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非常重要。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感受力,领悟语言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其次是要注意意象积累,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再有就是加强学生的诵读,利用诵读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語文;语感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大类,这四种能力相互影响,同时也相互促进。语感是这四种能力的联系纽带。阅读中良好的语感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能深入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新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能力培养中,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对语文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初中语文老师们的重视,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积累的几点经验。
一、培养学生语感从对字词的感受力入手
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他们对字词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
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意义、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掌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意义从不懂,至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
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词语的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
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提高。语感力的提高,又使词汇积累更加容易,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生语感要注重学生的意象积累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符号,都有着其特定的意义。古人对言和意的关系论述颇多。张裕钊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与吴函父书》)他认为“意”“词”“气”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韩愈则特别强调“气”对“言”的作用:“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答李翊书》)气(即意象活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直伴随作者创作的全过程,并驾驭着作者。
既然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我们就有必要认识意象的性质、特征。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
要提高学生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另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先“入”后“出”。高明的教师,总是以精采的开课,引导学生一头扎入;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境界,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迅速形成新的意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三、培养学生语感要强调诵读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深刻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强调诵读,无疑是一条有效地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
总之,提高学生语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老师做大量的工作,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细节,利用有效手段,积极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感象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也有必要导引它流向既定目标,而不致使其随处漫流,从而影响它的冲激力。
关键词:初中;語文;语感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大类,这四种能力相互影响,同时也相互促进。语感是这四种能力的联系纽带。阅读中良好的语感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能深入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新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能力培养中,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对语文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初中语文老师们的重视,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积累的几点经验。
一、培养学生语感从对字词的感受力入手
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他们对字词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
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意义、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掌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意义从不懂,至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
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词语的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
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提高。语感力的提高,又使词汇积累更加容易,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生语感要注重学生的意象积累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符号,都有着其特定的意义。古人对言和意的关系论述颇多。张裕钊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与吴函父书》)他认为“意”“词”“气”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韩愈则特别强调“气”对“言”的作用:“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答李翊书》)气(即意象活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直伴随作者创作的全过程,并驾驭着作者。
既然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我们就有必要认识意象的性质、特征。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
要提高学生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另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先“入”后“出”。高明的教师,总是以精采的开课,引导学生一头扎入;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境界,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迅速形成新的意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三、培养学生语感要强调诵读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深刻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强调诵读,无疑是一条有效地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
总之,提高学生语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老师做大量的工作,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细节,利用有效手段,积极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感象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也有必要导引它流向既定目标,而不致使其随处漫流,从而影响它的冲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