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e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非常重要。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感受力,领悟语言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其次是要注意意象积累,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再有就是加强学生的诵读,利用诵读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語文;语感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大类,这四种能力相互影响,同时也相互促进。语感是这四种能力的联系纽带。阅读中良好的语感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能深入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新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能力培养中,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对语文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初中语文老师们的重视,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积累的几点经验。
  一、培养学生语感从对字词的感受力入手
  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他们对字词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
  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意义、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掌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意义从不懂,至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
  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词语的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
  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提高。语感力的提高,又使词汇积累更加容易,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生语感要注重学生的意象积累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符号,都有着其特定的意义。古人对言和意的关系论述颇多。张裕钊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与吴函父书》)他认为“意”“词”“气”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韩愈则特别强调“气”对“言”的作用:“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答李翊书》)气(即意象活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直伴随作者创作的全过程,并驾驭着作者。
  既然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我们就有必要认识意象的性质、特征。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
  要提高学生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另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先“入”后“出”。高明的教师,总是以精采的开课,引导学生一头扎入;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境界,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迅速形成新的意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三、培养学生语感要强调诵读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深刻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强调诵读,无疑是一条有效地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
  总之,提高学生语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老师做大量的工作,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细节,利用有效手段,积极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感象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也有必要导引它流向既定目标,而不致使其随处漫流,从而影响它的冲激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甚至对其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使得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下降,并逐渐丧失自信心,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该方面的关注,找出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症结所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对策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转换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
摘 要:创新思维的点滴火花,是被人类的“想象”所触发而迸溅产生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老师,理应创设各种情境,贯彻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能力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数学教育;想象力;创造环境;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们都在积极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场所。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在高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中
摘 要:数学学习是真正的“脑力”学习,盲目的没有任何方法的数学学习是低效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极度“痛苦”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必然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需的学习资源,给以适宜的方法指导,这是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责任。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加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对于学生能否顺利学习作用极大,首先,
转瞬之间,我在和平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已经八年有余.八年来,我一直是热心的读者,通过阅读,不断学习借鉴文章中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用以指导自身的工作.八年中,我还是积极
摘 要:运用信息技术,其核心目的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而且前提是对“整合”一词的理解不能出现偏差。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必须有一个清醒和理性的认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根据学科特点、课程特点而定,而不是“一刀切”地运用。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另一方面,却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偏
摘 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挖掘美,为学生创造审美意境,将学生带入审美意境中去,让学生们感受美,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渗透在小学教学的每一个学科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无论是描写祖国美丽河山的,
在歌唱的音乐表现中,一方面应以富有乐感的艺术表现带动演唱技巧;另一方面应以演唱技巧作为手段去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歌唱的艺术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技巧是手段,艺术表现是目的。演唱技巧为艺术表现服务,艺术表现又是通过技巧来完成。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演唱技巧与音乐表现的结合。  一、歌唱中的演唱技巧  (一)歌唱中的发声技巧  歌唱中的发声技巧是对歌唱艺术的运用、掌握和表现的实
摘 要:在新形势下,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学科性较强的学科,我充分利用物理课外活动课,将物理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相结合,激发了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物理;课外;活动;综合;素质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要求人才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高中物理学科也肩负着这一重任。但是,在高中各学科中,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语句的积累很重视,但对于语句的运用却重视不够。只积累但不会运用,就等于做了无用功。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好学生的运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运用的方法,还要激起学生运用积累语句的兴趣。本文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讲诉了如何运用积累的词语,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小学;积累;语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很重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