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铁生在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以一颗宁静的心与个人体验更深层地关注死亡,揭示死亡,并由此关注人类生存困境,关注残疾人生,追问命运,同时又把这种生命意识外化于创作中,再现现实,彰显生存的真实意义。本文以《命若琴弦》与《务虚笔记》为例,解读史铁生的生存意识。
关键词:史铁生 《命若琴弦》 《务虚笔记》 生存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与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生命意识的思索。而生命意识的觉醒是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其首要的表现便是对死亡的思考被提升到了一个自觉的高度,这种自觉也就是文学对人的欲望、情感、尊严、价值和生命等各个方面的深层挖掘和张扬。在当代文学对生存与死亡的艺术关照和理解中,史铁生以一颗宁静的心与个人体验更深层地关注死亡,揭示死亡,并由此关注人类生存困境,关注残疾人生,追问命运,同时又把这种生命意识外化于创作中,来再现现实,彰显生存的真实意义。
史铁生的生存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认识上。在对生命的体验与认识中,他发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欲望困境,认识困境,人际困境,死亡困境。人的欲望困境与认识困境、人际困境、死亡困境密切相关。1985发表的《命若琴弦》与1996年发表的《务虚笔记》从不同侧面深刻地揭示了生存中的种种问题。
首先是对欲望困境的解读。人的欲望无穷无尽,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中间存在着一个永恒的距离。史铁生认为,欲望显示了人的存在。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的真正的名字叫欲望。欲望是根本的。史铁生首先遭遇到的便是欲望与能力之间的距离,即欲望困境。
自从21岁坐上轮椅的那天起,史铁生最大的欲望莫过于能像从前那样在大地上真切地走着,但这个欲望只能成为他今生的最大梦想,终究无法实现,更别说爱情和权利的平等了,于是就产生了痛苦。史铁生把自身的体验都倾注在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把他们都置身于欲望与不能实现的冲突之中。
《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睁开眼看一看这个世界。那个药方,竟是一张无字白纸。小瞎子深爱着兰儿,因兰儿的出嫁而痛不欲生。老瞎子和小瞎子奔波在茫茫大山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光明,然而他们的愿望最终也没实现,永远也不会实现。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欲望困境的存在。
《务虚笔记》中的画家“Z”虚荣而自卑的内心造成了他最终失去所爱,导致“O”教师对爱的绝望而自杀,这些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的生存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差距。画家“Z”家境贫寒,却心高气傲,由于儿时受到伤害(所爱女孩子家人的歧视,因为在女孩那文雅的母亲和冷艳的姐姐眼里,他是一个野孩子),这导致他一生都无法忘却这次伤痛,从未丢弃对高尚和美丽的怨恨和愤懑。“Z”性格冷傲、孤僻,固执地要去征服曾经伤害过他的高尚和美丽。他的欲望是如此地强烈,不惜伤害自己的母亲。他有不断扩张的欲望,从事业到爱情,样样好强,结果他的痛苦最深。残疾人“C”内心的欲望并不比“Z”少,或许他的欲望更强烈。尽管“C”在他表述爱情的那一刻先迎来了残疾,但“C”对爱情并没有失望,他曾犹豫过“你要是爱她,就不应该再追求她,就不要再纠缠她……否则不是害了她?”人们的冷言冷语与自己对“X”的爱混在一起,一方面不忍离开,另一方面又必须离开,这种痛苦的抉择让“C”伤感不已。但对爱的执著最终迎来了相聚的幸福:和心爱的人相依相伴终生。
史铁生曾说过,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产生的能力。这个永恒的距离,意味着痛苦。可见欲望与能力之间的距离是人生的根本困境。面对欲望与能力之间的距离,人无能为力,只能忍受着欲望无法实现的痛苦。或许有人认为禁欲可以摆脱欲望的痛苦,而实际上欲望的存在便是人性的存在,人性无法扼杀,欲望也就不可能减灭。现实中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限的,注定人生来就是痛苦的。
其次是对人类认识困境的解读。人类认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渴望认识客观世界却永远不能穷尽对它的认识。因为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确实是有限的,有限当然不能穷尽无限,所以人类永远是站在自我立场上,人类永远都难以逃脱自我的限制。史铁生说过,被认识了一点的无限和被认识很多的无限,都还是无限;我们的智力永远不能穷尽存在的神秘;人类永恒面对的不是可知,而是不可知;可知是很少部分,不可知是永远存在的环境,是永远的困境。另一方面是人类渴望看破命运的真相却永远难以尽知它。史铁生借笔下的人物表达了这种感受:认识的不可知是人类永远的困境。《务虚笔记》中的“童年之门”为我们描述了少年“Z”的认识困惑。
“一座美丽而出乎意料的房子,九岁那年我几乎迷失其中。我以为进了楼门就会找到一条笔直的甬道,就能看见排列两侧的所有房间,但是不,那儿甬道出没曲回,厅室琳琅迷布,空间傲慢而奇异地分割。处处都是那么幽雅、凝重,静谧中透着高贵的神秘,使人不由得放慢脚步屏住呼吸。”
少年“Z”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美丽的房子,仿佛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一样,满眼的惊奇,流露出无言的惊喜与震惊。
“我从未见过那么多的门,所到之处都是关闭着的门,有时候四周都是门,有七八个门,有数不清的门,门上也没有窗,我好像走进那个残酷的游戏中去了。拉开一个门,里面全是衣服,一排排一层层全是男人的领带和大衣,全是女人的长裙和皮鞋,淡淡的樟脑味……另一个门里又有两个门,有一道淡薄而明亮的光线,有一盆又安静又热烈的花。花旁的门里传出缓缓的钢琴声,敲了敲,没人应,推一推,开了,好大的地方!在一座座沙发的那面,在平坦宽阔的地毯尽端,远远地看见一个女人端坐的背影……散开的长发和散开的琴声遮住了她的脸。不敢再问,退步出来,站在那儿不敢动,站在门旁不知所措,惊诧惊奇惊恐和自惭形秽,便永远都记住了那个地方。”
一座幽谧的奢华的房子,一个女人端坐的背影,这样一个静态的、孤立的画面,看不见任何一点因果关系,它能生发出什么样的情节呢?文中少年看到的和经历的梦幻感觉,处于其经验之外的环境里,那里的人和事,均游离人们公认的常理行动之外。因此,少年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新奇与惊恐,显示了少年的认识困惑。
《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也存在着认识的局限,他相信了师傅临终的嘱托,相信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拿着药方抓药,吃药后就能复明。而在面对真相痛定思痛后才领悟师傅的真正用意。文中老瞎子和小瞎子追求重见光明的过程,完全可以揭示出命若琴弦的道理。命若琴弦,在弦断弦续中,弹奏出生命的乐章。然而没有了追求,就完不成这一过程。明眼人也好,瞎眼人也好,人生只不过是虚舟渡河。
再次是对人际困境的解读。人一旦走入社会,就变成了社会人,人与人必须沟通交流。然而人与人却存在着隔膜,这种隔膜就是人际困境。史铁生深深的孤独感就源于对人与人隔膜的感知。他认为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在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就意味着孤独。
《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和小瞎子的痛苦没有人能理解,更没有人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艰难的生存过程中他们是那么地孤独。老瞎子在得知复明无望时独自品尝着孤独和痛苦,“他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地苍白”。
《务虚笔记》中我面对那个可怕的孩子时内心的恐惧和孤独是无人可以理解的。医生“F”在与女友分手后白天里中规中矩的行为与夜晚梦中的呓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无法与父母沟通,更无法与妻子交流,只能在梦中去追寻他的真爱,去展示他的梦想。“O”教师最后泰然赴死的过程,更体现了她内心的绝望,她竟连最爱的丈夫也不能沟通交流了。
最后是对死亡困境的解读。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却要走向死亡的。这就意味着恐惧,这就是史铁生笔下的死亡困境。死亡困境是指人生走向死亡的必然性,同时也揭示人活着的意义。人既然最终要走向死亡,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对死的思考实质是对生的沉思。因为对死的恐惧必然会导向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提出为什么活的问题。
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最好解释的是史铁生的《命如琴弦》。小说一方面从自然和社会层面的表面角度,描述了老瞎子和小瞎子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又从哲学层面的内在角度,揭示了存在于个人生命中的理想与现实、生存与死亡的矛盾,目的旨在说明接受命运的谎言是为了体验生命的意义。
文章开头写到“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琴弦,说书为生”,没有点明时间,没有交代地点,只有人物和将要发生的事件。老瞎子从二十岁就有一个遵从师傅嘱托坚守的信念:一根一根真正弹断一千根琴弦。因为真正弹断一千根琴弦后才能从琴槽中取出师父临终留给他的药方,凭它能抓到治好眼病的良药,然后就能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为了弹断这一千根琴弦,他天天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整日弹唱,过得踏实而有希望。然而,当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兴高采烈地拿着师父的药方去买药时,却被告知那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五十年来饱满高昂的精神状态坍塌了,他崩溃在理想与现实的残酷面前,这是他无力抗拒也无法抗拒的事实。一切都不可能回到从前,不可能再有以前生活的热情,他惟一能做的就是让小瞎子坚强地活下去。正如他自己表白的: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心弦也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他的目的没有了,于是他的心弦断了。然而,也就在此时,他弄懂了师父临终的遗嘱:记住,人的命就像这根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于是老瞎子对小瞎子说:“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是一千二百,我没弹够,我记成一千。”从而把小说的生存意蕴更进一步加深,体现了过程美学的意蕴。小说在结尾部分展示了作者的深层思索:“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面对莽莽苍苍的群山,我们感到了深深的孤独和空旷。作者不动声色地引导我们不得不思考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里去?在漫漫的生命旅途中,莫非我们自己也是一个匆匆忙忙的“瞎子”?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生命的意义存在于不断弹奏的过程之中,没有了过程,也就没有了生存的意义。史铁生将人类生存的意识形象描绘为一个不断拨动琴弦的老瞎子,而他一生奏响的琴音就是生存价值的体现。“一千根琴弦”只是命运为他们虚设的谎言,给予他们的虚设的目标,坦然地接受这一谎言,经历对虚无目标的追逐,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探寻人的精神和意志,这才是对自我价值和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总之,史铁生在《命若琴弦》与《务虚笔记》中对人的欲望书写,实则指出了人类生存所面对困境的阐释:欲望遮蔽人的理性,从而导致认识困境,由此引发的人际隔膜和死亡问题的探究。史铁生试图用他的文章去揭示对自我生命历程的理解:生存的困境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必然过程,如何去摆脱困境,和命运相抗争才是突破困境的关键。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深刻理解生命的艰难,以便更好地坦然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 史铁生:《史铁生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2] 史铁生:《务虚笔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 胡山林:《生命意识的探寻——史铁生作品中的中心意蕴》,《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4] 李松:《熔铸纯境的壮美——论史铁生的生存美学》,《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李真,女,1968—,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史铁生 《命若琴弦》 《务虚笔记》 生存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与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生命意识的思索。而生命意识的觉醒是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其首要的表现便是对死亡的思考被提升到了一个自觉的高度,这种自觉也就是文学对人的欲望、情感、尊严、价值和生命等各个方面的深层挖掘和张扬。在当代文学对生存与死亡的艺术关照和理解中,史铁生以一颗宁静的心与个人体验更深层地关注死亡,揭示死亡,并由此关注人类生存困境,关注残疾人生,追问命运,同时又把这种生命意识外化于创作中,来再现现实,彰显生存的真实意义。
史铁生的生存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认识上。在对生命的体验与认识中,他发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欲望困境,认识困境,人际困境,死亡困境。人的欲望困境与认识困境、人际困境、死亡困境密切相关。1985发表的《命若琴弦》与1996年发表的《务虚笔记》从不同侧面深刻地揭示了生存中的种种问题。
首先是对欲望困境的解读。人的欲望无穷无尽,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中间存在着一个永恒的距离。史铁生认为,欲望显示了人的存在。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的真正的名字叫欲望。欲望是根本的。史铁生首先遭遇到的便是欲望与能力之间的距离,即欲望困境。
自从21岁坐上轮椅的那天起,史铁生最大的欲望莫过于能像从前那样在大地上真切地走着,但这个欲望只能成为他今生的最大梦想,终究无法实现,更别说爱情和权利的平等了,于是就产生了痛苦。史铁生把自身的体验都倾注在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把他们都置身于欲望与不能实现的冲突之中。
《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睁开眼看一看这个世界。那个药方,竟是一张无字白纸。小瞎子深爱着兰儿,因兰儿的出嫁而痛不欲生。老瞎子和小瞎子奔波在茫茫大山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光明,然而他们的愿望最终也没实现,永远也不会实现。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欲望困境的存在。
《务虚笔记》中的画家“Z”虚荣而自卑的内心造成了他最终失去所爱,导致“O”教师对爱的绝望而自杀,这些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的生存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差距。画家“Z”家境贫寒,却心高气傲,由于儿时受到伤害(所爱女孩子家人的歧视,因为在女孩那文雅的母亲和冷艳的姐姐眼里,他是一个野孩子),这导致他一生都无法忘却这次伤痛,从未丢弃对高尚和美丽的怨恨和愤懑。“Z”性格冷傲、孤僻,固执地要去征服曾经伤害过他的高尚和美丽。他的欲望是如此地强烈,不惜伤害自己的母亲。他有不断扩张的欲望,从事业到爱情,样样好强,结果他的痛苦最深。残疾人“C”内心的欲望并不比“Z”少,或许他的欲望更强烈。尽管“C”在他表述爱情的那一刻先迎来了残疾,但“C”对爱情并没有失望,他曾犹豫过“你要是爱她,就不应该再追求她,就不要再纠缠她……否则不是害了她?”人们的冷言冷语与自己对“X”的爱混在一起,一方面不忍离开,另一方面又必须离开,这种痛苦的抉择让“C”伤感不已。但对爱的执著最终迎来了相聚的幸福:和心爱的人相依相伴终生。
史铁生曾说过,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产生的能力。这个永恒的距离,意味着痛苦。可见欲望与能力之间的距离是人生的根本困境。面对欲望与能力之间的距离,人无能为力,只能忍受着欲望无法实现的痛苦。或许有人认为禁欲可以摆脱欲望的痛苦,而实际上欲望的存在便是人性的存在,人性无法扼杀,欲望也就不可能减灭。现实中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限的,注定人生来就是痛苦的。
其次是对人类认识困境的解读。人类认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渴望认识客观世界却永远不能穷尽对它的认识。因为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确实是有限的,有限当然不能穷尽无限,所以人类永远是站在自我立场上,人类永远都难以逃脱自我的限制。史铁生说过,被认识了一点的无限和被认识很多的无限,都还是无限;我们的智力永远不能穷尽存在的神秘;人类永恒面对的不是可知,而是不可知;可知是很少部分,不可知是永远存在的环境,是永远的困境。另一方面是人类渴望看破命运的真相却永远难以尽知它。史铁生借笔下的人物表达了这种感受:认识的不可知是人类永远的困境。《务虚笔记》中的“童年之门”为我们描述了少年“Z”的认识困惑。
“一座美丽而出乎意料的房子,九岁那年我几乎迷失其中。我以为进了楼门就会找到一条笔直的甬道,就能看见排列两侧的所有房间,但是不,那儿甬道出没曲回,厅室琳琅迷布,空间傲慢而奇异地分割。处处都是那么幽雅、凝重,静谧中透着高贵的神秘,使人不由得放慢脚步屏住呼吸。”
少年“Z”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美丽的房子,仿佛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一样,满眼的惊奇,流露出无言的惊喜与震惊。
“我从未见过那么多的门,所到之处都是关闭着的门,有时候四周都是门,有七八个门,有数不清的门,门上也没有窗,我好像走进那个残酷的游戏中去了。拉开一个门,里面全是衣服,一排排一层层全是男人的领带和大衣,全是女人的长裙和皮鞋,淡淡的樟脑味……另一个门里又有两个门,有一道淡薄而明亮的光线,有一盆又安静又热烈的花。花旁的门里传出缓缓的钢琴声,敲了敲,没人应,推一推,开了,好大的地方!在一座座沙发的那面,在平坦宽阔的地毯尽端,远远地看见一个女人端坐的背影……散开的长发和散开的琴声遮住了她的脸。不敢再问,退步出来,站在那儿不敢动,站在门旁不知所措,惊诧惊奇惊恐和自惭形秽,便永远都记住了那个地方。”
一座幽谧的奢华的房子,一个女人端坐的背影,这样一个静态的、孤立的画面,看不见任何一点因果关系,它能生发出什么样的情节呢?文中少年看到的和经历的梦幻感觉,处于其经验之外的环境里,那里的人和事,均游离人们公认的常理行动之外。因此,少年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新奇与惊恐,显示了少年的认识困惑。
《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也存在着认识的局限,他相信了师傅临终的嘱托,相信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拿着药方抓药,吃药后就能复明。而在面对真相痛定思痛后才领悟师傅的真正用意。文中老瞎子和小瞎子追求重见光明的过程,完全可以揭示出命若琴弦的道理。命若琴弦,在弦断弦续中,弹奏出生命的乐章。然而没有了追求,就完不成这一过程。明眼人也好,瞎眼人也好,人生只不过是虚舟渡河。
再次是对人际困境的解读。人一旦走入社会,就变成了社会人,人与人必须沟通交流。然而人与人却存在着隔膜,这种隔膜就是人际困境。史铁生深深的孤独感就源于对人与人隔膜的感知。他认为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在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就意味着孤独。
《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和小瞎子的痛苦没有人能理解,更没有人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艰难的生存过程中他们是那么地孤独。老瞎子在得知复明无望时独自品尝着孤独和痛苦,“他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地苍白”。
《务虚笔记》中我面对那个可怕的孩子时内心的恐惧和孤独是无人可以理解的。医生“F”在与女友分手后白天里中规中矩的行为与夜晚梦中的呓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无法与父母沟通,更无法与妻子交流,只能在梦中去追寻他的真爱,去展示他的梦想。“O”教师最后泰然赴死的过程,更体现了她内心的绝望,她竟连最爱的丈夫也不能沟通交流了。
最后是对死亡困境的解读。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却要走向死亡的。这就意味着恐惧,这就是史铁生笔下的死亡困境。死亡困境是指人生走向死亡的必然性,同时也揭示人活着的意义。人既然最终要走向死亡,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对死的思考实质是对生的沉思。因为对死的恐惧必然会导向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提出为什么活的问题。
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最好解释的是史铁生的《命如琴弦》。小说一方面从自然和社会层面的表面角度,描述了老瞎子和小瞎子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又从哲学层面的内在角度,揭示了存在于个人生命中的理想与现实、生存与死亡的矛盾,目的旨在说明接受命运的谎言是为了体验生命的意义。
文章开头写到“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琴弦,说书为生”,没有点明时间,没有交代地点,只有人物和将要发生的事件。老瞎子从二十岁就有一个遵从师傅嘱托坚守的信念:一根一根真正弹断一千根琴弦。因为真正弹断一千根琴弦后才能从琴槽中取出师父临终留给他的药方,凭它能抓到治好眼病的良药,然后就能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为了弹断这一千根琴弦,他天天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整日弹唱,过得踏实而有希望。然而,当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兴高采烈地拿着师父的药方去买药时,却被告知那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五十年来饱满高昂的精神状态坍塌了,他崩溃在理想与现实的残酷面前,这是他无力抗拒也无法抗拒的事实。一切都不可能回到从前,不可能再有以前生活的热情,他惟一能做的就是让小瞎子坚强地活下去。正如他自己表白的: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心弦也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他的目的没有了,于是他的心弦断了。然而,也就在此时,他弄懂了师父临终的遗嘱:记住,人的命就像这根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于是老瞎子对小瞎子说:“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是一千二百,我没弹够,我记成一千。”从而把小说的生存意蕴更进一步加深,体现了过程美学的意蕴。小说在结尾部分展示了作者的深层思索:“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面对莽莽苍苍的群山,我们感到了深深的孤独和空旷。作者不动声色地引导我们不得不思考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里去?在漫漫的生命旅途中,莫非我们自己也是一个匆匆忙忙的“瞎子”?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生命的意义存在于不断弹奏的过程之中,没有了过程,也就没有了生存的意义。史铁生将人类生存的意识形象描绘为一个不断拨动琴弦的老瞎子,而他一生奏响的琴音就是生存价值的体现。“一千根琴弦”只是命运为他们虚设的谎言,给予他们的虚设的目标,坦然地接受这一谎言,经历对虚无目标的追逐,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探寻人的精神和意志,这才是对自我价值和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总之,史铁生在《命若琴弦》与《务虚笔记》中对人的欲望书写,实则指出了人类生存所面对困境的阐释:欲望遮蔽人的理性,从而导致认识困境,由此引发的人际隔膜和死亡问题的探究。史铁生试图用他的文章去揭示对自我生命历程的理解:生存的困境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必然过程,如何去摆脱困境,和命运相抗争才是突破困境的关键。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深刻理解生命的艰难,以便更好地坦然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 史铁生:《史铁生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2] 史铁生:《务虚笔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 胡山林:《生命意识的探寻——史铁生作品中的中心意蕴》,《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4] 李松:《熔铸纯境的壮美——论史铁生的生存美学》,《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李真,女,1968—,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