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哈德逊河画派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Kil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哈德逊河画派是美国本土第一个风景画派,反映了美国人对自然的感情和信仰。本文从生态主义视角来研究哈德逊河画派。该画派讴歌自然,提倡以自然为画布,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要敬畏自然。并且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入侵,倡导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好生活。
  关键词:哈德逊河画派 生态美学 和谐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在19世纪20至80年代,有一群美国画家活跃在美国画坛,他们以哈德逊河沿岸风光为创作主题,用狂放而浪漫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优美而荒蛮的景色。这群画家后来被史家称为哈德逊河画派(The Hudson River School)。哈德逊河画派并非是指这些画家专门描绘哈德逊河沿岸的风景,他们周游的区域非常广阔,遍布美国壮美河山。哈德逊河画派的主要画家包括:托马斯·科尔(1801-1848),亚瑟·布朗·杜兰德(1796-1886),弗雷得力克·爱德温·丘奇(1826-1900),
  约翰·弗雷得力克·肯萨特(1816-1872)和托马斯·莫兰(1837-1926)等人。哈德逊河画派继承了欧洲浪漫主义的传统,其特点在于:画家们都在荒野作画,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创作出对美国本土荒野,尤其是对哈德逊河流域原始荒野充满崇敬之情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荒蛮和带有神秘色彩的美国风景,而且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在令人敬畏的壮美自然风景中,人是微不足道的,自然才是博大和永恒的;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和水乳交融的。
  二 讴歌自然
  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生态主义学者罗尔斯顿认为,自然是人类惟一的家园,自然具有多样性的价值,有以人为评价尺度的外在价值,更强调自然以自身为尺度的内在价值。自然拥有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完美,自己的伟大。因此,人类要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感悟自然,讴歌自然,学习自然。
  托马斯·科尔是哈德逊河画派创始人,也被称作哈德逊河画派之父。科尔热爱大自然,他相信“森林是需要进入的,不是用来看的。森林冲击着我们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他年轻时就开始流连于山野和森林之中,心中充满着虔诚和好奇,开放所有的器官去感悟自然,与自然进行最亲密的接触,呼吸山间沁人心脾的空气,享受野花的芬芳,欣赏荒野的壮美,愉悦自己的身心。科尔细心地观察嶙峋的树干,随着四季变化的枝叶,并从不同的角度在写生本上记录下来。这些美丽荒野的摹写为科尔和哈德逊河画派的风格奠定了基础。科尔通常用没有叶子、枯死的树干来象征荒野、未开发的自然主题,他说:“我真的相信对它们裸露状态的沉思,会给予我一种更高的快感,甚至高于它们枝繁叶茂的样子。”断裂的树干成为哈德逊河画派的标志之一。1825年,科尔来到美国东部卡茨基尔山区的卡茨基尔村,并定居于村里的“松园”。从松园向西眺望,卡茨基尔山的壮美景色尽收眼底。自然是他创作的素材、作品的主角和主题。茂密的森林,汹涌的大海,雄伟的高山,平静的湖泊,星罗棋布的沼泽,五彩缤纷的鲜花,展翅飞翔的小鸟,这些都是科尔描摹的对象和创作的主题。从哈德逊河谷看卡茨基尔连绵起伏的群山,就像风暴过后大海中的波涛汹涌,充满活力和野性,令科尔心醉神迷,激动不已。哈德逊河和卡茨基尔山成就了科尔生命的目标和创作的主题。科尔正是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汲取了灵感的源泉,狂野的想象力,才会有他生命中的神来之笔。
  美国著名的生态学者劳伦斯·布伊尔认为:“远离城市的郊外和前工业化的地域开始与美国的文化特征联系在一起,成为美国本土文学的一个神话。美国的自然环境成为它最显著的一种文化资源。”另一位美国学者罗德里克·纳什也认为:“当时的美国人寻求的是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东西,一种足以将土里土气的乡巴佬转变成骄傲而自信的城市人的东西……至少在一个方面,美国人感到了他们国家的与众不同:那种旧世界无法与之匹敌的荒野。”科尔认为,最为动人的美国景观的特征,便是它的“荒芜”。美国大陆呈现一片荒芜,人烟稀少,保留着自然的原始的纯洁面貌和神秘特色,不由得让人产生敬畏。未受到工业文明干扰的荒野是上帝赐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远比那些已经由人类之手改造的景观更为动人,更容易让人亲近,更震撼人的灵魂。所以,美国的景色比欧洲的景色更为壮美、纯洁,更接近于上帝。画家们信奉艺术出自于自然,提出了“以大自然为画布”的宣言,把美国大陆的风景作为艺术的灵感源泉。因为眼前那博大辽阔的土地使画家们产生了敬畏之情,美国肥沃的土地所显示的巨大潜力给他们以乐观的精神,在荒野、群山和河流中他们找回了理智和信仰。他们视荒野为人类的根,是人类精神升华的原动力,是人类获得拯救的希望,把艺术看作是自然与人类化学反应的产物。他们坚信生长于荒野中的美国人应当从自然中寻求文化艺术的源泉。自然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是画家们创作灵感的源泉,还具有怡情作用和精神治疗价值。大自然能陶冶人的性情, 纯洁人的心灵, 抚慰人的精神。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们基本上都有避世思想,他们远远地逃离城市,城市的喧嚣使人们的身体与精神相分离。他们走向荒野,就是走向内心,就是心灵的朝圣,就是寻找艺术的文化根基。通过描摹自然,画家们把自然的风景和心灵的风景融为一体。荒野对于画家而言是令人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是治疗“文明”疾病的疗养所。他们走向荒野,寄情于山水,在荒野中激情地创作,从大自然的博大、雄浑与沉静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满足,就是接受自然的滋润和陶冶,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使他们的脉搏与自然的节律一起跳动,在荒野中保护这个世界。
  三 敬畏自然: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
  生态美学认为,生命之间存在普遍联系。人不是自然的中心,只是自然小小的一部分。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自然界的和谐。美国生态文学家梭罗在他的散文《散步》中写到:“这广袤的、野性的、荒凉的自然就是我们的母亲,她是如此的美丽,对她的孩子是如此的慈爱,无处不在。”法国哲学家史怀泽倡导“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主张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之物都有内在的审美价值,都是人类尊重的对象。
  哈德逊河画派的作品描摹的是尚未被工业文明侵扰的原始的自然景色,融合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和地质学者的严谨风格。初看之下,似乎只是未受破坏的自然的壮美和宁静,而深入其中你则会发现自然的伟岸与人类的渺小的对照。画家们就像梭罗一样用其作品为人们展现了一个人类之外的存在,那是主要的存在,是超越了任何人类成员的存在。哈德逊河画派作品的特点在于画面中没有人及其杰作的影像,或者人物被压缩到了画面的极小比例,荒野在整个画面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科尔的《山中日出》和《带有树干的风景》以及阿瑟·杜兰德的《相近的灵魂》等作品尤其体现了这一特点。《相近的灵魂》这幅画是杜兰德在1849年为纪念科尔的逝世而作。这幅画以科尔生前居住和描绘过的卡尔茨基山的山谷为背景,描绘的是科尔及其好友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赖恩特,他们都热爱自然,愿意亲近自然,讴歌自然。他们站立于山谷的一块断裂的石头上,凝视着眼前壮观的自然美景:一股白色的溪水从幽暗的山谷里流淌而出,山间闪着微弱的光,薄雾迷漫;远处是朦朦胧胧的群山和树林,近处有嶙峋陡峭的巧夺天工的怪石;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折断了的树干,它警示人们生命是脆弱和短暂的,只有自然和灵魂才是永恒的。人在这幅画中占据着极小的面积,象征着人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衬托出自然的博大和宽容,告诉人们人类来自于自然,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的一个环节,颠覆了西方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四 批判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自然的破坏
  生态美学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工业文明把自然和人对立起来,视自然为一架没有生命的机器,自然成为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可利用的资源;它把幸福理解为个人感性欲望的满足,这导致了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盛行。实际上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干扰了自然进程,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美和适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疏离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人类对自然的侵扰一直是艺术家持续关注的。科尔认为,在纯洁无瑕的眼中,大自然就是伊甸园。瑕疵并不存在于自然中,而是由我们自身引起的。科尔《帝国进程》第三幅《繁盛阶段》描绘的是一个夏天的中午,代表着人类荣耀的最高点。虽然是在中午,人物服饰的魅力,特别是国王的紫色袍子在阳光下显得华丽灿烂。各类的建筑、战舰显示了人类最鼎盛的财富、权力和富足。这些成就暴露了人类膨胀的物欲和人类征服自然的狂妄。颜色的改变也暗示了乡村田园生活的结束,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开始。科尔最为憎恨的就是对大自然破坏性的开采利用,这种不计后果的鲁莽行为在他看来就是对大自然的蹂躏和摧残,机器装置取代了娇艳的花朵,人们只能在记忆中回味大自然的美。19世纪中期的美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商业主义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自然进军。科尔对工业文明的发展表现出深深担忧,进而预测到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的发展必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今天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不断融化、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海洋生物的快速减少、森林覆盖率的急剧下降、水土的严重流失、资源的枯竭性开发、物种的加速灭绝,以及人类精神的物质化,等等,无不验证了科尔非常有远见的预言。“没有油门的发展无异于直奔死亡”,所以梭罗宣称要在荒野中保护这个世界。
  五 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美学认为,人类只有从生态整体利益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构和颠覆人类中心主义宇宙观,才能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实现文明的生态转向。
  科尔的作品《帝国进程》第二幅《田园风光阶段》和《河套》都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风光。《田园风光阶段》展示了初夏的清晨一派田园生活的自然美景。人们在异常宜人的天气里劳作,明净的天空令人神清气爽,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大自然袒露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所有的感官都惬意无比。人们劳作的声音与树林中鸟儿的歌声应和着,这并没有打破大自然的宁静,大自然反而显得更加静谧。海边的文明小镇,港口的小船,成群的耕种者陶醉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对乡村生活的满足感,达到了“天地与我为一”的和谐境界。《河套》这幅画左边展示的是高耸的峭壁、朦胧的森林、折断的树干和密布的乌云,右边呈现出的是一片由森林、村落和农田组成的安宁土地,是一幅和谐安详的乡村美景。康涅狄克河在此处打了一个弯,河岸上是成片肥沃的农田,排列整齐的农舍坐落在绿茵茵的矮树丛中,明媚的阳光给这片田园增添了欢乐的色彩和生命的力量。两幅画呈现在人们眼前,是一个追求幸福的绿色王国,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天堂,一片纯洁的荒野与文明的结合,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生态乐园。这也是科尔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自然中。
  六 结语
  总之,以托马斯·科尔为领袖的哈德逊河画派提倡“以大自然为画布”,描绘了美国壮丽的河山,并且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和创作灵感。他们敬畏自然,讴歌自然,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平等和谐相处,谱奏出一曲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协奏曲。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其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参照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阿诺德·柏林特:《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2] 王诺:《生态与心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Lawrence Buell.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Thoreau,Nature Writing,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 Roderick Nash.Wilderness and theAmericanMind [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作者简介:田晓,女,1978—,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美学,工作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展开对“中国英语”的研究,分别从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翻译中的空缺层面对中国英语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是,相对于国外各种英语变体的研究,“中国英语”各个层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鉴于此,本文拟借用关联理论对“中国英语”的语用恰当性进行阐释,希望为中国英语的研究开拓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英语 关联理论 语用恰当性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的句子结构差别很大,进行英汉主语的对比分析,能让英语学习者知己知彼,从而克服母语的负迁移,提高语言的输出质量。  关键词:主语 主题显著 主语显著 无灵主语 有灵主语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一 汉语主语  (一)汉语中主语的类型  汉语是象形文字,没有形态变化,它不具有词形
期刊
摘要 爱情是人类文化中永恒的主题,爱情悲剧尤为震撼人心。疾病和灾难是爱情悲剧产生的两大主因,在古今中外影片中都有经典的演绎。中美文化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交锋,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和信仰是一致的,《山楂树之恋》与《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情在遭遇疾病和灾难时又再现了不同民族心理和直观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 《泰坦尼克号》 爱情 悲剧 隐喻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9月1
期刊
摘要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大陆家庭伦理剧,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相关理论,对家庭伦理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二十多年来家庭伦理剧中角色的人格变迁轨迹,即由追求超我、释放本我到展示自我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 角色 超我 本我 自我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近来一部热播的家庭伦理电视剧《你是我兄弟》,讲述了父母早逝的四兄弟成长的故事。剧中作为长子的马学武,为了照顾
期刊
摘要 电影《刮痧》中许大同一家祖孙三代的话语具有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体现了身在美国的三代中国人特有的身份意识,同时也反映出他们为实现其身份价值和维护中国传统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影片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中西双方试图理解和接受对方文化与传统的一种倾向,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趋势。  关键词:《刮痧》 传统文化 碰撞 融合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由郑晓龙执导、梁家辉和
期刊
摘要 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1世纪中国高校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他们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却不容乐观。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师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一 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
期刊
摘要 新民乐以其全新的演奏形式、全新的演奏理念征服了亿万观众,为民族器乐演奏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成为当今中国乐坛的一颗耀眼新星。与此同时,学术界展开了对新民乐的大讨论,百家争鸣,褒贬不一。在此问题上,笔者另辟蹊径,不急于评判新民乐的好与坏,而是深入到新民乐的作品中间,在节奏、旋律、调式调性、和声配器几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民乐 作品 节奏 和声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传统绘画在观察物象时,主张“静心观照”,使主体自身融入客体外界之中,体味陶养,寻求客体精神与主体情感的契合点,诱发灵感,达到“迁想妙得”的境界。为了强化线的这种表现因素,又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在用线造型上具有相对主观和夸张的特点。高度的程式化是中国传统绘画用线造型的又一大特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 艺术设计 线条美 程式化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 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美学
期刊
摘要 “花儿纳吉”是流传在羌族地区的民歌,歌词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内容实在,形式质朴;多样有致,多变传神;新词新意,直抒感恩。分析“花儿纳吉”歌词的人文精神,其文学人类学特征口传性与仪式性对灾区灾后人文重建具有重要启迪。  关键词:羌族 “花儿纳吉” 人文重建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难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作家、诗人
期刊
摘要 广告艺术是揭示社会信息传播、促进沟通交流、表达艺术审美及生活观念的规律,广告艺术属于实用艺术范畴。消费文化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而形成并发展。消费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广告媒介的作用,广告活动即是一种适合社会需求和文化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利用现代技术和媒介来传播商品信息,倡导消费观念,提升价值观和生活品位,以此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发展和生活需求。  关键词:广告 广告艺术 消费文化 广告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