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抛锚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建立在有感染力事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以上认识,我对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探索。
抛锚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教学环境呆板、抽象、简单及记忆表象单一化的弊端,通过教师的先行组织,依托“锚”的支撑作用,实现情境虚拟,激发学生主动创新,完成知识建构。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是人们在生活实践和认知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的一些不相容、不完满或难解决的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并从中产生思维动力,驱使人们去积极思考,提出、分析、解决问题。“锚”是教学的支撑物,并非教学的终点。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使之成为新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小组尝试解决。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上课伊始,学生就走入了三角形的世界:各式桥梁、自行车王国、风格各异的建筑……一个个三角形在幻灯片中跳跃着,学生边欣赏,边交头接耳:“真美呀!”“生活中竟然有这么多三角形!”“为什么这些物体要设计成三角形呢?”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容易长久地保持。
■ 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脚手架”
在抛锚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启航人和学生的合作者。当某个人或某个小组需要帮助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脚手架”。这里的“脚手架”不是指数学知识本身,而是探索问题和思路的方法。如我在教四年级“相遇问题”时,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在大屏幕上出现了源源和泱泱分别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相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准确、科学地理解“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了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过程。
■ 运用信息技术,将“锚”与探索性问题相结合
抛锚式教学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锚”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予以呈现,提供了宏观的问题背景。在三年级《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这样的情境:花丛里,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在津津有味地采着花粉,一只蜻蜓飞来飞去,旁边还落下一片叶子。这时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告诉小朋友:“蝴蝶、蜻蜓和树叶是一家子呢!”这时,老师及时提出了探索的问题:“为什么蝴蝶、树叶与蜻蜓是一家子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以美丽的大自然为背景,以找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为“锚”,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为认识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奠定了基础。
■ 运用网络,围绕“锚”开发学生潜能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要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每个人学习满足自己需要的数学。网络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年、月、日的知识,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提供了相应的网站,让学生自由浏览,根据年历卡的内容自主探究年、月、日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学生将“每年都有十二个月,月有31天的,也有30天的,每4年出现一个闰年”等知识完整地总结出来了。这时网络的刺激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不再满足了,学生兴奋地提问:“历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把每个月都定为30天,又方便又好记?为什么年份中有365天和366天之分呢……”学生围绕这些“锚”上网查询。这种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发展可能性,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理念。
信息技术抛锚式教学强调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义的建构,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也有了明显的改观,这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知识的迁移。
抛锚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教学环境呆板、抽象、简单及记忆表象单一化的弊端,通过教师的先行组织,依托“锚”的支撑作用,实现情境虚拟,激发学生主动创新,完成知识建构。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是人们在生活实践和认知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的一些不相容、不完满或难解决的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并从中产生思维动力,驱使人们去积极思考,提出、分析、解决问题。“锚”是教学的支撑物,并非教学的终点。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使之成为新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小组尝试解决。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上课伊始,学生就走入了三角形的世界:各式桥梁、自行车王国、风格各异的建筑……一个个三角形在幻灯片中跳跃着,学生边欣赏,边交头接耳:“真美呀!”“生活中竟然有这么多三角形!”“为什么这些物体要设计成三角形呢?”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容易长久地保持。
■ 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脚手架”
在抛锚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启航人和学生的合作者。当某个人或某个小组需要帮助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脚手架”。这里的“脚手架”不是指数学知识本身,而是探索问题和思路的方法。如我在教四年级“相遇问题”时,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在大屏幕上出现了源源和泱泱分别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相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准确、科学地理解“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了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过程。
■ 运用信息技术,将“锚”与探索性问题相结合
抛锚式教学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锚”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予以呈现,提供了宏观的问题背景。在三年级《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这样的情境:花丛里,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在津津有味地采着花粉,一只蜻蜓飞来飞去,旁边还落下一片叶子。这时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告诉小朋友:“蝴蝶、蜻蜓和树叶是一家子呢!”这时,老师及时提出了探索的问题:“为什么蝴蝶、树叶与蜻蜓是一家子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以美丽的大自然为背景,以找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为“锚”,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为认识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奠定了基础。
■ 运用网络,围绕“锚”开发学生潜能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要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每个人学习满足自己需要的数学。网络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年、月、日的知识,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提供了相应的网站,让学生自由浏览,根据年历卡的内容自主探究年、月、日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学生将“每年都有十二个月,月有31天的,也有30天的,每4年出现一个闰年”等知识完整地总结出来了。这时网络的刺激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不再满足了,学生兴奋地提问:“历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把每个月都定为30天,又方便又好记?为什么年份中有365天和366天之分呢……”学生围绕这些“锚”上网查询。这种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发展可能性,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理念。
信息技术抛锚式教学强调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义的建构,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也有了明显的改观,这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知识的迁移。