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加法的教学中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加法;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A,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204-01
加法的计算教学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的培养,通过加法的有效学习来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水平。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比较关键的教学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计算的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作用。
一、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加法的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一些教师在加法的教学中只注重传输内容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没有加强重视。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比较僵化,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就会造成影响。加法教学中的方法应用没有科学化,造成了教学的整体效果比较差,教学的质量水平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新課程改革下,优化调整小学数学加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优化调整小学数学加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以便该项教学能够紧紧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展开,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思考并且计算加法算式,强化学生运算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学习难度更大的数学学科,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立足于现实层面,发现当前国内多地小学数学加法教学不佳,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该项教学的教育意义大打折扣。对此,应当从新课改视角来探究优化措施,改进小学数学加法教学,提高该项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
从新课改的角度来看,数学加法教学中巧妙地、合理地运用情景教学法是非常适合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有效学习。当然,前提是情境教学法的确适合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加法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当前数学加法教学过于依赖情境,即便是情境的设置比较牵强、比较费时也坚持应用,致使数学加法教学效果不佳。
三、保证课堂练习时间
数学加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使之能够灵活地、准确地运算各种难度、各种形式的加法运算。为了真正实现这一目的,数学加法教学之中除了要进行必要的“算理”教学之外,习题练习的进行也是非常必要的。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发现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新课改要求,认为数学加法教学中数学练习符合要求,为了避嫌,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反复进行“算理”的讲述,未给学生创造课堂练习的时间,致使学生基本计算技能未能得到训练和提升,相应的学生运算能力难以提升。
保证学生口算时间,口算是加法运算的基础,是提高学生数学加法运算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所以,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运算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同样非常重要。
四、加强自主探究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笔者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笔者真没有预料到。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使用旧教材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来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学会、记住计算的方法。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新授10分钟结束,剩余30分钟就进行各项练习,在反复的练习和强化中,学生的计算终于有了较高的正确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五、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加法能力成了当务之急,也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反观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出错的各种原因,剖析学生笔算的思维历程,力图找到提高笔算能力的有效措施。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世应.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误区剖析[J].教学与管理,2012(26).
关键词小学数学;加法;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A,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204-01
加法的计算教学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的培养,通过加法的有效学习来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水平。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比较关键的教学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计算的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作用。
一、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加法的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一些教师在加法的教学中只注重传输内容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没有加强重视。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比较僵化,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就会造成影响。加法教学中的方法应用没有科学化,造成了教学的整体效果比较差,教学的质量水平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新課程改革下,优化调整小学数学加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优化调整小学数学加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以便该项教学能够紧紧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展开,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思考并且计算加法算式,强化学生运算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学习难度更大的数学学科,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立足于现实层面,发现当前国内多地小学数学加法教学不佳,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该项教学的教育意义大打折扣。对此,应当从新课改视角来探究优化措施,改进小学数学加法教学,提高该项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
从新课改的角度来看,数学加法教学中巧妙地、合理地运用情景教学法是非常适合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有效学习。当然,前提是情境教学法的确适合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加法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当前数学加法教学过于依赖情境,即便是情境的设置比较牵强、比较费时也坚持应用,致使数学加法教学效果不佳。
三、保证课堂练习时间
数学加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使之能够灵活地、准确地运算各种难度、各种形式的加法运算。为了真正实现这一目的,数学加法教学之中除了要进行必要的“算理”教学之外,习题练习的进行也是非常必要的。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发现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新课改要求,认为数学加法教学中数学练习符合要求,为了避嫌,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反复进行“算理”的讲述,未给学生创造课堂练习的时间,致使学生基本计算技能未能得到训练和提升,相应的学生运算能力难以提升。
保证学生口算时间,口算是加法运算的基础,是提高学生数学加法运算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所以,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运算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同样非常重要。
四、加强自主探究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笔者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笔者真没有预料到。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使用旧教材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来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学会、记住计算的方法。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新授10分钟结束,剩余30分钟就进行各项练习,在反复的练习和强化中,学生的计算终于有了较高的正确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五、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加法能力成了当务之急,也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反观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出错的各种原因,剖析学生笔算的思维历程,力图找到提高笔算能力的有效措施。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世应.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误区剖析[J].教学与管理,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