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用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世界,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单纯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掌握知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因此,我们数学老师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问题,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问题,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晏婴小学的办学理念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文明守礼,兴趣广泛,富有智慧”的阳光少年,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便会主动地去思考、研究、探索,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学习的效率也就会提高,掌握的知識也就扎实、牢固。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那么在这种前提和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我的做法是平时多找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多参与学生的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和力,先让学生喜欢数学老师,然后再让他们喜欢数学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教育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要循循善诱,不能动辄训斥,这样会伤到他们的自尊心,那样的话他们就更不愿意学习数学了,要经常采取一些表扬、鼓励的手段鼓励学生,比如我们采取的方式就是给学生发放智慧币和加分币,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的进步,我们都会给予加分币作为对他进步的肯定,这样,后进生们就会从怕(或不喜欢)数学课到爱上数学课,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长久以往,后进生也就变成了优生。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新课改下我们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我们要理解信任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说话做事大大方方,显示出自信。其次,我认为要经常用语言与学生交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新课标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没有教学。在新课改下,尤其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虽然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说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我常常跟学生说,数学课多动脑筋,多思考,多发现问题,你就能学好数学。
   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打好基础,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要使学生将来更好地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连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上课,我拿着语文和数学作业本走进教室,举行一个简单的表扬仪式,先让数学作业得“A”的32名同学到讲台前站成一排,每人发一个加分币,然后让语文作业得“A”的34名同学到讲台前站在第二排,每人也发一枚加分币,并让全班同学向他们鼓掌表示祝贺。然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多少名同学的作业没有得“A”?你是怎么知道的?应该怎样计算呢?这个内容实际上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换成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就能想出解决的办法,从总数中先去掉32,再去掉34,这就是连减。几乎所有的学生能够做到自己列算式,自己解决,这样不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连减的意义,掌握了连减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表扬了作业优秀的同学,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新课改在重视学生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会与新课改同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努力学习,在教学工作中体会新课改、学习新课改、实践新课改。
其他文献
班级管理是每一个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但是现阶段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仍存在管理模式僵化等问题,家长不配合班主任也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班主任如何优化管理手段和方式成为当前班主任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探究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采用人文关怀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班主任对学生一直是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经常会发生许多的突发事件,需要教师进行即兴发挥,以调节课堂气氛、掌握节奏、控制局面。正确而合理的即兴发挥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调节课堂气氛;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挖掘文本内涵;有利于挖掘创新潜能、达成教学目的。  【关键词】即兴发挥;调节气氛;激活思维;挖掘潜能  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框架是预知的,但教学活动却是千变万化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谁也无
期刊
一直以来,学校的传统文化课都是由语文老师兼课。一门是国家课程,必考试的学科;一门是地方课程,没有考试的压力。语文老师往往自然不自然地把传统文化课占用,上成了语文课。即使正常上课,学生也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连书都不带,课堂纪律相对比较差。其实,不只是传统文化课,除语、数、外考试学科之外的课程,情形都差不多。这不止是因为学生不重视,也和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很大关系。本学期,学校安排传统文化课由语文老师换班上
期刊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帮助很大。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首先,课堂教学是教师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融会贯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帮助很大;其次,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一个场所,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制定更完善的教学计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的直接受益人。  一、课前预习  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
期刊
基于新时代教育的背景,教育部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日常教育的基础上,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育。情境教学法的融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拓展,对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尤为关键。因此,教师要加以重视,变革观念,将情境教学合理融入日常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创设情境氛围,集中注意力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课程,是人类文化
期刊
近年来,明显看到教室里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新学期开学,班主任最闹心的事是家长、学生要求往前调座位,近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反思。学生近视情况究竟如何?都是有哪些原因造成的?有什么样的补救措施呢?我以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班级学生视力现状   暑假结束,班里又有2名学生戴上了近视眼镜。从级部来看,有10名同学“加入”了近視的行列,纵观整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刺激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纳。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静态的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海量存储信息,提供丰富资源   网络用户可以彼此联系、相互沟通,能打破地域的界限。学生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获得散文、诗歌、小说等体
期刊
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应运而生。它是促进高中教育改革的助推器,不同于以往的考试大纲,并没有对考试的内容进行界定,而是对我们的高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容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一核即立德树人、服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學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然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面临着教材的识字量大,专注学习的时间短等问题。教师也面临着课堂有时难以驾驭,总有学生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活力,发挥他们的潜力,达到乐学爱学的目的呢?我做了如下尝试,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期刊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几乎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用文字书写灵魂,用文字倾诉真情。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写作是一种情感性的体验活动,是人的真实情感宣泄,而现在的许多中学生视“文”为“天敌”,往往望“文”生畏。有的不知从何下笔,无话可写;有的洋洋洒洒上千字,却不知所云;有的寥寥数字,言简而意不明,有的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