然没有把学生当成主体,教学效果不明显,但是要达到高效的课堂,就要把课堂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某位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一课都是将知识还原成原始的认知状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欲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老师先出示2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让学生去判断哪条线段长一些,有什么方法吗?激发学生去思考,学生想到用直尺,老师说在古代没有发明直尺的时候是用手或手臂去测量的。接着老师让学生用学具小棒来测量事先准备好的线段的长度,这时候男女生的测量结果出现了差异,老师这样设计很自然地使学生感悟到测量得有统一的标准。进而建构1厘米的单位概念,并让学生比划、感知1厘米有多长,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要测量7厘米、10厘米、100厘米的线段要用多少根1厘米的小棒呢?让学生意识到用小棒测量比较麻烦,接着由学生来呈现尺子的构造,最后去直尺去量一些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感悟到测量方法的灵活性,让学生体验自己发明创造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学生还沉浸在知识的宝库中不肯离开,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都说低年级孩子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却是那样的专注和主动,“我想再听听你的奇思妙想”、“这回你真的很有高见!”“看,有什么奇迹?”……像这样的话语不断出现,孩子们能不愿意去学吗?最后一个孩子说“还没学够!”这就是对老师的最真实的评价!
二、朴实自然,不加修饰,却蕴含着浓浓的数学味
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与生活相结合,最终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正应了我们常说的学习即生活,让学习回归自然。执教的《指尖上的数学》一课正好体现了这一理念,没有课件,只用一只手掌、一张白纸,却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在的课堂上变得那么生动有趣,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却是那么有内涵,引人入胜,充满了浓郁的数学气息,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充分体现了他对学生数学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学无止境,爱无止境,让学生爱老师,更爱老师的课堂
很多人都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这种爱投入到教学当中,那么教学才会有成绩,才能让学生会喜欢你,喜欢上你,才能喜欢你的课堂。全国著名数学大师华应龙就是一个很爱学生的令人钦佩的老师,并且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教育家的这句话。华老师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个子不高,可是腰是弓着的;眼睛不大,眉毛是耷拉着的;嘴唇豁开了,鼻孔也有点豁开;头发不长但缠在一起。”这样的一个学生,面对一个全国著名的教师,竟然在老师来到的一个月里看都没有看老师一眼。可是,华老师没有放弃他、指责他,他想尽办法去和这位学生接触,可是这个学生却不说话。“不怕七嘴八舌,就怕鸦雀无声”。面对这样一个不说话的学生,放弃他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华老师不抛弃、不放弃。在他的细心观察下,他发现这位学生很爱小动物。有一天,华老师就走到他的身边说自己的鼻子下面也有一个疤,这一相似效应打开了这位学生的心扉,他开始给华老师说话了。紧接着,华老师抓住他喜欢小动物这一特点,一方面昵称他是“小达尔文”,一面送给了他一本达尔文的书。从此,这位学生喜欢上了读书、学习,后来还考上了重点中学。华老师的教育故事在启示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爱学生。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的确,人的尊重要求,是与生俱来的,新时代的我们固然要尊重学生、爱学生。
华应龙老师做的报告《我就是数学》让我非常感动!他的那种爱学习、爱钻研、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鼓舞着每一位老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用数学立命”是对他真实的写照。他说:“学生都是天使,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往往比我聪明和智慧,是帮助我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人。”他遵循孩子们的生长规律,从每一个孩子的角度出发,那是对孩子们多大的爱!爱每一个孩子,爱他们的好,也爱他们的薄弱,用爱心和慧心去滋润每一寸心灵,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更是欣赏者,会欣赏学生,会欣赏乍一看不怎样的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欣赏生活,会欣赏自己,只有从心底喜欢数学的老师,才会带出从心底里喜欢数学的学生!
四、总结
名师的课堂让我震撼和感动,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对照名师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不禁思考,数学课到底要给学生带来什么?绝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知识本身的魅力,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给学生无形的文化熏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的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课中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智,持久深入探究,提升学习的效率,最终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参考文献:
[1]张庆孝.浅析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
[2]金春夫.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7)
[3]丁国平.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9)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大师们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灵动的课堂、师生之间的精彩互动、充满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及人格魅力让我们叹为观止,为我们一线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来谈一谈该如何创设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知识的生成,体现“生本”理念
以往的教学课堂都是老师的讲授,学生在听,等于是老师把知识强加于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那么这样的教学显然没有把学生当成主体,教学效果不明显,但是要达到高效的课堂,就要把课堂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某位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一课都是将知识还原成原始的认知状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欲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老师先出示2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让学生去判断哪条线段长一些,有什么方法吗?激发学生去思考,学生想到用直尺,老师说在古代没有发明直尺的时候是用手或手臂去测量的。接着老师让学生用学具小棒来测量事先准备好的线段的长度,这时候男女生的测量结果出现了差异,老师这样设计很自然地使学生感悟到测量得有统一的标准。进而建构1厘米的单位概念,并让学生比划、感知1厘米有多长,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要测量7厘米、10厘米、100厘米的线段要用多少根1厘米的小棒呢?让学生意识到用小棒测量比较麻烦,接着由学生来呈现尺子的构造,最后去直尺去量一些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感悟到测量方法的灵活性,让学生体验自己发明创造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学生还沉浸在知识的宝库中不肯离开,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都说低年级孩子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却是那样的专注和主动,“我想再听听你的奇思妙想”、“这回你真的很有高见!”“看,有什么奇迹?”……像这样的话语不断出现,孩子们能不愿意去学吗?最后一个孩子说“还没学够!”这就是对老师的最真实的评价!
二、朴实自然,不加修饰,却蕴含着浓浓的数学味
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与生活相结合,最终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正应了我们常说的学习即生活,让学习回归自然。执教的《指尖上的数学》一课正好体现了这一理念,没有课件,只用一只手掌、一张白纸,却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在的课堂上变得那么生动有趣,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却是那么有内涵,引人入胜,充满了浓郁的数学气息,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充分体现了他对学生数学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学无止境,爱无止境,让学生爱老师,更爱老师的课堂
很多人都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这种爱投入到教学当中,那么教学才会有成绩,才能让学生会喜欢你,喜欢上你,才能喜欢你的课堂。全国著名数学大师华应龙就是一个很爱学生的令人钦佩的老师,并且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教育家的这句话。华老师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个子不高,可是腰是弓着的;眼睛不大,眉毛是耷拉着的;嘴唇豁开了,鼻孔也有点豁开;头发不长但缠在一起。”这样的一个学生,面对一个全国著名的教师,竟然在老师来到的一个月里看都没有看老师一眼。可是,华老师没有放弃他、指责他,他想尽办法去和这位学生接触,可是这个学生却不说话。“不怕七嘴八舌,就怕鸦雀无声”。面对这样一个不说话的学生,放弃他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华老师不抛弃、不放弃。在他的细心观察下,他发现这位学生很爱小动物。有一天,华老师就走到他的身边说自己的鼻子下面也有一个疤,这一相似效应打开了这位学生的心扉,他开始给华老师说话了。紧接着,华老师抓住他喜欢小动物这一特点,一方面昵称他是“小达尔文”,一面送给了他一本达尔文的书。从此,这位学生喜欢上了读书、学习,后来还考上了重点中学。华老师的教育故事在启示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爱学生。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的确,人的尊重要求,是与生俱来的,新时代的我们固然要尊重学生、爱学生。
华应龙老师做的报告《我就是数学》让我非常感动!他的那种爱学习、爱钻研、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鼓舞着每一位老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用数学立命”是对他真实的写照。他说:“学生都是天使,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往往比我聪明和智慧,是帮助我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人。”他遵循孩子们的生长规律,从每一个孩子的角度出发,那是对孩子们多大的爱!爱每一个孩子,爱他们的好,也爱他们的薄弱,用爱心和慧心去滋润每一寸心灵,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更是欣赏者,会欣赏学生,会欣赏乍一看不怎样的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欣赏生活,会欣赏自己,只有从心底喜欢数学的老师,才会带出从心底里喜欢数学的学生!
四、总结
名师的课堂让我震撼和感动,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对照名师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不禁思考,数学课到底要给学生带来什么?绝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知识本身的魅力,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给学生无形的文化熏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的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课中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智,持久深入探究,提升学习的效率,最终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参考文献:
[1]张庆孝.浅析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
[2]金春夫.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7)
[3]丁国平.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